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些精细小巧的东西,女孩子总是充满了无尽的想象力。
一个连两百八十个小姑娘,对于导火索这种小物件更是入迷。
姑娘们数天时间不眠不休,时刻都在七嘴八舌提出自己的新思路。
李宪的导火索具体要求有四个,在北宋年间属于极为苛刻的条件。
第一,必须燃烧迅速,绝对不能出现熄火现象。很明显,一旦导火索在进入弹壳出现熄火现象,后果就严重了。谁也不知道导火索究竟熄了没有,这种哑弹谁也不敢靠近。
第二,必须具有一定的抗拉、抗折能力。炮弹生产出来之后肯定需要多次搬运,不能动不动就断了。
第三,必须具有一定的耐热能力,不遇明火,导火索绝对不能燃烧,否则就是巨大的安全隐患。因为火炮连续发射之后,炮管和弹仓必然温度急剧升高。
第四,必须具有较强的防潮、防水能力,因为炮弹不可能现做现用,肯定会出现一定的储备时间。
姑娘们前后拿出数十个方案,实验了数千次,终于发明了“丝线火绒融蜡导火索”,不仅满足李宪的四个条件,而且点燃之后扔进水里还会继续高速燃烧。
攻克了所有难关,李宪的第一批三枚炮弹终于横空出世。
三枚炮弹能不能打得响,能不能把弹头发射出去?这是一个巨大的疑问。
事实胜于雄辩,只有进行发射试验才能解答一切疑问。
到了临门一脚的关键时期,李宪并没有着急。接下来两天时间,他带着祁三郎的护旗连跑遍了附近山沟,目的就是寻找一个秘密试验场。
超越时代的“次现代化”火炮,让现代火炮的历史提前了七百年,这种技术绝对不能泄密。
因为李宪心里很清楚,华夏大地上未来的一千多年时间内,仍然是“儒家汉奸”大行其道,从上到下除了吃喝嫖赌玩之外,全民都不思进取。
好不容易发明出来的火药,并没有变成打击敌人的神兵利器,反而变成了烟花爆竹。看起来绚丽多彩,实际上“然并卵”。
华夏人最喜欢炫耀,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掌握了火药配方这种“文明”。结果西洋鬼子抛弃刀剑,换成洋枪洋炮打进来。
李宪在前一世就始终认为:发明火药不仅不是华夏人的荣耀,而是一种万世耻辱。
四公里长,三百多米宽的一条山谷被发现,也就是白云山东北方向的一个大山沟。
“所有人都退出沟外,不管发生任何动静,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都不准进来,违令者斩!”
祁三郎带领一个排把榆树大炮、三枚炮弹、一个小煤炉、一捆松明子运进山谷,李宪一摆手就把所有人赶出去。
三枚炮弹的装药量都不一样,分别是两百克(四两)、三百克(六两)、四百克(八两)。
后世的炮弹采用的是黄色炸药,李宪当然知道标准装药量。可现在是黑色炸药,如何才能找到最佳装药量,这就需要实验。
采用这种分级实验,李宪就是想验证一下戚继光当年所说的是否属实。
根据《武备志》记载:“威远炮,每用药八两,大铅子一枚,重三斤六两,小铅子一百,每重六钱。大铅子远可五、六里。”
记载的“大铅子”三斤六两,用药八两。李宪设计的弹头三斤半,所以他第一次试验的极限装药量,就是四百克,八两。
李宪计算过,明朝的一里大约是560米,五里就是2800米,所以他选定的山谷直线长度四公里。
和明朝的那种简陋火炮相比,李宪的大炮有三个划时代的优势:
第一,流体力学原理属于近代理论,李宪设计的锥形弹头降低了飞行阻力,增加了稳定性,所以射程比圆球弹丸更远。
第二,采用弹壳装药,不仅替代“明代子炮”可以提高发射速度,而且增加了爆炸的紧密性,极大的提高了炮管膛压。
第三,李宪的黑火药配方属于最优,也是威力最大的配方,比二十世纪打击小日本鬼子的马克沁重机枪子弹更加优化。
现在,装药四两的第一实验弹已经上膛,李宪心里开始七上八下起来。
榆木虽然足够坚硬,而且一米二长的炮身增加了九道铁箍。能不能抵抗八两被压实的火药爆炸产生的巨大膛压,李宪心里没谱。
箭在弦上,担心也没用。李宪找好躲避的地方,一咬牙在小煤炉上点燃松明子,然后用松明子点燃导火索。
百米冲刺——李宪实验弹的导火索可以燃烧七秒,也就是后世手榴弹的延时,足够他跑出三十米开外躲起来。
轰——咻——
李宪刚刚跑到一块巨石后面,震耳欲聋的巨大响声已经传到,随后就听到了让他兴奋不已的啸叫声。
炮弹急速飞行产生的啸叫声,这就是发射成功的标志。自己辛辛苦苦一个多月,现在终于有了能够交代的成果,李宪的眼角都开始湿润起来。
麻烦来了,而且一下子有两个:
第一,大炮自己翻跟头,已经被巨大的后座力掀到一边去了。
第二,他刚才只顾埋头跑路,忘记观察炮弹飞行的轨迹,三斤半的铅弹头究竟落在什么地方?
