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自豪感可是非常重要的生物特性,毕竟生物的本能就两样,生存和繁衍。一般来说,泰坦都不太为生存操心,反正现在能活下来的,基本上都是那种传奇耐活王……没这个本事的泰坦早特么灭绝了。接下来就是繁衍了。
除了少数泰坦,其实它们大多数都不需要为此担心……因为压根没啥繁衍机会了。
穆托是特例,说实话,穆托这个物种其实和哥斯拉算是相生相克,没有哥斯拉,就没有穆托。毕竟在远古时代,真正的高辐射反应堆压根没有,虽然那个时代到处都是辐射,但那只能说生存必须条件,就好像很多动物其实生存能力非常棒,但繁衍条件太恶劣了。
最有名的就是熊猫。
大熊猫对我国来说可是宝贝,它们每天都有专人进行侍奉,活得那叫一个逍遥自在。在很多的人印象里,它们都是一种非常温顺的动物,但其实它们骨子里透露的却是凶猛的体质,想当年它们可是蚩尤的坐骑,因此得知它们的凶猛力绝对很强。它们的牙齿很是强硬,把硬竹子都能放进嘴里嚼着吃。
它们属于大自然中的一霸,几乎没有动物能够对它们造成威胁,野外基本没天敌。
熊猫别看那副蠢萌蠢萌的样子,可实际上别人是实实在在的猛兽!
大熊猫很神奇,长得好像憨憨的,但实际上非常聪明。它们吃的是谁都不吃的竹子,看起来很温和,不好斗,但它又是进化中的胜者。恐龙在地球上横行了1亿6000多万年。恐龙生活在新生代之前的中生代,就是“爬行动物时代”,在中生代末期,恐龙在极短的时间里迅速灭绝。大量的爬行动物和恐龙一样成为地球上的过客,哺乳类动物悄然兴起。而跟大熊猫同时期的剑齿虎、剑齿象,它们都灭绝了,大熊猫仍然活着,并且还将活很长很长一段时间,与人类继续同行。从刚才说的身高和体重,我们就知道,虽然大熊猫外表萌萌的,憨憨的,不与其他动物争斗,爱好和平,但是,它们是真的“食铁兽”!大熊猫在中国大地上度过了漫长的岁月,憨厚可爱的外表不能掩盖它凶猛野生动物的身份。
大熊猫圆滚滚的身体具有极强的欺骗性,似乎拥有这样的体形,它们就会反应迟钝、脆弱柔软,但事实并非如此。经历800万年的进化,大熊猫的主食变成了竹子,也从不主动攻击周围的动物,它们仍然保持着曾经作为食肉动物的凶猛特性哦!与食草动物相比,大熊猫的犬齿极为突出,在宽宽的头骨以及强有力的面颊肌的配合下,呈现出的咬合力,仅次于北极熊。成年大熊猫几乎没有天敌,咬合力惊人的牙齿和强健的四肢,使它们具有极强的杀伤力。大熊猫两三百斤的体重以及锋利的前爪、牙齿,会让任何食肉动物闻风丧胆。在野外设置的摄像机,拍到过老虎从大熊猫身边乖巧地经过的镜头。只有大熊猫幼崽才会受到部分食肉动物的骚扰。大熊猫幼崽一生下来,十分弱小,就像人类刚出生的婴儿那样无助,需要母亲的保护。如果不能得到母亲的照料,就很可能会夭折。可熊猫本身的生存压力并不算大,毕竟它的生态位没什么竞争者,也没有天敌……都吃竹子了,谁特么会去竞争?讲道理,柱子已经很努力的让自己变的没营养不好吃,更不好消化,可熊猫偏偏就吃它了……(柱子相当的没营养,因为这东西长的快!压根没办法积累那么多影响,所有的营养都变成纤维了……这东西自然界除了细菌和真菌就没玩意能消化,熊猫其实也不能完全消化,能量转换率非常低,可熊猫偏偏就吃了……)
但为什么它们却日益减少,并且沦落到现在这种要灭绝的状态呢?有一半的原因是因为它们是独居动物,不到发情的季节,绝对不会想起来还有同伴。狗狗狗走在哪里都会留下气味,但滚滚却从来不会留下气味,因此想寻找同伴非常的困难,有的时候发情期过了,还没有找到同伴的下落,所以也就造成了后代稀少。它们是一种非常高傲的生物,每当生产的时候都会把自己的屁股抬得非常高。我们看到的熊猫非常庞大,但其实它们的幼崽刚生下来的时候只有一只小狗那么大。这么幼小的生命从很高的屁股上摔下来,有的就会被摔死了。幼崽的成活率非常低,也导致它们濒临灭绝。
穆托其实也算这种作死,本来就没多少个体了,关键是它们的繁衍必须依靠哥斯拉(现代不用了,有了核反应堆和核武器,这两样东西都能作为它们的巢穴,可就生物性上来说,它们本身天然就需要将卵产在哥斯拉的身体内部)。
结果呢?
