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宋景佑四年八月,这场耗时接近半年的贪腐大案,总算是落下帷幕。

八月底,涉案的官员、商人,被杀了八十多人,有五百多人被判流放,还有一千多罪责较轻的相关人员被问责,处以其它如坐牢、笞打、杖臀、罢职等刑罚。

同年九月,大理寺、御史台以及审刑院把当时涉案,事后调到外地的其余犯官,包括原淮南路转运使、发运使、判官等等一众官员捉拿归案。

按照以往经历,只是罢黜他们的官职,甚至都没有流放。

但政制院很快下达了指导意见,让三司判处主要涉案官员死刑,其余从犯才能够从轻处理。

大理寺卿钱正威、审刑院同知张揆、御史中丞范讽不服,要求政制院给出解释。

毕竟以前赵骏杀人,一来是他杀的都是品级没那么高的官员,二来则是赵祯给了皇城司自行处置的权力。

虽然百官们纷纷上书反对,不断弹劾,但那次官家的决心很大,他们拿赵骏没什么办法。

可现在赵骏人都不在汴梁了,凭什么还要求他们按照赵骏的意思来办事?

没想到政制院那边只给了一个解释,就是“依法办事!”

这让三人一时无言以对。

因为《宋刑统》当中其实也没有任何一条“刑不上大夫”。

甚至在北宋初年,由于五代十国刚刚平定,必须用重典恢复社会秩序,因此刚刚制定刑法的时候,赵匡胤还是以严格为主。

据《宋史》记载,宋太祖赵匡胤在位的十七年之内,处死的大小官员约有4000余人,赵光义也杀了不少。

只不过到了宋仁宗赵祯时期,经过士大夫们的不断忽悠,总算是把赵祯父子给忽悠瘸了。

所以如果说“依法办事”的话,他们还真没什么理由反驳。

只是宽待士大夫都是潜规则惯例。

原本宋太祖和宋太宗对贪官的严厉打击,甚至还和“十恶不赦”的造反等大罪一起列入了绝不赦免的行列。因而当时的吏治比起五代以来的贪婪成风,肆无忌惮已经大大有所改善。

但是后面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律法的宽松,导致贪官污吏死灰复燃。

比如到了仁宗年间,包拯就曾经感叹道:“贪黔暴政,十有六七”。虽然朝廷有包拯这样的能吏,可也是杯水车薪。

等到了北宋中期的哲宗年间,一年审判下来的死刑官员约有260余起,但是其中仅仅只有25人被处死——“所活垂及九分”,就可以知道对官员的宽松程度有多大。

现在三司衙门又想按照以前的惯例,宽松对待犯官。只是没想到政制院这边态度明确,要恢复到太祖太宗时期,这实在是让他们难以接受。

所以虽然政制院给了“依法办事”的政令,可三司衙门这边还是拖着没有判决。他们判的结果政制院不签,政制院给的意见他们不受理,双方竟然一时就这样僵持住了。

要是赵骏在的话,估计不会搭理他们,直接让皇城司的人把那些该死刑的人拉去东城外砍头就是了。

但吕夷简那帮人还是得讲点官场规矩,没有这么蛮横。

于是乎晏殊出马,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告诉三司衙门这边,之所以对那些人死刑,是因为他们贪污腐败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大宋可以刑不上大夫,但问题是只能针对那些犯事不太严重的官员可以从轻发落。

比如小小的贪污一点银钱,或者动用一些特权,搞点私人经商,打击竞争对手之类的玩意儿,减免些刑罚也不是不可能。

唯一的条件是不能弄出人命。

正所谓人命大于天,这是自古不变的正义口号!

如果你害死了几万百姓,最后却宽大处理,那朝廷的威严和颜面何在?

