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百艘海船出了钱塘湾,继续沿着海岸线浩浩荡荡南下,船舱内,陈庆绘制了一幅澎湖大岛的地图,看得晁昆啧啧称奇,“郡王怎么会知道澎湖大岛的样子?”

陈庆淡淡笑道:“听别人说的,我对澎湖大岛很有兴趣,问过不少出海的人。”

晁昆迟疑一下道:“事实上,郡王看到澎湖大岛,一定会失望的。”

“为什么会失望?”陈庆好奇地笑问道。

“因为整个大岛都是森林,非常茂盛,一直延伸到海边,空地很少,如果几万人上岛,恐怕连扎营的地方都没有。”

陈庆微微笑道:“树木多,就说明造房屋的资源很多,这是好事,可以砍伐树木一步步推进。”

晁昆吃惊道:“那岂不是要猴年马月去?”

“三郎,怎么和郡王说话的?”晁清脸一沉,不满地斥责道。

陈庆摆摆手,“不妨事,我们现在只是闲聊,不是谈正事!”

晁昆小声道:“我说的是实话嘛!大岛上不光树木多,还有土人,地盘意识很强烈,若惹恼了他们,会被毒箭射杀。”

陈庆笑道:“你可能误会了,我并不是说两三年开发完澎湖大岛,我说的开发都是以百年来计算,先是一个村,人口越来越多,变成几个村还有镇,二十年后会出现第一座县城,再过十几年又出现第二座县城,百年后有了四五座县城,就能形成一个州府。“

“百年啊!”

晁昆惊讶地张大嘴,他还以为郡王马上就要驻军移民,原来是在说百年之后的事情。

陈庆又道:“但我确实要驻军,我考虑先在澎湖小岛驻军,驻军是泉州军队的一部分,是一支水军,也需要向澎湖小岛移民,三五千人左右,凡愿意移民去澎湖岛或者澎湖大岛上的人,终生免税,他们的子孙都能免税,至少一百年内是这样。”

旁边晁清道:“卑职确实有点不明白,郡王要泉州,只是为了澎湖大岛吗?”

陈庆摇摇头,“澎湖大岛只是一部分原因,真正原因是,我们需要一个海港,需要进行海外贸易,需要水军有个驻扎之地,也需要有个造大船的地方,明州其实不错,但它离临安太近,不安全,所以我考虑泉州,它在各方面的基础都很好,值得我们固守。”

晁昆想了想道:“卑职愿意留在泉州,专门负责移民澎湖岛。”

陈庆把他带来的原因就在这里,难得他主动开口,陈庆微微笑道:“你的职责还是市舶署,只是同时兼管澎湖移民,希望你能把心静下来,扎扎实实做上几年,你只要做满五年,我任命你为泉州知府,或者市舶署署令。”

晁昆大喜,“五年后,我恐怕也只有二十四岁,郡王要说话算话。”

陈庆微微一笑,“我虽然不是金口玉言,但也一定言而有信!”

.........

泉州一直是宋朝重要的海港,但真正成为大宋第一大海港,还是在南宋中后期,南宋朝廷北上无望,开始大力发展海外贸易,以获得巨大利益和税收,海上丝绸之路也是在这段时间形成。

陈庆乘坐的百艘大船,大部分都是从泉州调去江陵,绝大多数船工也都是福建路人,他们对泉州港轻车熟路。

这天上午,百艘海船浩浩荡荡驶入了泉州湾,大船不断靠岸,三万大军也开始陆续登陆。

泉州的官员事先并不知道陈庆到来,所以当三万大军出现在泉州城外时,城内的官员都吓坏了,以为是海盗来袭。

泉州知事名叫何经,建州人,进士出身,四十余岁,长得十分黑瘦,也颇为精明能干。

当他听说海港那边出现数万大军时,他顿时脸色大变,立刻想到了海盗,朝廷可从来没有派几万大军来泉州,枢密院也事先没有任何文书送来。

他急令关闭城门,召集一千乡兵上城防御,尽管一千乡兵根本防不住数万大军,但聊胜于无。

这时,晋江知县蔡守志飞奔跑来,远远大喊,“何知事,他们不是海盗!”

何经迎上前问道:“蔡知县怎么知道?”

蔡守志扬一扬手中的信,“这是外面射进城的信,外面是西军,而是陈庆亲自到了。”

“西军?”

何经愣住了,他当然知道西军,陈庆的大名也早已如雷贯耳,但川陕的西军怎么会跑到泉州来?

他连忙接过信,上面写着‘大宋雍王、太师、骠骑大将军、川陕宣抚使陈庆致泉州官民。’

何经连忙取出信,信中写得很清楚,泉州已经归属于川陕宣抚使司管辖,他们有朝廷的管辖权转移牒文和天子手谕。

“知事,我们该怎么办?”

