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宛城之战打得很艰苦。

早在晋阳之战中,聪明如赵雍者,早已洞悉了配重式投石机的秘密,驻守宛城期间,更是将其发扬光大,制造出不逊于“唐炮”的投石机,准备了足够的石弹和石砾。

汉军的唐炮,与赵雍制造的投石机,一开始就实现了“对轰”!

唐炮先声夺人,宛城投石机也不甘示弱。且宛城部分投石机埋设在城墙之上,居高发射,射程更远。

一块巨石呼啸而下,直接砸中了汉军的一台唐炮,巨大的冲击力使唐炮瞬间散架,周围操作的士兵也被砸得血肉模糊。

紧接着更多的巨石落下,几处唐炮阵地也被摧毁,损失唐炮数十架,这是唐炮自出世以来未曾经历过的事情。

吴起立即下令调来墨家最高兵器研究成果——铜炮、铁炮,集中起二十门巨炮,重点对宛城西城门进行轰击。并且表示,不惜炮弹,连续轰炸一个时辰。

二十门巨炮分四个批次,每次五门开炮,轮番对宛城西门进行蹂躏摧残,一个时辰之后,终于将宛城西门炸塌了一个大豁口。

吴起立即下令,先登营开始冲锋!

赵雍设在城中的唐炮再次发威,这一次发射的全部是砾石弹,如同天女散花一般,大面积覆盖攻城汉军。

从天而降的散碎砾石,在巨大的抛射力加持下,其穿透力丝毫不逊于炮弹与子弹,甚至能砸碎先登士卒的盾牌与兜鍪,极大迟滞了汉军的进攻速度,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趁此间隙,赵雍组织人手,用早就准备好的沙袋,在西城缺口处迅速又修补起一面沙袋墙。

吴起大怒,立即命令汉军飞虎队携带猛火油包与火药弹升空,瞄准城中唐炮阵地,开展火攻。

阙螭亲自上阵,率领汉国飞虎,对遍设城中的楚军投石机阵地进行了精准轰炸。

猛火油是流动的液体,火势一起,势不可收,整个宛城全部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

趁此机会,吴起再次下令冲锋,没有了投石机的牵绊,汉军一举突破了宛城防守,漫天蔽野地杀入了宛城,与宛城楚军陷入了一街一坊的巷战之中。

宛城巷战的激烈程度超出了汉国“三巨头”的意料。

楚军战斗意志坚强倒在其次,在“一窝蜂”、连弩、陌刀、猛火油柜、火葫芦等汉国先进兵器的打击下,稍有曲折,但完全可以压制住。

最难受的是,四面八方的冷箭不知从何而来,往往是已经扫荡清理过的地盘,以为安全了。

结果汉军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遭遇了袭击,或是一阵冷箭,或是一团鬼火,或是突然墙塌。

然后就会有一窝楚军不知从哪冒出来,将已经安全的街巷再次占领。待汉军大规模反扑时,又找不到了敌人。

巷战打到了晚上,楚军更加神出鬼没,连续几次伏击,将汉军打得狼狈不堪。一夜打下来,汉军差点被赶出宛城。

吴起判定,赵雍还是在玩地道战,整个宛城的地下,不知埋设了多少暗道机关。

吴起判断得一点没错。赵雍统治宛城区间,几乎把宛城地下掏空了,在地下建立了庞大复杂的迷宫与战道。

既可囤兵,又有存粮,还有地下河可以取水。

吴起下令以水井、茅厕、灶台、地窖、水池等为重点,对地下坑道出入口进行仔细排查。

果然找到不少疑似地道入口。这些地下通道一片黝黑,深不可测,令人不寒而栗。

吴起命人对地道进行了灌水、投毒、烟熏等操作,而藏身九地之下的赵雍,也组织人手进行了反水淹、反投毒、反烟熏的对抗措施。

既然伏身地下,这些场景早就预演过,汉军忙活得挺热闹,但赵雍所部在地下仍然保存了大部分实力。

经过一番操作后,汉军小分队举着火把,手持火葫芦,从不同入口开始深入地下通道,小心翼翼地向前摸索。

“报,汉军进入地下通道!”

“启动陷阱!”

