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并州城不如长安繁华,如果拿后世比喻,大约是首都与省会的区别。

论年代久远,并州却能与长安媲美。

相传大禹治水后,分中国为九州,并州便是九州之一。大唐疆域内所有的城池几乎以“州”为名,但并州是正宗原汁原味旳“州”,大禹时期便有了。

上古名城,必是人杰物灵之地。

所以并州城内虽不如长安繁华,但街上来往者,多有文人书生并肩闲谈缓行。

李钦载与一众官员步行前往酒楼,这是李钦载坚持的。

他必须看一看这座城池里的气象,而观察一座城池最便捷也是最直观的方式,便是看街头的百姓行人。

街上自是众生相。

文人书生固然从容不迫,可并不是所有人都从容不迫。

那些布衣百姓可就没那么文雅了,李钦载触目所见者,百姓们皆匆匆而行,面有忧色,而街边一些诸如粮店米店之类的商铺外,总有一些面带饥色的百姓徘徊游弋。

街上并不繁华,许多挂了招牌的店铺不知为何已关门上板歇业。

更反常的是,巡城的军士特别多,李钦载从刺史府出门,走了不到一炷香时辰,已见到五队巡城执戟军士从街心路过。

这种高频率的巡街规模,纵是国都长安也不曾有的。

城里走了一炷香时辰,李钦载的眼睛已经看到了很多,他所看到的东西,比奏疏和百骑司的情报里述说的更生动,更直观。

这座城的繁华,似乎被人刻意地粉饰过,光鲜亮丽,像影视剧里的道具板,糊弄一下观众就好。

不动声色地继续与王实赋等官员一路谈笑,来到一座颇为豪华的酒楼前。

酒楼内空荡荡的,不知是因为没有客人,还是有官员提前清场,酒楼店家陪笑站在门口向李钦载行礼,殷勤地将众人引入酒楼内。

酒宴开席,不仅有山珍海味,居然还有一群舞伎在堂内翩翩起舞助兴。

刹那间李钦载竟有了一种错觉,仿佛自己置身于长安城的权贵夜宴,而非旱情告急的危城。

《剑来》

一切都很正常,正常得仿佛并州城内没有任何问题,酒照喝,舞照跳,杯觥交错,面红耳赤。

众官员频频敬酒下,李钦载终于喝得面红耳赤,摇晃着身躯被刘阿四搀扶回到刺史府,而官员们则意犹未尽地送到后院,方才各自告辞离开。

跨进后院的拱门,进了北边的一间卧房后,身躯摇晃的李钦载瞬间恢复了神智,跪坐在屋子里眉头紧锁,一言不发。

刘阿四惊呆了:“五少郎,您……到底醉了还是没醉?”

李钦载咧嘴一笑:“你猜?”

“您没醉?刚才是装醉的?”

“呵,你以为我跟一群陌生人饮酒那么痛快豪爽?缺心眼吗?”

刘阿四迟疑道:“可……五少郎您为啥装醉呀?”

“该看的,该听的,都差不多了,当然要装醉走人,跟他们很熟吗?挤着笑脸应酬虚与,他们配吗?”

李钦载任并州刺史,刘阿四自然是知道一些此行的目的的,低声问道:“五少郎来并州处置灾情,打算从何下手?”

李钦载懒洋洋地道:“不急,并州官场有点意思,我打算多看看。”

刘阿四突然有点看不懂李钦载了,虽然以前也看不懂,但这次实在太反常。

刚进刺史府,李钦载便露出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嘴脸,一副跋扈又脑残的纨绔形象,话里话外都透出一种强烈的信息,仿佛在告诉他们,自己不过是个混资历的过路客,有背景有身份但没脑子。

短短一顿酒宴,新人设立得又稳又生动。

刘阿四在席间默默观察,发现有好几位官员酒宴时互相对视,露出心领神会的微笑,显然真把李钦载当成脑残纨绔了。

以刘阿四的智商,自然是想不通五少郎为何装脑残又装醉,这一年多习惯了李钦载脱胎换骨后的新形象,骤然回到当年的纨绔样子,刘阿四委实有点不习惯,也不知五少郎的人设究竟是立住了还是崩了。

刘阿四更想不通的是,明明并州城外旱情严峻,为何五少郎仍然不慌不忙留在刺史府,对迫在眉睫的灾情不闻不问。

“以你看来,我刚到并州城就该风风火火出城下乡,忙着给农户们开渠修库,缓解灾情?”李钦载懒懒地问道。

刘阿四下意识点头:“官员处置灾情不都是这么干的吗?”

