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十二月初一,围城水坝基本成型。

苏咏霖视察水坝之后做出了继续加厚加固的指示,理由是这样可以蓄更多的水,也更加稳固,到时候能给真定城来个大的。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知道金廷援军还在雄州没有发起第二轮进攻,估计是后勤方面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不敢贸然出击。

这时间就很充裕了,当然要考虑一下工程的质量,可别到时候这边淹了那边塌了,水淹的意义就没有了。

十二月初四,苏咏霖再次视察工程,绕了一圈,发现这道简易版人工水坝的质量相当不错,可谓是又好又快的典范。

“看起来,已经到了可以蓄水的时候了。”

苏咏霖对身边诸将如此说道。

诸将纷纷点头,再看向依然坚固的真定城的时候,眼中多了一些戏谑的意味。

毫无疑问的,他们已经看到了真定城被困死的那一刻。

十二月初五,苏咏霖下令掘开滹沱河部分河堤,把河水引入筑造完成的水坝之中。

大水滚滚而入,很快便从这一头通到了那一头,一道弧形水城就此实现了它的存在。

不过这道工程因为赶工的原因,显然有点技术上的失误。

具体的计算不够精确,所以从引水入坝完成的时候开始,就因为靠着真定城的一面高度不够,大水高过水坝,开始涌入包围圈内。

当然,因为是一条奔涌的河流的原因,就算是枯水期,也能体现出大自然的伟岸和水火无情的残酷,奔涌的大水完全不顾人类的指挥,按照自己的意思汹涌而去。

苏咏霖觉得自己仿佛能理解为什么某些河流决口能带来那么大的破坏了。

他的水坝无意间模拟了一下水流过大而河道不足以容纳于是带来水灾的现实情况。

真的,要是他自己在城内,也会觉得头皮发麻,万念俱灰。

不用他自己动手掘开人工水坝,水攻已经开始了,他本来还打算最后威胁一下真定城的,现在看来已经没那个必要了。

这固然无伤大雅,但是也让苏咏霖感觉到数学、土木工程学这一类学科的重要性。

这次没有伤着自己,算是运气不错,碰上枯水期,问题不大,万一以后再有什么事情的时候,大水反过来淹了自己,那可如何是好?

建立一支专门的专业的土木工程队伍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胜捷军的专业程度还不够,还要朝着更加科学精确的方向发展,专业技术兵种必须要开始组建了。

具有一支有着极为丰富的专业知识的技术兵种,对于胜捷军攻城略地的目标而言毫无疑问是非常重大的。

野战需要强大的战斗力和骑兵,而中原本土之内的作战则离不开攻城和守城。

与野战的直接粗暴相比,攻城和守城更能体现出战争技术的发展,里面牵扯到物理化学数学生物学心理学等等关键学科。

不说其他的,一支有着丰富土木工程知识的专业技术兵种在攻城作战和守城作战的时候能给军队带来多大的帮助,那是不言而喻的。

苏咏霖记忆中最着名的案例就是太平军攻击南京,依靠专业的土营打地道,埋藏火药,最后用万斤火药把南京城墙终结了。

这看起来简单,但是里头涉及到的专业知识绝非一般人可以完成,不是专业人才的话很容易搞出大水淹了龙王庙的悲剧。

苏咏霖的脑海里浮现出了一支专业技术部队的模样。

当然,眼下当然是反手给他来一个超级加倍。

苏咏霖下令按照预定计划掘开水坝,全面引水灌城,让这座真定城在大水之中走向终结,城中人的死活已经不在苏咏霖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我要的是胜利,是战局的扭转!

