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试探,赵作仁自然不会插手这次三韩之战,一心一意铺在军制改革和迁都整顿内务上面。
在三韩还没有分出胜负的时候,虎贲营和惩戒营已经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军制改革。
赵作仁直接搬出前世的军、师、旅、团、营的建制概念。
连排班倒是没有采用,基层编制在冷兵器时代,伍长什长伙长百夫长足以应付。
因此,百夫长及以下建制没有任何变动,这使得军事改革只停留在中高层级别上,不会影响到军队整体战力。
大队的编制也没有更改,只是名称变更为营队,校尉仍然是营队的主官,也可以称之为营长。
当然,官职名称仍然是校尉。
这个时代大家已经习惯了这个职务称呼,赵作仁犯不着去违逆众人的惯性思维。
自然而然的,营这个建制没有任何更改,只是名称变了一番。
尽可能小的变动下层军制,可以让改革后的军队最大程度的保留战力。
同时,营作为基本作战单位也在军法中确立下来,并且规定正规军的营级编制不得随意拆分。
营往上自然就是团了。
标准团是三个营外加一个都尉亲兵卫队。
都尉就是团长,副团长就是副尉,副尉是辅助都尉的副职,所以没有自己的亲兵卫队,一般跟随在都尉左右。
副尉设立两个,分别为左右副尉,左副尉高半级,都尉战死或升迁后,左副尉会顶替上去,作为暂代都尉。
等到建立足够的功勋或得到上级的赏识后,可以把暂代二字去掉,如果表现不佳,则会被踢回去。
一个标准团满编的话,大致有两千人作用。
毕竟营校尉有自己的亲兵卫队,满额是50人,三个营校尉就是一百五十人,百夫长也有自己的亲兵护卫,满额是十人,三个营满编15个百人队,就有15个百夫长,这又是150人。
外加三个营的正兵一千五百人,就是一千八百人了!
团都尉亲兵卫队规格更高,满额是200人,加在一起刚好两千人。
所以理论上一个团满编就是两千人。
算上校尉、都尉、副尉这种中高层军官,一个团人数自然超过两千人。
团之上的旅是一个特殊编制,在赵作仁改革的军职中,旅是没有标准旅概念的,旅会根据各种情况临时抽调几个营队组成。
简单来说,旅是一个灵活编制,可以直接把两个标准团合并为一个旅级作战单位,也可以临时抽调几个营作为一个旅。
旅有点类似加强团的概念。
理所当然的,旅的主帅不是固定的,在设立旅长的时候,会临时任命一个都尉任职。
旅往上就是大编制的师级部队了。
赵作仁打算把师作为大编制队伍的称呼,一个标准师囊括5个标准团,也就是打底一万人!
旅的临时编制大小就在团到师之间,旅的规模最少几个营最多4个团。
师长设为都督,将军已经被赵作仁变成了荣誉爵位,自然不能拿来做军职使用。
师长除了五个团的部队外,还有一个直属督标,一般而言就是整个师中最能打的部队,也是师长的亲卫。
直属督标最高兵额为两千人。
如此一来,一个满编师的战兵规模能有一万两千人。
都督下面和都尉一样,设立左右副都督,燕国以左为尊,左都督同样比右都督高半级,也是都督职位空缺后的首位接任者,接任规则与都尉一样,最开始前面都有一个‘暂代’。
到了都督这一级别,已经是大燕王国名副其实的军中大佬了。
手底下管理着一万多号战士!
再往上就是最高的军级编制,不过到了这一级别已经不需要设立固定的标准建制,毕竟一个满编师就一万两千人,可以满足很多战斗,到时候把几个师编成一个军,在这个时代就可以对抗一个大国了。
所以,军级编制也是一个灵活编制,下辖的师级作战单位根据需要临时组建,平日里军长总兵就是一个光杆司令,只有在战时才能得到调兵权。
按照这个建制,惩戒营40个大队整编为12个标准团,其中只有都尉的亲兵卫队没有达到满额。
毕竟都尉亲兵卫队只有最高兵额上限,没有最低兵额下限,理论上都尉亲兵只有一个人也是可以的。
再就是,都尉亲兵卫队主要是负责保护都尉和充当战场传令兵,理论上不负责战斗,所以用不着非要满编。
12个标准团整编为两个标准师。
而惩戒营的名号则改为惩戒军,下辖两个标准师。
理所当然的,作为前惩戒营的主帅简斐慥升官了,他在接手惩戒营后也确实立下了不少功劳,升官在情理之中。
不过简斐慥的功劳不足以直接从都尉跳到军长总兵,连跳三级,跨过旅都尉和右副都督成为左副都督已经是恩宠有加了。
所以,简斐慥以左都督之职统辖惩戒军,惩戒军因为本身性质原因,主帅官职低一等也是应该的。
拥有十个大队出头的虎贲营则改编为虎贲旅。
下辖两个标准团。
显而易见的,虎贲营改编为两个团的虎贲旅,团都尉的亲兵卫队也远没有满额。
库帕也众望所归升任旅都尉。
团都尉之上设立旅都尉,旅都尉之上为右副都督,然后左副都督,最后大都督。
大都督之上就不再设立实职,而是彰显地位,类似军衔的虚职。
虚职不是真的虚,只是和平时期不直接带兵而已。
大都督之上是副总兵,副总兵不分左右,毕竟不直接带兵,用不着细分。
副总兵是总兵的副职,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担任军长。
总兵就是赵作仁设立的最高军职,当然这是暂时的,以后如果需要设立集团军,或集团军群的话,赵作仁肯定还要在总兵之上设立更高的军职。
一番改革下来,军职变得细化许多,也意味着有更多的人可以当上军官。
改革的都是中高层军职,对基层影响不大,最大程度的保留了燕军的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