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黄太吉,这个满清的奠基者,联合蒙汉,壮大满清,对明做战,几无一败的心头大患,终于是死了,归于了尘土,想到此,朱慈烺忍不住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只觉得心里的那一块大石头,可算是安安稳稳地落了地了。

虽然多尔衮也不是好对付的,但比起狡诈的黄太吉,多尔衮的手腕,总是少一些的。

最重要的是,黄太吉死后,建虏表面的团结被打破了,不管是豪格继位,多尔衮继位,或者是像真实历史那样,由黄太吉的九子福临,也就是顺治继位,建虏内部的矛盾,一时是无法平息的,除非大明再有“甲申之变”和吴三桂的请清兵入关,否则,建虏人一辈子也不可能入主中原了。

而此次入塞劫掠失败,建虏元气大伤,蒙古人马也损失不少,大明边境,或能有一到两年的安稳了。

确定了黄太吉身死的重大消息之后,朱慈烺不再担心建虏是伪退,他率兵继续追击,先后在蓟州和永平府,和建虏发生了两场战斗。蓟州战果不大,但永平府之战,却击溃了不甘心空手出关,试图劫掠永平府的两万蒙古兵,斩杀两千骑,又给了蒙古人沉重一击。

而就在此战中,一个骁将进入了朱慈烺的视线,那就是明末清初,被人称为当代吕奉先,又号“马鹞子”的王辅臣。

顺义之战中,王辅臣就因为其勇猛的表现,被朝廷嘉奖,永平府之战中,太子殿下亲临,王辅臣更是拼命表现,乱军之中,他手中一杆长刀,左突右冲,无人能挡,令朱慈烺第一次领略到了,掌中刀,胯下马,明末汉人第一猛将的风采。

作为一个想要逆转历史的穿越者,遇上王辅臣这样的猛将,肯定是必须收服的,不管王辅臣是不是像历史上记载的那样,是一个三心二意,翻脸不认人,对谁也不忠心的三姓家奴,但朱慈烺相信,只要将他收在身边,真诚以待,悉心教导,令其知道忠义,就不信王辅臣愿意做一个叛贼。

另有史书记载:王辅臣为人,恭以事上,信以处友,宽以待人,而严以御下,然有功必赏,虽严,士亦乐为之用。

从后一句看,王辅臣俨然就是一个难得的将才啊。

“王辅臣,本宫欲招你入武襄左卫,为本宫的亲卫,你可愿意?”战斗结束,朱慈烺亲自召见王辅臣,先予以重赏,然后欲将其收入麾下。

王辅臣大喜,他只是佣人之子,在明末的饥荒乱世里,仗着一身武力,漂泊谋生,对他来说,谁给他饭食,谁给他荣华,谁就是他忠心的主子,反之,他就会毫不犹豫的抛弃,而若论天下的尊贵,最能给他荣华富贵的人,除了当今皇上,怕就是眼前的太子殿下了,得太子殿下的垂青,他如何能不喜?

“臣愿意!赴汤蹈火,肝脑涂地,在所不辞!”王辅臣大声。

朱慈烺微笑点头。

像王辅臣这样的人,在没有确定他的心志之前,绝对不能重用,以免惹出大祸,留在身边,一边用忠义教导他,一边培养相互间的感情,使之成为自己的心腹,等时机到了,再放他出去,到外面独领一军。

收服王辅臣的同时,朱慈烺对大同总兵姜镶也分外留意。

历史上,李自成的大军逼近京师,因为在山西宁武关前损兵折将,被周遇吉的死战打怕了,李自成本已经有退缩返回西安、整顿兵马之意,但就在此时此刻,姜镶的降表却送到了,这大大鼓舞了李自成,原来我的名声已经这么大,连堂堂大同总兵,都主动投降于我了!于是他领兵继续向京师前进,最终造成了甲申之变,改变了中国三百年的历史。

如果姜镶不那么积极,只是观望,哪怕是李自成兵临大同城下再投降,甲申之变也许就不会发生了。

姜镶之祸,甚矣。

姜镶虽然是大明将门世家出身,但其心中毫无忠义,只为个人利益打算,闯来了降闯,清来了降清,膝盖软趴趴,是人就可以跪。

这样的人,朱慈烺心中厌恶。

但就实务来说,姜镶也并非一无是处,起码带兵还是有一套的,顺治六年,他在大同反正之时,面对多尔衮统领的十万大军,坚守半年,令多尔衮束手无策,最后多尔衮本人也病死在大同城下。由此可知,姜镶还是有一定能力的。

对姜镶这样的人,用肯定是要用的,但不能重用,朱慈烺想着,找机会,还是要把姜镶从大同总兵的位置上换下来,虽然松锦之战中,大同兵精锐尽失,但大同镇是大明九边重镇,为京师西面的门户,境内民风彪悍,又临着蒙古,青壮年多会骑马,有不错的兵源,这样的地方,交给姜镶这样三心二意,没有忠义的总兵,朱慈烺是不放心的。