两者不死不休,于是越来越少越来越少。
明明是非常强势的种族,穆托一次可以产下很多枚卵,而且雌性穆托一辈子有很多次产卵机会。电影中有体现,一般来说,像那种一次产下大量卵的生物,基本上都是生命都非常短暂,比如很多昆虫,或者各种软体动物,能一辈子多次产卵或者繁衍的生物,一般来说,一次性诞生的个体都不会太多,比如哺乳动物。唯一的例外估计就是乌龟了,乌龟一次可以产很多卵,特别是海龟,但可以多次繁衍。
穆托一次就可以产几千颗卵!
但偏偏这些家伙到最后只剩下寥寥三只个体了。(雄性穆托雌性穆托以及后面怪兽大战中出现的穆托王)
说白了,就是作死作的!
这方面其实也是生物性的体现,它们本能的就会这么做。
哥斯拉也是如此。
它的确不需要考虑后代的问题了……毕竟全世界就它一只哥斯拉了,根本没有繁衍的机会。但生命的本能,还是让哥斯拉在成熟之后,开始积攒脂肪,让自己成为族群里最强壮的那一只!
因为这意味着,这个个体有更好的捕食能力,更强的生存能力……这在生物繁衍中非常重要。
这是体现自身基因优势的最直观表现。
就好像人类繁衍其实也遵循这一本能,比如人类选择繁衍对象,就更倾向于更漂亮,更帅气,更健康的对象,甚至之后还会衍生到家境,地位,财富等等,这些东西说是社会影响的结果显然不妥,那些几乎没受社会影响的婴幼儿,看到长相漂亮的异性,其表现也与成人雷同,明显愿意与她或他更为亲近。
因此这种现象可能有深刻的生物学上的原因。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挑选配偶,其实就是选择更为优秀的遗传基因,许多动物的行为早就证明了这一点。猴子,人类的近亲。一群猴子总有一个公猴来当猴王,猴王的争夺是惨烈的,既有体力的较量,还有战斗技巧的比拼,甚至包括拉拢盟友这种操作。可以说是体力智力的全面较量比拼。谁最后胜出谁就是猴王,而猴群内只有猴王有交配权,只有猴王的基因才能流传下去,其他的公猴是不许染指母猴的。这种猴王争夺战,明显就是要挑选一个基因最优良的公猴,选一个在体力及智力上碾压众猴的猴子,以此保障猴群的基因更为优秀,杜绝猴群的基因退化。很明显,母猴子都默认这个规矩。公猴争霸打得再怎么激烈,母猴只在一旁观战,谁胜了就与谁交配产子。其实很多群居动物都有这个规矩,如狮群、狼群等,它们通过这个办法让后代的基因更为优良。在现代人类的社会里,不允许像猴子那样争霸称王,对异性进行群体霸占,毕竟人类进入了文明社会,要权衡的因素太多。但人也是动物,在远古的蛮荒时代,很可能也像猴子那样争抢霸占配偶。遗传基因的设定里,肯定也有对优秀基因的羡慕和向往,因此看到漂亮、英俊的异性就心动不已,荷尔蒙迅速分泌,产生各种生理反应。
人类当然不会和猴子一样那么单纯。
但更加漂亮,更加英俊的外表,以及各种社会地位,金钱,家境等等,其实和猴子‘强壮’的表现是一样的。都是展现自身的基因优势!
