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2008年,为了迎接京城奥运会的召开,京城故宫博物院将文华殿改设为陶瓷馆,展出博物院珍藏的上至公元前5000多年、下至宣统三年(1911年)的各类陶瓷精品。

陶瓷馆共展出400多件精品陶瓷器物,按时代发展顺序进行排列展示,供游客和陶瓷爱好者鉴赏研究。

整个展馆分为三个展厅,一号厅展品主要为从新石器时代晚期陶器到清代广彩瓷器。

其中代表瓷器为:唐代青釉八棱瓶、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景德镇窑青花海水白龙纹八方梅瓶、唐三彩等。

二号和三号厅展品为明清代宫廷瓷器,代表瓷器为:雍正粉彩蟠桃纹天球瓶、乾隆珐琅彩缠枝莲纹双连瓶等。

带着满腹的疑问,向南抬起了脚步,紧紧地跟在钱昊良的身后,也进入了文华殿。

两个人目标都很明确,因此也并没有在其它区域停留,直接就来到陶瓷馆三号展厅——明清宫廷瓷器。

在一处展区内,还没有靠近,向南远远地就看到了那尊连带底座,差不多有半人高的“瓷母”——清乾隆各种釉彩大瓶。

看照片和看实物,是两种全然不同的感受。

在照片上看,“瓷母”浑身上下花花绿绿,就如同一个身穿花衣的村姑一样,又俗又土,和雍正瓷器所推崇的庄重、素雅完全不沾边。

也难怪网友们看到比“瓷母”还要土的现代仿制品的照片以后,会笑话它是“土丑审美大花瓶”。

而在现场看到“瓷母”真面目时,它虽然还是色彩鲜艳,图案也十分热闹,但还远远谈不上“丑陋”二字——最多就是显得有些花哨罢了。

至于审美,那就见仁见智了。

向南并不关注这些,他最想知道的,那17种高、低温釉彩,究竟是如何烧制在同一只瓷瓶上的呢?

“瓷母”成为文物网红之后,在网络上就有不少人发出质疑声,认为“瓷母”是分开烧造,之后拼接而成的。

又有人说,“瓷母”的17种釉彩之中,其中有一些是仿造上去的。

比如说,仿哥釉开片,就是人工画上去之后,再入窑烧制的。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如今,“瓷母”清乾隆各种釉彩大瓶就在面前,他又怎么能忍得住?

向南深吸了一口气,沉寂了许久的“时光回溯之眼”悄然开启。

……

清雍正六年(1728年),时年四十有七的内务府员外郎唐英,被朝廷派驻景市御赐窑厂监督,做督陶官年希尧的助手。

唐英十六岁进入故宫养心殿做杂役,渐渐地学得能书善画,在成为内务员外郎以后,他除了巡视、督查待办处各匠人的工作情况以外,还兼着为皇帝画瓷器的样稿,雍正曾称赞其“画得款式甚好”。

能诗善画,又做事踏实,唐英深得雍正的赏识。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景市御窑厂督陶官年希尧犯下错误之后,他才会被雍正派驻到了景市,协理常驻淮安的年希尧办理陶务。

“任重而道远啊!”

唐英坐在马车上,透过不断被风吹起的车帘,看着眼前逐渐变得陌生的环境,心中暗叹一声。

他是地地道道的北方人,前半生也一直生活在京城里的深宫大院,对南方其实没有什么印象,此刻忽然要前往地处江南的景市负责陶务,心里莫名地有些发慌。

最让他头疼的是,他虽然为皇帝画过瓷器的样稿,那也只是画画而已,实际上,他对陶瓷事务一窍不通,到时候又该如何管理?如何督导完成朝廷的烧造任务?

想着想着,他脑子里忽然冒出一个很无厘头的念头来:

“皇上是不是以为我会画瓷器样稿,就肯定懂得烧制陶瓷了?”

“他对我不会是有什么误解吧?”

调侃自己归调侃自己,唐英在前往景市的一路之上,始终在思考一个问题:

既然皇上信任他,将御窑陶务交给他来管理,那他就要尽心尽力去做好,问题就在于,他该如何破局才好?

半个月之后,唐英抵达了景市,他并没有大张旗鼓,而是静悄悄地上任了。

在来时的路上,他已经想好了办法:欲破局,先入局!

想要管理好陶务,那就必须清楚了解陶瓷烧造的每一个细节,唐英决定先从学习陶艺入手。

“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

唐英看着御窑厂里的打着赤膊流着汗的工人们,心中不知为何也迸发出里一股豪情来,哈哈大笑起来,“从此以后,我唐英也是一名陶人了!”

