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又说了几句后,江琢带着大福往客栈走去。
一路上的人来来往往,大福心中感慨,这可比她刚到嘉山时热闹的多。
“码头建完以后,还要做什么?我觉得总要有点嘉山独有的东西,才会吸引商人前来吧?”大福问完这话,就开始思考。
“江家在这里设了茶园,会雇佣当地人采茶,种茶。嘉山上有山参,若是出货量稳定,也会有商人来收山参,不过,不管如何,嘉山都不可能一下就改变现状,我们能做的就是,把架子搭起来,剩下的还要靠他们自己。”江琢手牵缰绳,环抱着大福,语气轻松的向着大福说道。
江琢这话没错,他们不可能一直留在这里,只能是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吸引些年轻人回到嘉山,要彻底改变嘉山还是要靠他们的努力。
第二日下午,嘉山镇整个沸腾起来,街道上的人挤挤扛扛,都为了看猎到的黑熊。
大福也去凑了热闹,几十人抬着一只一人多长的熊瞎子。大福看到人群后跟着的江琢,费劲的挤到他身边,语气关切:“你可有受伤?”
今日上午,两人还在客栈时,邢六着急忙慌的来找江琢,说上山打猎的人遇到了黑熊,有人跑回来报信,让召集人前去捉熊,江琢嘱咐大福几句,就匆匆的出门了。
“没事,去的人太多了,我全程都未下马,这黑熊也吓坏了,几十人追它自己。”江琢说完竟爽朗的笑了起来。
大福很少见到江琢这么放肆的笑声,当即就被感染了情绪:“现场很有意思?”
江琢点头:“去之前怕有危险留你在客栈,去了以后后悔没带你去看热闹,谁也没想到竟然去了那么多人…”
江琢与大福细细道来,大福听后,突然灵光一闪:“这就是个好机会啊!找人宣传一下。”“去茶馆,找说书先生,写出几个有趣的故事,让附近的茶馆先生讲,肯定能吸引不少人来的。”大福兴奋的建议。
“嗯,是个好主意!”
来看黑熊的人太多,大福和江琢也不与他们挤了,转个弯,走小路先回客栈了。
大福说干就干,当下就要回清河撰写她的着作,江琢无奈,交代完衙门的捕快,就带着大福坐船回清河了。
大福经过几天的废寝忘食,把她写出来的故事交给了江琢。
“三兄弟大战黑熊精?”
大福挑眉点头。
江琢又翻开下一篇,皱眉道:“蚌精的报恩?”
江琢翻出最后一篇:“山参福娃娃?”
“怎么样,这是为了嘉山的山和水量身定做的故事。”大福一脸的自信。
“你确定可以吗?都是山精鬼怪的。”江琢表示怀疑。
大福拍拍江琢的肩膀,沉声道:“放心,绝对爆火,人家能写出人脸鱼身的生物,我写几个山精不过分,拿去投放吧。”
过了半月,江琢不但带回了小故事爆火的消息,还带回了夏沁的书信。
大福清醒后,分别给夏沁和周将军写了平安信,她怎么也没想到会收到夏沁的回信,立即打开来看,嘴角立刻扬起了笑容。
“写的什么这么高兴?”江琢特意问起。
“没写什么。”大福笑着把书信收了起来。信上确实没写什么,不过就是几个字而已:“大福,好!孩子,好!”然后署名夏沁。不过,这是她第一次收到回信,小心翼翼的将信收好。
好消息接踵而来,这日,江琢回来带回了个木盒,大福以为是要送他的礼物,江琢却说是周将军派人送来的孩子百天礼物。
大福打开,果然还是沉甸甸的两个金福锁:“没有信吗?”大福诧异问道。
江琢缓缓从怀中取出两封信来,将其中的一份薄薄的信封递给大福,自己却打开了另一封厚厚的信件。
大福惊奇,他们来嘉山这么久,周含毅从来没给江琢写信,这次竟然给他写了这么厚厚的一封。
“刚收到信时,我都没敢打开看。”江琢幽幽叹气。
大福却笑了出来,好奇的看着江琢:“写的什么?给我看看。”
江琢眉头越皱越紧,脸也垮的难看:“你别看了,前面全是在骂我,后面估计也是这了。”
大福哈哈笑出声,这才慢慢打开了自己的信--宁宁,受苦了。
简短的一句话,就让大福眼眶发热。
虽然大福给周含毅的信中并未书写难产一事,但女子生产本就是惊险万分,更何况她还是双生子,其中的艰难可想而知。
江琢默默的将人抱住,附在大福的耳畔轻声说道:“我的大福受苦了,不会再有第二次了…”
很快就到了孩子百天的日子,江老爷紧赶慢赶在百天前一天到了清河,本来江夫人也要来,却被江老爷劝住,她晕船严重,坐船太过遭罪,他替她来看看孩子。
俗话说隔代亲一点不假,江老爷见到孩子,嘴就没有合上过,一直夸孩子这好那好,抱住孩子就不愿意放下,送给孩子的是两块晶莹剔透的玉佩,入手清凉冰肌。
江老爷说这是他偶然得到的一块清凉玉,夏季佩戴解暑降温,大福觉得稀奇不已,跟着有钱人果真长见识。
江老爷原定在清河呆三日,但看到孩子后,硬生生多留了四日,走时还是恋恋不舍,要江琢和大福早点回江府,江夫人在家已经是望眼欲穿了。
江琢答应下来,等嘉山忙完,会带大福回华城。
这句忙完就回,一直到孩子周岁他们还未回去过,江夫人果然坐不住了,说什么也要来清河给孩子过生辰。
两个孩子已经会叫人了,“爹爹”喊的最清楚,“娘亲”只能喊成“娘娘”,所以孩子一喊她,她就觉得自己已经入宫。
在江夫人来之前,大福一直在教两个孩子喊“祖母”“祖父”,但效果明显不好,只会口齿不清的喊“祖祖”。
大福叹气,临时抱佛脚果然不行,应该早几个月就开始教的。
江琢却安慰她,哪怕孩子叫“猪猪”,她娘见到孩子也会乐开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