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多尔衮按捺不住,李氏父子的心思
清军大营往东二十里,孤独的高邮城如一个弱不禁风的女子,陪伴在奔流的运河之侧。
那里已经安静了有些日子。
血战一个月后,遍体鳞伤的小城在多尔衮眼里已变得坚不可摧,他不想把有限的兵力投入到无限的攻城事业中去。
从城内骑兵突围情形看,攻打一座大营都要比攻打一座城池简单,而且取得的收益完全不可比。
扬州城下到底有没有陷阱呢?
多尔衮并不在乎。
三千多满清俘虏和满清摄政王多尔衮的弟弟,这些可以影响多尔衮,但还不足以让多尔衮做出冲动的决定。
与之相对,当扬州城外的明军大营显示出无法想象的虚弱时,多尔衮心动了。
鳌拜以五千铁骑在庐州府击溃明军五万大军,(庐州府守将没有夸张,李亨和袁宗第加上归附的英霍山区的义军确实足有五万)。
明军包围扬州城的营寨也无法阻挡城内骑兵的冲击,如果一次还可以说是意外,但连续数次面对骑兵突击都束手无策,多尔衮心动了。
为了考验明军对骑兵的防御能力,他特意命一百骑兵杀入扬州城报信,如果李毅还有一点头脑,绝不可能让那些骑兵杀入重围。
结果让多尔衮异常兴奋,明军拦截得很努力,也斩杀了不少骑兵,但明军没有他原来预想的那么强大。
天知道鳌拜是怎么输给杨国忠麾下那些步卒的,也许是他与李成栋配合失误,也许是鳌拜莽撞到失去了头脑。
多尔衮倾向于第二个原因。
这几天一直没有大雨,蒙蒙细雨时有时无,这种天气,最有经验的监正也无法预测大雨会在什么时候到来。
多尔衮等不及了,再过四天便是五月二十号,他与博洛相约明天进攻明军大营。
午后,八万清军如决堤的洪水向南方倾泻而去,高邮城下留有一万多兵马留守。
这一去,是不死不休之局。
清军以步卒为先锋,骑兵紧随在后。
铁炮太沉了,清军没有明军那样简易的炮车,又是雨天,只能留下来。
在清军建制中,骑兵也是珍贵兵种,多尔衮还没有大方到让骑兵直接冲击明军营寨的打算。
李成栋所部被夹在正黄旗和正白旗当中,多尔衮不许大明降卒联营作战,让满人与大明降卒交叉布阵。
满人既可以作为突击点,也可以作为监军。
李恬的左腿没有伤到骨头,经过一个月养伤,已经好了一半,他陪在义父李成栋身边,不敢乱说话。
上一次李恬大胆劝谏李成栋,说了些诛心的话,之后李成栋没有表示,但他再也没有得到统领精锐骑兵的机会。
“爹,摄政王会让我们打头阵吗?”李恬装作兴奋的模样,露出讨好的笑容。
“我们哪次不是打头阵?”李成栋没好气地回答。
李恬见到义父李成栋对自己仍然热情,笑得更灿烂了。
李成栋也笑了,李恬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的眼皮底下,他这个义子除了上次受伤后乱说了一些话,没做过一件不合他心意的事情:“再上战场,一定要小心,不要再受伤了!”
李恬闻言感觉心中温暖。
大军午时出发,天色漆黑时到达艾陵湖。
多尔衮命鳌拜率五千骑兵留下,守住艾陵湖南下的道路,其余兵马连夜南下。
李恬一直陪在李成栋身边,四周都是黑咕隆咚的,这里的道路清军斥候查探了百十遍,他们只需跟着斥候营行走。
不知什么时候,一个手持令箭的满人来到中军,见到李成栋后传令道:“摄政王有令,大军暂时歇息两个时辰,天色放明时进攻。”
清军士卒抱着兵器在路边各找地方歇息,李恬前往各处巡视。
天色尚未发白,又有传令兵到来,催促大军起身赶路:“摄政王有令,命李总兵攻打明军北大营!”
李成栋没有任何迟疑,直接答应下来。
等传令兵走远,李恬小声说道:“爹,明军北大营是赵信的兵马,那是明军精锐,听说西营的郑遵谦和孙敬战力较弱,不知道是哪路人马能捡到这个便宜。”
李成栋回道:“你不要这么敏感,摄政王让我们这些降卒效力,在这个节骨眼上不会做得太过,即便摄政王派精锐旗人攻打明军西营也无可厚非,昔日田忌赛马,也是以上驷对下驷。”
李恬见李成栋心智坚定,藏在心里的话不敢再说,他读的书越多,越觉得不该为满人效力。
一个月前的受伤如醍醐灌顶般敲醒了李恬,但让他背叛义父李成栋投靠大明,那也是万万不能。
李恬曾是孤儿,因被李成栋收养才在满地饥民的河南活下来。
步卒一路行走,天色由漆黑转为微亮,再由微亮变成大亮,一座营寨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中。
一骑飞驰而来,高呼道:“摄政王有令,命李总兵立刻攻寨。”
正说话间,只听对面那座营寨中一声炮响,原本耷拉的旗帜全都树立起来,明军已经发现对面的动静。
多尔衮就没想着能瞒过李毅,因为李毅一直在等着他。
“要是明军全是那种自发火铳,我们不可能攻入大营!”李恬未战先怯。
李成栋没有搭理他,下令道:“命罗耀率部试探攻击!”
罗耀是李成栋的部将,统领四千步卒,李恬见李成栋没有让他带兵上阵,知道自己又说错话了。
清晨无雨,视线清晰。
李恬看见罗耀的士卒分散列阵,三三两两推着盾车前行,那些人看上去与他一样没有信心。
一直等到罗耀的士卒离营寨很近,明军的兵营中才传来火铳声。
李成栋和李恬战场经验丰富,侧耳听了会,知道明军不是使用那种自发火铳,都轻轻舒了口气。
清军的盾车都是特制,火铳无法击破,罗耀得到李成栋的授意,一群人在明军营寨前弄出老大的动静,其实难进一步。
李恬在马上观战,过了许久,空气中飘起细雨来。
明军的火铳暂时停息了,罗耀乘机率军逼近营寨外侧,那里传来些许喊叫声,好像有短兵相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