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b>朱佑樘要对张懋下手了。

以前不出手,是时机未到,而张周就是朱佑樘所认为的时机,如果没有张周的出现,朱佑樘也没法倚重于他人,那张懋和朱晖这群人就是大明的股肱,没人动得了他们。

如今皇帝想有所作为,张懋和朱晖之流,就会成为绊脚石。

午饭之后。

朱佑樘带张周到了内府的仓库,而在这里正在搬运银钱等物。

李璋早先一步到来,见到朱佑樘和张周这两位大佬,他赶紧迎过来,带着一脸雀跃之喜说道:「启禀陛下,此番从南方运过来的白银,足有一百二十万两,这仓房都快装不下啦!」

「哈哈,是吗?」朱佑樘一脸宽慰的笑容。

张周派船出海,总算是有了收获,那就是得到了纯度很高的白银。

而白银在美洲大陆的原始部族中本来就被作为开采和冶炼之用,且美洲土着只是拿来作为装饰品,并不作为硬通货币,以至于大明的船队过去之后,很轻松就能缴获不少回来。

这也得益于大明的船队是从美洲的西海岸登陆的,此时美洲大陆因为已经被欧洲人发现,欧洲人已经开始从美洲的东海岸往内陆深入。

李璋笑道:「除了白银,还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财货,奴婢都让人整理好了,只等陛下……还有蔡国公前来。」

「朕来了可没什么用,要秉宽你过去瞧瞧。」

朱佑樘用极度信任的目光望着张周。

随后二人在一种太监和宫廷宿卫的簇拥下,来到摆着大箱小箱物品的院子里,而在一个木架子上,特地陈列了此番出海缴获回来的物品,每一种都会摆,但即便如此,几个架子都摆不下。

张周老远就看到了玉米棒子。

这东西……

如今在大明并不存在,却在未来几百年,成为华夏子民以及牲口等的主要口粮,并导致了华夏子民的快速膨胀。

「陛下,就是它了。」

张周先拿出一根玉米。

旁边还有番薯的叶子,以及一些红薯、马铃薯等作物,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作物样本,因为海上长途跋涉,这年头又没有很好的保存措施,船上也无法种植这些作物,以至于过来的很多作物只有种子,还有干枯的枝叶。

却也只有番薯的叶子还是新鲜的。

这主要是因为番薯的生命力极其顽强,随便一点土壤和水就能生根发芽。

「秉宽,这是何物?」朱佑樘好奇打量着这根玉米。

旁边一名负责押送货物,也是曾经出海的将领道:「启奏陛下,臣等出海到番地,却见番邦人用此物磨成粉末,并以水兑之,蒸熟了之后食用,并以此作为口粮。出海的众将士也都食用过,并未有中毒的迹象。」

朱佑樘道:「秉宽,这就是你所说的,海外特有的粮食作物?」

「是。」张周点头,随后又看着那名将领道,「详细说说你的见闻。有关此物的。」

将领道:「出海的将士,在抵达番地时恰好乃夏季,见过其对此作物的采收,一亩地大概能产出一千多斤粮食,这还只是保守估计。以其番民所形容,若是年景好的时候,一亩地或能产近两千斤粮食,且吃过之后不见饿,将士们长期食用,可顶普通的粟米等。」

李璋笑道:「陛下您听,一亩地可是两千斤,这可比粟米等,多太多了啊。」

「有这么多吗?」

朱佑樘也不由皱眉。

大明粮食产出,其实是按斛来计算的,但在征收税赋时也会论斤两。

作为一个勤勉的皇帝,朱佑樘并不是那种不食人间烟火高高在上的君王,至少他知

道大明的稻米等,一亩地出产绝对不会到五百斤,因为这年头的土地并没有化肥,即便是一点农家肥,也无法让土地变得肥沃和高产。

但这种作物,近乎是可以将土地产出直接升个两三倍。

这让朱佑樘听起来,就觉得些微不靠谱。

张周道:「陛下,实践出真知,既然已拿回种子,明年开春之后便可播种,在南方等处,今年入秋之后同样可以试验播种。臣认为几年下来,各地的口粮就会增加,也可将其用于北方将士的日常口粮。」