李宪对于自己设计的炮弹有很大的信心,他需要试验的是发射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射程就是最关键的一项。如果不能找到弹头,就无法测量距离,第一炮就白打了。
老天爷给他开了一个大玩笑!
寻找弹头一点儿都不麻烦,因为他仅仅走出去不到三百米就已经看见了弹头,同时告诉他刚才这一炮就是白打了!
原来,炮弹并没有按照他此前设想的顺着山沟笔直向前飞行,而是向右偏出去二十多米,刚好打在一棵大树杆上,距离地面大概六米高。
不过李宪并没有沮丧,这个结果至少说明了三个问题。
第一,四两装药的炮弹射程,肯定远远大于三百米。
第二,弹丸成功飞出去,说明自己设计的这款榆树大炮,至少能够扛住四两装药的炮弹。
第三,铅弹头在大树杆上已经彻底变形,就好像后世的达姆弹,已经变成了一块铅饼,说明撞击力足够大。
现在不能确定的是,目前弹头的落点距离地面六米高,究竟是抛物线的上升阶段,还是下落阶段?
如果弹头没有变形,还能够根据弹孔推测炮弹飞行仰角。现在弹头变成一块饼,把弹孔炸成一塌糊涂,看不出个所以然。
总体说来,第一炮是成功的。一个成功的开头,事情就成功了一半,伟人说话不会错的。
李宪重振精神把榆树大炮扶正,松开铰链打开炮碗,取出弹壳,结果和他的想象一模一样:弹壳的焊缝彻底裂开。
这是预料中的结果,因为李宪的炮弹壳并不是冲压出来的一个整体,而是利用焊锡焊起来的。火药聚爆产生的巨大膨胀压力,加上榆树大炮的弹仓有很大间隙,焊锡肯定不能抵挡。
弹壳虽然焊缝裂开了但并没有报废,回去之后交给锡匠焊接起来,装上火药、卡上弹头,就能够重上战场。
有了第一炮的经验和教训,接下来的两炮基本满足了李宪实验目的。
首先,这一门榆树大炮已经报废。第三炮是八两装药,巨大的膨胀压炸开了弹仓,连外面的三道铁箍都已经崩断。
其次,最成功的实验是第二炮,弹头飞出去一公里左右。这个数据是利用测绳量出来的射程,应该是榆树大炮完好无损状态下的极限射程。
李宪对于榆树大炮终于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在这个年代,炮弹能够达到一千米开外,超过了最厉害的弩床,应该具有了实战能力。真正值得期待的,就是接下来需要试验的铜炮。”
祁三郎接到命令进来,看见“粉身碎骨”的榆树大炮大惑不解:“公子刚才在干什么,就像天崩地裂一般,连地面都在抖动,可把我们吓坏了。”
李宪没有解释什么,而是指着报废的榆树大炮说道:“把这玩意儿烧掉我们就可以回去了。你们护旗连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按照这个标准砍伐榆树。这是军事机密,不可对外传言。”
有了初步成功的经验,接下来的研制进度当然加快。
榆木大炮本来就是成功的技术,所以李宪没有继续在这上面浪费时间。
确定自己设计的炮弹没有大问题之后,李宪很快就用上次剩下的木头加工了六门大炮,另外装填了一百二十发炮弹,装药量三百克(六两),有效射程八百米,最大杀伤距离一千五百米。
然后从护旗连抽调一个排七十人进入火炮试验场,就用三门榆木大炮组建了第一个炮兵排,开始了操炮训练。
这是李宪来到这个时空之后获得的第一个杀手锏,也算是最大的底牌,所以整个训练过程都在绝密中进行。
为了解决大炮发射过程中的后坐力问题,李宪利用航空母舰的阻拦索原理,发明了炮座、制退轨道、制退索、炮身锁链。
炮座:由炮身、炮架、简易照准器、紧扣件铁链和扣环、轨道轮构成。
制退轨道:铁制双轨,长度两米,是轨道轮的定向滑动控制装置。
轨道轮:就是在在炮座底部安装两根轴承和四个凹槽铁轮,确保大炮在笔直的轨道上前后移动,不会因为后坐力导致发射方位角出变化。
制退索:采用麻绳搓成,并不是要锁紧炮身,而是要保证能够被后坐力拉断,实现削减后座力影响的目的。
炮身锁链:进行最后锁定,防止炮身脱出制退轨道,然后用人力复位进入第二次发射程序。
经过最后计算,这样一门105mm的榆木大炮,战斗全重四百四十斤。一枚炮弹五斤二两,每门大炮半个基数十二发,分两个木箱存放,合计七十斤。
炮兵排刚刚完成三发炮弹的实弹演习,连续两份紧急军情传来,彻底打破了李宪的美梦,所有的发明创造都只能暂时停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