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黄太吉眼中闪过感动,宁远吴三桂没有被留在关外,严格说起来,其实怪不得多尔衮,因为就时间推断,他下令多尔衮羁绊吴三桂之时,吴三桂说不定已经启程入关了,何况锦州和宁远相距两百里,想要时时掌握,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多尔衮到达喀喇沁草原的第一件事,就是向他如实禀报,说吴三桂可能已经入关,当时怀疑的是吴三桂提前带兵入京勤王,现在才知道,原来吴三桂是登船渡海,攻击辽东辽南海岸去了。

多尔衮是无罪的。

但多尔衮的请罪却是真情实感,黄太吉能感觉到他的痛苦和懊悔之情,因此心中感动。

“这事不怨你,快平身吧。”黄太吉声音柔和了许多。

“谢皇上。”多尔衮再拜一下,然后才起身,脸上满是懊悔和忧虑。

旁边的范文程和张存仁两人相互一看,眼神都是复杂---他们都是皇太极的谋士,对黄太吉的心思最是了解,因此对多尔衮也颇有防备,但多尔衮刚才这一跪,却让他们不得不钦佩--不管是表演还是真情,睿亲王所作所为,都足以衬得上他的亲王头衔。

黄太吉喝口茶,喘息说道:“如果非要说有罪,其实是朕有罪啊。去年,明国重建了登州水师,所有的船只和水兵,都是从泉州水师郑芝龙那里调派,水师提督是郑芝龙的弟弟,游击是郑芝龙的儿子,范先生当时就认为明国野心勃勃,怕是要学袁可立,将登州当成桥头堡,对我辽南沿海进行骚扰,因此建议朕加强金州和旅顺的防务。”

“今年六月又从朝鲜那边传来消息,说明国向红夷人租借了一艘巨型战船,八艘中船,放在了天津水师,短短两年时间,明国的天津水师和登州水师就都已经恢复到了崇祯二年前的规模,其心昭然若揭。”

“不过朕还是大意了,朕以为,登州和天津虽然有水师,但没有强兵,就算他们想要渡海攻击,也只能在海上,无法上岸,但直到今天,朕才明白,登州水师并没有计划使用登州本地的兵马,天津也一样,他们应该都是转到秦皇岛,拉着吴三桂他们登船了……”

说到此,黄太吉轻叹一口气:“提前将精锐兵马和所有船只都聚集在秦皇岛,我不动,他不动,如果我今年不入塞,那么他们就当是练兵了,一旦我大清动了,破关入塞了,吴三桂等人立刻就会登船跨海,对我大清辽南实施攻击……避实就虚,不和我入塞的大军硬碰,却攻击我大清的后方,明太子这个算盘,打的实在是精啊。”

说到此,眼中的忧虑更深,明太子小小年纪,就有如此的谋略,如果再过一些年,哪还得了?更不用说以后登基坐皇帝了,所以黄太吉的心意更加的坚定----此次入塞,哪怕一粒粮食抢不到,也要想办法做了明太子。

多尔衮三人都是默然,到现在为止,虽然他们都还没有见过明太子,但明太子的谋略,却已经让他们深深领教了。

“皇上勿忧。”张存仁抱拳道:“明太子算计的虽然好,但我辽南的大清将士不会让他得逞的。”

黄太吉不置可否,自顾自的继续说道:“虎大威加上吴三桂的人马,最少五千骑,山海关的马科应该也参与了,加在一起,就是八千骑兵,估计还会有一些步兵,合在一起,最少一万人,最多一万三……一万三,能威胁到我大清的辽南吗?”

黄太吉说的肯定,显然他是经过深思熟虑,仔细计算的,认为一万三是明国能抽调的最大兵力。

虽然没有指名,但所有人都知道,他这个问题,是独问多尔衮的。

为什么独问多尔衮?不唯多尔衮聪慧,更因为辽南地区,乃是两白旗的驻防地。镶白旗的旗主多铎和多尔衮是兄弟一心,以多尔衮为首,事关辽南两白旗,黄太吉当然要问多尔衮的意见。

1621年3月,后金连下辽阳、沈阳及辽河以东七十余城堡。在与明交界的诸城,努尔哈齐将居民迁往内地,再调遣八旗官兵分地戍守,分别是:正黄旗守卫东部费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抚顺、奉集堡一带。

镶黄旗:北部铁岭范河、懿路一带。

正红旗:东南部清河、碱厂一带。

镶红旗:西北部沈阳、蒲河一带。

镶蓝旗:南部临海的旅顺口、金州一带。

正蓝旗:南部偏东的岫岩、凤城一带。

正白旗;复州、盖州一带。

镶白旗:辽阳以南的海城、鞍山一带

黄太吉继位后,换旗继而换防地,新的两黄旗被调到了沈阳附近,原本的两黄旗变成了两白旗,被换防到了辽南,其后就固定了下来,再然后占据了义州和锦州之后,黄太吉没有再分旗驻防,而是从各旗抽调精锐,轮流驻防这两地。