何经叹口气,“还能怎么办,赶紧开城迎接雍王的到来。”

.........

陈庆的三万大军并没有进城,而是在城外扎下大营,陈庆在三千士兵护卫下来到城门前,知州何经、通判颜文烈、知县蔡守志等一般官员出城迎接陈庆的到来。

陈庆让晁清高声宣读了天子手谕,正式宣布泉州不在属于福建路管辖,而是隶属于川陕宣抚使司管辖。

当然,泉州依旧属于福建路,这是它的地理位置决定的,只是它的管辖权变了,和福建路没有关系,也和朝廷没有关系,而是属于陈庆的势力范围。

只是朝廷用各种合法的条例和语言来描述这件事,但本质却是,它被朝廷割让给了陈庆。

泉州的官员们个个精明,立刻明白了这个道理,他们以后的效忠对象不是天子了,而是雍王陈庆。

陈庆没有为难他们,给他们十天的时间来做选择,愿意效忠自己,那就继续留任,如果无法接受效忠天子以外的人,那也不勉强,可以选择辞职,陈庆给每人一笔丰厚的辞官钱,请他们各自回乡。

陈庆在官员们陪同下,巡视了晋江县城是大县,县城周长三十里,人口二十余万,还有数万旅居这里的商人,县城治理得不错,车马有序井井有条,商业十分发达,县城大部分人的饭碗都和海外贸易有关。

陈庆上了城墙,可以清晰地望着远处的海港和海湾,以及停泊在海湾中密密麻麻的大船。

“请问何知事,从这里到澎湖岛要乘船多久时间?”陈庆问道。

何经挠挠头,“请问雍王问的是大岛还是小岛?”

陈庆微微笑道:“先说小岛吧!”

“要看风向、天气、水流以及船只本身情况,正常两千石渔船要三到四天左右,如果要去大岛要再加两天。”

“晋江县对澎湖岛屿有管辖吗?”陈庆又问道。

何经着实对澎湖岛不熟悉,想了半天才搜索到一点记忆。

“我们对澎湖小岛有一点管辖,晋江县有一名文吏大概每两个月会去一趟。看看岛上的情况,呆上一天就回来,好像是这样,菜知县,没错吧!”

蔡守志点点头,“一点没错!”

陈庆点点头,“小岛上目前有多少人?”

何经这下真的不知道了,他回头看了一眼知县蔡守志,蔡守志连忙躬身道:“回禀雍王,约两千人不到,基本上以渔民为主,有座小镇,镇上有一些店铺,县里前年在镇上还办了一所学堂。”

陈庆点点头又道:“那位每两个月去一趟岛上的文吏叫什么名字,我想见见他。”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无敌万岁爷封州王围棋传奇南明谍影顾陌智脑抗日之全能兵王农民将军抗战之烽火燃血姜先生的团宠小嗲精太娇了梦回盛乾之帝王征程我成了大明勋戚一剑吞鸿都市夜战魔法少男(库洛牌的魔法使)春风玉露三国:从何太后妹夫开始让你入京当质子,你登基为帝?皇孙白手起家大乾暴君误入红楼,修仙人生穿宋,造反!【变宋】隋唐之乱世召唤抗日之陆战狂花夺宋:水浒也称王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点化野猪王,我在古代做最大地主华兴传朕的大秦不可能亡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大唐:贬你去封地,你直接不装了黜龙嬴政偷听心声:我的大秦有亿点强极品大昏君大唐:我太子李承乾,截胡武媚娘三国:征战汉末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小军阀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从某科学开始的日常生活镇国少将军江海潜寻佛缘盛世耀明章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红楼梦中人:贾环要翻身三国:杨卓来了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穿越异时空的幸福生活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强国,从清末开始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我乃边军一小卒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亮剑李云龙我来助你做大做强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最强毒士:女帝让我收着点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揭皇榜:我竟是太子大明:我是朱标他舅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女帝送我去和亲,我奉天靖难!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寒门布衣,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抗战:关东崛起,从保安团起义开始!史上最强九千岁,开局修炼葵花宝典视频多彩:给古人看红色震撼小兕子驾到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烽烟四起:逐鹿天下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戍海疆边,称霸从杀敌开始饥荒:狩猎养家,我把娇妻宠上天!满门忠烈,被退婚后我成了女帝宠臣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乱世逐鹿:从打猎养娇妻开始朱门风流我执天下大明:顶级带货,朱元璋乐疯了大明:我姐是马秀英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抗战之皖系少帅执掌北洋让你当秦王,你把六国灭了?满门忠烈被流放,嫂嫂助我平天下开局手雷炸李二,他竟请我当国师一拳轰碎吕布戟,你管这叫郎中?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大乾逍遥皇太子大宋:韬光养晦十三载,封王方知是射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