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帝381章 张煌言劝谏,两王约见
对此,李毅没有露出半点不悦,笑着说道:“依你之见,本王为何到金华?”
“是下官唐突了!”张煌言起身再施一礼。
说起来,张煌言对李毅的心思很矛盾,既有五体投地的佩服,也有对他会篡位的揪心。
在事情没到最后难以挽回那一刻之前,张煌言只能掩耳盗铃干好自己的浙江巡抚。
李毅摆手命他坐在身边,笑着说道:“有你在浙江,本王才能放心北上!”
金华城头打出楚王的大旗时,郑芝龙才得知李毅已经神不知鬼不觉到达金华。
两人各怀戒心,信使来回往复,约定后日在金华城三十里外的南山镇见面,每人只带两百士卒。
两天后,贺渊带着从军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壮士,护送李毅出城与郑芝龙相会。
临行前,贺渊一张苦逼脸劝道:“殿下,那郑芝龙算个球,只要殿下一声令下,末将便把他擒过来,殿下何必冒这奇险?”
李毅笑骂道:“你有这份能耐,郑芝龙知道了一定不敢轻举妄动!”
贺渊不以为意回道:“只怕他狗眼不识人啊!”
李毅拿马鞭子轻敲他的将盔:“你这张嘴总是漏风!”
贺渊摸摸脑袋,笑呵呵退到一边。
郑芝龙确实不算个球,兵马出金华城,李毅收起笑容,与贺渊相处挺欢乐,这是贺渊的本事,也是两人的缘分。
南明军队只是在暗中对峙,从外表看不出半点剑拔弩张的情形,郑氏兵马驻扎在衢州府,可不敢对朝廷有半点不敬。
南山镇中有住户,有客商,人比两个月前少一些,但仍然很热闹。
李毅一行人到达南山镇外时,郑芝龙已在那里等候。
郑芝龙远远看见李毅的楚王旗帜,原本惶恐的心思多了一份底气。
一个传令兵耀武扬威飞驰而来,挺拔的身材,健硕的骏马,还有那千里挑一的骑术,无一处不在炫耀,无一处不在展示楚王李毅的兵威。
那骑士来到郑芝龙的队列前,就在马山拱手传信:“楚王殿下传话,请延平王就在镇外相会,莫要到镇内侵扰百姓!”
外围的护卫把话传入中军,郑芝龙扫视周围,见三四里外有一个小山坡,便策马上前,用马鞭指向那里:“请楚王到那边的小山同行,如何?”
信使回去答复李毅。
片刻之后,两边各派十个骑兵往小山坡周围查探,确认没有埋伏才各回本阵禀告。
刚经历刺杀案,双方都很小心谨慎,如今,李毅的防范心理格外的强。
一刻钟之后,李毅先行,郑芝龙随后,两人在山脚下把战马交给随行的亲兵,然后一同步行上山。
小山坡上有树、有石,野草参差不起,才受春雨滋润,长势旺盛。
两个人并肩上山,走了好一段路,竟然都不说话,这阵势好像谁先说话谁就输了气势一般。
此一时彼一时,当大同陷落的消息传到衢州后,郑芝龙不想再为刺杀案付出太高的代价。
一直走上山顶,李毅伸了个懒腰赞叹道:“真是一个好天气!”
“不错!”
“与延平王登山一游,心情大悦啊!”
“楚王心情好,才能见到好风光!”郑芝龙语中带刺:“大同的秦鸿死了,我这几天都睡不好觉,同行抗击清虏的人又少了一个!”
“秦鸿是我的旧友!”李毅心中一阵起伏,如满山随风而动的野草。
风过,野草如故。
“哦!”郑芝龙故意拖长声调,好似才听说这个消息。
这是在揭人伤疤吗?
李毅嗅到了不寻常的味道,他是因为郑芝龙的谦卑才来到金华,而不是因为着急处理刺杀案的余波。
李毅的声调骤然变冷,反击道:“郑森在南京甚是思念自己的父亲,延平王也好久没去南京觐见陛下了!”
预料中心平气和的谈判,在双方心态都起了细微的变化时,从一开始便显得火药味十足。
郑芝龙借助话头说道:“楚王若能放大木归来,让我们父子团聚,本王感激不尽!”
“想得倒是挺美,不知有什么底气说出这样的话来!”李毅脸上浮现出笑容,两个声节从口中发出:“呵呵!”
这笑容让郑芝龙看上去极不舒服,他有些慌张,也许他临时改变的主意很不合时宜。
郑芝龙用皮靴使劲蹂躏脚下的青草,直到脚底沾满绿色的草汁才发问:“楚王久在南京,可能不知道外人如何看待楚王。”
李毅侧首,眼中露出探询的目光。
“世人都道楚王为曹操,迟早要篡取大明的江山!”这句话郑芝龙说的中气十足,惊飞不远处草丛中的一只小雀。
郑芝龙当了十几年海寇,对朝廷阳奉阴违,但从未奢望过自己能坐皇帝。
说出这番话时郑芝龙心情复杂,有警告,也有羡慕。
李毅浅笑未退:“市井小民的话理他作甚,只要陛下信任本王,本王有什么可以担心的!”
“只怕不仅是市井小民!”
李毅傲然回道:“老虎岂会在乎羊群的哀鸣!”
“可别人都说……”郑芝龙抿了抿嘴唇:“猛虎终究架不住群狼啊!”
从李毅关押郑森,困死郑氏在南京的三万兵马,到浙海开禁,意味李毅与郑氏合作的蜜月期已经结束了。
南方的疆土虽大,但容不下两个不断膨胀的势力,双方现在还不敢正式决裂,但郑芝龙和李毅都知道那一天终会到来。
群狼?
群狼中有哪些人?
满清加上你郑氏吗?
李毅的耐心渐渐流失,脸上带着僵硬的笑容反问:“是吗?”
郑芝龙又细细设身处地揣测李毅的心意,觉得他不敢与郑氏决裂:“请楚王开恩,让我父子团聚,还有南京城那些郑氏兵马一直在守卫长江防线,楚王不想让天下人寒心吧?”
当年左良玉能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郑氏当然也可以。
郑芝龙说李毅像曹操,已经暗含警告之意,郑氏水师还是天下无敌,如果李毅与郑氏决裂,江南沿海再无宁日。
但郑芝龙错了。
“听了延平王的话,本王觉得自己做错了一件事!”李毅心情很平静,声音也很平静,如春风拂过野草的沙沙声。
老虎岂会被羊群的想法扰乱心境,即使那是一头野狼,李毅也熟视无睹。
有时候,李毅会很仁慈,有时候绝不会让步,楚王之名不是让步让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