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秦宗权把黄河以南、长江以北的地区全部打烂了,他现在打遍天下无敌手,睥睨苍天多寂寥,是时候收拾一下最后的那块硬骨头朱温了。

秦宗权兵围陈州。

陈州的赵犨可不好惹,黄巢当时带了十五万大军打了将近一年都没有把陈州城打下来,秦宗权能成吗?事实证明赵犨就是赵犨,他不仅守城厉害,眼光更是长远。

赵犨在打退黄巢后陷入沉思,很明显乱世已经到来了,乱世对于枭雄们来说是机遇,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却是灾难。

赵犨自认没有争霸天下的野心和能力,那如何才能保自己一家平安富贵呢,赵犨认为要依附于有野心、有能力的人。这种人很难找,但赵犨很快找到了,他看中了朱温。

接下来赵犨和朱温结成了亲家,并且在陈州城内为朱温立了生祠,日夜参拜瞻仰。这还不算完,日后朱温出兵的时候需要粮草供应,赵犨都尽最大能力予以满足。

赵犨做人都做到这份儿上了,任他朱温再怎么心黑脸皮厚也不好和人家动刀子了,所以乱世中的赵犨最终保全了一家富贵平安(与朱温建立的梁朝同寿)。

现在秦宗权来打陈州了,朱温肯定不能袖手旁观,因为打陈州等同于打朱温。秦宗权一看我这边打陈州呢你竟然还敢管,真是活的不耐烦了,那好吧,我直接去打你的汴州。

秦宗权派出了亲信大将张晊和自己的弟弟秦贤,两人带兵十几万,兵围汴州。

张晊屯兵北郊,秦贤屯兵板桥,寨栅绵延二十余里,旌旗蔽日,气势如虹,大有鲸吞汴州之势。

朱温登城而望,映入眼帘的是望不到边际的军营,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朱温望向东方,眼神有一丝急切,他在等一个人回来,这个人的名字叫朱珍。

公元887年早春二月,朱温眼看着秦宗权势力不断坐大,心里很是忧虑,当时开了挂的秦宗权就像是一把随时会挥下来的屠刀,让朱温夜不能寐,他要寻找出路。

出路在哪里呢?出路在山东。

当时朱温手头儿兵将有限,根本不是秦宗权的对手,汴州周围又被秦宗权搅得稀烂,根本招不到兵了,所以朱温派遣大将朱珍带人去山东招兵。

历史上山东的兵源一直很好,山东大汉们不止战力雄厚,而且性情直爽,还十分听从指挥,是锻造纪律部队的好材料。

征兵的地方很重要,选什么人去同样很重要。

这项工作为什么要选朱珍去完成呢,因为这个人十分善于治军、选士,他为朱温制定了一整套军制,选将练兵也很有章法。

朱珍曾经为朱温挑选了五十多个将领,这些人都很优秀,没有不合格的(皆可用),可见其选人治军的能力。

而且后期朱温军队中实行的“跋队斩”也是出自朱珍的建议。(跋队斩:作战中如果有将校战殁,那么他所部的士兵就要全部斩杀,以此督促军兵在战场上勇往直前。)

朱珍二话不说,带着人就出发了,他们的目的地是淄州。然而走到任县的时候有人出来拦路了,拦路的人是齐克让。

这个人大家应该熟悉,他曾在潼关下面阻击过黄巢,齐克让现在依然是泰宁节度使,治所在兖州。

齐克让这个人认死理,他就想啊,你朱温好好呆在河南汴州不好吗,怎么还把手伸到我们山东地界上来了?征召我们山东大汉去给你当兵打秦宗权,凭什么啊,见过不守规矩的没见过这么不守规矩的!

齐克让对朱珍说你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山东不欢迎你们。

朱珍说我来都来了空着手回去挺不好意思的,要不,您老让个道儿?

齐克让表示打死也不让道。

那就只能往死里打了。

双方在孙师陂这个地方打了一仗,齐克让没打过,灰溜溜跑回兖州去了。

朱珍打完了人跟没事儿人一样继续赶路,他一路上不断招兵买马,只用了十几天就召集了一万多大兵。

朱珍是个军事上的天才,他不仅会招兵,更会带兵。

当时朱珍手下有一个叫张仁遇的偏将对朱珍说:“为了更好的管带军兵,今后遇到有违反军令的人,请允许我们先斩后奏。”(军中有犯令者,请先斩而后白)

张仁遇提出这种要求的动机我们不得而知,也许他是为了加强军官对士卒的管理,但朱珍从对方的要求中嗅到了一丝危险气息。

我们说过朱珍很会带兵,他当然知道下放专杀之权的利与弊。这样做短期之内肯定会迅速整顿队伍的纪律,而这对一支新招募的军队来说尤为重要,但长远来看却不利于军队的管理,因为一支军队只需要一个声音说话,这个人就是一军主帅。

朱珍的反应很冷冽,他只说了一句话:“偏将也想要行使专杀之权吗?”(偏将欲专杀邪?)

