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大男孩名项山,小男孩名项谷。

他爹项春富是吕宋派遣军的一员,早在一年前就死了,病死的,一把火烧掉,骨灰被带回澎湖。祸不单行,他家娘子比他还要早走半年,病情不得而知,总之也是病死。

所以项春富的卖命钱就落到项山叔叔项春贵手中,不仅仅是抚恤,还包括几年积累下来的存款,房屋土地等等。

偏这项春贵不务正业,吃喝嫖赌四毒俱全,娶个女人也心如蛇蝎。男人整日流连在外,自己老婆孩子都不怎么管,更别提两个侄子。那毒妇对男人不满,加之又多了两个拖油瓶,更加心生怨念,对小哥俩极是刻薄,吃不饱穿不暖书也不让去读,整日按在地里干活,打骂更是家常便饭,其实就是想将两个小的折磨死了,好霸占兄嫂的家产。

学堂派人来问,只推说送去了内陆外祖父家养着。

项山知道他爹死了,跟他娘合葬在一块,但在外人面前,他永远在说他爹出征未归,他觉得这样就没人敢欺负他了。但堂弟碗里的肥猪肉同项谷碗里的咸菜疙瘩,令小小年纪的项山陷入癫狂。

某日毒妇出门,项山将毒妇的衣物一把火烧掉,连个肚兜都没有放过,偷了几吊钱,便带着项谷离家出走。

澎湖本岛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除了澎湖城小哥俩也没地方去。

入了城,那几吊钱被人连蒙带骗没几日就花光,弟弟项谷也好悬没被人骗走,这期间的苦楚难以描述。好在这小子机灵,渐渐找到讨活的法子,晚上去安置移民的棚户睡觉,到了饭点就来十字街,捡人家的剩饭。

按说棚户里也饿不死人,每日都有稀粥咸菜疙瘩供应,一日两餐。

但项山讨厌咸菜疙瘩,宁愿吃别人的剩饭也不吃咸菜疙瘩一口。他也不白吃,帮人跑腿收拾垃圾清理碗碟,故而也不讨人厌。

朱常瀛以为,这哥俩很有做黑老大的潜质,若是没被他碰到,没准十几年后就可能是澎湖黑道大哥级人物。

当然,现在是没可能了,小哥俩被养在王府别院,项山被安排去了学堂,项谷则由一老诚持重的嬷嬷带着。

小哥俩的爹有名有姓有户籍,几日时间也就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摸排清楚,有些事是项山口述,有些则是邻里证词。

对于那对狗男女,朱常瀛倒也没有为难,只借由法院令其退还项春富夫妇遗产,至于定罪?则很难,证据难寻,不能只依靠口供就给人定罪。

身为统治者,这点基本素养还是有的,要讲法要讲规矩,若他带头怒而忘法,那么愿景中的依法治国又何从谈起。

好吧,项山兄弟只是朱老七日常中的一个小插曲,碰到,也就救了,碰不到,算他们倒霉,瀛州每日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数不尽,又能怎样。

澎湖作为经济中心,朱常瀛来了自然要看经济。

东西南北四大洋行,瀛州、福建、广东三大银行,矿业商行、航运商行、米业商行......

单单王府涉足参股的产业就有几十家,而这些商行总部大多设在澎湖,最次也要设立个驻澎湖会馆啥的。

私人商行就更多,注册在籍四百多家,若放之几大市舶司、整个瀛州,则有商行超过600家。

什么概念?大明的经济活了,而且在自动进化。

就比如蔗糖产业,瀛州本岛有大型榨糖作坊47家,经营蔗糖的商行11家,而11家中只有两家具备海外经营能力,至于其他家则将收来的蔗糖再行转卖。

一批货物,倒手五六次才摆在消费者面前是再也寻常不过的事,大大小小的商行就是这般诞生的,一环扣着一环。相比于一条龙什么都干,这样的分工方式毫无疑问是最具效率同节约成本的。

在澎湖,甚至出现了专门接洽承运船行同收发货行对接的新行当,货运代理,只不过商人习惯称其为交托经纪。联系船行确定仓位、交仓时间、到货时间、托运费用等等,代理制作报关手续,缴纳税费......那是相当的专业。

朱常瀛走访数日,紧接着便一波一波的接见各类官员,商界代表,手工作坊主。资料、意见越积越多,竟至摆满两个书架,观之令人一阵阵头大。

年前机构改革,增设商曹,下设中央银行、铸币局、商业司、工业司。

机构是有了,人也塞满,除了铸币局,朱常瀛把其他几个部门的主要负责人都带了过来,乌泱泱几十人,整日在王府别院忙碌着。

这些人,有的原本为官,有的原本在几大商行任职,无一例外皆是知行学堂出身,也就是说,都是朱常瀛名义上的学生。要见识有见识要学识有学识,不客气的说,大明的进士举人同他们相比就是个渣渣。

