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拿下益州后自封大将军,一面命令李靖率兵接管南中,在南中任命上官员,一面命令马谡用攻心的办法安定南中。一面命令马超暂时返回凉州,庞德为德远将军为威武太守,颜严接替李靖巴郡太守,设立大将军府,庞统为和徐庶同为军师将军掌管大将军府事情、蒋琬为大将军府长史辅佐调运粮草。
董允又向诸葛亮推荐了推荐了同郡费文伟,诸葛亮也吸纳其中,而且为蜀地重新制定法律,赏赐项羽、韩信、白起、李元霸四将黄金五百斤,白银十万两。关羽、张飞、赵云、黄忠、甘宁黄金二百斤,白银五万两。以及在荆州的岳飞、狄青等都有封赏。荆州和益州文武官员和士兵都按照等级由上次,就算是普通普通士兵也有二两白银
在正常历史轨迹中刘备攻下蜀地后是很缺钱的,大多数都是给官爵的,没有那么钱财,导致刘备有些承诺是无法兑现的。如今诸葛亮是有钱,而且通过占领益州获得系统奖励的大量物资,比如粮食和蜀锦,各种物资,所以荆州和益州文武和百姓无不心悦。
但有一人是不满意的,这个人就是法正,但法正又不好说什么,因为诸葛亮与刘璋不同选贤任能,但对自己并没有太多的安排,自己真是竹篮打水
法正现在也不敢要求诸葛亮重用一来是诸葛亮手下人才济济,随便拿出来一个也不输于自己。这诸葛亮本身精力特别旺盛,每件事情都能处理非常得体,自己一定要体现出自己独特的价值,要不然怎么能在一众原来西川同僚中露脸呢,原来那些人都瞧不起我,今日便要让这些人见识见识,
就当法正想要给诸葛亮献策的时候,却想不到一个能让诸葛亮感兴趣的话题,论战略诸葛亮自己就有隆中对的战略,本身的谋士就有庞统和徐庶,这个刘伯温更是深不可测,虽然没明确给职务,想必至少是谋主之位,而且据说刘伯温曾经辅佐马超攻下长安,虽然后来长安城很快就丢失了,但是足以震动天下,自己要想出一个怎样办法才能动其心。
法正脑海中想到两个字汉中,法正想到这里像大将军府走去,这时诸葛亮刚把黄月英和阿斗等接到成都城,而这时刘伯温正是踌躇满志的从大将军府中走出,而守门的人很恭敬,以谋主的身份称呼刘伯温,而在这时董和的儿子董允居然也在大将军府担任要职位。
董允居然称呼刘伯温为归意侯,看来刘伯温身份进一步显赫。
刘伯温倒是并不高傲向法正拱手道:“法正先生。”
法正就算是高傲也不敢得罪刘伯温,那是帮助马超打下过长安的人,论功劳自己还远不如刘伯温,也是十分客气。
董允就不同了,董允现在的年龄很轻就得到重用,而且法正从前就瞧不起自己的父亲董和,所以并没有向法正打招呼。
法正心中想要得到重用,诸葛亮此时的目光正在汉中,这时接到禀报法正求见,
诸葛亮是故意没封法正,法正这个人能力很强,奇谋百出,能想出汉中三策,但是性子睚眦必报,若是不打磨他性子,等于害了他。
“让他进来吧。”
法正就这样毕恭毕敬的走了进来,如今诸葛亮大将军府就刘璋昔日的州牧府中,并且分了一半当益州牧府。
“在下法正参见诸葛大将军”
诸葛亮抬头看法正一眼道:“我看孝直气色不好,怕是心中有气,身体有病,亮略懂医术,愿意帮孝直调理一番。”
法正实在没想到诸葛亮说出这样一番话,诸葛亮如今精通医术,结合三国志的记载其实很容易就能推断出法正其实是有病的,要不然也不会那么早离开人世。
诸葛亮如此容易接近是法正没想到,法正确实也发觉自己身体不好,便把伸出去。
诸葛亮开了一个方子,“这个方子的药,若是按时吃的话,可延长寿命二十年,若是好生保养,能七十多岁。”
如今的诸葛亮就是在忙也每人练剑,充足睡眠,做好熬死司马懿的准备,就算不能战胜曹操,也能很快将他熬死。
“诸葛大将军,其实我是来献计的,是来帮助主公夺取天下上中下三策。如今诸葛大将军已经有荆州和益州了,但是没有汉中就等于没有益州,但是若是拥有汉中,尤其是完整的汉中,那么就可以从上庸和西城来威胁洛阳。”
诸葛亮点头道:“汉中的主要性,我已经知道了,直接说出你的策略吧。”
法正道:“大将军曾经为刘备规划隆中对,可谓大手笔,我没有这么远大目标,只拿汉中一地说出情况。如大将军所知道的汉中是攻守方面的要地,有了汉中既能抵御曹操的进攻威胁关中,进而进取中原,最少也能将荆州和益州连成一片。”
诸葛亮点头,法正确实是有独到之处,这也是曹操提出唯才是举的道理,虽然曹操并没有完全做到,只做到了一部分就保住了郭嘉,这郭嘉是曹操最信任的谋士,论地位和权势来说算不得首席谋士,但信任程度是超过荀彧的。但郭嘉品德不好经常遭到陈群的弹劾,这法正与郭嘉有相似之处,这德与才不能兼备的时候,该如何选呢,这也是个问题、
“孝直说的对,继续向下说。”显然显然诸葛亮已经做出了决定,法正用其长处避免其短处,比如正常历史中法正被刘备任命为蜀郡太守,但很快就刘备征讨汉中,那蜀郡就交给一个叫杨洪治理,避免了法正在蜀郡胡乱报仇,弄得民怨四起,尤其是跟法正有仇的人,而且若论起法正的治理才能恐怕连董允都比不上,
但法正的谋略甚至比庞统更更有办法,治理一个国家总需要大量的人才,如今自己已经有很多人才,但还是不够用,但若是人才太多,难免有很多人就会有怀才不遇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