王辅臣和姜镶,一个观察,一个保留使用,而对于宣府总兵周遇吉,朱慈烺却是毫无保留,一心一意要重的,顺义之战时,宣府骑兵损失惨重,几乎是全军覆没,因此在分配缴获的蒙古战马时,朱慈烺给宣府镇多分派了两百战马,甲胄辎重,更是不吝给予。

周遇吉不善言语,对太子殿下只是感激。

永平府之战后,建虏主力已经退出了长城边关,大军留也无用,于是朱慈烺令顺天巡抚潘永图暂时留守遵化,和蓟州总督赵光拚共同负责蓟州防线,以防建虏杀一个回马枪,然后他率领张国维、吴三桂、周遇吉、马科、虎大威、唐通、白广恩、姜镶等有功将帅返回京师。

而就在到达京师的前一天,他收到了军情司萧汉俊送来的密报。

看完密报,朱慈烺脸色沉沉。

这已经是近期萧汉俊送来的第三封密报了。

三封密报都不关军务,不关朝政,只关两个字:流言。

都说人怕出名猪怕壮,想不到堂堂大明太子,居然也会有这样的烦恼。

说他和建虏达成了朝廷不愿意和建虏达成的秘密协议,所以建虏才退兵,这实在是一种侮辱,朱慈烺觉得,建虏派人传播这种流言,不但侮辱他的人格,也是在侮辱了崇祯帝和大明百官的智商---如此拙劣的谎言,我那父皇岂会相信?

但是当看到京师最近三天忽然流传开的那四句童谣,他额头立刻就冒出了细汗。

……东边来,帽下口,一年两年殿上走;一个天。两个天,扫掉嵩藁换新颜。

杀人诛心啊这是。

和建虏签订秘密协议之事,可以派人调查,轻易的就能查出真相,但这四句童谣,天下地下,却没有人可以为他澄清,连他自己都无法说清楚---未来的事情,谁能知道?说他一年两年就要取代崇祯帝,这岂非是将他置于了一个“篡位者”的角色?

萧汉俊在密报的最后说道:“臣无能,京师为锦衣卫和东厂控制,臣无法揪住散播留言者。”

又道:“建虏退走,京师百姓奔走相告,都说是太子殿下之功,殿下声望已达顶峰,再联系童谣,臣冒死直言,陛下怕是会有疑心啊,望殿下有所准备……”

看完萧汉俊的密报,朱慈烺脸色不但是凝重,而且有点发青,他意识到,自己穿越以来的最大风暴,正在酝酿中,随时都有可能扑面而来---流言童谣,必然都是建虏的诡计,想不到在仓皇撤退、急于回到沈阳抢夺权力之中,多尔衮也不忘记使出离间之策,看来,自己对多尔衮还是小视了,多尔衮也许比想象中更难对付。

自古以来,人和事都好对付,战场上,面对敌人的真刀真枪,也可以闪躲,但这种空穴来风的谣言,却最是难以应付,尤其谣言和童谣结合,变成预言性质之后,就更是难以化解了,如果主事之人,轻信童谣,产生芥蒂,有再多的解释,也怕是难以消解。

即便是最亲密的父子。

朱慈烺默默想着,眼前闪现崇祯帝疲惫严肃的面容,一直以来,崇祯帝都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严父,但朱慈烺内心却知道,父皇是一个外冷内热的人,对他这个太子,极尽关心和爱护,对大臣其实也一样,有君子之心,一直想要效仿古代的君明臣贤。

只是性子急躁,可以轻易被感动,也可以轻易被激怒,加上国事纷乱,内外灾祸不断,以至于乱了方寸,同时疑心也是很重,说他和建虏签署秘密协议,或许不会给他造成什么伤害,但这四句童谣,还有京师百姓对他山呼海啸的拥戴,却有可能伤到父皇那脆弱的自尊心,到最后,有可能会生出一些不应有的怀疑……

如果是朱慈烺的本尊,一定不会、也不敢这么猜疑自己的皇帝父亲,朱慈烺是穿越者,前世身为残疾人的白眼和目睹的一些悲惨,令他心志比一般人坚定的多,熟读的历史,加上穿越以来的相处,更是令他对崇祯帝有了自己的一些独特看法。

崇祯帝不是昏君,但对于权力,却一直都有一种一定要抓在手中,谁也不能威胁的执念。

他不会用最坏,但却也绝不敢用最好去想象崇祯帝对此事的处置。

做最坏的打算,用最大的诚意,他相信,虽然他和崇祯帝不是真正的灵魂父子,但却是货真价实的血肉父子……

“父皇,你真的会怀疑我吗?”