科举培养出来的人才,肯定可以做个文艺创作者,但做公务员,尤其是经济方面的公务员,实话说,就还不如用商人来的有用。

我华夏的文学工作者自以为是的总爱bb国政,根上就是从科举过来的,其实他们啥也不是,论治国还不如大字不识的军阀。

但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朱常瀛也不尽满意,商律、海关、税收、规则、视角......这些在后世即便与自己无关但也能从各类渠道窥见一鳞半爪的知识,对现而今的人来说就是摸着石头过河,理解起来极为艰难。

没办法,朱常瀛就只能重操旧业,搞在职人员培训。自商曹成立之日起,实际上这个事就开始做了。

虽然是体育生,但政治经济学多少还是了解一些的,炒过股,办过教培,哔哩杂学,花边新闻看过不要太多。

嗯,总之朱常瀛对自己的经济才能还是十分自信的,把脑子里前世的玩意同今生所学杂糅在一起,也出版了一部大作。

《工商富国论》。

这本书,编订时间跨度极长,打五岁就开始动笔了,因为他怕,怕随着时间的流逝记忆慢慢消散。其实也是杞人忧天,现实就是最好的教科书,屁股坐在这个位置,有些道理体会的越发深刻。

第一章,论人性。人性是一切的开始也是一切的终结,人性本私,这个事必须说明白了。

第二章,论财产私有的必然性。

第三章,论农本思想的优劣。

第四章,论土地兼并的必然以及利弊。

第五章,论大一统帝国的崩溃同灭亡。

不说清楚这些,就不能动摇重农抑商的根基,就跳不出那道篱笆墙。简而言之,前五章以人性的角度阐述土地兼并的不可避免性。

前世的房地产交易,今生的土地买卖,其实是一个道理,只是剥削方式不同罢了。这就是朱常瀛两世为人的感悟,土地兼并不可避免,不存在平均地权,不存在耕者有其田,任何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只能是暂时缓解,最终注定走向失败。

第六章,论分工同交换。

第七章,论货币。

第八章,论手工工厂。

第九章,论商业贸易。

第十章,论市场、价格、垄断。

第十一章,论税收与财富分配。

呕心沥血,勉勉强强,洋洋洒洒30余万字。三年前初稿,历经多次讨论修改,朱常瀛临去下龙湾之前确定排版印刷,去岁十月成书。

第一版刊印3200册,派发军政商中高级以上人员内部学习,要求收悉书籍之后半年内提交读后感,不得少于万字。而对于新任商曹官员,则需更进一步,按各自职责蹲坑去,手工作坊、商号、交易中心、码头、货栈......走马观花的不行,回来后要提交报告,字数不得少于三千,瀛王殿下要亲自过目。

好吧,朱常瀛承认逼人写报告这种办法有点恶心,但有用就对了,这玩意就像学生考试,难道还会因为学生不愿就取消考试么?

话说不懂这些道理难道就不能经商不能赚钱了?

当然能,后世都能何况现在,大字不识的狗大户多的是,但身为规则制定者就必须要懂,不然怎么能编订出一部比较像样的商律来?

忙忙碌碌,朱老七一忽儿吼这个一忽儿骂那个,考察报告不知撕碎了多少份。

“唐伟业,我问你,去岁蔗糖对外贸易,倭国占了几成?”

唐伟业,第一任商曹主事,三十出头,知行学堂二期学员,最近的日子相当不好过,简直被骂成了狗,但唐伟业却甘之如饴,能得瀛王耳提面命,等闲人谁有这个机会?

“回殿下,经几大市舶司同瀛州海关统计,有三成的蔗糖输入倭国。”

“你所说的三成,是数量还是金额?”

“呃,是数量。”

“那金额呢?”

“惭愧,微臣不知。”

“我告诉你,销售占了三成,但获利却占了四成,说明什么?”

“说明......说明倭国蔗糖需求旺盛,还可加大输出。”

“那身为商曹主事,你应该怎么做?”

“鼓励甘蔗种植,增加产量。”

“如何鼓励?”

“......减税?”

朱常瀛把眼一瞪,“供不应求,你还要减税?”

唐伟业面带尴尬,“臣愚钝,殿下问的急切,臣一时间也只能想到此法。”

朱常瀛叹了口气,耐心解释道,“倭国价高,商贾自然比你我先一步知道,增加产量加大输出这种事,他们自己就去做了,不需要官府介入。”

唐伟业沉思片刻,恍然道,“诚如殿下所言,瀛州本岛、北吕宋、婆罗洲甘蔗种植面积扩张极快,推测今年可增产12%,而广东、福建部分地区甘蔗种植同样增长极快。这样的扩张速度,确实不需要减税来刺激。”

“那商曹就什么都不需要做了?”

唐伟业面色发窘,争辩道,“臣等正在编订商律,规范契约,使营商更加顺畅,避免混乱,殿下也说了,立法才是当务之急。”

“你说的没有错,立法固然重要,但其他的事也要做!”