此外,先后投降的孔有德尚可喜,被黄太吉分别安置在了广宁和海州。在八旗精锐尽出的情况下,尚可喜的天助兵现在是守卫海州和盖州一带的主力。

而明军最有可能攻掠的,除了镶蓝旗的旅顺口、金州之外,就是正白旗的盖州、复州和镶白旗的海州,鞍山了。

身为正白旗旗主,多尔衮对辽南一带的防务,最是了解了。

多尔衮自然明白黄太吉问自己的原因,想也不想,抱拳回道:“大军入塞,辽东辽南沿海,历来都是要加强戒备的,留在辽南沿海、盖州复州金州旅顺等地的兵丁,加上海州尚可喜的天助兵,广宁孔有德的天佑兵,有一万余人,郑亲王在沈阳尽起男丁,除去留守,能救援辽南的,也能有两万人,以三万对一万三,我大清胜算多多。”

“如果各军尽忠职守,各部协防有力,郑亲王救援及时,辽南局势未必就会大坏。就登陆地来说,明军直接攻击旅顺的可能性并不高,一来旅顺海防坚固,二来,旅顺通往各处交通不便,河流山川,极其难行,明军希望的是闪击战,绝不希望给我大清太多的反应时间,以明太子的聪明,一定会避开旅顺。”

“臣弟以为,明军的选择不外乎是两个,一个兔岛,一个连云岛,兔岛之后是熊岳驿,连云岛之后就是盖州,两岛都有驻军,并修筑由炮台,只要明军船舰在海上出现,大炮鸣响,熊岳驿和盖州就都能听见动静,即便救援不及,他们闭门自守,还是来得及的。”

多尔衮说的很有信心。

黄太吉微微斜了一下身子,听多尔衮继续说。

“熊岳驿防守较为薄弱,守军不过千人,其中我正白旗勇士不到两百,剩下是尚可喜的天助兵,如果吴三桂从兔岛登陆,其后猛攻,熊岳驿怕是坚持不了多少时间,盖州则不同,盖州乃是辽南重镇,城池坚固,虽然为了征明,臣弟从盖州征调了不少的主力,但现在城中仍有兵马两千,其中八佰人是我正白旗的勇士,加上青壮,临时可再在城中凑两千,梅勒章京伊勒慎镇守盖州,已经有八年,对盖州防务极为熟稔,纵使吴三桂不顾一切对盖州发动猛攻,儿臣以为,伊勒慎坚守半个月甚至一到两个月都是不成问题的。”

“只要盖州坚守,明军就无法向北,威胁营口和海州,只能往南夺取复州、金州和旅顺,这三地靠边靠海,地广人稀,老实说,就算全被明军夺去了,我大清的损失也不会太大,只不过是损失一些兵力,明军虽然夺取,但却不敢占领,郑亲王的救援大兵到盖州之时,就是他们仓惶逃跑之日。”

多尔衮声音清楚,将辽南局势分析。

黄太吉听的点头,多尔衮的分析和他心中的判断,基本相同。

盖州是辽南的一个断点,只要盖州不失,营口海州广宁这些核心地区就无忧。

“伊勒慎……今年六十多了吧?”黄太吉问。

“六十三了。”多尔衮回。

“还能行吗?”

“臣弟以为,老当益壮。伊勒慎之勇,不亚于年轻人。”多尔衮道。

黄太吉微微点头:“这么说,辽南应可以挡住?”

多尔衮抱拳,表情坚定的说道:“虽不敢说十分,但辽南的奴才们一向都很忠勇,除了郑亲王的镶蓝旗,还有各部留守的汉军旗,尚可喜的天助兵,孔有德的天佑兵,他们一定不会让吴三桂轻易得手的。再者,此处和辽南相隔千里,就算立刻预警也是来不及了,只能希望奴才们能够奋起,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拼力向前,将明国捣一个稀巴烂,我们攻击的越猛,进展的越快,郑亲王和伊勒慎他们的压力就越小。”

说到这,再次躬身:“这只是臣弟的一些拙见,具体如何,还请皇上定夺。”

黄太吉点点头,目光看范文程和张存仁。

两人也都是赞同,张存仁拱手道:“皇上,辽南海岸怪石嶙峋,地广人稀,早在太祖皇帝时,就尽数将百姓迁到了内陆,如今辽南辽东海岸,除了我军驻守的城堡,其他地方可说是空无一人,就算明军登陆攻击,也抢不到什么军资,就旅顺,金州和盖州三地来说,明军从盖州登陆对我大清的威胁最大,但只要伊勒慎能坚守盖州,阻挡吴三桂去往海州,广宁的道路,尚可喜的天助兵再救援,等郑亲王大兵一到,吴三桂必然逃窜。”