四周在忙碌着工人们,都纷纷停了下来,转过身一脸诧异地看着这位从北方远道而来的新任督陶官,不知道他为什么会这么高兴。

在他们看来,从京城里被派驻到窑厂里来,多半是被贬斥了,莫非这位新任的督陶官已经气昏了脑袋?

唐英才没有理会他们的想法呢,此刻,他已经颇有一些“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感觉。

第二天一早,在一众工人们目瞪口呆的表情中,已经脱下了官服的唐英,换上了景市御窑厂普通窑工的衣衫,成为了御窑厂里的一名特殊的学徒工。

他最先开始学习的,是淘练泥土。

制瓷所需要的瓷泥,需要经过淘练,使其变得精纯,这样烧造出来的瓷器,才会胚体细腻,没有杂质。

唐英来到工棚前,看到一位年约六十余岁的老汉,正将瓷泥放入水缸浸泡,翻搅。

而另外一名中年汉子,则是光着膀子,正忙着将泥浆舀到置于缸上的马尾细筛中过滤,身上的汗水也是不停地往下滴落。

他看得好奇,便走上前去,向老汉询问道:“大叔,你这是在做什么?”

老汉抬头看了唐英一眼,认出他是新来的督陶官后,顿时吓了一跳,连忙要起身下拜,被唐英给扶了起来,“大叔,如今我只是一名学徒工,前来学习陶艺而已,下次无需如此。”

“是,大人……”

老汉唯唯诺诺,见唐英依旧一副笑眯眯的模样,顿时胆子也大了一些,回答道,“我刚刚是将瓷泥砖化开,使劲翻搅,是为了让泥砖化开得更快一些,这样一来,细小的泥土会溶于水中,粗大的砂石就会沉淀到底部。”

“原来如此。”唐英恍然大悟,点了点头,他又指了指中年汉子那边,问道,“那他这是?”

“他呀,他那里就是二次过滤了。”

老汉这会儿也算是适应了,对唐英这个督陶官也没了之前的害怕,笑道,“他将我这边的泥浆,通过马尾细筛再过滤一道,剩下的泥浆就会更细腻了。”

说到这里,也不等唐英继续发问,老汉又指着另外一边的一个年轻小子说道,“马尾细筛过滤后的泥浆,就由他倒入到放在矮架上的过泥匣钵里,沥去水分,让这些泥浆变得稠厚成形。”

“再之后,就是把成形的泥浆放进一个无底木匣,里面铺上细布大单,就好像做豆腐一样,将它泥浆包紧,再用砖压上面沥干水分。”

“最后,就是将淘好的泥土翻练匀实,留待后用了。”

唐英本就聪慧,老汉这么一说,他就已经完全明白了“淘练泥土”这道工序的一整套流程了。

“大叔,你先歇歇,我来帮你!”

唐英笑了一声,接过老汉手中用来翻搅泥水的儿臂粗细的木棍,一边往大缸中放入瓷土,一边拿着木棍使劲翻搅起来。

这一幕,看得那些窑工们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

谁见过督陶官亲自动手干活的?而且做的还是这种又脏又累的活儿!

有几个窑工还偷偷地使劲拧了一把自己腰间的软肉,该不是自己还在做梦,没睡醒呢吧?

可是腰间传来的钻心的痛楚告诉他们,你们没做梦,你们看到的是真的!

他不仅在帮那老汉翻搅泥水,而且还脱下了鞋子,挽起了裤管,跳进了稠化床中踩练泥料!

忙碌了整整一天,唐英一直在窑厂里和那些窑工们一起,端着大碗,蹲在地上吃完了晚饭,这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了住处。

他毕竟已经四十七岁了,而且从小到大都没有做过什么重活累活,忽然莽了这么一天,感觉浑身上下哪哪儿都不舒服。

但唐英心里还是很欣慰,感觉这一天的劳累很值得。

这一天时间里,他不仅仅搞清楚了“淘练泥土”这一工艺的流程,而且还亲手操作了一番,知道了瓷土为什么需要淘练,淘练到什么程度才算合格。

更重要的是,他已经和练泥工地上的窑工们,打成了一片。

这是一个好兆头。

想要学到真本事,就需要真诚请教,就需要能够融入到窑工们当中去,如果窑工们不接受他,那才是真的要绝望了。

幸好,他开了个好头。

简单洗漱了一番之后,唐英半倚在床头,开始计划明天要做的事。

“淘练泥土”算是过关了,实际上,这一关并不复杂,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纯粹的体力活而已。