说完便下令将张仁遇当众斩杀。

朱珍的这一举动震慑了全军将领,却得到了士兵们的拥戴,使朱珍迅速赢得了军心。

紧接着朱珍迅速制定了一整套的军规,确保了自己对这支军队的绝对控制,在今后的作战中这支军队将帅们甘心听命,士兵们勇往直前,发挥出极大的战力。

朱珍的征兵工作进行的很顺利,毕竟前面有齐克让的例子摆着呢,山东境内的大小军团们很识趣地都把他们当成空气,视而不见。

但也有不识趣的,那就是平卢节度使王敬武的青州兵。

王敬武这次想要给朱珍来一下狠的,让对方长长记性,省得以后老是到山东来撒野。

为此,他派出了步骑二万大军,在金岭驿立起三座营寨,挡住了朱珍的去路。

我们先来看一下双方力量对比:首先青州兵占主场,出动了两万名装备优良的步兵和骑兵部队,力量上占绝多优势;反观朱珍,他本就人生地不熟,战场也是对方选定的,带领的还是一万多新征来的大兵,而且这些人还没有配齐装备,这场战役怎么看都是要打输的样子。

对于这场必赢的战争,王敬武却并没有把事情做绝,他奉行先礼后兵的原则,打算先跟对方打打口水仗,如果能把对方劝降那就最好不过了。这种做法说得文雅一点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他对朱珍说:“我们山东人普遍好客,但你做客的方式不太友好。这样吧,你把吃进去的兵源都吐出来,我放你回去。”

朱珍表示吃都吃了,再吐出来挺难受的,要走就带着征来的兵一起走。

王敬武说你这样说就没意思了,不讲道理的人是要挨揍的。

朱珍说谁揍谁还说不定呢!

既然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再不打一场就对不起观众了。

双方接下来打了一场遭遇战,青州兵打得很憋屈,他们本以为自己兵器、铠甲都很优良,人数上还占着优势,一顿饭的功夫就应该能把对方解决掉。

但一开战他们就傻眼了,对方好像不是来打仗的,更像是来抢东西的,朱珍的军队不要命地往前冲,抢马匹、抢武器、抢装备,生怕晚了一步就被别人抢光了。

朱珍就是朱珍,他三战三捷,一口气打掉了对方三座大寨,获得军器、战马无数。青州兵被打哭了,狼狈不堪地逃了回去。

这一仗下来朱珍的军队装备换了一茬,士兵直接武装到了牙齿。既然打仗都可以赚钱,那就再打一场呗。

接下来朱珍率领军队主动出击,追着王敬武一路打过去,攻下了对方辖区内的博昌县,绑架了一大批俘虏后才罢休。

朱珍现在心满意足了,征兵工作很成功,顺带着还搞了几场实战演练,更新了一批军械物资,更重要的是扬眉吐气了一把,现在到了回去的时候了。

开拔,目的地,汴州!

现在的汴州大兵压境,朱温正站在城头上望眼欲穿等着他回去呢。

朱珍不负所望,及时赶到了,此时秦宗权的军队还没有合围,朱珍这边顺利地进城,对方还不知道。

朱温十分高兴:“朱珍回来,我大事有成了!”

我们说打仗最重要的就是知己知彼,现在朱温手下添了一支生力军,而秦宗权的军队竟然还不知道,这绝对是一个搞突袭的好机会。

朱温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他要带兵主动出击。

接下来要回答一个问题,敌兵太多了,先进攻谁呢?

