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漕帮,青帮前身,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帮会,最早是漕运水手的一种行会性秘密结社,用于对抗官府和商家的欺压,最开始的大本营在天津,清朝雍正年间时正式成立,为清廷所默许,虽然是清朝才成立,但其实在明末时,漕帮就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和组织,只不过因为朝廷的压制,一直处于地下状态。

堵胤锡是通州厘金局主事,和漕船打交道最多,对漕帮有相当了解,因此才能在漕帮中召到人才。

“漕帮?朝廷不是禁止的吗?”

朱慈烺假装不悦,脸色一沉。

堵胤锡撩袍跪下,坦然说道:“回殿下,臣以为,建虏入塞,国族危急之际,但是愿意杀虏,愿意为朝廷效力之人,朝廷都应该接纳,纵使他们日常有过不法,闹过事情,都无碍于他们今日的报国之心,如果朝廷不纳,不止会寒了他们的心,更会让天下人以为,朝廷没有抗虏之心。”

“更何况,漕帮不过是一群靠运河为生的穷苦百姓,加入漕帮,乃是为了一口饭吃,连陕西的流贼,朝廷都给悔过自新的机会,何况漕帮?”

“昨日建虏围城,他们找上臣,愿意为朝廷效力,臣没有拒绝的道理。”

“但臣事先没有请示殿下,就直接接纳了他们,是臣的罪过,请殿下责罚。”

堵胤锡拜首在地。

朱慈烺望着他:“你不怕有人弹劾你吗?”

“怕。”

堵胤锡回:“但为国举才,臣无怨无悔。”

堵胤锡解释不多,因为他知道,太子殿下一定会理解。这也是他敢于在太子殿下直接说出漕帮两个字的原因。

如果是旁人说,朱慈烺会怀疑他是在演戏,但堵胤锡所说,他却丝毫也不怀疑。不唯堵胤锡赤诚的眼神,更因为这些日子里,他对堵胤锡已经有了深深了解,知道堵胤锡是一个心胸宽广,极有远谋之人,历史上,在几乎在满朝都反对的情况下,他能说服李过袁宗第等顺军余部,归顺南明,可谓是众人皆醉我独醒,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

今日也一样。

精通水性的漕兵漕丁,城中应该是有的,但同时拥有强健的体魄和勇敢的决心的人,怕是少之又少,这些漕帮中人,虽然平日里不安分,为了自身的利益,和官府商人对着干,但也正因为如此,锻炼出了他们过人的胆识,今日派人炸毁运河上的浮桥,怕是属他们最合适了。

“先生请起。”

朱慈烺伸手将堵胤锡扶起来,望着他的眼,肃然:“先生说的好啊,只要是真心为国效力的勇士,不管他以前做过什么,都可以既往不咎,这句话,先生可以代本宫告知城内所有之人,只要他们帮助朝廷守城,立有功绩,本宫一定上疏朝廷,赦免他们的罪刑!”

“臣代漕帮谢过殿下了。”堵胤锡躬身。

待堵胤锡起身,朱慈烺淡淡:“不过漕帮的要求,怕不会只有这么一点吧?不要赏金,他们所图一定不小。”

堵胤锡拱手:“殿下圣明,他们的确有其他要求。”

“什么?”

“段虎说,希望朝廷能认可他们……”

“胃口倒是不小。你怎么回答他们的?”

“臣叱喝了他,告诫他休得得寸进尺……等立了惊天的功劳,再和臣来谈这个吧。”

朱慈烺点头:“先生回答的很好,承认漕帮,可不是一件小事,不可贸然决断……不过也并非做不到,只要他们能帮助本宫,守卫通州,忠心朝廷,严守我大明的法纪,等到战后,本宫可上疏朝廷,请朝廷研议。”

“殿下英明。”

漕帮所要的,其实就是一个可以公开活动,能被朝廷承认的资格,就像清朝雍正做的那样,虽然没有正式承认,但基本默许,有什么事情,官府更直接找漕帮中的头头说话,省去了很多麻烦和误会。

将漕帮置于朝廷的法纪之下,其实是好事一件,而且就朱慈烺这个穿越者的理解,漕帮其实就是漕运工人的工会,替运河上的漕丁水手们争取利益,而他们的利益要被保障,根本一点就是要保证漕运的畅通,虽然长久来说,海运取代漕运是必然,到时候漕帮会受到损害,但就眼下来说,漕帮和朝廷的利益,其实是一致的,因为只有打退建虏,重开运河,漕运工人才有饭,漕帮才能有利益。

“草民参见殿下!”