范文程也道:“臣赞同,我大清和明国不同,明国乡野多是散居,没有围墙,我大清却都是屯子和堡子,即使是一百人的小屯子,也有相当的防御能力,明军虽然聚集了吴三桂和虎大威的兵马,渡海攻击,但其多是骑兵,或可有游击之能,但攻城是其短处,只要我大清死守各处城堡,就能拖住他们的脚步。”

刚才张存仁说的慷慨,范文程却是有点小心翼翼,不唯张存仁武将出身,曾经是大明的副总兵,现在又兼着汉军镶蓝旗的梅勒章京,也就是副旗主,范文程只是大明曾经的酸腐秀才,胆气本就不如张存仁,更因为范文程管着建虏的情报,主要负责细作。然自从去年以来,建虏的情报效率惨不忍睹,对明太子领兵的变化,没有详细了解,最终导致多铎的败北。

去年也就罢了,今年范文程痛定思痛,连续向关内派遣奸细,但成效却依然不显着,一个原因,就是明朝杀鸡儆猴,严厉打击晋商,彻底封锁了各处边关,再没有商人敢出关,以往将奸细混杂在商队中,时进时出的方法,立刻就没有了用武之地;

另一个原因,和过去明国边关查奸,疲于奔命,毫无效率不同,从去年到今年,明国边关忽然多了一些从京师来的锦衣卫,衔有圣命,专门查缉建虏奸细,后来知道,他们并非隶属于镇抚使司,而是属于京营军情司,随着这些锦衣卫的到来,明国对建虏奸细的查缉力度,一日比一日强,边关地区的百姓和士兵,但凡活捉到一个建虏奸细,都可以到他们那里领取一百两的赏银,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不但各级将士严查关隘,就是百姓猎户也都盯紧了关口,想要发一笔横财,如此情况下,建虏奸细的渗入,一日比一日难。

而在这其中,范文程渐渐意识到了京营军情司的强大,也知道,这个情报组织乃是明国太子的直属。

但对于这个军情司的首脑名字和内部运作,他虽然想尽办法,但却没有收获。

没有相当数量的奸细支撑网络,关外关内的联系,几乎被切断,建虏消息的传递也就越来越慢。在不能直接获取的情况下,范文程只能通过朝鲜来打探明国的情报,而关于大明从红夷人手中租借了一艘巨船,八艘中船,编入天津水师的消息。一直到八月份,建虏大军即将入塞的前夕,才通过朝鲜,辗转送到了范文程的手中。

范文程意识到其中的不寻常,急忙进宫觐见黄太吉。

两人都有警觉,都意识到明国加强水师,可能是在海上要有所动作了,因此,黄太吉特令旅顺金州提高警惕,并加派了守军,但此次征明,黄太吉还是按照原计划,从辽南征调了相当的兵力。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封州王围棋传奇南明谍影抗日之全能兵王农民将军抗战之烽火燃血姜先生的团宠小嗲精太娇了我成了大明勋戚一剑吞鸿让你入京当质子,你登基为帝?都市夜战魔法少男(库洛牌的魔法使)误入红楼,修仙人生穿宋,造反!【变宋】隋唐之乱世召唤抗日之陆战狂花夺宋:水浒也称王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重生刘协,假死后,曹操天塌了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穿越后我在封地召唤华夏英魂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黜龙大唐:我太子李承乾,截胡武媚娘我成了宋朝最有权势的地主极品大昏君江海潜寻三国:征战汉末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马谡别传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小军阀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从某科学开始的日常生活镇国少将军佛缘盛世耀明章红楼梦中人:贾环要翻身三国:杨卓来了存储诸天演武令风起大浩生死狙杀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重生之傲仕三国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被遗忘的角落:太平天国往事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穿越异时空的幸福生活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听闻我要退婚,娘子瞬间红温穿越弃子: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长生:我在大唐当土豪的那些年都贬为庶人了,再搞事我就反杀了!宋辽争霸:御虚门传奇千门36天局大秦:始皇帝,我真不吃软饭啊!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三国:开局一个碗,看吾三造大汉起兵谋反!你们真当朕沉迷修仙?我是袁术袁公路大明:开局向朱元璋索要皇位三岁就带妹妹和童养媳闯贞观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强国,从清末开始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我乃边军一小卒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亮剑李云龙我来助你做大做强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最强毒士:女帝让我收着点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揭皇榜:我竟是太子大明:我是朱标他舅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女帝送我去和亲,我奉天靖难!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寒门布衣,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抗战:关东崛起,从保安团起义开始!史上最强九千岁,开局修炼葵花宝典视频多彩:给古人看红色震撼小兕子驾到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烽烟四起:逐鹿天下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戍海疆边,称霸从杀敌开始饥荒:狩猎养家,我把娇妻宠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