那么,明天就应该去学习下一道工艺——“炼灰配釉”了。

配釉要用灰。

御窑厂用灰出自景市之南一百四十里的乐县。

灰以青白石和凤尾草迭垒烧制而成,再配上练好的瓷泥,调成浆水。

在这里,细泥与灰的比例,就十分关键了。

按照一般常理,细泥与灰的比例按10:1调配,则为上品瓷用釉;7:3或8:2则为中品之釉,对半或泥少灰多则成了粗釉。

但这只是理论上的比例,实际操作之中,究竟什么样的比例才是上品瓷用釉,什么样的比例才是中品瓷用釉,要调试过后才能知道确切的数据。

想着想着,唐英不知不觉间,就这么靠在床头上睡了过去。

他实在太累了。

第二天一早,唐英就醒了下来,他一看窗外的天色,早已经是天光大亮了。

“哎哟!”

他吃了一惊,连忙就要下床,两只脚刚一踩到地上,一阵阵酸麻胀痛之感就传了过来。

“老爷,您怎么了?”

一直守在外面的侍从听到唐英的喊声,连忙闯了进来,一脸慌张。

唐英朝他摆了摆手,苦笑道:“没事,就是浑身上下酸痛难当。”

“老爷从没有做过这些事,昨日陡然做了那么多,今日自然是浑身难受。”

侍从一听,顿时放下了心,他是从京城跟着唐英来到这里上任的,要是唐英有事,他的下场也好不了,他想了想,又劝道,

“老爷,您是督陶官,只需命御窑厂的工头们按时按需烧制进贡的瓷器即可,何须亲自上阵劳作?”

“此事勿要再提!”

唐英一摆手,顿了顿,说道,“走吧,扶我去御窑厂。”

侍从无奈,只得上前扶起唐英,慢慢地往御窑厂的方向而去。

在之后的日子里,唐英仿佛忘了自己是督陶官,而是一名真正的窑工,开始按部就班地学习起陶瓷工艺来。

他向拉坯师傅学习如何拉坯,向画师学习在瓷上画花鸟虫鱼,在瓷上为青山着色,为绿水描魂。

他画莲花牡丹缠枝图案,画潮水祥云纹,因为在宫中时就曾画过瓷器样本,在景市更是炉火纯青。

他还向吹釉师傅学习如何吹釉,向把桩师傅学习控制火候……

“杜门谢交游,聚精会神,苦心竭力,与工匠同食息者三年”。

唐英足足闭门谢客三年,和工匠同吃同住,也挽起袖口裤腿,淘泥、揉泥、拉坯、捧坯,所以他很快就由一个外行变成一个内行。

唐英在景市督陶的前八年,是雍正在位时期。

这一时期,景市官窑在唐英的主持下,创新成功了窑变釉,从而使得原来色调单一的单色釉变得流光溢彩,绚丽斑斓。

唐英督陶真正的辉煌,是在乾隆朝初期的20年间。

乾隆皇帝,大家是耳熟能详了,他这个人,爱好极其广泛,不仅喜欢下江南,喜欢书画,热衷作诗,而且还很喜欢陶瓷。

他曾经直接干预宫内制瓷事务,不仅对宫内瓷器的用途、形状、纹样等屡屡过问,而且还亲自审定画样。

唐英经常竭尽全力,但依旧无法满足乾隆皇帝的要求,而且还经常被他训斥。

比如乾隆一十三年(1748年),《记事档》有这么一档:

“十一月二十八日,太监胡世杰传旨与怡亲王,德保:此次唐英呈进瓷器仍系旧样,为何不照所发新样烧造进呈?将这次呈进瓷器钱粮不准报销,着伊赔补。”