“确实应该这么干,但并州不同……”李钦载轻轻呼出一口气,道:“并州的水很深,刺史府里的官员暂时分不出忠奸,更何况城里还有一位韩国夫人,我若下乡开渠修库,怕是后院会起火。”

“欲救民,先要把并州的官场摸清楚,无论开渠还是修库,真正办事的人还是他们,不先把官员拿捏住,诸事必败。”

刘阿四终究是武夫,对李钦载的话似懂非懂,但还是恭敬地道:“小人不懂大道理,五少郎但有吩咐,小人必赴汤蹈火。”

李钦载若有所思道:“你派几个人出去打听一下,城里有几处官仓,分别在什么位置,然后让一百名部曲乔装散布在官仓附近,严密监视进出官仓的人员……”

刘阿四一愣,但习惯了只听命令不问原因,于是抱拳凛然道:“是。”

李钦载下令暗中监视官仓倒也没别的原因,纯粹是前世影视剧中毒。

反正影视剧里任何地方有了风吹草动,当地的官仓总是第一个倒霉的。

钦差下来必有人烧官仓,账簿不对必烧官仓,旱涝灾情必烧官仓,就连八竿子打不着的京城朝堂有官员调动,地方官仓也会莫名其妙着火。

让人忍不住怀疑古代修建官仓的地点是不是五行犯克,专门跟火过不去。

李钦载既然当了并州刺史,自然要未雨绸缪,不然前世那么多古装剧白追了。

刘阿四出了卧房,李钦载独自在屋里揉了揉脸。

刚才虽然是装醉,但也确实饮了不少,有点上头了。

今日刚来并州,他便觉得并州不寻常,尤其是并州官场。

此时的他,缺乏的是关于并州的信息,各种信息。

“突然想念宋森了,特别想念……比想念婆娘更甚。”李钦载喃喃道。

下午在屋里打了个盹儿,睡了没多久,刘阿四匆匆来报。

“百骑司宋森求见。”

李钦载睁着惺忪的睡眼怔忪半晌。

想啥来啥,莫非自己想念宋森的时候,头顶恰好有流星飞过?

不急着见宋森,李钦载在屋子搞起了封建迷信活动,暗搓搓地仰头盯着房梁许愿。

“下一场暴雨咋样?”

屋外毫无动静,没打雷也没闪电。

愿望太大,相当于祈祷世界和平,老天爷可能办不了。

于是李钦载果断退而求次:“……保佑我这辈子不脱发总行吧?”

头皮突然一阵发麻,老天爷仿佛收到了他的愿望,顺手给他的头皮加了个状态。

很好,不脱发就够了,至于并州旱情……嗯,人定胜天!

“让宋森进来。”李钦载吩咐道。

没多久,一脸和气生财且笑容卑微的宋森走进屋子,进屋就行礼,仿佛银行柜员拉到了亿万存款大客户般毕恭毕敬。

“下官拜见李县伯,李刺史,少郎君了不得,二十出头当刺史,大唐立国未闻也。”宋森笑嘻嘻地道。

李钦载当仁不让地收下了宋森的谬赞,道:“你也要努努力啊,认识你这么久了,还是百骑司的掌事,据说还是个副的,咋混的?”

宋森的笑脸瞬间僵住。

刚见面就扎一刀,过分了。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盛唐风云记拥兵百万,世子自立为帝三国:我能趋吉避凶被退婚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小军阀炼气五千年方羽唐小柔重生之桃李满天下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大明匹夫神话历史,一人独得五帝传承皇宫太监:我能召唤影子军团!功高震主要杀我,兵临城下你哭啥?开局在大唐迎娶长乐锦衣春秋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北宋末年的风流王爷三十六计之三国群雄争霸我在现代留过学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德意志风暴豆一与媚灵军陛下实在太强硬了家族式造反爆兵:我爆兵吊打列强很合理吧重文轻武,我的唐诗宋词杀疯了商末三国志奇门医圣在都市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烽火连城水浒:李世民一统江山妾色天才纨绔大周:我家公主太可爱了相公是只狐狸精一剑破道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江山战图穿越错误,我直接创建一个王朝东汉末年之谋定天下一宠成婚:萌妻乖乖入怀抗战之太行山上极品皇太子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我是纨绔啊,为什么让我当将军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大明:我为天下师从亡国公主到第一高手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穿越异时空的幸福生活女尊之倾城王女乱天下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