话音未落,坑道前后的地面突然塌陷,一头一尾的军卒来不及反应,齐齐跌落数丈深的陷坑之中,而中间部分军卒顿时凸显了出来。

“操盾,防御!”汉军卒长紧张地大声呼喝。

话音未落,从两侧的土墙之上突出无数的长矛,精准地刺入了汉军的腰腹,狭窄的空间之中,闪也无处闪,逃也无处逃,这一队军卒在惨叫声中,全军玉碎。

另一汉军小队,瞪着警惕的眼光,沿着坑道一点一点搜索前进。

带队的卒长两手不断地向两侧墙面摸索,试图找到坑道之中存在的可疑之处。

不知过了多久,卒长突然停了一下,他借着闪烁的火光,左看看,右看看,突然发现不对劲。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左手一侧的墙壁还是土质,而右手一侧的墙壁居然变成了整块的巨石,巨石与巨石之间隐约还有缝隙。

他抓过一柄火把,伸到一处较宽的缝隙面前,眯着眼睛向内中张望。

火光摇曳之间,他惊恐地发现,缝隙对面,正有一双眼睛死死地盯着他。

“不好,有人!”

话音未落,整面巨石墙壁突然快速移动起来,迅速将本来就紧迫的坑道空间挤得越来越窄。

石墙后面,楚军拼命地摇动绞盘,在绞盘的带动下,巨大的石头竟然移动起来,一点一点地挤向坑道中的汉军。

随着惊恐凄惨的喊叫,血腥之气迅速弥漫,整整一队汉军,被这面可移动石墙,活活挤死!

另外一队汉军,摸进了一个貌似空旷的地下大厅,众人警惕地四下张望,发现头顶之上,居然有一层顶板。

卒长试着举起剑,想要查看上面究竟是什么东西。头顶的顶板突然全部开裂,漫天粉尘呼啸而下,众士卒裸露在外的皮肤不一会儿就被烧起了大泡,衣甲也出现了腐蚀的迹象。

卒长大惊:“速退!速退!”

“沙沙沙沙……”一片簌簌之声充斥于耳,前后方向同时撒下了大量的流沙,将这一队军卒活活地困在了其中。

多路进入地下探测的汉军,或者全军尽墨,或者损失惨重,无奈之下,全部撤出了地下通道。

敌在暗,我在明,这仗不能再继续打下去了。

宛城守军作战意志之顽强,与其他楚军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汉国“三巨头”均面露讶色。

吴起怒不可遏:“起与宛城有缘,本欲留下此城,看来不得不重蹈晋阳覆辙,铲平宛城!”

卫鞅则若有所思:“武安君,宛城失守,已成定局,赵雍缘何要垂死挣扎?所为者何?”

孙膑也心思一动:“武安君、相国,膑以为,赵雍目的并不在于守住宛城,而在拖住我军。其心……另有所图!”

吴起凛然一动:“这么说,楚军还有后手?”

“报!紧急军情!”

吴起接过军报,眉头一皱,身在郢都的吴起旧部、汉国卧底孙酣,通过飞鸽渠道报告了楚王亲自挥师北上,意图在宛城实现“反包围”的重要信息。

楚王熊商居然亲自出动了!

汉国“三巨头”闻言俱皆面露喜色,比起宛城来,这条大鱼足够大,一定得逮住了!

吴起冷静地道:“如此一来,宛城尚不能破,必须给楚王留个念想!以某之意,今夜全军撤出宛城,二位以为如何?”

“武安君高明!”卫鞅、孙膑二人齐齐拱手。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盛唐风云记拥兵百万,世子自立为帝三国:我能趋吉避凶被退婚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小军阀炼气五千年方羽唐小柔重生之桃李满天下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大明匹夫神话历史,一人独得五帝传承皇宫太监:我能召唤影子军团!功高震主要杀我,兵临城下你哭啥?开局在大唐迎娶长乐锦衣春秋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北宋末年的风流王爷三十六计之三国群雄争霸我在现代留过学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德意志风暴豆一与媚灵军陛下实在太强硬了家族式造反爆兵:我爆兵吊打列强很合理吧重文轻武,我的唐诗宋词杀疯了商末三国志奇门医圣在都市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烽火连城水浒:李世民一统江山妾色天才纨绔大周:我家公主太可爱了相公是只狐狸精一剑破道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江山战图穿越错误,我直接创建一个王朝东汉末年之谋定天下一宠成婚:萌妻乖乖入怀抗战之太行山上极品皇太子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我是纨绔啊,为什么让我当将军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大明:我为天下师从亡国公主到第一高手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穿越异时空的幸福生活女尊之倾城王女乱天下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情牵盛世恋歌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史记白话文版秦朝历险记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明朝皇帝往事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大明抄家王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