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次只是一次偷袭战,太平军去了七八百人,人数太少,对洋人常胜军只是造成了一时的慌乱,并未伤及根本。
不过这次偷袭也算比较成功,杀了三百多头的洋鬼子。
..........。
偷袭之后........。
双方接着厮杀,洋人的炮还是猛轰高桥镇!
这样来来回回打了将近五天,太平军扛不住,被迫撤退,太平军一万余人连夜从高桥镇撤到了肖塘镇。
洋枪队接着猛追,于2月28日,又进攻肖塘镇。
在苏州坐镇指挥的李秀成得知,自己手下太平军竟然被洋人撵着跑,他十分愤怒,并下令:
“”不准后撤,否则领兵将领军阀处置“”
.........。
肖塘镇的太平军严防死守,双方又展开激烈的攻防战。
双方百余门火炮对轰,炮弹你来我回,轮流对轰,将对方的防御工事炸个稀巴烂。
整个夜空都被火炮发出的轰鸣声,划破天际,照亮夜空。
肖塘镇外围防御工事都被打烂,房屋基本上没有一间完整的房屋。
连树都被炮弹打中燃烧起来。
整个肖塘镇成为一个战场,镇内的百姓几乎逃个精光,镇上火光冲天,伏尸满地,到处都是尸体。
这样打下去,双方都有些扛不住,于是各自请求增援。
太平军这边向李秀成请求增援,李秀成连夜调集一万余人赶到肖塘镇。
洋人常胜军这边,这仗打得太惨烈,他们没想到太平军意志力这么高,死守不退。
本来天空在下着阴冷小雨,到处都是泥泞地,行走又不方便,到处都是湿哒哒的,满裤腿的泥,洋人土兵不干了。
“”我们是来赚钱的,又不是来送命的,这么个打法,命都会送在这里“”。
.........。
这些洋人兵纷纷去找统帅华尔,要么是撤军,要么是加军饷。
常胜军华尔没办法,只得去上海会防局,对那些官老爷说:
“”这仗打的太猛,手下兵士们觉得每个月几十两银子拿命去拼,不值得“”
“”大家嚷嚷着要撤军“”。
这些会防局的老爷们一听,吓着了,还真以为洋枪队要撤军,他们赶紧说道:
“”那个姓李(李鸿章)的靠不住,你们怎么能撤军呢?,你们一撤上海就完了“”
“”还要多少银子?你直接提出来,我们出“”
..........。
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句中国古话,用到谁身上好像都挺实用的。
华尔看到此情形,他狮子大开口,用蹩脚的汉语说:
“”十五万两银子,不多吧?“”
上海这边官老爷们听到之后,大家先是一顿面露难受,然后 You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可能是觉得多,但是又不敢拒绝。
随后有人小心翼翼的问:
“”能不能少一点?“”
“”自从长毛进攻上海以来,简直是把我们剥了一层皮,已经搞了上百万两银子出去了“”
“”现在上海战乱,经营环境差,我们也赚不到钱“”
“”几万两银子,对大家来说也是十分困难,少一点,少一点“”。
........。
最后双方经过讨价还价,上海这边出六万两银子犒劳前线洋人常胜军。
而江苏巡抚李鸿章这个时候已经成为众矢之众,上海几乎每个人都骂他:
“”小人,贪生怕死之徒,窝囊废“”
..........。
李鸿章也知道这些人骂他,他没有生气,只是边微笑边摇头:
“”这些人不懂我“”
然后一笑了之。
不过李鸿章也没有闲着,他的淮军没有出动,但是李鸿章还是以江苏巡抚的权力,从别处调了一支绿营兵前往战场,算是增员洋人的常胜军吧。
..........。
这样的焦灼状态,一直持续到3月中旬,双方实在打不动了。
太平军还是牢牢的控制住了高桥镇南面和西面,而洋枪队以及清军绿迎兵,则控制者高桥镇的东面北面,双方谁也吃不下谁。
李鸿章看清了形势,他果断下令训练已久的淮军出击,直接进入高桥镇配合洋人常胜队夹击太平军。
洋枪队的火力本来就猛,李鸿章手下的淮军他们手中的武器都是上海会防局出银子从洋人手中购买的。
所以淮军手持的武器,基本上清一色都是西式装备。
.........。
这里要插个话题
大家知道李秀成当时他手下太平军武器装备是什么样的吗?
太平军和他的对手洋枪队以及淮军在装备上有多大的区别呢?
据记载,洋枪队几乎人手一把火枪,李鸿章的淮军是每两人有一把洋枪。
淮军火炮在参战的时候已经多达两百多门,而且全部都是从外国购买而来的新货。
而反观太平军李秀城这边呢,李秀成他手下分嫡系部队和非嫡系部队。
嫡系部队是平均每两人有一支洋枪。非嫡系部队就惨了,平均五,六个人只有一把洋枪。
至于火炮那就没有统一的标准,基本上是杂七杂八的,现在数量较多,有五百余门。
但是太平军的火炮,威力程度远远要落后于淮军。
但从火力来看,淮军整体的火力是远优于太平军的。
...........。
随着李鸿章手底下的淮军的参战,战场形势迅速发生改变,清军猛攻肖塘镇,肖塘镇太平军被打的节节败退。
而另一路进攻上海泗泾太平军,也受到了阻击,前进不了。
可以说五路太平军,有三路合并,有两路受到了清军的阻击,进退两难。
在苏州坐镇指挥的李秀成此时十分着急:
“”十几万大军,打一个小小的上海,竟然和上海青妖万余人,打了个平手?“”
“”说出去不是个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