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凌震的下一个目标,得意的洪承畴
在凌震的安排下,一些小头目到处吆喝:“都起来活动活动身子,别蜷缩在那里冻住了!”
义军刚刚洗劫了附近一个依附满清的大村子,抢夺了一些御寒的衣服。
这个时候,凌震无心再维持军纪了,何况他麾下这支义军从来就没强调过军纪。
雪林中偶尔响起树枝断裂的声音,凌震的眼睛落在十几里外的那条玉带上,黄河水面被厚实的白雪覆盖。
凌震很庆幸,他此刻的清闲该感谢这场大雪,虽然有人被冻死,但这场大雪来的正是时候。
满清留守山西五成的兵马在潞州城下,还有两成在太原,晋南没有多少留守兵马,各地守军不敢冒着丢掉城池的风险搜捕不知藏在何处的义军。
大雪封住道路,吴三桂的骑兵没那么快追过来,凌震甚至怀疑,吴三桂会不会这么卖力追赶自己。
从吴三桂攻打潞州城时的表现判断,吴三桂这个人虽谈不上对满清有异心,但必然存着自保之心。
天下何人不为己?
几里外的雪原上有几个黑点走过来,他们像是在雪坑中爬动,每一步都走的无比艰难。
一个时辰后,三个裹得严严实实的人走到凌震面前。
凌震满脸期待问道:“情况如何?”
为首一人摇头答道:“还是不行,冰面没有冻结实,一两个人通过还行,几千人一起过河冰面必然会崩!”
凌震抬头看看天,笑笑说道:“没关系,再等等。”
凌震心中着急,但不能在这些人面前表现出来。
凌震之所以率军逃到晋南,正是想走崇祯七年农民起义军由晋入中原的老路,他要带着逃出来的这三万多人前往两湖。
大同城已经坚守了七个月,再坚固的城池也有被攻破的时候。
如果大同城被攻破,那将意味着江南的归江南,江北的归江北,他继续留在山西将毫无用处。
山西的义军在潞州城把吴三桂的大军拖到冬天,他已榨干了这些人的最后一滴血。
从山西穿过河南便是两湖,李毅麾下张天禄所部已经在河南的南阳活动,只是因为这场大雪才又缩回去了。
襄阳城下的攻防战已经停歇了。
如大同城一样,站在襄阳城头已经看不见城外的兵营,有一半的江南军驻守在襄阳城三十外的山寨里,另一半江南军躲在山寨之后。
冬天攻城不易,李毅索性撤兵,让将士们安安稳稳过一个冬天,以免在睡觉时还要担心清军会出城突袭。
襄阳城内,洪承畴见江南军无奈撤走,心中难得生出一丝得意,去年他临危受命被派到南京,没想到遇见江南大溃败。
当时博洛决定撤出南京城,洪承畴虽然心不甘情不愿,但并没有坚决阻止。
满人在于潜和杭州损失惨重,当时城内人心惶惶,刘良佐与阎应元私下书信相通,李成栋心思不明。
在满人和降清大明人失去信任的时刻,洪承畴不敢进言让满人冒着全军覆没的风险坚守南京。
所以,今年洪承畴来到两湖干的最主要的事情就是协调满人和降清大明人之间的关系。
因为实力偏弱,洪承畴未能在两湖力挽狂难,但努力把战事拖到了年底,同时让襄阳城固若金汤。
襄阳城内有满人四千,蒙八旗和汉八旗两万人,剩下的两万人都是明军降卒,这些明军降卒在守城时立下了汗马功劳。
洪承畴走上城头,见原野被皑皑白雪覆盖,突然生出一种指点江山之感:“若是降清大明人能与满人融合在一起,江北还是要强于江南的!”
眼下满人对降清大明人防范甚严,朝堂之上对降清文臣的歧视更为厉害,长久下去必会生乱。
洪承畴相信以多尔衮的英明应当能看出这里的问题,如果满清重用降清文臣,武有吴三桂,文臣非他莫属了。
洪承畴越想越是得意。
蓦然间,远处出现了几个黑点,那是江南军的巡逻士卒。
勒克德浑多次请命出城击杀江南军斥候,但都被洪承畴拦下了。
在洪承畴看来,杀几个人根本于事无补,眼下确保襄阳城万无一失才是重中之重。
江南军巡逻骑兵不时出现在襄阳城下,对岸也有江南军活动,但江南军无力攻打南阳城,因为襄阳城还在这里。
昨天,洪承畴派信使泅水过江向多尔衮通报,让多尔衮对襄阳城放心。
李毅在宜城,这是离襄阳最近的城池。
十几天前,堵胤锡从荆州输送粮草过来,同行的还有高慧君。
高慧君本不想来,高夫人一顿好劝她才决定出行,虽然她名分上是妾,但受过朝廷的诰命封赏后,可以以平妻的身份见人。
林汐和陈圆圆都有子嗣,高夫人如此着急,正是想让高慧君早点生个儿子。
相隔几个月,高慧君的着装打扮大为不同,身边之人都知晓李毅不爱奢华,即便如此,秦宁给高慧君准备的裘衣也有四五十件。
范永斗来到江南后,秦宁明显感觉到了压力,福顺昌势力如日中天,正午的太阳无法一直保持在最高点的位置。
范永斗是晋人,但他与秦家从来没有成为过朋友,当年在山西是如此,如今到江南恐怕还是这样。
范家要想崛起于江南,必然要从福顺昌分一杯羹,秦家已经富可敌国,可谁又会嫌钱多?
今天高慧君披了一件鹅黄色的狐皮裘衣,整个人显得成熟了了很多。
见到李毅时,高慧君低着头不敢直视,后来见李毅并没有不喜之色,才慢慢放开胆子。
宜城不是襄阳城下,李毅没有忌讳,他看见高慧君时微微有些发呆,突然想起自己在江南的妻儿。
李毅三月离开江南,不知何时才能重返杭州,他如此,军中将士亦是如此。
眼看除夕将至,将士们必然会思念家人,高慧君来到宜城,让李毅在寒冷的冬天找到一丝慰藉。
又是一日过后,凌震的信使安全到达两湖,河南并没有多少清军据守,一如当年被义军肆虐的大明朝廷。
这半年得范永斗之助,镇国大将军府在河南已经建立起一张完备的消息网,李毅对河南了若指掌。
眼下满清的实力虽然比镇国大将军府要强盛,但满清既要驻军京城震慑蒙古,又要围攻大同城,同时还要重兵据守江淮,中原腹地实际上空虚得很。
中原再不复往昔的荣光,从崇祯皇帝在位时的大旱起,这里变成了统治者的负担。
旱灾之后是兵灾,河南的生产一直没能恢复。
百姓在死亡和收获的粮食之间平衡,也许等人死得更少些,这里才能恢复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