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坤书没有办法,只能带领他的队伍去了常州。
到了常州的陈坤书越想越气,他知道忠王李秀成对自己有意见,当然他对李秀成的处事方法也有意见。
毕竟好多人都在李秀成的推荐下封了王,而陈坤书还只是一个什么狗屁“”忠诚七天将“”。
“”我为忠王挠心挠肺,追随他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别人都封王了,就我没封,什么意思嘛?“”
........。
为了封王,陈坤书又做了一个骚操作,他竟然没有请示他的上级领导忠王李秀成,反而亲自给天王洪秀全上奏折。
大致意思就是说:
“”我在忠王麾下得不到公平的对待,忠王王认亲为任,将关系较好的,或者是信任的人,都委以重用。
“”导致旁人无法晋升“”。
........。
陈坤书这是妥妥的摆了忠王李秀成一道,正好当时英王陈玉成刚死,整个太平天国只剩下忠王李秀成一家独大。
所以天王洪秀全就立马将陈坤书封为王,名字叫“”护王“”。
洪秀全想利用陈坤书来牵制李秀成。
忠王李秀成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大发雷霆,当场说了一句经典的话:
“”本王给你的就是你的,本王没给你,你就不要给我抢“”
“”否则本王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
陈坤书和李秀成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不过两人还未到那种撕破脸的程度。
依旧是上下级的关系。
陈坤书只是还听忠王李秀成的命令,,可陈坤书再也不愿亲自面见李秀成。
.........。
但是我翻阅资料,陈坤书与李秀成决裂,并不是那么简单。
而且是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历史上真实的陈坤书他的性格其实和忠王李秀成性格差不多,勇敢,儒雅,大气,性格坚定,聪明绝顶的一个人。
据史料记载,陈坤书在苏州期间非但没有扰民,而且还十分体恤民情,为民做主,做了不少好事。
若真说陈坤书是个不体恤民情暴徒,那其实是在抹黑他。
........。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陈坤书和李秀成相互决裂呢
其实我查阅了资料,原因有三点
第一,就是太平军刚刚占领苏州,战争刚停,军纪有所不严明,太平军士兵隔三差五的在街上闹事,勒索。
搞得苏州城人人自危,这就让陈坤书背上了强行搜刮,充当军饷的罪名。
第二个原因
苏州城内有许多富商以及乡绅,这些富商见到太平军,可以说是目中无人,李秀成也拿他们没办法。
至于李秀成为什么拿他们没办法,我们等一下会讲。
不过苏州的富商之所以能成为有钱人,就是背后做着见不得人的勾当。
这些乡绅,富商联合当地的水上水贼勾结在一起,抢劫来苏州做生意的商旅,残害百姓,大发横财。
大运河隔三差五的出现抢劫,杀人事件。
这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当时朝廷占领苏州的时候,当地的地方官收了好处,所以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如今是太平军掌控苏州,陈坤书作为苏州第一长官,这个事儿肯定要管,他先是将这些乡绅,富商叫面前,当面警告他们:
“”我丑话说在前头“”
“”现在苏州是我们太平天国接手,你们之前干的混账事儿我不管,不过以后再出现那种抢劫商旅,欺压百姓的事儿,我管定了“”
.......
这些富商收到陈坤书的警告后,当即哈头弯腰
“”是,是,是,将军说的是“”
可回去之后依旧还未收敛,该是怎么样还是怎么样?
围绕苏州大运河的水面上隔三差五就有浮尸,以及被烧毁的商船。
浮尸死状极其残忍,有的是一家老小被捆绑丢入水中,尸体被水都泡发了。
这明显这些商船受到了袭击,不用猜,也知道是水上土匪和苏州乡绅干的。
这样的恶性事件,一起,两起,三起,接二连三的发生。
陈坤书大怒:
“”他妈的.....敬酒不吃吃罚酒“”
警告也警告了,这些人还是无法无天,气急败坏的陈坤书当即调集太平水军,将水上的土匪一网打尽,水上土匪全部杀个干净,一个都不留。
为了解决乡绅,富商勾结的问题, 他又派兵马将苏州城内的富商,乡绅全部抄家,关入大牢,连这些人的亲属都没有放过。
因为苏州的富商几乎多达上千人,加上家属多达一万人。
陈坤书这么干,一时之间搞得苏州人人自危。
富商们于是联名向忠王李秀成诉苦:
“”忠王.....你要替我们做主呀“”
“”这个陈坤书仗着忠王您不在苏州,他在苏州大肆压榨百姓,还抄他们的家,搞得繁华的苏州城,生意都做死了“”
“”请忠王一定要做主啊,再让陈坤书胡搞下去,苏州就完啦“”
.......。
李秀成得知这一情况之后,他虽然远在江西还是发布命令给陈坤书:
“”让你守苏州,你就好好守,你不要在苏州给我瞎搞“”
“”现在苏州的百姓都联名向我告状了,说你在那里当了土皇帝,你太过分了“”
........。
李秀成为什么听尽富商,乡绅士族的一面之词呢,其实也是有原因的。
因为苏州的这些富商,乡绅他们每个月给李秀成在外作战的队伍,提供大量的钱财和粮草。
李秀成把他们当金主。
如今手下陈书坤将这些金主一网打尽,相当于断了李秀成的财路
李秀成当然对陈坤书有意见,心生不满。
但是李秀成和陈坤书两人关系十分要好,以上这两个原因,并不能成为两人关系破裂的借口。
其实还有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也就是第三个原因。
第三个原因就是负责苏州民务的刘肇均,熊万荃等几十人,趁着李秀成离开苏州,陈坤书掌管苏州的这段时间。
他们竟然联合起来秘密与清廷私通信件,想要献上苏州给清廷,以做投降的条件。
可这件事儿被人告发了,告密的人不是向陈坤书告密,而是向远在江西的李秀成告密。
李秀成听后懵了。
苏州有三分之一的太平军官员都参与了这件事。
李秀成认为,陈坤书作为苏州第一长官,肯定是推卸不了责任,甚至参与在其中。
所以李秀成第一时间就怀疑陈坤书与清妖勾结。
这可是犯了李秀成的大忌。
后来虽然叛乱没有发生就被平定下去,但是忠王李秀成已经不再相信陈坤书,甚至对他的忠诚度产生了极大的怀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