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桂家二房这边,众人已经用了晚饭。见桂重阳这个时候与桂春过来,大家不免误会,以为他在村塾受了什么委屈。

梅家如今虽名声扫地,可梅童生毕竟是村塾夫子,要是想要刁难一个学童还是小菜一碟。

桂重阳少不得解释一遍,一切都好。

杨氏拿了一盘炒的南瓜籽来给桂重阳,这是后院院子里种的。桂重阳跟杨氏道了谢,抓了一把,笑眯眯与大家说话。

“小武怎么样?可是淘气了?”杨氏担心自己的亲侄儿,开口问道。

“好着呢,杨表哥爱上学,与同窗们相处得也好。”桂重阳道。

杨氏嘀咕道:“要我说,都是下地的岁数了,还上什么学,白瞎那三百文钱,做啥不好?”

这话却不是桂重阳能接的,便低头吃南瓜籽。雪白的南瓜籽,柴火锅炒过,闻着喷香。

“那个梅小八性子如何?”桂二爷爷难得开口相问道。

梅童生要给侄儿梅青竹选嗣子之事,村子里传得沸沸扬扬,桂家自然也听说了。梅青竹是桂家老姑奶奶骨肉,是桂二爷爷亲外甥,难怪桂二爷爷要过问一句。

“心里忠厚,是实诚人。早在之前,就与姑姑与表姐十分亲近,悄悄往老宅门口送了几次鱼虾。孙儿当日初回木家村,就是梅小八给指的路。”桂重阳实话实说道。

桂二爷爷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桂二奶奶轻哼道:“说到这过继嗣子,到底是你情我愿的事儿。人家就是没亲娘了,难道还没有亲爹?又不是才落地的奶娃娃,眼瞅着养了十来岁,好好地谁会舍得将儿子给旁人?老杀才,想一出事一出,竟弄那些幺蛾子!”

桂二奶奶不知其实是桂重阳怂恿了梅氏,只当是梅童生为了弥补名声故意弄这一出,才愤愤不平的。

香火是大事,可死了的人毕竟比不得活人。

梅家二房如今就剩下个虚名,过了个半大不小的小子,养也养不熟不说,到底谁养?梅童生父子的为人,如何是肯白养人的,说不得过后就推给梅氏,那不是坑人吗?

听着公婆说话,杨氏没有接话。

梅家二房梅青竹断嗣,桂家桂大、桂三兄弟两个也是无子而亡。要是老爷子想起自己这一出来,那过继人选只有桂秋了,杨氏可不乐意。

想到这里,杨氏看了桂重阳一眼。只要拖上几年,桂重阳大了,不管是“兼祧”还是过嗣,都是桂重阳的事了。

桂重阳心里还惦记探问父亲的事,便道:“五叔,我有些功课要问五叔。”

桂五望向桂重阳的目光定了定,起身道:“到西房来说话。”

桂重阳搬走后,桂春也搬出自己的房间,西屋就空了写来,就暂时做了桂五书房。

桂重阳的书多数搬走了,只有些与科举相关的书籍还留在这边。

“可是遇到麻烦了?”叔侄两个进来,房门一关,桂五开口问道。

桂重阳摇摇头,挣扎了一下,道:“五叔,我想要问问我爹,想知道他到底是什么样的性情,想要晓得他当年怎么在这个村子长大。可是我不好与姑姑提这个,也不知该问谁,只能来询问五叔。”

桂五露出几分意外,实是没想到桂重阳会问这个,看了桂重阳道:“怎么想起问这个?你爹什么性情,你们父子相处十来年还不晓得?“

桂重阳苦笑道:“我爹……我爹自从经了当年的事,性情大变,我想晓得我爹之前的事。”

桂五陷入沉思,当年的桂远是什么人呢?家中幼子,跟着梅姑夫开蒙,从记事时便与表姊妹梅朵定亲。要是没有当年的变故,桂远的人生会平坦顺遂。

“你爹,是个心肠极软的人。”桂五缓缓开口道:“你二爷爷当时还没有伤了腿,常带着我们兄弟去后山打猎。大哥、二哥年岁大,都已经成亲,性子稳重些,并不与我们一起,就是三哥带了四哥与我两个。我是跟着去玩的,四哥则是闭门不出读书快成书呆子了,三哥拉我们上山本就是带我们耍的,没指望我们真的打猎。我性子调皮,拿了常铁签子,去抓山鸡吃;四哥被大伯娘带大,打小信佛,却是看也看不下去,就是路边看到盘着的草蛇,也怕车辙压了,非要央求着三哥挪草丛中,省的过往车辙压到。那一年,我九岁,他十四岁。”

桂重阳的眼前,仿佛出现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忧心忡忡地盯着路边盘踞的草蛇,回头与一个面孔相仿的青年请求什么。

随即,桂重阳摇摇头,驱散脑中的画面,原本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

“老爸”是不信佛的,他说佛教源自西方,说白了就是西方本土的“道”,是一些规避现实追求虚幻的人自我安慰弄出来的。等佛教传到中国,就开始本土化,因为佛家是追求来世,导人向善,所以成为统治者常用的愚民手段。

被祖母带大从小信佛不杀生的那个人,真的是能以旁观者说佛论道的人?