段虎和护送袁继咸去往京师的通州巡检司百总段彪是孪生兄弟,五官相貌完全是一个模子凸出来的,但不同的是,段虎比段彪更壮,身材也略微高那么一点,虽然草鞋破衣,典型的脚夫水手的打扮,但站在河岸边,昂首挺胸,颇有气势。

朱慈烺在心中赞:好一条汉子。

但即便是这样的汉子,见到当朝皇太子之后,也是手足无措,满头大汗。

虽然明末,虽然乱世,但帝家在天下百姓的心目中,依然是有崇高的地位和不可仰视的尊贵。

朱慈烺温言勉励了段虎。

得太子的话,段虎脸色发红,跪在地上:“草民必效死命!”

……

从水潭离开,在唐亮的劝谏下,朱慈烺返回住处用膳,一路,就看到百姓们扛着各种各样的大门板,甚至有人抬着棺材,源源不断的往南城墙送去,通州虽然是一个小城,但因为临近京师,为北运河的终点,因此城内商业繁华,大小商铺,鳞次栉比,而在商业之外,通州还是京畿附近的一个文化中心,城中有书院四处,文庙武庙,贡院,佛寺,应有尽有,更不用说,城内还有大量的官署,而这些地方的大门,现在都成了厚实木板的主要来源,不过依然不够使用,所以通州知州张凝和号召城中百姓捐献门板,百姓们积极响应,很多人不但是把自家的门板,有的甚至是将预备的棺材板,都拿出来,交给朝廷。

朱慈烺走马街道,心中感动。

但愿建虏早灭,还大明百姓一个太平。

“殿下,建虏的炮台快成了!”

刚回到住处,唐通派人来报。

“上城!”

朱慈烺放下吃了一半的碗,急急往南城楼。

和他离开时不同,此时的西南角城墙,一面面由数个门板组合而来的巨大木板,已经在城头准备完毕,用绳子捆紧两头,拉住了,只等命令,就可以从城头垂放下去,为城墙披上防弹衣,而城头的护卫木板,也已经准备妥当,只等护城板放下去之后,就会把它们竖起来,为城头也加上一个罩子,以遮挡建虏的炮弹和箭雨。

朱慈烺走到墙垛边,举起千里镜仔细看,他发现,建虏驱赶被俘虏的明军将士,在城下五百步的地方,筑起了一道将近两里长的、用泥土袋堆砌起来的护卫墙兼炮台,从炮台的方向看,建虏果然是把轰击的重点,放在了通州旧城的西南角。

虽然通州城今年修缮加固了很多,但因为旧城根基的原因,西南角仍然是属于比较脆弱的一个地方,从黄太吉选择西南角就可以知道,他对通州城,有相当的研究和了解。

此时,筑墙的俘虏兵正被驱赶退去,而建虏大营之中,东南角的一处营帐,从早上到现在,一直都有浓烟在升腾,朱慈烺猜测,那应该是建虏的随军工匠,正在铸造大炮使用的铁弹--铁弹携带不便,所以黄太吉这一次入塞并没有携带铁弹,而是带了工匠和模具,运河之战后,他派人在周边收集铁料,就地铸造,接下里的一段日子里,建虏军中的炉火怕是不会停。

通州也一样,城中工匠也正在彻夜铸造铁弹。

“呜呜~~~”

大约半个时辰后,建虏营中忽然响起了阵阵号角和慢鼓声。

城头守军,立刻就紧张了起来。

接着,建虏大营营门大开,一队队的建虏兵马快速而出,骑兵,步兵,炮兵,各依队列前进,八旗各种颜色的军旗在空中飘扬,战马汹涌,从城头看,建虏兵马盔明甲亮,士气颇高,即便是行进之中,队列也很是齐整。

出营之后,以五百人为一个方阵,在通州城外的原野之中摆了开来,长枪如林,黄白蓝红各种军旗都快要把整个原野都填满了。

最中间,那一杆白色团龙大纛之下,一名身披建虏正白旗甲胄的建虏亲贵驻马而立,在众多精锐白甲兵的护卫中,正向通州城头而望。

“多尔衮……”

朱慈烺心中默念。

黄太吉之后,就属此人了。

但朱慈烺此时最在意的,并不是多尔衮,而是建虏的炮兵,通过千里镜,他清楚看到,建虏炮兵最先推出的,乃是三门中等以上的仿红夷炮,观其体型和重量,其威力应该是不容小觑的,其使用的弹子,怕在十磅,也就是八斤左右。

黄太吉这一次真是一反常态,过往建虏入塞,讲究的是轻便,从不懈怠重武器,但这一次却带了重炮。

三门大炮,在距离通州城墙八百步的距离停了下来,穿着红色甲胄的建虏炮兵开始设置炮阵,炮手们调整炮身,擦拭炮管,忙忙碌碌,看来,八百步是它们最优的射程。

“李顺,能打到否?”

朱慈烺立刻问。

“只有一门,臣亲自操炮!”