下达命令的同时,苏咏霖转头看向了西北方向,那支战斗力十分强悍的金军骑兵所在的方向。

他们终究来晚了。

这场与时间的赛跑,我赢了。

大水奔涌而入,凶猛的水流撞上了真定城墙,并且在水坝所圈起来的范围内不断地蓄积。

水位不断的抬高,真定城的处境越来越危险。

当水位达到一定的高度的时候,作为最脆弱部分的城门因为承受不住蓄水带来的压力而开始渗水,真定城开始了被水淹没的进程。

真定城内的金兵和女真人面对这个死局没有任何办法,他们恐慌,尖叫,除此之外,什么也做不到,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水淹真定。

大水奔涌而来的时候,正在观察情况的乌古论窝伦脑袋嗡的一下一片空白。

完了。

金廷在河北的镇守重镇真定,完了。

他期待的寒潮没有来临,期待的河水结冰并没有出现,仿佛老天爷要和他作对,愣是没有赶在水淹真定之前让河水结冰,以至于真定城惨遭水淹。

一切都结束了,所有储存,所有物资,还有所有的人,都会在大水之中化为乌有。

苏咏霖并不急着进攻,他在等着城内水漫金山的时候。

那个时候,就算城墙因为高度足够所以还能容纳一些人,他们也不可能继续抵抗了。

大部分人会被淹死,死在这场大水之中,剩下的少数人就算活下来也没有任何意义。

这些人的死固然很凄惨,但是谁让他们的身上带着相对于光复军立场而言的原罪呢?

他们的死,将铸就苏咏霖在河北大地上的赫赫威名,将成为掀翻金廷在中原统治的号角声。

这场博弈,苏咏霖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真定城并没有在大水的冲击和浸泡之中崩塌,这座城的确是坚城,但是再坚固的城池也不是全封闭的状态。

城门首先坚持不住,被水冲开了,大水凶猛的涌入城中,大街小巷全都被水淹没,城中金人不知所措。

第一波被淹死的人并不算太多,还有很多人跑到建筑物的顶端求生,可是大水这一来,直接毁掉了城中所积蓄的大量生存物资,没了这些生存物资,他们在屋顶上待不了多少时间。

更别说城中水位还在不断的上涨,一些低矮的建筑已经逐渐被淹没,绝望的情绪弥漫在每一处还有活人的地方。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乖乖被淹死,还有很多人试图求生。

他们不断往更高的建筑上转移,试图占据更高的建筑物,求得一时的生存。

但是已经占据更高建筑物的人们则不愿意他们来争抢,于是他们与占据更高建筑上的人们发生剧烈冲突,甚至出现了互相攻杀的局面。

低矮建筑上的人为了活下来,向更高处的建筑发起冲击,与对方扭打,撕咬,竭尽全力把对方推下去,让自己活下来。

只要把对方推下去,自己就能多活一阵子,能多活一阵子,就有更大的机会最终存活下去。

只为了活着!

人类的求生欲有些时候会让人自己都想不到自己能干出什么样的事情。

被水淹死的人和被杀死的人不断的增多,城中已经完全谈不上秩序,作为全城最高处的城墙自然也成为部分人的目标,他们冲上城楼阶梯,试图冲到城楼上获取帮助,从而活下来。

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上城楼的。

大人物们和精锐军队首先上去,然后弓弩手等技术兵种也得以上去,城楼上还储存了部分的粮食,有的吃。

但要是人太多了,粮食不够吃了,他们也活不了多久。

所以乌古论窝伦下令,任何人等敢于冲击城楼的,全部杀死。

于是城楼上的军队没有首先防备城外的联军,反倒首先开始防备起了城内的自己人。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盛唐风云记拥兵百万,世子自立为帝三国:我能趋吉避凶被退婚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小军阀炼气五千年方羽唐小柔重生之桃李满天下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大明匹夫神话历史,一人独得五帝传承皇宫太监:我能召唤影子军团!功高震主要杀我,兵临城下你哭啥?开局在大唐迎娶长乐锦衣春秋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北宋末年的风流王爷三十六计之三国群雄争霸我在现代留过学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德意志风暴豆一与媚灵军陛下实在太强硬了家族式造反爆兵:我爆兵吊打列强很合理吧重文轻武,我的唐诗宋词杀疯了商末三国志奇门医圣在都市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烽火连城水浒:李世民一统江山妾色天才纨绔大周:我家公主太可爱了相公是只狐狸精一剑破道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江山战图穿越错误,我直接创建一个王朝东汉末年之谋定天下一宠成婚:萌妻乖乖入怀抗战之太行山上极品皇太子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我是纨绔啊,为什么让我当将军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大明:我为天下师从亡国公主到第一高手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穿越异时空的幸福生活女尊之倾城王女乱天下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