这货竟然拿自己的话来堵自己,朱常瀛不由更气了。

“我就问你,蔗糖需求这般大,那白糖呢,会不会更加畅销?是否可以出台一项奖励措施,对那些革新工具提高产量提高品质的人予以奖励?又或者同农业司商谈,如何普及良种,推广高产品种?

蔗糖只是一个例子,还有茶叶、生丝、瓷器、冶炼、干果、渔业等等。你要知道,孤设立商曹的目的,除了制定规则执行规则之外,还要想方设法来刺激工商业发展。

什么是发展?不仅仅是产量扩大,从业人员增多,还包括生产方式的革新,生产工具的改进。”

唐伟业的眼睛亮了,一叠声的点头,手中的笔飞快记录着。

不是他蠢也不是他笨,事实上能坐在朱老七身边的人就没有笨蛋,都是精英,只是这个时代对于求新求变还太过陌生,没有形成理所当然的态度。能认真倾听朱老七的话并认真思考,这就不易。换做大明朝堂,朱常瀛大概率连试验的机会都没有,一个盐政一个茶政,官府各种插手,搞的那叫一个笑话。

骂过人,朱常瀛心里舒服多了,眼看天色渐晚,遂挥了挥手,“下衙,明早见。”

一众人拱手,朱常瀛背着手施施然向着门外走去。

工作这个事吧,过犹不及,也不能把这帮戳鸟压迫的太紧了。

谁料想还未走出门,门子来报,有客来访,而且是贵客。

当听到人名见到拜帖,便朱常瀛也不得不正色起来,整理衣衫,招呼府中大小官员一并出府迎接。

门前一老者,体态偏瘦,须发皆白,背部微驼,右手拄着拐杖,一身布衣,左右跟随一老一少两位家仆。

老者见朱常瀛亲来,面色微变,就准备躬身行大礼。

朱常瀛几步上前,扶住老者双臂,面含笑意,“李阁老免礼。”

转回头,朱常瀛对身后人说道,“还不快快给李阁老见礼!”

一连串的见礼声响起,老者抱拳回礼,几番推让,老者再次躬身。

“乡间野叟李廷机参见大明瀛王殿下。”

“李阁老且请里边说话。”

说话间,朱常瀛以手扶着老者手臂,跨入府门。

“使不得,使不得,老朽何敢劳驾殿下。”

“当得,当得,小王素闻阁老贤明,心向往之,今日难得一见,阁老又何必见外,里边请,里边请。”

朱常瀛也不管老头如何心慌意乱,只管驾着老头往里走。

这般景象,把个王府门前行人唬的一愣一愣的,这老头谁啊,这么牛bI。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姜先生的团宠小嗲精太娇了我成了大明勋戚隋唐之乱世召唤夺宋:水浒也称王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黜龙极品大昏君三国:征战汉末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花田喜嫁,狼王宠妃无度!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镇国少将军红楼梦中人:贾环要翻身三国:杨卓来了演武令生死狙杀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重生之傲仕三国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公子上朝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穿越之横扫三国校花的贴身狂少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锦衣春秋重生皇太子,召唤武将争霸天下沙雕网友援北伐三国:开局打跑刘备,强抢糜贞带着骑砍系统在中世纪创建帝国飞刀神枪素手倾天,邪君的宠妃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人在隋唐:从合成词条开始无敌笙书传明末混日子老子传奇:大道至简奥特曼之成为光后就无敌了风流俏佳人携手狐仙共修真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水浒风云大宋头条好汉医妃火辣辣王朝权宦包拯历险记红楼:进京暴打宝二爷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身为镇北王,我为女帝稳江山开局十颗中子弹,抢夺联合舰队异界风云之君临天下我,贾蓉,不做绿帽王穿越大唐重整山河谋定天下:从一首诗震惊长安开始仓库通明末,我在明末当知县三国:开局触发被动自爆系统哎!天道推着你发展幼帝传奇以捕快之名孤岛的崛起:穿越中世纪大航海之重生主宰开局捡漏美娇妻,乱世造反当皇帝三国:天下不容我,我重塑天下大奸臣当道寒光剑气开局撕婚书,我成就最强镇国公!天命储君扫天下权征争霸,带众女从零开始我在原始社会大杀四方重生小丫鬟,只想安稳一生明末第一狠人:先灭建奴再抢崇祯我本农民,谁把我踢出来【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被抄家后,凶猛世子称霸天下穿越清朝造反我是认真的锦书难托:乱世情殇曹操,梦回赤壁,龙吟千年带着三国精英卡闯水浒大明!开局割据一个州!隋唐:项羽传承天生韩信我,顶级纨绔,太尉直呼宝藏女婿!大晋俏公子刚激活军火库,皇帝派人抄我家?从军赋我四叔是朱元璋农家子的赚钱科举日常穿成古代医仙,开局救下太守千金系统:我周天子,天下一统啦哈哈明末人民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我创造的书竟然成为了历史明末之天下霸业三国渣男,开局捡尸华雄救驾之饼不就是无限粮食,为何给我披黄袍农家那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