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出使蒙古
朱媺娖姐妹如今就住在宫里,尤其是等明年学堂建好之后,朱媺婥还得进学堂读书,跟福临相处的时间就更长了。
在后宫待了几十年,大玉儿对这些事看的明明白白,皇帝的精力有限,对一个人的宠爱也有限。
满人皇后,大体也会在尚书房里那几个满洲贵族的女儿里诞生。这样算起来,汉人皇后、满人皇后,差不多都能做到和福临朝夕相处,用汉人的话来说就是青梅竹马。
只有蒙古皇后一个人在草原生活,等过个八九年,福临能够成婚的时候,一边是青梅竹马,一边是纯粹的政治联姻,感情孰笃孰疏,用脚趾头都能想到。
既然有朱媺娖姐妹的例子在先,大玉儿觉得没必要等年纪到了后再送女儿过来。如今正好福临有事要求到她,索性将蒙古皇后的事给他定下。
哲哲和大玉儿,包括已经逝世的海兰珠,都出身科尔沁草原,而且福临当初也承诺会立吴克善的女儿为后。
吴克善是如今科尔沁部亲王,哲哲的侄子,大玉儿的兄长。
“儿臣承诺过的事情,自然会履行承诺。汉人皇后儿臣当初是亲自遣使求娶,蒙古皇后自然也要遣使。所谓一事不烦二主,当初求娶汉人皇后是索尼出面,这次依旧派他去吧?”
按照先例,都是科尔沁亲王亲自送女过来。
天命十年二月,十三岁的大玉儿由兄长吴克善护送到盛京,嫁给皇太极,为其侧福晋。
天聪八年十月十六日,科尔沁部吴克善洪台吉率诸臣送妹至。汗偕诸福晋迎至,设大宴纳之为福晋。
大玉儿和海兰珠都是吴克善亲自送到盛京,所以福临册封皇后,也应该是由吴克善亲自将女儿送到京师来。
不过就像福临说的那样,既然朱媺娖是遣使臣求娶的,那么对其他两宫皇后,也应该一视同仁。
大玉儿觉得自己儿子考虑问题很全面,自己没想到的事,福临都想到了。对于福临的态度,大玉儿自然十分满意,一碗水端平,很好。
在脑海里回想了下索尼的资料,随后点点头道:“可以,就他吧。早点接过来也好,可以让她跟着你一起在尚书房里学习。”
福临也是这样想的,这会儿估计性格还没定型,还可以按照他的想法来培养。而且大家一同长大,到时候知根知底的就挺好。
“这样不错,一起在学堂里读书长大。用汉人的话说,就是青梅煮,煮什么来着?”哲哲对成语还是有些生疏。
“青梅竹马!”
“对对对,青梅煮马。”
“太后娘娘,一匹马那么大,煮它的话,得放多少颗青梅呀?”珍哥端着碗姜汤走了进来,听到哲哲说青梅竹马,好奇的问到。
福临闻言,捂住自己的嘴巴不好意思笑出声。等心情平复后,从珍哥手中结果姜汤。“多谢珍嫔。”
将姜汤一饮而尽,福临接着刚刚珍哥的话说道:“皇额娘说的是青梅竹马,竹子的竹,不是煮饭的煮。出自一首古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哦,原来是这样,陛下您懂得真多。”
福临和哲哲大玉儿谈妥以后,又回到了武英殿,代善还在殿内等候。立后是件大事,福临又命人将多尔衮请入宫。
“皇伯,十四叔,朕之前说过要立满人,蒙古,汉人三位皇后。如今汉人皇后已立,满人,蒙古皇后,是不是也该册封了?”
“陛下,是两位太后的意思?”见福临点头,代善说道:“早点定下也好,省的到时候争来争去。”
“蒙古皇后是吴克善之女,满人皇后,不知陛下有意册封谁呢?”多尔衮想得更远,科尔沁部落和大清关系最亲善,蒙古皇后只会出自那里。但是满人皇后就不好说了,大家都差不多,没有非他莫属的人选。
福临听到多尔衮的问题,脑海中不自觉的浮现了一个女孩子的面容。“正白旗董鄂氏。”
代善一听不是两红旗的女子,内心有点小失望。多尔衮还好,虽然也不是镶白旗人,但是正白旗也可以。他们三兄弟共掌两白旗,正白镶白都一样。
“臣觉得可行。”
两位辅政王没有异议,立后这件事便定了下来。原本的历史上,福临的首任皇后就是多尔衮定下的,以至于册封皇后才两年多,便将其降为了静妃。
成为了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个被废的皇后。
事情定下后,福临又下旨召见希福、索尼和席特库三人。希福文采好,草拟凤求凰圣旨事非他莫属。“索卿,前往蒙古迎接皇后的事,朕就交给你了。”
“嗻!”
福临挥了挥手,示意希福和索尼出去,下面的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席特库,叫你进宫是有另外一件事安排伱去做。春耕在即,大清缺少耕牛,两宫太后已同意致信科尔沁亲王求取耕牛。”
“一共七十万头牛,都需要用精盐和茶叶去换取。这件事朕就交给你了。你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准备好足够数量的盐和茶叶。索尼出使蒙古迎接皇后时,你带着两宫太后的亲笔信一同前往。”
多尔衮恍然大悟,怪不得福临会突发奇想,这么早想着立后,原来是准备用皇后之位换取耕牛。这么一想,立朱媺娖是为了更方便治理中原,立蒙古皇后是为了换耕牛,合着满人皇后只是个添头?
“换回来的牛,朕一并交给你打理,不求赚多少钱,一定要各地百姓能够有牛耕地。”
科尔沁草原估计一时之间也很难凑齐七十万头牛,不过还有其他部落。吴克善还能充当一回中间商,在中间赚点差价。
接了福临的命令后,席特库让人加班加点的提纯粗盐。
皇室经营的精盐问世后,几大盐商损失惨重。皇室精盐口感好,不苦不涩,而且价格还便宜。一样的价格,百姓们自然会选择买口感好的。
想降价处理粗盐,席特库就让人跟着降价,甚至还派人去收购盐商手里的粗盐。盐商越降价,高兴的是席特库,因为皇室精盐的成本也跟着降低了。
几天后,索尼带着福临的诏书,正式出使蒙古。而席特库也带着几万斤的盐和茶叶,在使团的保护下,一同向着科尔沁蒙古驶去。
查到的资料都是说董鄂氏是正白旗人。但有一个问题,多尔衮担任摄政王的时候,为了增强自己实力,和多铎换过旗,董鄂氏的正白旗应该是多尔衮换色后的。这个时空多尔衮没有换旗,依旧是镶白旗旗主,那这个时空董鄂氏是正白旗人还是镶白旗人呢?
不出意外的话,福临的后宫就这四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