最后,朱慈烺忍不住轻轻叹。

……

第二天中午,太子朱慈烺率领的得胜大军,抵达京师安定门。

首辅周延儒率领满朝众臣连同京师的勋贵,早已经在城门前等候,而官道两边,城外门外,看热闹的京师百姓,已经挤得水泄不通。

朱慈烺银盔银甲,于众将簇拥之中出现。

所谓众星捧月,北辰星拱,正是如此。

一番仪式,鼓乐,内廷司礼监秉笔王承恩展开黄帛,宣读崇祯帝的圣旨,

朱慈烺率众将谢恩,然后入城,去往皇宫,去面见崇祯帝。

内内外外,一切都是喜庆,乍看起来,丝毫没有受到谣言的影响。

原本,原兵部侍郎,现在是山东保定总督的吴甡,应该早于太子回京,而吴甡在击败豪格之后,本来也是要趁势追击,以解通州之围的,但行到半途,消息忽然传来,说建虏已经从通州撤兵,而同时的,山东却发来求救军报。原来,山东总兵尤世威带兵北上勤王,省内兵力空虚,一直蛰伏不动的闻香教,趁机起事,短短五天时间,就已经攻陷了三四个州县,山东半岛震动,山东巡抚王永吉见势不妙,紧急向朝廷求援。

作为保定山东总督,吴甡首先要负责的就是保定山东事务,山东有危,他不能不顾,于是他令刘耀仁带了京营兵返回京师,他自己则是率领山东总兵尤世威,连同贺珍的三千营,一起回援山东,剿灭闻香教。

朱慈烺带兵回京的时候,吴甡正带兵围剿闻香教的残余。

“宣太子,领兵部侍郎,总督宣大军务张国维,宁远总兵……进殿!”

门前监大声传旨。

皇极殿上,朱慈烺见到了分别将近三月的崇祯帝。

当迈过门槛,望见端坐在御座上的崇祯帝,发现崇祯帝脸上带着笑,目光如常时,朱慈烺心中微微一松,或许,自己多虑了,对于京师那居心叵测,但却又毫无逻辑的流言和童谣,父皇一点都没有相信。

“儿臣朱慈烺叩见父皇!”

朱慈烺来到殿中御台下,在左右两侧文武百官的瞩目下,向崇祯帝跪拜,此时的他,已经换了一袭崭新的龙纹便服,头戴善翼冠,腰中玉带,脚下黑靴,英雄少年,气宇不可形容,两侧的文武,都是在心中暗叫一声,我皇明好一个国本。

朱慈烺身后,张国维领着吴三桂周遇吉等人都是跪拜。山呼万岁。

御座上,崇祯帝微微颌首----满朝文武,猛将云集,真映着大明气势如虹,崇祯帝忍不住欣慰。

“众卿平身~~”司礼监王之心代为表达圣意,随即再度传旨。

张国维,周遇吉白广恩唐通姜镶,连同精武营刘肇基,马德仁,刘耀仁,贺赞,阎应元,杨轩等勤王有功,连同吴三桂虎大威等渡海攻击的有功之臣,都被升官加爵,官爵都升了一级,都督同知升左右都督,都督佥事升都督同知,张国维被赐了斗牛服,吴三桂等人赐了玉带,赏了御酒,以示圣恩。

至于银两,则都是象征性的。

————感谢“韭菜猪肉侠”的打赏,谢谢~~~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封州王围棋传奇南明谍影抗日之全能兵王农民将军抗战之烽火燃血姜先生的团宠小嗲精太娇了我成了大明勋戚一剑吞鸿让你入京当质子,你登基为帝?都市夜战魔法少男(库洛牌的魔法使)误入红楼,修仙人生穿宋,造反!【变宋】隋唐之乱世召唤抗日之陆战狂花夺宋:水浒也称王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重生刘协,假死后,曹操天塌了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穿越后我在封地召唤华夏英魂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黜龙大唐:我太子李承乾,截胡武媚娘我成了宋朝最有权势的地主极品大昏君江海潜寻三国:征战汉末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马谡别传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小军阀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从某科学开始的日常生活镇国少将军佛缘盛世耀明章红楼梦中人:贾环要翻身三国:杨卓来了存储诸天演武令风起大浩生死狙杀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重生之傲仕三国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被遗忘的角落:太平天国往事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穿越异时空的幸福生活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听闻我要退婚,娘子瞬间红温穿越弃子: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长生:我在大唐当土豪的那些年都贬为庶人了,再搞事我就反杀了!宋辽争霸:御虚门传奇千门36天局大秦:始皇帝,我真不吃软饭啊!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三国:开局一个碗,看吾三造大汉起兵谋反!你们真当朕沉迷修仙?我是袁术袁公路大明:开局向朱元璋索要皇位三岁就带妹妹和童养媳闯贞观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强国,从清末开始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我乃边军一小卒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亮剑李云龙我来助你做大做强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最强毒士:女帝让我收着点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揭皇榜:我竟是太子大明:我是朱标他舅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女帝送我去和亲,我奉天靖难!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寒门布衣,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抗战:关东崛起,从保安团起义开始!史上最强九千岁,开局修炼葵花宝典视频多彩:给古人看红色震撼小兕子驾到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烽烟四起:逐鹿天下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戍海疆边,称霸从杀敌开始饥荒:狩猎养家,我把娇妻宠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