这样的斥责与处罚,让唐英苦不堪言。

这一天,唐英刚刚来到御窑厂,准备找几位工头研究一下釉彩创新事宜,就接到了京城来的急件——

乾隆皇帝又派人加急送来了瓷器的新画样!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傻子,别乱动我就养个电子宠物,你跟我说是九尾天狐?超级兵王(步千帆作品)武神至尊沈浪和苏若雪第一狂妃:废材三小姐林枫叶清雪战神叶君临李子染最新林阳苏颜全文免费阅读网络神豪之完美人生女神的超级赘婿林阳免费神州战神穿成众大佬的心尖宠杨辰秦惜妙医鸿途林阳苏颜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仙王的日常生活不败战神杨辰(完整)全文免费阅读全章节权门枭妻:霍少,放肆撩大院人家不败战神杨辰(完整)重生后她手撕了反派剧本权宠天下(元卿凌宇文皓)洛九针冠上珠华重生八零:长姐当家绝色校花的近身兵王韩娱之影帝重生九零乱晴秋权门贵嫁秦时天行者重生神医嫡女不好惹弃婿归来对手这丞相夫人我不当了不败战神秦惜杨辰神针侠医养个狼崽子当权臣绝代掌教第一继承人重生嫁恶霸韩娱之灿专属偏爱:冷少情定宝贝妻超武女婿克夫农女倾富天下我有一个超能终端六零俏媳妇篮球皇帝姜先生的团宠小嗲精太娇了爱欲横流
爱看读书搜藏榜:宠婚为爱:甜妻你好文娱:我被黑成了娱乐圈大佬轮回新世规则兄弟!boss偏执宠:小娇妻,真甜!甜妻动人,霸道总裁好情深山村小药神豪门情夺之黑莲逆袭特勤精英九天无神官路登天逆袭,不服输的人生最精彩!漫威里的次元餐厅玉谋不轨四合院:我能采摘别人技能戒不掉的喜欢重生后我不用做寡妇了你是我心里说不出的痛日娱之遇见那些人开局尘遁换木遁,我被全网笑惨了田园医女之傲娇萌夫惹不得不是直播民生吗,你怎么成全能了尊主的巨星之路四合院:秦淮茹,我对寡妇没有兴独家蜜婚:帝少宠妻太深度都市仙途异能反派,求求你给主角留点活路吧学园异战录喷人就变强:我怼哭了百万毒鸡汤命运两头设堵我却左右逢源贵夫临门祸害娱乐圈,你说自己是正经人?巨星大导演庶福良缘重生日本之剑道大魔王哼!我的总裁大人说好断绝关系,你们后悔算什么?我的人工智能可以升级御兽:我契约的都是上古禁忌彪妻重生重生1990,带着全村人发家致一拳和尚唐三藏快穿:宠妻男二走上人生巅峰总有人爱你如命大侠等一等抗战之我每天一个签到大礼包[综]一梦经年破产千金逆风翻盘快穿攻略,黑化女配要洗白离婚后,我上离婚综艺被疯抢,前妻跪求复合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徒儿你无敌了,下山娶媳妇儿吧!解散你提的,我成帝级你哭什么?刚财富自由,你说我是太子爷?都市:现在染上读瘾,以后就敢读博!刚出土,被迫和赛博少女同居娱乐:致郁作者,上恋综谈恋爱一人:龙虎山翻书成仙,择日飞升被顶流绿后,我用神曲屠榜娱乐圈长生九万年直播鉴宝:你问我青铜门怎么开?大反派:反向废物系统反派:只想当路人,怎么成男主了成全你和白月光,我走你哭什么易世坊酒话供销情系统给的技能太阴间?正好我也是四合院:佛系且惬意的人生在都市修仙也太逍遥了吧高武:熟练度面板助我超越天才!权力巅峰:重生后我选择京圈老婆为儿女苦一辈子,重生不干了网游传奇:我有至尊VIP剧情大杂烩,有胆你就来无敌道医重生七零:开局签到,我被地主家小姐缠住了高武纪元:我以真龙宝术镇四海全球警告,那个男人出狱了认亲归家后,相亲对象居然是前妻她姐?化龙六零:我靠打猎天天吃肉,无赖后妈悔又馋露脸直播后,榜一富婆狂宠我!家妻钟小艾,我祁同伟真不想进步被退婚后,我成了未婚妻高不可攀的神!断绝关系第一天,我氪金成武神!全球诡异,我用聊斋对抗惊悚抱歉,让你们遗憾终身真的不是我本意重生1977:鸡蛋换老婆,知青姐妹饿坏了青梅偏心绿茶男,我走后她失控了闺女穿越当僚机,校花逼我奉子成婚诡墙通古今,我捧出一位千古女帝异常编号SP000方块!美食:开局女子学院售卖卤肉饭为白月光抛下我,我走哭什么?高武:表白被拒后误入校花宿舍和老婆一起重生了,我直接选择退婚四合院:傻柱舅舅,破案吃香喝辣有钱后,房东太太送我黑丝顶级维修工,隔壁太太请我修水管被CBA开除后,我成了NBA新贵不当养子后,我寻到了首长亲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