朱佑樘笑道:「秉宽,你这有些操之过急了,朕倒觉得没那么急。带回来多少?」

那将领回道:「带回半船,另外还有其余的作物,也不好形容,因有旨所下,要带回那边未曾于大明出现过的作物,所以能带的,都带回来了。」

「嗯。」

朱佑樘点头道,「挺好,挺好。」

说着,朱佑樘还在端详着架子上的一众作物样本。

显然朱佑樘很想问张周,这其中是不是有长生不老的仙草。

这对一个富有四海的人来说,只有长生不老才是他们最高的追求,除此之外好像追求什么都只是精神上的,只能在有命的情况下去追求,所以命对他们来说是不可割舍的。

越是身在高位,越是怕死。

张周道:「陛下,这几种,臣认为都可以试着去播种,除了口粮作物之外,还有不少的经济作物,通俗说便是可以作为制造物品之用,臣也要带一些回去,好好研究一番。」

「可以,这些都是你弄还回来的。」朱佑樘笑道,「你想带走什么都行,朕还在琢磨,是不是马上派第二批船队出海……」

不论是否有仙草,

光是一次出海能带回一百二十万两白银,就让皇帝觉得,这出海价值简直太高了。

其实这次带回来的白银还并不止这些,只是运到京城有这么多。

张周道:「陛下,再派船出海,就要派出更大的船队,带更多的兵马,要经营海外之地,则需要将士们能征服和驻守,臣认为此事应当再行斟酌。」

「对对对,这可不是一杆子买卖,朕也没想到,这不是蓬莱仙境,简直是金山银山。来人,去将此番出海的事,详细整理成册,朕今晚就要好好看看……这到底是个什么地方?难道遍地是金银吗?」

朱佑樘百思不得其解。

这次出海,仙草还没找到,但财已经发了。

本以为造船和出海的事,是在陪张周闹腾,只是用信任去博取一个机会……谁知道机会博来了,还带回来钱财,且这些钱财是不用进户部府库的,就属于皇帝私有。

当皇帝的只觉得银子好,也没想过这些白银流入,是否会造成通货膨胀……

就算朱佑樘有一定的见识,在思考问题上也不会那么全面,主要在于这年头的人只读四书五经,对于经济学等没有什么概念。

那些东西,都是要经过几百年的沉淀,形成理论。

或许在后世一个普通小学生都知道的事情,但在这时代却是深不可测的高深学问,在于没人去发现,或者说不需要去发现……原始农耕社会仅仅知道粮食产出多少,税赋几分,然后以此来养活百姓,完成可持续发展就行了。

「秉宽,明日早朝上,你一定要来,跟他们好好说说。」

朱佑樘跟张周临别之前,还特地嘱咐了一下。

显然当皇帝的也知道在很多事上,他也是门外汉,需要张周这个「懂行的」出来给那些大臣解释一下。

随后张周才在李璋的陪同下往宫外走。

「蔡国公,陛下还让咱家跟您说说英

国公的事。」

李璋在外人面前有一股狠辣的作风,但在张周面前,他则显得很谦卑谨慎。

张周道:「我也觉得奇怪,怎么突然英国公的名声,就好像是一夜落地了一般,市井之地都在谣传起来,好像不怕非议朝中大臣,会惹来什么祸事。」

李璋道:「这还是因为东厂派人去传言,也允许民间议论,若不然的话,那为首之人早就被拿下,甚至是问罪。」

「原来如此。」张周道,「那不知英国公到底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

李璋笑了笑,他当然知道张周是在装糊涂。

「公爷,您也该清楚啊,都督府上下谁不知道?头些年,您还没入朝时,都督府内做什么官,如何晋升,还有出外领兵,到各处为总兵等,都是明码标价的,也不是英国公在私相授受,而是整个风气便是如此。」

「是吗?」张周故作惊讶,「难道陛下不知情?」

「陛下自然是知情的,但又如何?过去几十年都是如此,官场上下乌烟瘴气,只要没出大的岔子,明眼人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呵呵。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还叫什么明眼人?要么明眼,要么瞎子,没有半瞎一说吧?」

「公爷您说笑了,当时的情况就是如此,也是在这两年,您贵为兵部尚书之后,情况才大有好转的,也跟研武堂出现,为中下层的将领晋升提供了渠道有关,以前可是没有这种渠道的,谁要晋升,全看上面的意思,而陛下对这种事向来不会插手,都是英国公等人自行决定。」

李璋说到这里,显得很痛心道:「前后两任保国公,都是这般人,或正因如此,才会有一些不作为的将领,陛下也会对他们深恶痛绝。」

张周道:「这就是英国公的罪过吗?」

李璋摇摇头道:「英国公的罪过远不止如此,或者说,这反倒是官场的惯例,算不得他英国公的劣迹。反倒是英国公借着手上的军权,做一些违法乱纪之事,除了提拔他的党羽,再是借机中饱私囊,还有对陛下阳奉阴违……这些事,才是陛下要动他的原因。」

张周好奇问道:「英国公还有这胆子,敢不遵从陛下的旨意?」

「唉!」

李璋叹道,「他不是不遵从,而是压根无须遵从,都督府的事很多都是不用陛下过问的,就好像一些涉及到采办等事,连户部都无法插手,陛下也曾派东厂去查过账目,但显然那都是一些流水账,根本无从查起。」

「哦。」张周点点头。

李璋续道:「且英国公这人,气量也没那么大,以前跟文臣之间走得近,才令他名声不错,但都知道他从未涉足到疆场领兵之事,他到底在治军上有几分能耐,也没人知晓,或者说也只会纸上谈兵罢了。若是外夷杀到京师左近,能指望他抵挡来犯之敌吗?」

张周这次选择沉默。

听李璋倒苦水一般在讲张老头的是非,大有一种墙倒众人推的意思。

可问题是,现在张老头这堵墙,好像还没倒。

推得有点早吧?