所以为了朝廷的脸面着想,这些人必须死刑。

晏殊这个说法是站得住脚的,但当时三司魔怔了,就是不松口。

之后政制院下了绝招。

他们让一些人放出三司对重大犯官包庇的风声。

欧阳修知道后,勃然大怒,立即写了文章在报纸上猛烈抨击了三司这样的行为。

双重舆论引导下,引发了巨大的舆论风暴。

早朝上也进行了议论。

他们针对是所有士大夫都能从轻发落,还是只有没弄出严重后果的士大夫可以从轻发落进行了激烈辩论。

最终在欧阳修等人的带节奏下,得出结论,就是“刑不上大夫”的确是大宋对士大夫的一种优待,但这不能成为士大夫无法无天,可以肆意妄为的理由。

若是士大夫们到处祸害百姓,到处残杀无辜,那对于朝廷的打击会非常大,造成的后果肯定也让朝廷难以承受。

所以“刑不上大夫”,必须是有限的,如果造成了巨大后果,就必须明正典刑。

当时场面上还是颇为壮观,大部分百官都属于那种看热闹的心态,以欧阳修、蔡襄、余靖等年轻正义之士,把三司骂了个狗血淋头。

就连赵祯都下场帮欧阳修他们说话。

百官们一瞧这情况,也是马上改变了吃瓜立场,纷纷指责起三司来。

说那些人能干出这种丧尽天良的事情,就已经不算士大夫,根本不配得到优待云云。

还有真正的士大夫就应该为官清廉造福一方百姓,而不是这样蠹国乱民等等。

这就直接把那些人给开除士大夫籍了。

钱正威、张揆、范讽三人根本顶不住这么大的压力,最后只能妥协,按照政制院的交代,把人给判处了死刑。

如此一来,朝廷收获了颜面,赵祯吕夷简他们能给赵骏一个交代,百姓得到了公道。

同时官员们也明白了“刑不上大夫”的底线在哪里,将来做事想必也会深思熟虑,有所收敛,不敢再像从前那样肆无忌惮。

对于几方来说,都是一件共赢的好事。只有那些被砍下了脑袋的犯官们受伤的世界,算是达成了。

而赵骏这边,则南下前往江浙。

他走的那天,真州百姓云集渡口,纷纷欢送。

其实赵骏没怎么为真州百姓做过什么事。

因为他多去走访地方,在真州待的时间比较少,除了视察一下漕运情况以外,就是在转运使衙门办公,只是偶尔去乡下看看而已。

但即便是如此,很多百姓也是自发过来相送,即便没有受过他的恩惠,也不断喊着青天大老爷。

世界就是这样,如果你常年呆在了黑暗里太久,陡然间有人给了你一抹光明,那么这抹光明,就成为了伱的救命稻草。

赵骏在他自己看来,没有做什么,无非就是查了一些陈年旧案,打击了一些贪官污吏。

可对于百姓来说,他是在把压在他们头上的那座大山搬走的恩人。

这便足以让人铭记了。

赵骏便在这欢送当中,船队浩浩荡荡南下。

过了长江,就是江宁府。

他在江宁也带了一段时间,然后去了润州、常州、苏州等地,视察当地农业、商业情况。

并且赵骏每到一处地方,就开设府衙,欢迎一切百姓举报官府违法行为。

如果有冤屈,他也会派人秉公处理。

只是除非像郭承佑那样被他碰见,或者淮南贪腐案这样的大案,一般的案子他都是移交给地方刑狱司来处置。

不然的话要是事事都让他办,那地方的司法衙门还要了做什么?干脆撤销算了。

下基层期间,最多的就是遇到地方上的官吏和地主不法行为。

这是赵骏最喜欢的事情。

因为他可以名正言顺地对一些不法地主抄家,没收他们的土地,把土地收归国有。

虽然还是那个问题,就像廉租房不一定是穷人在租一样,县里的国有土地,到最后未必会落到没有土地的百姓手里。

但就算是分出去,将来那些地主们还是会用各种手段把土地夺走,那还不如让这些田土保留在县衙当中。

只要州衙以及路台四司那边保存有底件档案,明确哪些土地是国家所有,将来便能够做到监管。

比如赵骏打算等局势稳定后,就支持范仲淹推行庆历新政改革。未来御史台每个路都要驻扎部门,每个月都要巡回视察。并且刑狱司也要走访,进行多重监管。

所以一旦发现有地主谋夺官府拥有的田土,那就要看赵骏的刀锋不锋利,他们名下的那些田土,是不是也要被充为国有了。

到景佑四年十月底,赵骏巡视了两浙路和江南东路,南下又去了福建路。

他现在名望满天下,所到之处,那是真的民众竭诚欢迎,百姓无不箪食壶浆以迎知院,甚至还有很多儿歌。

诸如“迎知院,盼知院,知院来了有青天”“满城瞧着知院来,吏饕吓得脸发白。杀了他们下酒菜,吃了心肝荷叶在。”“若要红花开,须待知院来”等等。

特别是第二首,对贪官污吏们又是杀,又是下酒菜,还要吃他们的心肝,由此可见当时政治黑暗,官场腐败,让底层老百姓有多憎恨。

而赵骏的出现却如黑暗中的一束光,给予了无数百姓希望,让他们能够看到曾经压迫在他们头上的那些大山,被赵骏一一搬走,被赵骏一一剪除,让他们充满了感激和爱戴。

百姓就是这样,谁对他们好,他们就感谢谁。

与之相对的,自然是官场上很多人对赵骏十分不满,向朝廷不断弹劾,纵使是捏造事实,或者说些如杀戮过重之类的理由,也希望能将赵骏给弹劾下去。

主要是赵骏并不是在搞什么改革,他要是搞改革,政令传下去,基层那些官吏,有几万个办法让原本的好政令变成坏政令,祸害百姓。

可他什么都没有改,也没有发布什么政令,只是查贪污腐败,查官员们的违法乱纪。

这些事情,本身就是作为上级名正言顺,并没有不合什么规矩。

而且也是各路的刑狱司职责所在之事。

像《大宋提刑官》宋慈,就是刑狱司宪台官,跟李柬之一个级别,负责全路刑狱诉讼。

只不过以前碍于官场情面,或者干脆那个提刑官就是个贪官,大家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互相打个哈哈就算是过去了。

