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出现了一个间歇。
此时是凌晨3点30分,天色仍然漆黑,但火光照亮了平原。
在壁垒上,人们舒了一口气。
他们得到了时间来重组部队和进行抢修。
在战线的其他地段,乌拉索国非正规部队的攻击没有这么猛烈。其他地段的进攻主要是牵制性的,让守军在前线都忙得不可开交,无法去接替在中墙承受极大压力的部队。
片刻之后,猛力攻城的时刻到了。
乌拉索国出动了他们装备精良的重步兵。重步兵们身披链甲,作战经验丰富,纪律严明。
他们沿着山谷边缘前进,转身面对壁垒,以密集队形逼近,就像被解开锁链的雄狮一般冲向城墙。
他们坚定的冲锋让守军高度紧张起来。
全城教堂的钟声此起彼伏,召唤所有人到作战岗位上去。
很多市民跑到城墙上去帮忙。
其他人则在教堂内更加努力地祈祷。
乌拉索国的重步兵们如同大草原上狂奔的野兽,越过了壕沟,以紧密队形向前猛冲。
守军用弩弓、霰弹枪和投石器向他们猛烈攻击,杀了一批又一批的人。
可敌人仍然继续推进,踩着己方战士的尸体,强行冲到壁垒上。
重步兵部队人多势众,成功地在壁垒上搭起了云梯。
守军又把云梯推倒,很多攻击者被石块砸死,或者被滚烫的沥青烧死烧伤。
乌拉索国军队在短暂的一刻开始后撤,很快又冲杀上来。
他们像没有知觉的野兽,即使部队大部分已经被歼灭,他们仍然无所畏惧地向前冲,如同失了智地癫狂分子。
可他们是如此的勇敢,一个接一个前赴后继,用整个生命去书写属于乌拉索国游牧民族的高大人格!
乌拉索国的勇士们爬上了壁垒,向守军疯狂地砍杀。
泥土平台上爆发了肉搏战,人们互相残杀。
鲜血浸湿泥土,在一具又一具倒地的尸首沉重的声音中,血液如同汩汩而流的溪流,从高高的战场平台汇入最底端的壕沟中。
乌拉索国皇帝亲自挂帅,指挥战士们上前,还命令大炮开火。
一轮轮石弹锤击着城墙,将守军和自己的士兵都打倒在地。
在这个夏日的凌晨,周围一片黑暗,乱作一团,各种声音如雷鸣般,似乎要把天空撕碎。
浓郁的血腥味从城墙处一直弥漫到城市中心,弥漫远处大草原上,野狼群顺着气味赶来,蹲在战场边缘虎视眈眈,却不敢上前;血水往低处流,填满了壕沟,倒在壕沟底部的垂死者,被活活淹死。
狼烟和灰尘混在血腥味中。
太阳还没露头,战场一片黑暗。
只有英勇的乌拉索国战士们手持的火把燃着火焰时,才看到被火光照亮了布满胡须的脸庞和甲胄。
大炮开火的几秒钟内,火光一下子照亮了炮手们的身形。
火枪发出的较小的火舌狠狠地撕裂夜幕;成桶的火药以一个弧线越过城墙,如同金雨一般泼洒而下。
黎明前的一个小时,一门大炮发射的石弹直接命中了临时壁垒,打开了一个缺口。
烟尘和大炮的硝烟遮蔽了前线,但乌拉索国的士兵们迅速做出反应,冲进了突破口。
守军还没来得及反应,300名士兵已经冲了进去。
乌拉索国军队第一次突破了守军阵地,在里面杀得昏天暗地。
守军绝望地重新集结,在两道城墙之间的狭窄空间内直面乌拉索国人。
显然,突破口还没大到让一大群人涌入的地步,所以300名攻击者很快被包围起来。
300人无一生还。
这个局部胜利令守军士气大振,他们把乌拉索国的重步兵击退了。
乌拉索国军队感到沮丧,发生了动摇,开始撤退。
这时已经是早上5点30分。
守军已经一刻不停地苦战了四个钟头。
到此时为止,在其他地段,乌拉索国军队未能取得很大进展。
激战四个小时,非正规部队和重步兵部队都失败了,这让乌拉索国皇帝非常恼火。
不仅是恼火,他还非常焦虑。
他只剩下一支主力部队了,那就是他自己的精锐卫队。
这些士兵装备极其精良,英勇无畏,比其他人经验丰富得多,也更勇猛。
他决定在敌人得到喘息之机、进行重组之前,立即把这支部队投入战场。
一切都取决于这次最后的行动。
如果连他们也不能突破防线,战役的势头就丧失了,精疲力竭的部队将不得不撤退,围城战就算结束了。
在两道城墙之间的阵地上,守军没有任何停歇的时间。
敌人的第二波攻击造成的伤亡更为严重,守军也越来越疲惫,但抵抗的斗志仍然很坚定。
守军们的心中没有一丝一毫的畏惧。
饥饿、睡眠缺乏、持续不断的战斗、伤痛和残杀、亲人在自己眼前死去或是其他任何恐怖景象都不能让他们屈服,或者削弱他们的积极性和使命感。
因为他们别无选择,只能死战到底;没有任何人按替他们,因为没有其他部队。
此时离天亮还有一个小时,但星光已经昏暗,黑夜逐渐让位于黎明。
乌拉索国的精锐部队在壕沟前停下。
乌拉索国皇帝命令弓箭手、弹弓手和火枪兵站在一定距离之外,向守卫壁垒和破损外墙的守军士兵射击。
烈火的风暴席卷城墙。
枪弹和羽箭数不胜数,遮蔽了天空。
然后,乌拉索国军队像匹雄狮,开始前进。
他们在震天的鼓乐和呐喊声驱使下冲向壁垒。
战鼓和笛子齐鸣,军官们发出呼喊和指令,大炮雷鸣般巨响,士兵们自己也发出撕心裂肺的呐喊,这些声音既鼓舞了他们自己的勇气,也震撼了敌人的神经。
他们用带钩的木棍拆掉壁垒顶端的木桶和木制炮塔,挖掘壁垒的框架,树立云梯,将盾牌举在头顶上,借此抵挡暴风骤雨般的石块和投射武器,同时努力往上爬。
他们的军官站在后面,呼喊着发布命令。
乌拉索国皇帝本人策马走来走去,喊叫着激励大家。
在他们的对面,疲惫的巴黎特人再一次投入战斗。
双方展开了面对面的肉搏战,各自都意志坚定——一方是为了荣誉、先知和重赏;另一方则是为了上帝和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