「成国公、魏国公多是涉猎到南京的军务之事,而保国公和英国公等,则跟京营联系紧密,先前保国公和英国公之间就京营的事多有争论,互相之间也有派系的倾轧,都是英国公占了上风。而今保国公这一倒,英国公算是没了敌手,但陛下也不会坐视他一家独大啊。」

李璋笑眯眯道,「陛下的意思,以后京营的事务,多就是要交给蔡国公您了。」

张周摆摆手道:「我是兵部尚书,京营军务的事,还是要交给都督府的人来做。」

「公爷,您何必自谦呢?再说了,景泰之后,这兵部尚书提督京

营又不是没有先例,而您也是都督府的勋臣,以您的威望,军中上下谁人不高山仰止?您做事公正,军中上下反倒希望您及早能掌权呢。将士们也想要个公正的主事之人啊。」

李璋对张周是一顿恭维。

张周道:「可现在毕竟军务,还是由英国公来执掌。」

「快了!」李璋道,「如今事情还在发酵之中,外面传言的激烈程度也会愈甚,英国公到底年老了,他也该让贤,咱家会鼎力相助于蔡国公您。」

张周笑道:「此言尚早,我倒觉得,外人对英国公还是有尊敬之意的,就算有一些流言蜚语,还是不能影响到他现时的地位。」

李璋也笑着回应道:「那就拭目以待。」

张懋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一堆谣言在外面流传,而他这边也听到一些风声。

「……国公啊,现在外面都在流传,说是您惦记着保国公的内眷,人都还没死,说是您落井下石……那话实在是太难听,在下都不知该如何去说……」

姓钟的幕僚这天跑到城内英国公府,在书房内跟张懋分享他的见闻。

张懋来回踱步,气呼呼道:「一群宵小之人,老夫可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岂会在意这点小波折?他们也不掂量一下自己的斤两!还有什么传闻?」

「有说您贪赃枉法的,甚至有言官以风闻言事,最近还要参劾您,具体有谁现在还不好说,不过先前去跟几位科道的人打招呼,他们连面都不肯见,大概是……怕被牵扯进去。国公,最近您可一定要小心,莫要再被什么事卷进去了!」<\/b>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围棋传奇抗日之全能兵王抗战之烽火燃血姜先生的团宠小嗲精太娇了我成了大明勋戚都市夜战魔法少男(库洛牌的魔法使)隋唐之乱世召唤抗日之陆战狂花夺宋:水浒也称王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黜龙极品大昏君存储诸天三国:征战汉末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花田喜嫁,狼王宠妃无度!从某科学开始的日常生活镇国少将军红楼梦中人:贾环要翻身三国:杨卓来了演武令生死狙杀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重生之傲仕三国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被遗忘的角落:太平天国往事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公子上朝农女当家:捡个妖孽做夫君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穿越之横扫三国校花的贴身狂少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锦衣春秋穿越大唐:打造最强工业园重生皇太子,召唤武将争霸天下沙雕网友援北伐三国:开局打跑刘备,强抢糜贞史上最强纨绔,被迫一统天下红楼之纵横四海带着骑砍系统在中世纪创建帝国飞刀神枪素手倾天,邪君的宠妃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穿越异时空的幸福生活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母皇别传位,五个皇姐拔我氧气管忘恩负义要我死,我造反你哭什么?从士卒开始,娶妻就能变强我只是想死,怎么就功盖千秋了?老爹入赘将军府,千金姐姐把我宠上天平步青云后,侯府跪求我回去在澳洲建国1796荒年全村啃树皮,我有空间狂炫肉马超重生大宋朝陛下不好了,六皇子又发疯了!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大明:我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重生之我在上海滩当活阎王就藩辽东,给诸国一点工业时代的震撼大唐:李承乾,开局自尽吓疯李二穿越后科举,皇帝竟想组队退休我刷的视频,能投放到古代大明:反骨皇孙,老朱天天破防!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乱世边军一小卒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退婚当天,我继承了北幽王爵被妖后强迫和亲后,我一统草原成为天可汗无敌皇子:我真不想登基啊!重生刘协,打造日不落大汉三国:老曹,我真不想架空你啊!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天崩开局:从天牢死囚杀成摄政王从败家子到天下共主本世子摆烂躺平后,竟然天下无敌了!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一心求死,怎么功成名就了?穿越异界,我能召唤游戏玩家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甄嬛:让你安慰后宫,你造反了?三国:开局被何进献给何太后穿越,从深山打猎开始疯批世子:开局狂怼满朝文武逍遥小王爷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大明:我天天摆烂,却被老朱拉去加班汉官二炮小海之大闹天宫星汉西流夜未央满门忠烈:重铸将门荣光大乾六皇子,开局遇上昏迷嫂嫂!说好流放,怎么都跪求我称帝大明!风起土木堡无双毒士:女帝劝我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