通州城中的重型火炮不多,能轰到八百步的,只有一门年初从京师运来的仿红夷炮。

“快去!”朱慈烺挥手。到这时,他已经完全明白黄太吉堆砌防护墙的用意了,重型的,能轰到通州城墙的火炮,就在合适的距离摆开,而那些轻型的,射程不够的火炮,则全部推到防护墙之后,如此,大小火炮一起轰击,令通州难以招架。

一旦城墙塌了,建虏蜂拥而入,城内兵马是绝挡不住他们的。

而此时,建虏炮兵已经开始装填弹药,看样子,准备要试炮了。

“殿下,此地危险,请你下城吧。”大战在即,唐通杨轩宗俊泰等人为建虏即将展开的攻势焦急,但更为太子殿下的安全担心,他们围在太子身边,齐声请太子殿下下城。

朱慈烺摇头:“不,本宫要亲眼看,建虏火炮,究竟有多大威力?”

“殿下!”所有人都跪下了,连连叩首,通州或可有失,但太子绝不能有失,不然就算守住了通州,他们这些人也逃脱不了斩首的下场。

没办法,朱慈烺只能暂且下城。

太子下城的同时,唐通杨轩等人站起来,大声的下令,“快,下木板!下木板啊!!”

于是,一面面巨大而沉重的木板,用绳索吊挂,数十名军士用力拉扯,慢慢地放下城头,覆盖在了城墙之上,再将绳索捆在城头的巨石之上就可以了。和玉田之战时不同,当时阎应元收集的厚板,大部分都是棺材板,长度宽度有限,难以完全覆盖城墙,这一次通州使用的都是巨大的门板,放下去之后,西南角,面对建虏炮阵方向的城墙,将近两里长的城墙,被护了一个七七八八。

防护板放下去之后,城头的护卫木板也迅速的被竖了起来,弓上弦,刀出鞘,炮兵就位,士兵们按照将官事先的命令,谨守自己的区域,一个个京营特有的圆盔之下,是一张张紧张但却严肃的脸,若是朱慈烺此时还在城楼,他一定会非常欣慰,虽然运河败了,但精武营的士气和战心,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这中间,在建虏的三门大炮摆开炮阵的同时,二十几门的中型炮也被推了出来,连操炮的炮手带后勤,一共五百多兵,一阵急急慌慌地快推,在距离通州城墙六百五十步的距离停下,开始建立炮阵,最后是七八十门的小炮被推了出来,大部分都是佛朗机,建虏炮兵将它们一口气推到防护墙之后,以防护墙为凭借,准备对城头轰击。

“砰!”

最先鸣响的是建虏的三门重炮。

虽然不是红夷大炮,但其声依然是震动天地,白烟冒起处,感觉大地晃动,一枚铁弹从炮膛中呼啸而出,向通州砸将过来。

“闪避!”

有观望的将官大声喊。

其实不用他喊,明军将士都已经闪避起来了。

而随着第一声炮响,通州攻防战的序幕,正式被拉开。

————————感谢“无解疯子”的打赏,谢谢~~~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封州王围棋传奇南明谍影抗日之全能兵王农民将军抗战之烽火燃血姜先生的团宠小嗲精太娇了我成了大明勋戚一剑吞鸿让你入京当质子,你登基为帝?都市夜战魔法少男(库洛牌的魔法使)误入红楼,修仙人生穿宋,造反!【变宋】隋唐之乱世召唤抗日之陆战狂花夺宋:水浒也称王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重生刘协,假死后,曹操天塌了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穿越后我在封地召唤华夏英魂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黜龙大唐:我太子李承乾,截胡武媚娘我成了宋朝最有权势的地主极品大昏君江海潜寻三国:征战汉末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马谡别传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小军阀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从某科学开始的日常生活镇国少将军佛缘盛世耀明章红楼梦中人:贾环要翻身三国:杨卓来了存储诸天演武令风起大浩生死狙杀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重生之傲仕三国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被遗忘的角落:太平天国往事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穿越异时空的幸福生活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听闻我要退婚,娘子瞬间红温穿越弃子: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长生:我在大唐当土豪的那些年都贬为庶人了,再搞事我就反杀了!宋辽争霸:御虚门传奇千门36天局大秦:始皇帝,我真不吃软饭啊!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三国:开局一个碗,看吾三造大汉起兵谋反!你们真当朕沉迷修仙?我是袁术袁公路大明:开局向朱元璋索要皇位三岁就带妹妹和童养媳闯贞观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强国,从清末开始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我乃边军一小卒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亮剑李云龙我来助你做大做强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最强毒士:女帝让我收着点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揭皇榜:我竟是太子大明:我是朱标他舅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女帝送我去和亲,我奉天靖难!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寒门布衣,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抗战:关东崛起,从保安团起义开始!史上最强九千岁,开局修炼葵花宝典视频多彩:给古人看红色震撼小兕子驾到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烽烟四起:逐鹿天下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戍海疆边,称霸从杀敌开始饥荒:狩猎养家,我把娇妻宠上天!满门忠烈,被退婚后我成了女帝宠臣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