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爱看读书 >  商业三国 >   第六十七章

第六十七节

刘备心中偷笑。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圣上这次确是私自出京。

按礼制,圣上出巡需提前一年昭告天下,让地方官员做好迎接准备。随行的官吏、大臣都要先行奔赴沿线各地,候驾迎送……可是现在的皇帝已是一个空壳,朝政都被丞相府全盘接手,有他不多,没他不少,平时也没什么公务让他处理。在卢植等官员私心作祟下,皇帝便一身轻松地出了京城。

曹操的权力来自于朝廷,没有皇帝存在的,丞相府是个笑话。因此,曹操最担心刘备会乘机扣下皇帝,另立一个朝廷。而皇帝一出京师,便有人急报曹操,等他得信后追赶,一来一回耽误了许多时间,皇帝已顺利入泰山。

青州在刘备十余年的治理下,已经成为一座大兵库。吃过亏的曹操不允许兵马进入泰山,以免引起刘备的过度反应。幸好,刘备信义卓着,扶持曹操掌握中央政权是刘、曹双方的协议,曹操只好从这里下手,遣使责问,要求刘备遵守承诺。

明白了前后缘由,刘备没有介意李典的冒犯,语气轻松的说:“这件事很好解决,孟德兄何必慌张——写个表章,传檄泰山郡,说明圣上出京违背礼制,要求皇帝速归,泰山郡有了这个借口,自然会礼送陛下出境。”

李典惊讶得瞪大眼睛,问:“这么简单?”

刘备肯定的点点头,说:“帝辇入泰山,虽然颇为收敛,可沿途仍如蝗虫过境,宫人借机勒索,吃拿卡要,泰山百姓苦不堪言,申诉状已经来了一大堆。按照礼制,皇帝入泰山观看农牧节表演,黎民百姓必须跪在地上迎接,不能仰视,如此一来,农牧节表演还有什么意思。”

刘备一声轻笑,说:“农牧节庆.典之所以风行青州,就是因为它是个百姓群体参与的节日,是百姓庆贺收获的节日。通过这一节日,培养了百姓对本乡本土,甚至本州的归属感、荣誉感,还有感恩之心。陛下若以普通人的身份前来观礼,黎民百姓会向他表达、传递丰收的喜悦,可他非要摆皇帝的架子,要求地方官员遵循礼制,哼哼,给泰山郡官员一个理由,他们立刻会为皇帝打点行装。”

李典脸上露出一丝不忍的.神情,问道:“我家主公的意思是,陛下观完礼之后,只要玄德公能保证放归陛下,在泰山郡玩几天也没什么。可听玄德公的意思,是打算马上送陛下回宫。皇帝本为观礼而去,什么都没看到就让他回去,这对小孩子来说太苛刻了。”

“可要是他什么都看见了,百姓就什么也.看不到了”,刘备表情冷峻,转身从文件堆中翻出一份表章抛给了李典,等他带着疑惑的表情,翻读完表章之后,刘备指点着他手中的表章说:“每个人都有自己需要履行的职责,身为皇帝者,一举一动都是国家大事,希望通过这次教训,皇帝能够明白:他在享受至高无上权力的时候,还有一份必须履行的义务。带这份表章回去给曹孟德兄,怎么处理,让他看着办。”

李典皱着眉头,再度翻了翻手中的表章。这是一.份青州元老院的弹劾表章,弹劾的是当今丞相曹孟德,捎带还有刘备。

表章中,指责曹孟德对皇帝.教导不严,使陛下荒于嬉戏,擅自出宫,四处游玩。同时,弹劾刘备不守臣子之道,在皇帝游山玩水的时候,不加以规劝,默认地方官员接待并陪伴陛下玩耍。表章上打头署名的是管宁,青州众臣都在表章上联署。

这份弹劾表章在法律上没有约束力,青州元老院.只是通过这一弹劾议案,公开谴责曹操与刘备。

李典抬头仔细看了看刘备,暗中计算着日期。

从表章上署名的时间来看,应该.是青州元老院的一次自发行动——若是出自刘备授意,这表章还来不传送到南方的六安。

李典不理解。

据说,刘备在青州被看作神一样的存在,而这份表章却指名道姓的训斥刘备,不仅仅在说他纵容皇帝嬉戏、扰民,而且也指斥刘备本人将战争视为游戏,一年到头乐此不疲,对青、冀、并、幽四州民政疏于管理。

“如此懒惰,千古未闻也。”表章最后这样说。

难道青州发生了什么变故?难道刘备对青州失去了控制?李典捧着表章如获至宝,这么多重臣签字反对刘备的表章,曹公见了一定高兴。

迎着李典疑惑中带欣喜的目光,刘备嘴角浮上一丝冷嘲的笑,说道:“瞧,这就是我说的职责。此件事一了,我也必须马上回青州接受质询。告诉孟德兄,等他的表章一到,陛下就会被礼送出境。不过,我前日递交的推荐陈登接任徐州牧的表章,请他迅速核准。”

李典小心翼翼的试探:“玄德公回青州,是否需要我方派军护送?”