就听桂五接着说道:“你爹,性子极宽和,从不与人争执,不过当年为了你大姑,却与梅青柏起了争执,甚至还动起手来。梅青柏当时已经与你大姑定亲,可却在元宵灯火上,接了一个妓子的花灯。你爹但是正好也在灯市上,上去让梅青柏将花灯退回去。梅青柏与几个狐朋狗友在一处,训斥你爹不懂事。你爹依旧好言好语劝他,梅青柏不仅不听劝,还自觉失了面子,反而要请他那几个朋友去花楼寻那妓子。你爹这才恼了,抢了梅青柏手中的花灯,摔烂在地。梅青柏恼羞成怒,竟然还要动手,幸好被拉住了,要不然你爹那回就要吃亏。那一年,你爹十三岁。”

两房只有一个女孩儿,又是年岁相仿,不用说在桂远眼中,定是将桂大姑当成亲姊妹一样,才会为她怒发冲冠。

可在“老爸”口中,从来没有提过桂大姑,也没有提过几个兄弟堂兄弟,即便偶尔提及爹娘,也好像家里只有他一个孩子似的。只有临终前,提及当年那场“丁难”时,他才提及无辜受连累的两位胞兄与一位堂兄。

就算对逝者,太过愧疚不好言极,那活着的桂大姑与桂五呢?

桂重阳原本因为自己眉眼有些与桂五叔侄相似,而笃定自己是桂家血脉,“老爸”就是桂远,可听了桂五这番话又迷糊了。

就算是性情大变,也不当会像完全换了一个人似的。

桂重阳正满腹疑惑,就听桂五道:“不管别人怎么说,你要记得,你爹是个好人,是个心里明白的人。小时候夏天大家河边玩耍,我那个时候比他们这一般的小伙伴儿小,却一直跟着在他身边,难得他也不嫌烦。有一回,有两个少年掉下去了,一个是与桂家姻亲的李进宝,一个是村东头的楼家大小子。两人一先一后,都掉了下去,你爹在岸边,比两人小了、两三岁,就去救不会游泳的楼家大小子。等到大人们听到动静过来,楼家大小子没事,李进宝呛水已昏过去了。就因为你爹没有先救的李进宝,李老太太就去揪打你爹,你爹脖颈有有一道疤,就是那个时候被抓的。那一年,你爹十二岁。”

“楼家大小子”桂重阳心里念叨着这几个字,觉得“楼“这个姓有些耳熟,随后想起来这就是被杜里正排挤走的两户村民之一。

可这十二岁不顾自己小体格,就跳下河水去救人的真是自己的“老爸”?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无敌逍遥帝君盛唐风云记拥兵百万,世子自立为帝穿越三国,我的二叔是赵云三国:我能趋吉避凶被退婚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小军阀炼气五千年方羽唐小柔重生之桃李满天下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大明匹夫一天一袋大米,灾年收留千万美人神话历史,一人独得五帝传承天风皇宫太监:我能召唤影子军团!功高震主要杀我,兵临城下你哭啥?开局在大唐迎娶长乐锦衣春秋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北宋末年的风流王爷三十六计之三国群雄争霸我在现代留过学大汉兵王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德意志风暴豆一与媚灵军陛下实在太强硬了家族式造反爆兵:我爆兵吊打列强很合理吧重文轻武,我的唐诗宋词杀疯了商末三国志朕让你监军,你反手灭了六国?东汉末年:黄巾军他不长这样啊!奇门医圣在都市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烽火连城水浒:李世民一统江山妾色天才纨绔大周:我家公主太可爱了相公是只狐狸精一剑破道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江山战图穿越错误,我直接创建一个王朝东汉末年之谋定天下一宠成婚:萌妻乖乖入怀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穿越异时空的幸福生活女尊之倾城王女乱天下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星落门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水浒英雄传说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穿越大明做女皇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戏说嬴政凯旋回朝背叛我,我转头迎娶公主穿越梁山成霸业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宋终:一拳镇关西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秦始皇锦绣商途:权色逆袭之风华再世我的女皇老婆我这等人,也能称帝古今名人记一统大宋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清末:拥有具现系统争霸全世界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从小县令到主宰万界探索未知:科学与神秘的交界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开局惨死全家:我当厂卫翻身逆袭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情牵盛世恋歌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史记白话文版秦朝历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