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召见施福 施琅,侄子比叔父强
军中常用的百锻刀、盔甲、箭头等物成本都很透明,三家武器工坊为了能从兵部拿到更多的订单,几乎在绞尽脑汁提升武器质量。
听说郑芝龙在广东也有组建武器工坊,武器已经成为大明仅次于与生丝、棉纺和瓷器的生意。
朝廷上下几乎都知道摄政王李毅很喜欢各式奇巧淫技,宋应星编写的《天工开物》已经增刊了三次,一问世便被一抢而空。
西番人来到大明后,除了当传教士和海盗,现在又多了许多挣钱的方式。
这两年,浙江往东洋和厦门的海贸飞速发展,江南的造船业也初见雏形。
远洋船队不仅要船体坚固,船主往往还会因对抗海盗的需要,在防备火器上提出更为苛刻的要求。
朝廷不插手控制,金钱的力量让手工行业如荒原中疯长的野草,也让沿海的官绅感觉如同坐在待爆发的火山口上。
二月,河边柳发芽,李麒已去讲武堂报到。
礼部和南京提督府正在全力筹备一个月后将要举行的会试,士子们陆陆续续赶来南京,不仅是来自南京朝廷管理的地方士子,闽粤和四川也有士子到来。
前天,一队四十多人的士卒来到南京城,手持摄政王府的公文住进驿馆。
驿馆中多文官,这些粗鲁的士卒住进去很是惹人注目,他们说话大声,行事嚣张,偏偏驿馆的监事还给他安置了最好的房间,过往文官们心中愤愤不平,也只能在腹中暗骂几句。
一连三天,有来自福建的士子吐露消息,他们这才知道,这些人是镇海王郑芝龙帐下大将施福的亲兵。
施福去年还在赣州当总兵,镇海王郑芝龙和朝廷和解后,江西全境归朝廷统管。
施福便带本部兵马退回福建去了,没想到一个月后又出现在南京。
在驿馆中闲置了五天,摄政王府的侍卫前来宣令,命施福明天觐见摄政王。
施福个头不高,四十多岁,属短小精悍类型,他身后一直紧跟着一个青年人,身材魁梧,双目有神,一表人才,比他更能引人眼光。
摄政王府侍卫没有多话,传令后随即离去。
施福对身边的年轻人说道:“尊侯,明天我觐见摄政王,你可随我同行。”
那少年是他的侄子施琅,字尊侯。
施琅大喜道:“多谢叔父,侄儿一直仰慕摄政王的大名,从浙海北上时,我见双屿岛附近船帆如云,能在短短两年让浙海匹敌闽海,摄政王既是当世之英雄,又是治世之能臣。”
施福眉头微皱道:“这等话你也就在我面前说说,切忌不可外传。”
施琅笑笑,看似毫不在意道:“去年在赣州时,侄儿听说了延平王要起兵清君侧的传闻很是担心,此次北行到南京,侄儿愈发觉得延平王与朝廷和解乃是上上之选。”
施福轻哼一声,他是郑芝龙从草莽中一手提拔起来的,唯听郑芝龙的命令行事。
施福此番来到南京听命,缘由正是朝廷与镇海王郑芝龙之间的盟约,他部众万人已经沿近海北上,与原留守南京的水师万人在崇明岛汇合。
北伐满清是个苦活,也是个累活,郑氏部将没有人愿意来。
北方气候寒冷,航线又不熟,满清在福建人眼里仍然很可怕。
施福才失去赣州之职,广东和福建的好地方都被人占据了,这趟差事他想逃也逃不了。
不过,年青的施琅没有这种感觉。
次日辰时,两人早早来到摄政王府前,通报后等候了片刻,有侍卫出来引两人入内。
几乎每个人初次走进摄政王府都有相同的感受,摄政王府内外差别太大,外奢内简,令人难以置信。
两人走到一座威武的门楼前,又停下等了片刻,里面传来声音:“宣施福、施琅入内。”
施琅念头转动,他没有机缘拜见皇帝,但这架势与传闻中面圣的仪式已有几分相似。
两人走入大殿,两边站立威武的卫士。
施福走到大殿当中,隐隐感觉前面坐了个人,他不敢抬头看,跪拜叩首道:“参见摄政王!”
施琅跟在施福身后跪下,他年轻,胆子大,下跪的同时抬头往前瞄看。
正前方的虎皮大椅上坐了一个中年人,脸色和善,隐有笑意,不像他来前想象的那么威严。
只听李毅开口道:“施福,你率水师北上参与北伐事关重大,务必要事事精细,回去后,你先探明从崇明岛到山东乃至北京城的航线。”
“遵命!”施福额头贴着地面。
李毅又道:“你们既来摄政王府听令,本王已命兵部给你这支水师编入正兵序列,你可上报名册,兵部会提供号服粮饷。”
施福略一犹豫答道:“遵命!”
南京朝廷正兵待遇丰厚,军饷超过郑氏所给,他觉得此举有些不妥,但又不敢拒绝。
“本王计划八月远征北京城,你们回去后要抓紧备战,本王听说浙东双屿岛去年已有商船到朝鲜贩运货物,你可找海运司唐钰询问具体信息。”
“遵命!”
施福初到江南,对北海航线一窍不通,只能事事先答应下来。
两人觐见摄政王的过程其实就是李毅下达命令,施琅没有说话的机会,他比他的叔父强,至少看清楚了摄政王李毅的模样。
约莫一刻钟左右,两人领命离开王府。
李毅也离开大殿返回书房,在路上行走时,他突然想起刚才那个年轻人大胆抬头看他的眼睛,那个年轻人比他叔父有胆子。
李毅喜欢年轻人,年轻人有欲望,有欲望才能有开拓之心。
更何况,历史上的施琅是水战名将,能力极为出众,没有他康熙想要攻取台湾极为困难。
施琅引起了李毅的注意,郑氏中还有一个年轻人让李毅颇为关注,他就是郑森。
李毅听说郑森回到福建后,没能进入郑芝龙掌权的核心圈,这说明郑森还没有解决与他父亲之间的分歧,这对朝廷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父子之间在发展策略上的重大分歧,迟早会让郑氏分裂,郑森只是没长牙齿的老虎,现在有一头虎王束缚住了他。
李毅自己想了一会,摇头轻笑,自言自语道:“也许那个年轻人能为自己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