刘备仰天大笑,道:“你不懂,或许曹兄懂。多谢你费心,你先回吧。”

李典惶恐而退,帐后,鲁肃闪身而出,问:“主公,你何不跟他解释清楚,万一曹孟德看了元老们的弹劾表章,以为主公基业不稳,前来偷袭主公,怎么办?”

刘备走回到桌案前,翻动着手里的文件,回答:“曹操性子多疑,我坦然把这份表章给他看,他反而会以为这是诱饵,必定会拿出这件事情与谋臣们讨论,等他把这件事情前后因果了解清楚之后,他就会对青州的体制有更深的了解——上位者有上位者的责任啊,曹操本人与曹营诸将经过这一事件,会更加深刻的理解到百姓的爱戴是怎么来的。”

政府做错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做错之后千方百计的掩盖真相,国人的“内圣外王”的教育,让大家习惯于领袖必须是十全十美、毫无瑕疵的,臣下对其只有唯唯诺诺的份。青州这份表章一定会颠覆曹营诸将的固有思维,让他们意识到,只有坦诚才能取信于民。官府不必掩饰错误,只有对百姓坦诚,官府才在百姓中有信用;此外,英雄人物只有回到人间,有血有肉,才会让百姓争相效仿。

这道理或许他们初始并不理解,但只要埋下种子,慢慢的让他们去捉摸,而后……

“道德的楷模树立的越是完美,越会让百姓无所适从,越会让世人觉得说一套做一套的实用性,榜样也就没有了效仿的意义。”刘备晃动着一份表章,意味深长地说:“佛教是个好信仰,可是,我们文化中总有化神奇为腐朽的力量,这么好的信仰,到了执行人手里,却是招摇撞骗的幌子,慈悲成了骗取信徒钱财的口号。修行在于修心不在于修身,心不善,嘴里颂什么经文也无用。”

鲁肃接过刘备递来的表章,草草扫了一眼,问:“这份表章是秣陵督尉(民兵指挥)十日前送来的,主公一直压下没有回复。现在曹操已经表态了,徐州的事大局已定。对于尹东大教宗召集教民准备征讨笮融的事,主公有何打算?”

刘备面沉似水:“我口述,你写信给尹东大教宗,就说:赵昱非我教民,现在他又是徐州官吏,你以何身份出面发动教民讨伐?教民与教民之间冲突,搞不好成为宗教冲突,这样的事,不应该由你我开始。责令,此信函到达之日,立即解散武装,禁止越过雷池一步。”

鲁肃满腹惶恐,战战兢兢的书写完这份对大教宗措辞严厉的信,加盖刘备印绶后,火速遣人传往秣陵。

等鲁肃收拾好笔墨,刘备起身离座,背着手踱了几步,说:“当前三件大事,徐州的传承问题;攻打袁术的问题;秣陵教民的事情,前后两件事都已经解决了。子敬,你说我们是否该加快步伐,攻下寿春?”

鲁肃走到刘备桌前,翻捡着桌上的信函,答:“九江郡各地官员都已上任,寿春亦已成孤城,依我看,现在发起攻击也未尝不可。寿春城墙不过是个土垒(至明朝西安城墙才改为砖制,随后全国各地才兴起了砖制城墙的习俗。),这种土垒,我们调集投石车集中一点轰击,破城不成问题。但我担心的就是,寿春城被围多日,万一城内有瘟疫怎么办?”

刘备托着腮,沉思着:“南方雨水多,夯土垒成的城墙都不牢固,寿春城城破易,入城难。或许,我们还是按原来计划,再等等,等到冬天疫病发作减少,我们再入城?”

刘备说着,无奈的摇摇头,说:“寿春战事未完,而元老院又措辞如此严厉,我若不赶快回去,怕是青州要吵翻天了。唉,两头都是事呀。”

门外阵阵喧哗,典韦风风火火的闯了进来,报告道:“陈到自寿春来急报,袁术弃城而走,引领家眷向义城逃窜,周瑜正率军追击。不过,袁术前锋在离义城三十里处,转道向北突围,周将军传信,希望主公配合出击。”

厅内两人很平静,似乎早有意料。刘备轻轻的扬了扬眉毛,示意典韦招呼陈到进来。鲁肃则劈头便问:“寿春城内情况如何?”

