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长耕率领的倭郡舟师,在齐国沿海大大小小的岛屿中搜寻田忌下落,可能倭郡舟师水平有限,也可能战国时海况复杂,搜寻良久,竟然一点消息也没有。
天下已定的汉王俱酒,对田忌这样的人孤悬海外,始终不放心。想想当今战事已了,如果任由田忌居于海中而不收,后恐为乱。
此刻齐国大地已经平定,田忌十几艘船出海,料也难成大事,乃下诏赦免田忌之罪,召之前来长安,不失封君之位。
使臣抵达临淄,亮明了汉王诏书,张榜公示曰:
“往者,汉王尝与田忌相战,见忌武艺精熟,为人磊落,心甚赞赏,顿生惺惺。今四海平定,汉王已赦田忌一应罪过,并以重用。若有人知其藏身之处,赏百金;若能引使臣往寻者,赏千金。”
齐国故地,有知道田忌隐藏线索者,见汉王胸襟如此,乃将消息悄悄传入海岛之上、田忌藏身之所。
田忌此刻,聚集了百余艘船,五百忠义之士,匿于一海岛中。此岛处于洋流汇集之处,周边大雾终日,故不为外人所识也。
岛上有可饮之泉,有可耕之田,一时半会儿,倒也安然无恙。
众人对田忌忠心不二,文者出谋划策,武者训练兵事,共同耕田自足,意图东山再起。
但田忌早已丧失了信心,终日萎靡不振,灰心槁形。
很快,眼线将榜文带到了岛上,奉与田忌。
田忌读罢沉默不语,良久之后,下令收拾行装,准备西去长安,面见汉王。
其座下死忠之士劝谏:“大王不欲复国乎?”
田忌叹道:“今日榜文已至,汉军必知我所在,尾随来者不远矣!”
果不其然,一个时辰之后,汉国使者的船只出现在了海岛港口,使者船载礼物,手持王令,求见田忌。
田忌召汉使相见,汉使仍以王者之礼拜见,给足了田忌面子。然后将汉王亲笔之信呈上,劝说田忌归降。
汉王在信中写得明白:“田忌来,不失诸侯之礼;不来,且举兵加诛焉。”
汉王之所以想要劝降田忌,主要还是为了稳定齐地人心,毕竟田氏在齐国经营数百年,能够代齐而立,也是有着相当群众基础的。
田忌思虑良久,答应随汉使前往长安,并下令岛中众人解甲归田,各自回乡。
不料此五百义士却不敢离去,他们提出一个要求:在田忌面见汉王之前,五百义士仍居岛中,汉军不得为难。田忌到了长安,安危无恙,他们再离开海岛,归作顺民。
汉使大度地答应了他们的要求,此行的主要目的是田忌,只要田忌愿意西进长安,这些小喽啰,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田忌率领两名贴身亲卫,随同汉使登陆、乘车,一同前往长安。
一路之上,汉国沿途官吏军士对田忌恭敬有加,衣食无忧。
田忌更见汉国已经迅速接管了齐国各地治理大权,驰道修建如火如荼,水利灌渠方兴未艾,齐国民众,扶老携幼,正在墨家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大面积地种植玉米、高产稻、红薯等新奇植物。
田忌恐齐人识得自己,遂蒙面下车,手捧玉米种子,询问种植事宜。
一名齐国老翁不识田忌,兴高采烈地回答道:“尊客有所不知,此乃汉王亲赐之黄金米也。其易植易活,耐旱耐涝,收成较往昔,可高出三至五倍。老朽年六十矣,未尝见此良种,今岁将获大丰!大丰呐!”
田忌默不作声,尴尬地点点头,回到车中。
车过泰山,田忌见前方树下,有人群聚集,遂下令停车观看。
圈中围坐一人,田忌认识,却是长驻齐国的墨家县子硕,他一身布衣,在大树底下,正在解决两村民众的田垄之争。
县子硕处事公正,妙语如珠,两村百姓心服口服,齐齐称颂曰:“谢过大夫!大夫英明!”
田忌惊讶,一地守臣,亲自到田间地头解民之忧,这完全颠覆了他的认知,看来汉国以墨治国,确实有其过人之处。
就这样,一路走一路看,田忌亲眼看到齐国故地、宋国故地、魏国故地、韩国故地,所过之处,所闻所见,颠覆了田忌的认知。
一统之后的天下民众,脸上洋溢着笑容,对未来充满了无限憧憬。
车过函谷关,田忌对使者道:“我为人臣,今见汉王,当洗沐一番,请止留一日。”
汉使答应,田忌遂同二侍者宿于驿站。
当夜,田忌对二侍者道:“昔日,忌与汉王俱南面称孤,今汉王为天子,而忌为亡虏而北面事之,吾耻之!”
“汉王今在长安,夜斩吾头,快马奔驰,三日可达,形容尚未腐败,犹可观也。”
言毕,田忌遂沐浴更衣,从容自刭。
两侍者大哭不已,汉使闻听哭声,也是大吃一惊。田忌死在函谷关内,使者这算是没有完成任务啊!
根据田忌的临终遗言,要求割下他的首级,送入长安,以向汉王复命。
但汉使觉得,田忌之死就是自己的疏忽,割下首级更是一错再错。遂令不得伤害田忌尸身,从乡间买一薄棺,殓了田忌,快马奔赴长安,向汉王请罪。
汉王闻听奏报,对田忌之死也是叹息不止,遂下令以王者之礼厚葬田忌,加封两位陪同侍者为校尉,赐金。
这一日,田忌的葬礼已毕,两名侍者乘人不备,双双自刎于田忌墓前,留下遗言,愿入泉下,永随齐王。
汉王俱酒闻言大惊:“田忌门客皆贤如此乎?朕闻尚有五百人在海中,速派使召之。”
汉使抵达海岛,五百义士闻听田忌故事,其中不少人自杀身亡,大部分人死了那条“从龙之心”,出岛归家,老死田园。
如今的汉王,“打江山”进程基本完结,接下来要进行的,是难度更大的“坐天下”过程,大力宣扬忠君思想,正当其时。
于是汉国开动宣传机器,大力歌颂所谓的“田忌五百士”,借助田忌及五百义士的故事,宣传忠君爱国的好思想,维护汉国的统治。
这一番操作,又为汉国赢得了一波拥护。
通过歌颂齐国臣子的忠义,向刚刚稳定的天下表明,新生的汉王朝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不会对列国遗老遗少赶尽杀绝。
同时也为社会树立了道德榜样,引导民众遵守忠君爱国的道德规范,有利于维护全天下的稳定和谐。
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忠心归汉,为新政权效力,进一步扩大统治基础、夯实统治的根基。
这一番操作下来,那些意图作祟作乱的列国遗老遗少,反而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同时,也吸引了天下更多的有识之士涌入长安。
包括“谈天衍”邹衍,“雕龙奭”邹奭,“炙毂过”淳于髡,一时长安城中,形形色色的士人如同过江之鲫。
消失许久的孟轲,也随着这波潮流来到了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