现在赵骏属于是动真格的,而且毫不留情面,相当于一个权力至上的包拯过来,地方官吏不遭重才怪。

所以他们又没有别的攻击赵骏的办法,自然就只能弹劾,希望停止他继续出巡。

然而连赵祯都管不了,更别说这些人。

反正送上去的劄子都石沉大海,没有一点回音。

赵骏继续我行我素。

关键他要是自己一个人,说不准还有贪官污吏铤而走险。

问题是他带着一支军队四处跑。

地方厢军还归他节制。

现在全天下的地方厢军都知道他来了,不仅没有厌恶,连厢军都盼着他来。

因为上级喝兵血、吃兵饷严重,厢军们也希望赵骏来为他们做主啊。

因此不管任何一州一路,赵骏走到哪里,都掀起了一阵风雨。

这也算是为将来范仲淹改革平定道路。

福建路那边赵骏没有待多久。

原福建路转运使边肃,由于女婿孙沔贪赃枉法,无恶不作,被御史弹劾,现在降为南康军节度使,算是遭受池鱼之祸。

新上任的福建路转运使郑载是同知枢密院郑戬的亲哥哥。

此人是咸平三年进士,在天圣九年曾以职方员外郎知福州,时称循良,民歌称贤。明道元年到今年陆续担任广南东路转运使和江南西路转运使,政绩出色。

本来今年恰好是他担任江南西路转运使的第三年,应该到了换届的时候,朝廷考虑到郑戬担任高位,他不方便回中央,正不知道怎么安排。

结果边肃被孙沔牵连被罢免了,加上他以前在福州做过知州,就顺水推舟让他去福建路。

郑载在福建路颇有威望,赵骏去了之后,发现福州百姓对他还是十分爱戴,并且了解到此人确实是个有才能的清廉官员,是他欣赏的人才。

在郑载的陪同下,赵骏巡视了一些地方,听郑载讲了他很多以前在福州的事情,并且聊起了他对地方治理的理念。

赵骏觉得郑载的治理方式还是不错,就跟他聊了不少赵骏自己的治理方法,双方相谈盛欢。

等赵骏离开福建路的时候,他给郑载下达了一些政治任务。

如打击贪污腐败,打击地主豪强,特别是那些违法乱纪的地主豪强,这样朝廷就有借口收回土地,缓解土地兼并的问题。

郑载一一接纳,表示明白。

到十一月份,赵骏在福建路待了大概二十天左右,便往去江南西路。

在这里他还是没待多久。

一来郑载之前是江南西路转运使,地方政绩还是做得相当不错。

二来继任者叫周湛,天禧年甲科进士,在各地为官,政绩显着,后世的《宋史》《府志》《县志》都有记载他的功绩。

赵骏虽然不知道这些事情,但周湛之前做的事情他是完全可以查到的,确实非常出色。

在视察了洪州、均州等地,发现郑载留下的江南西路治理还是能够达标之后,赵骏勉力和吩咐了周湛,在十二月中旬,就往西进入了荆湖南路的潭州!

他回自己的家乡湖南了!

(本章完)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无敌逍遥帝君王牌悍妃,萌夫养成盛唐风云记一品女状元拥兵百万,世子自立为帝血嫁,神秘邪君的温柔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徐怀全集小说阅读免费穿越之温僖贵妃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穿越三国,我的二叔是赵云大唐超时空:小兕子说我是她哒!庶女妖娆被退婚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小军阀炼气五千年方羽唐小柔漫威世界中的幽灵重生之嫡女不善重生之微雨双飞毒妃重生之杀伐东方船说重生之金枝庶叶重生之桃李满天下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侯府嫡女上位手札重生水浒我是西门庆大明匹夫一天一袋大米,灾年收留千万美人神话历史,一人独得五帝传承天风功高震主要杀我,兵临城下你哭啥?开局在大唐迎娶长乐锦衣春秋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三十六计之三国群雄争霸我在现代留过学大汉兵王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德意志风暴豆一与媚灵军陛下实在太强硬了家族式造反我就造几把枪,真没想过造反啊爆兵:我爆兵吊打列强很合理吧重文轻武,我的唐诗宋词杀疯了商末三国志我启动了因果律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穿越异时空的幸福生活女尊之倾城王女乱天下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黑魔法三国传水源王烽火燃情山河虹重生逆袭:智谋登峰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穿越古代卷入皇室梦回春秋当大王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秦始皇荡平六国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我不叫谢石头穿越大明朱雄英班超传奇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成州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我教原始人搞建设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星落门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水浒英雄传说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穿越大明做女皇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戏说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