因为这是千百万年来人类整天选择的结果,毕竟更漂亮更英俊更健康的个体,生存压力总是比其他个体更小一点,这意味着他们在争夺配偶这一项上,拥有更多的优势!
这本身也是一次基因选择!
这种基因认识是根深蒂固的,没办法改变的。(甚至于那些口味特殊的也是如此,毕竟那只是认知不一样,并不是基因不一样,因为在那些特殊群体里,他们眼中的漂亮就是那样的)
所以对哥斯拉来说。
它这一身肥肉,是绝对无法抛弃的东西,这是它的雄性魅力特征,甚至于代表着雄性特征!
就好像所有男人都无法接受自己被割掉小鸡鸡一样。当然,也会有人说太监这个群体!可太监虽然很多都是自己选择割掉小鸡鸡,但不代表他们能够接受这样的状态,所以所有太监基本上都有严重的心理疾病,甚至于扭曲!为什么?因为他们无法割舍自己的小鸡鸡!
他们自己知道自己是残缺的,孟子云“食色,性也”,可见,性欲也是人类社会中的一种生产力。为了繁衍后代,性欲为人类提供了强烈的进取心。倘若,性欲乃至生育能力丧失了,那么,人类便会丧失进取的动力。所以,古人将“无后”放在了“大不孝”的行列里。
太监被“处理”后,就失去了生育能力,自然没有繁衍后代的资格。没有性欲,也没有了繁殖的能力,这样的人生又有怎样的“趣味”呢?他们的生存意义又是什么呢?或许只剩“生存”本身了。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宦官已经不再完整,且宦官普遍缺乏稳定生存的目的和相对普通的生存心态。态度消极、生活随便已成了宦官之通病。站在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精神的匮乏,容易让宦官产生极大的无能感。过量的无能感,又会带给人怎样的负面情绪呢?渴望虐待。许多文献都将虐待狂的诱因归结于无能感,所以无能感的缺失或是古代太监变态的首要诱因。在史料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太监一旦掌握了一定权力,或收获了一些钱财,那么,他们极有可能沉沦于这些既得利益中,变得更加贪婪,甚至变得更具攻击性。地位较高的太监,平日里喜欢折磨那些地位较低的太监,将令人毛骨悚然的惩罚当作快乐的根本。太监所经历的遭遇,完全是非人的。生活给予他们沉痛的打击,断送了他们的未来。因此,宦官一旦收获权力,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就十分刁钻,甚至也是非人的。自宦官进宫并接受了奴化教育之后,他们看待世界的价值观就变成了“主奴价值观”。
之所以宦官群体中坏人居多,完全是因为宦官无不是社会的“受虐者”,最终又蜕变为“施虐者”。归根结底,罪魁祸首就是那一场丧失人道的阉割手术。
同理,对哥斯拉来说,抛弃这身肥肉基本等同于割掉小鸡鸡!
这可是很严重的!
可有时候,事情会逼着人不得不做出选择!
现在也是如此。
哥斯拉想要打败敌人,可又没有能力。
怎么办?
说到底哥斯拉的智能其实很高,并不是单纯的野兽。
上头之后,总会做一些反本能的事情。
比如消耗脂肪!
随着一股股热浪出现!
哥斯拉的身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开始变瘦!
无数的脂肪被直接燃烧,一道道粉色的光明从皮肤的缝隙中闪烁。接着是背鳍。
粉态哥斯拉出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