朱温和部将们商议,认为第一战要保守一些,应该捡软柿子来捏。敌军现在分两个地方驻扎,张晊屯扎在北郊,秦贤屯扎在板桥,两个人里面还是秦贤弱一些,那就找他来练手吧。

汴州兵猛将和精兵尽出,冲着秦贤的大营猛砸过去。

砸过去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秦贤的工作状态。

秦贤屯兵在那里已经很长时间了,从来没有见汴州兵主动出击过,所以上至将帅,下至兵卒都有所懈怠。

秦贤甚至和张晊达成了战略共识,他们认为汴州城里的军队根本不够自己的大军塞牙缝的,这是一场必胜之战,所以还是等主将秦宗权来了再开打,让主帅见证一下他们两人率兵攻城的风采。

然而,这个风采是注定没法展示了,丢盔卸甲、狼奔豕突的惨状倒是可以友情展示一下。

秦贤今天一觉醒来感觉天气挺风和日丽的,他决定带着手下去打打猎,但还没来得及出发就感觉到大地轰隆隆震颤了起来,难道是地震了?

是骑兵!

经验丰富的秦贤做出了判断,他迅速点兵列阵,在秦贤的眼中汴州城内军兵有限,他们敢于主动出战多半是虚张声势。

但到了临阵对敌的时候秦贤傻眼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乌泱泱的骑兵,他们人数众多,装备精良,而且步调一致,先是一阵慢跑节约马匹体力,到了弓箭射程范围之内就开始猛然加速,发动冲锋。

紧随骑兵之后的是十几个步兵方阵,他们随着战鼓的节点前进,配合十分默契,铠甲兵器闪烁着耀眼的寒光。

是精锐,而且是如此多的精锐!

对方的步骑总兵力至少在两万以上,这是秦贤的初步判断。

他感觉不可思议,根据前期的可靠情报,汴州城内的军兵不会超过万人,而且还都是一些老弱残兵,朱温什么时候爆出了这么多精锐,难道他会撒豆成兵不成?!

秦贤猛地摇了摇头,他不去思考这个烦人的问题了,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对阵迎敌。

到现在为止秦贤还是有底气的,因为他手下有将近十万军兵,就算战力比不上对方,单靠人数也能把对方耗死。但是秦贤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兵贵在精而不在多。

双方前锋一经接触,蔡州军团立刻崩溃。

如果说蔡州军团像一个体积庞大的雪球,那汴州军就像是一把烧得通红的利刃,毫无阻力地将雪球洞穿,几个来回后将对方杀成一滩雪水。

秦贤极力约束手下的军兵,想要集结力量再战,但军兵乱成一团,呼啦一声作鸟兽散。

战场上关键时刻能够考察出一支军队的优劣程度,能够临危不乱列阵死战的是精兵,擅长凭血气之勇打遭遇战的是强兵,只能够打顺风仗的是庸兵,顺风仗都不能打一触即溃的是一群乌合之众。

现在秦贤手下的就是乌合之众,他们没有想着怎么样去迎敌,而是争抢着看谁跑得更快。

汴州军以骑兵冲锋,步兵方阵随后,向秦贤所部猛烈扫荡,接连攻克对方四座营寨,斩杀一万多人。

诸将中表现最突出的是猛将牛存节,他奋勇争先,一个人就攻克了两座营寨。

秦贤败了,落荒而逃。

打走了秦贤,接下来就轮到张晊了。但是在打张晊之前还要解决掉一个人,这个人的名字叫做卢瑭。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盛唐风云记拥兵百万,世子自立为帝三国:我能趋吉避凶被退婚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炼气五千年方羽唐小柔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大明匹夫神话历史,一人独得五帝传承皇宫太监:我能召唤影子军团!功高震主要杀我,兵临城下你哭啥?开局在大唐迎娶长乐锦衣春秋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北宋末年的风流王爷三十六计之三国群雄争霸我在现代留过学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德意志风暴豆一与媚灵军陛下实在太强硬了家族式造反爆兵:我爆兵吊打列强很合理吧重文轻武,我的唐诗宋词杀疯了商末三国志奇门医圣在都市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烽火连城水浒:李世民一统江山妾色天才纨绔大周:我家公主太可爱了相公是只狐狸精一剑破道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江山战图穿越错误,我直接创建一个王朝东汉末年之谋定天下一宠成婚:萌妻乖乖入怀抗战之太行山上极品皇太子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我是纨绔啊,为什么让我当将军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大明:我为天下师从亡国公主到第一高手开局:败家子遭未婚妻上门退婚穿越之农家小憨娃大志向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穿越异时空的幸福生活女尊之倾城王女乱天下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紫鸾记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什么!越娶妻越强穿越三国做将军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红楼:玩主天下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穿越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穿书太子被猜忌陷害,我当场发癫大明之超级帝王系统三国:家父潘凤笑傲天下庶子逆袭:萧逸尘的权谋征途与爱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穿越白虎之洪荒弃婿崛起之路三国之我是正经人伏羲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