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鳌拜请战,想要以战促和
范永斗说道:“前因后果柳尚书都知道,兵部如果能上一份奏折,提及武器工坊缺少粗铁,那是再好不过了!”
柳随风哂笑道:“摄政王哪里会缺少这份奏折,只看兵部发出去的兵甲武器,军中铅弹、火药、百锻刀都没有配齐呢。”
他以否定的姿态开头,最后还是正色道:“好,我会上一份奏折!”
范永斗闻言大喜道:“如此最好!”
柳随风在朝堂中势力不小,如四川巡抚陈焕,两湖不少道台和知府都是他的下属。
徐明义请范永斗过来,是为了探探口风,他与柳随风共事多年,但不算有深交情。
柳随风笑道:“范兄请放心,难道不相信摄政王会明察秋毫吗?”
范永斗忙不迭点头道:“相信,相信!”
两人喝茶叙了一会旧,范永斗告辞,柳随风把他送到门口。
阴天,天色墨黑,范家的家丁打着灯笼抬着轿子守在门口。
柳随风一直等范府灯笼的亮光不见,才转身回到府内。
徐明义这是当局者迷,李毅明显要重用他,何必来求自己,柳随风突然想到,徐明义会来求他,说明徐明义不再盲目地信任李毅了。
这是张名振案留下的阴影吗?
无论韩必先在陕西多么艰难,无论张定远在河南如何一帆风顺,淮扬才是主战场。
杨国忠大军在淮安城外三十里立营。
赵信、阎应元、方科和郑遵谦,加上府兵和征集的民夫,共十二万大军。
郑遵谦刚刚被调回大营,算是对他在盱眙城大开杀戒的惩罚,他至今仍不清楚孙敬在背后捅了他一刀。
运河的河道似乎快要被木船覆盖住了,那里有水师战船、运粮船、武器补给船,大明的旗帜川流不息,绸缎布像夏风中的树叶一样摇摆,发出“扑扑“的响声。
经过几个月的拉锯战,淮安城之前的运河水道完全被明军控制。
清军水师来源于淮河两岸的渔民,那些人在水中肉搏尚有一战之力,但与熟练使用各种火器的大明水师交手还太稚嫩。
孙敬率军驻守盱眙,正在募集洪泽湖畔的渔民成立新水师,明军已经切断了淮扬与凤阳的陆上联系,正在图谋袭击淮河水道。
明军营内有许多铁炮,但无法轰击到淮安城头。
济尔哈朗到达淮安,清军有了主帅后行动迅速,在淮安城外立营,不让明军再往前推进。
数十万人的大战关系着国运,杨国忠和济尔哈朗都不敢轻易决战,李毅选择杨国忠在淮扬为帅,从开始就做好以稳为主的作战方针。
明军每天都在试图逼近淮安城,只要让杨国忠把铁炮摆放到合适的位置,淮安城将迎来冰雹般的铁弹轰击。
半个多月过去了,双方就这样僵持在这里。
一个魁梧粗莽的满人大步流星走进帅府:“郑亲王,郑亲王,明贼又来了!”
侍卫拦住来人,但拦不住他的大呼小叫,有人一溜烟往里面通报。
济尔哈朗走出来,他穿了一身藏青色的布袍,外面套着一副金色发亮的盔甲,皱着眉头说道:“鳌拜,告诉你多少次了,还是这么不守规矩。”
鳌拜拱手说道:“王爷,明贼两万步卒出营列阵,阵后有骡马拖运铁炮!”
多尔衮走了,济尔哈朗来了。
鳌拜有了靠山,可算是扬眉吐气,博洛旗下半数兵马划到他的帐下。
之前鳌拜一直想不明白,博洛从杭州兵败起遇到明军未得一胜,一路逃到淮安,这样的人不斩首已算是客气,怎么能继续领兵打仗。
侍卫放开道路,鳌拜跟在济尔哈朗身后走入内宅。
鳌拜一路喋喋不休:“王爷,再这么耗下去不是事啊,若不打个胜仗,两黄旗还是翻不了身!”
“打,当然要打,只是要等个好机会!”济尔哈朗行事沉稳,他没有像鳌拜那样被投入大狱过,体会不到鳌拜那种急切立功的心态。
好不容易等到两黄旗出头的机会,鳌拜想到以前担惊受怕的日子,简直是一场噩梦。
豪格死了许久,多尔衮掌权,两黄旗的战功是个屁,他奇袭庐州城,斩杀了一个明军总兵也没得到半点奖赏。
“王爷,我看这几天明军出阵试探的兵力不多,不如找个机会狠狠打一仗,让他们尝尝大清铁骑的厉害。”鳌拜脸上露出恶狠狠的表情。
济尔哈朗到淮安后,严禁清军出击,他担心犯错后什么希望都没有了。
济尔哈朗笑眯眯地说道:“不急,再等些日子!”
“还要再等,那到底要等到什么时候?”鳌拜哀叹。
“明贼不是来了吗?本王命你领本部一万骑兵前去阻击!”
鳌拜闻言大喜,就要领命告退,这时济尔哈朗又加了一句:“不可浪战!”
这句话就像一盘冷水浇在鳌拜的头顶。
“嗻!”鳌拜颓唐告退,他这么急于与明军一战,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向明廷求和。
苏全额和索尼都给鳌拜传过信,在他们看来,这是两黄旗最后的机会了。
除了处于平衡状态中的北京城,满清共有四支大军,陕西的阿济格,河南的洪承畴和山西的尼兰都是多尔衮的人,只有淮扬大军被两黄旗的人掌控在手。
与明廷议和后,济尔哈朗与他将率领淮扬的大军回京逼迫多尔衮退摄政王位,还政于顺治皇帝。
鳌拜长相粗莽,但脑子却很清晰,不把明军打疼,明廷怎会答应议和。
“不可浪战,也是可以一战的!”鳌拜出府跨马奔出淮安城。
阳光蒸发了昨晚落下的夜露,三十里的平原如被水洗了一般干净,用千里镜可以一览无余。
这里的平原原本应该长满庄稼,现在里面全是杂草。
鳌拜也有千里镜,明军将官配备千里镜后,清军斥候查到了这个变化。
多尔衮不知道千里镜的制造方法,但他可以花钱去买。
把一个小小的千里镜从福建运到北京城,沿途要躲避明廷层层检查,很不容易,价格也很贵,听说北京城的兵仗局正在研究仿制明军的燧发枪。
清军一万骑兵列队,迎着前进中的明军步卒而去。
两军相距七八里,明军驻足布阵,一辆辆带锁扣的武钢车摆列在战阵外面。
“奶奶的,就知道坚守,从前面到后面包裹得严严实实!”鳌拜忍不住唾骂。
他今天格外暴躁,之所以会这样,那是因为索尼给他传信,满清与察哈尔的议和就要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