陈到行了个礼,回答说:“城内疫病发作,已成鬼蜮,我军不敢入城。周将军依照主公先前所命,封堵了四门,不过,已有部分百姓乘乱出城,我军正在四处搜捕。”

“果然如此”,刘备恨恨地说:“城内一定死了很多人,为什么单单袁术不死。”

陈到答:“据说,疫病初起之时,袁术曾举行了一个祈天仪式,向城内百姓借寿,每人借取一年寿命。城内有十数万百姓,若真借寿成功,袁术该有十万岁寿命。后来疫病大爆发,城内百姓都说,袁术祭天时捣了鬼,不是借了别人一年寿命,而是将别人寿命全部借去,所以,城内居民才大量死亡。”

鲁肃摇头,刘备满脸的讥笑:“人寿几何,一方面是父神恩典,另一方面还要取决于自身的健康水平——袁术能活十万岁?传我的命令,务必击杀袁术,我倒要看看,十万岁的袁术死不死。”

鲁肃在旁建议道:“还是让军医们迅速入城,防止疫病蔓延。此外,一定要将那些流窜各乡的疫民隔离起来,还需紧急下达命令,各乡县紧密控制水源,发现尸体必须立刻焚烧,焚烧之后再在深埋,所有接触尸体的人必须隔离。”

自青州发现伤寒杆菌之后,青州官员对疾病的认识迈上了一个大台阶,许多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瘟疫的大规模爆发与人的道德无关,而是与人的卫生习惯紧密相关。同时,也有了传染源的认识。而经过这几年的宣传,南方各郡的百姓也隐约知道了一些关于疾病的知识。

人对死亡的恐惧是与生俱来的,寿春城破后,城外的军队不敢入城,城内活着的百姓自认为健康,千方百计地想逃离地狱,这些疫源扩散到乡里,此地必人心惶惶。

“伤寒症并不是很严重的疫病”,刘备安慰焦灼不安的鲁肃:“传谕四乡百姓,只要坚持饮用煮沸了的水,养成洗手的卫生习惯,传染不上。即使发病,只要迅速隔离就医,也没什么。告诉各地百姓,我们已经有了相应的治疗药物,不要恐慌。”

伤寒症是通过水源传染的,出入寿春城并不能感染,为了抑制恐慌,刘备下令:“命令寿春驻军,前令作废,立刻疏通城门,我将入城安抚百姓。”

九江郡当涂,袁术残兵败将挡住了青州骑兵一轮又一轮的追杀,勉强逃到了淮河岸边。当然,如果不是,青州兵怕传染疫病,十个袁术也被斩杀了。

喘息稍定的袁术,口渴难耐,吩咐手下为他盛水,当手下用铁盔舀了满满一盔江水呈递给袁术,袁术才喝一口,便吐到地下,怒问:“为何不是蜜水?”

手下答:“没有蜜水,只有血水。”

袁术闻言气怒攻心,连连呕血,当晚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袁术死后,手下分崩离溃,各自瓜分了袁术财产四散而去。也有人拥立袁术长子袁耀即位。但是,这个袁耀即位不足一个时辰,就被拥立他的那群“忠心耿耿”的臣子割下了脑袋,作为献给刘备的礼物。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封州王围棋传奇抗日之全能兵王抗战之烽火燃血姜先生的团宠小嗲精太娇了我成了大明勋戚都市夜战魔法少男(库洛牌的魔法使)隋唐之乱世召唤抗日之陆战狂花夺宋:水浒也称王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黜龙极品大昏君存储诸天三国:征战汉末销冠变身天才言官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从某科学开始的日常生活名门镇国少将军红楼梦中人:贾环要翻身三国:杨卓来了演武令生死狙杀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重生之傲仕三国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被遗忘的角落:太平天国往事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公子上朝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穿越之横扫三国校花的贴身狂少刑名小师爷凤帝九倾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锦衣春秋重生皇太子,召唤武将争霸天下沙雕网友援北伐三国:开局打跑刘备,强抢糜贞史上最强纨绔,被迫一统天下带着骑砍系统在中世纪创建帝国三国之绝望皇帝路飞刀神枪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穿越异时空的幸福生活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摆烂后,李二求我当皇帝双穿古代:开局拐骗公主当老婆!大明万历极度叛逆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1951之大国重器伪装者:明镜老婆带我杀穿谍战界三国:穿越孙策,劝老爹放弃玉玺落魄皇子:开局暴揍父皇宠妃穿越知否,我为襄阳侯隋唐:我转投杨广,李二你哭啥烽火淞沪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阿姐,我中举了!天命缉凶录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百万铁骑踏龙城,你管这叫疯癫王?边军:从将门奴仆杀到九五至尊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穿越后,我靠种田称霸天下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听闻我要退婚,娘子瞬间红温穿越弃子: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长生:我在大唐当土豪的那些年都贬为庶人了,再搞事我就反杀了!宋辽争霸:御虚门传奇千门36天局大秦:始皇帝,我真不吃软饭啊!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三国:开局一个碗,看吾三造大汉起兵谋反!你们真当朕沉迷修仙?我是袁术袁公路大明:开局向朱元璋索要皇位三岁就带妹妹和童养媳闯贞观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强国,从清末开始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我乃边军一小卒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亮剑李云龙我来助你做大做强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