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魏博节度使罗绍威得的是风痹病,俗称中风。

这个病症拿到现在都不好治,更别提当时了。

罗绍威感觉时日不多,想把自己的儿子扶到节度使的位子上去。但他又不能太直接,太直接了容易挨揍,所以想了个法子,以退为进。

罗绍威给朱温上表:“魏博是个大镇,也是外部敌对势力争夺的焦点,我快不行了,乞求圣上派遣重臣来接替节度使的位子,我就光荣退休,回家等死去吧。”

朱温很看重罗绍威,看完奏表之后为之动容,随后任命罗绍威的儿子罗周翰为节度副使,代行节度使职权。

朱温嘱咐罗绍威的使者说:“回去赶快告诉你家主人:为朕努力加餐!如果他身有不测,朕会让罗家子孙世世代代永享富贵。现在朕虽然让周翰来处理魏博军府之事,但还是希望他能够康复如初啊!”

罗绍威凭借自己与朱温的深厚交情,终于如愿以偿把自己的儿子扶上了节度使的位子。

而接下来的匡国节度使冯行袭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

冯行袭也得了重病,也不敢直接把位子传给儿子,也是假意让朱温派人来主持工作。

但是人比人气死人,他本来是客套一把,没想到朱温却当真了(故意的),派了自己的大谋士李振前来接位。

具体派谁来接位可以判断出朱温的心思。

他如果派个武将带兵过来,那就是想动粗了,你不松手我就打你。

而现在派个文臣过来,这是想通过政治手段来解决问题,有话好好说,对方上道儿的话啥事儿没有,若是不上道,后面军队再跟着开过来。

朱温在李振临行之前把他叫来嘱咐了一番话:“你要好好地告诉他朕的心意,不要把关系搞僵了。”

李振秒懂,拍着胸脯说:“放心,包在我身上!”

然后李振就带着一张嘴,嘴里含着一根三寸不烂之舌出发了。

到了许州,李振先召集当地的将领们开了一个会,会上李振作了简短发言,内容大体上是这样的:

我们大梁皇帝手里面握着百万雄师,离许州这里可不远呐。(先吓唬吓唬再说)

冯公(冯行袭)的忠心我们是绝对相信滴,你们这些人呐,也不要乱动,不然让大梁皇帝有所怀疑那就不好啦。(吓完了再威胁)

话又说回来,只要你们赤胆忠心报效国家,难道还怕没有荣华富贵吗!(打一棍子给个甜枣儿)

这一番话连敲带打加封官许愿,第一时间就把军队摆平了。

军队摆平了,下面的事情就好做了。

李振随即向众将宣告了自己此行的目的:

本官是来做节度使的!

然后问大家的意见。

大家都没有意见,或者说有意见也不敢说,枪打出头鸟懂不懂!

李振这样做也是有道理的,因为许州跟魏博还不一样,魏博的牙军早就被清理干净了,朱温前后又去大吃大喝了两遍,把魏博折腾的不行,根本翻不起花儿来,卖个人情给罗绍威也无所谓。

许州就大不相同了,这里的军队之前都是跟随秦宗权的蔡州军团的余孽,当时朱温带汴州兵打到许州,这些人就投降了。

虽然投降了,但他们实力还不弱,朱温也不好去动粗,只能安抚,然后慢慢消磨对方的力量。

现在许州大当家的快要咽气儿了,这么好的机会朱温怎么可能放过,软硬兼施也要把匡国节度使的位子牢牢抓在自己人手里啊。

而这项工作,理所当然地落在了心狠手黑、狡诈多智的李振头上。

军队没意见了,李振的工作也就差不多完成了。

他这才气定神闲地哼着小调儿到冯行袭那里去探病。

冯行袭一听,新的节度使是面前这家伙,登时脸就垮下来了。

他冷冷地哼了一声:“李大人这么做,不怕我手下们有意见吗?”

“我问过了,手下们乖得很,都没意见。”

冯行袭还没来得及答话,李振又跟了一句:

“在下是奉了大梁皇帝之命而来的,相信大王(冯行袭被封为长乐忠敬王)也不会有意见。”

冯行袭一口气差点没喘上来,气呼呼说道:“本王病重,无法起身,还是派人代为接受召命吧。”

李振不依不饶:“不打紧,不打紧!您穿上上朝时候的礼服,头朝东躺着就行了,这个受诏的礼仪也没人能挑出毛病来。”(折腾不死你!)

冯行袭没脾气了,只能任人摆布,气呼呼躺在床上听李振念诏书。

听着听着,冯行袭悲从心来,心想我英雄一世,老来竟然沦落到这番光景,何苦来哉呢!不由得泪流满面。

诏书念完了,冯行袭泣涕谢恩,然后就把自己节度使、观察使的印信拿出来交给李振了,让他代管匡国一镇的军府之事。

消息传到了洛阳,朱温以手加额,笑道:“李振果然是个会办事的,这样一来,冯行袭一族可以免受屠戮了!”

言下之意,你老冯只要不识相,我老朱就杀你全家!

看到没,这就是朱温的行事风格。

随后,朱温把冯行袭的军队化整为零,分散到其他各部去,冯行袭收养的许多义子也都被遣散回家,恢复了本来姓氏。

这样一来,许州安定了。

在这里,我们要插叙一段小小的议论。这个议论的选题就是五代时期朝廷与藩镇的关系。

两者的关系一直是困扰晚唐、五代十国时期统治者的难题。

这个难题一直到了后周乃是北宋建立才得到彻底解决。

在这个过程中,各代统治者都在实践中摸索,尝试了各种方法来消弭矛盾,巩固中央统治,但是收效甚微。

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都在问题表面打转转,各类举措都没有触及到问题本质,这个本质就是武夫乱政,礼教崩坏,制度丧失。

这也很正常,因为五代时期各朝统治者大多都是从武夫的角色拼杀出来,或者是被一群武夫推举出来的,让他们向自己人动刀子,显然不太可能。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那就要立规矩、兴礼教,羁縻人心,以文控武。

大家不要小看了礼教的作用,这个东西是加强我国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粘合剂。

俗话说最难控制的是人心,人心被平定了,叛乱也就被平定了,所以说后世王守仁曾说过一句话: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礼教通过与家族文化相结合,在每个人心里构建起一道藩篱,心被关了起来,人就不会撒野了,治理也就容易了。

这个制度通过时间的积累日益根深蒂固,它生长在人心里,蔓延到人际关系中,笼罩在整个中华大地上。

它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处不在,牢不可破。

鲁迅先生文章里一直表现的那个主题:吃人的社会、愚昧的众生、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的礼教,就是这个东西。

当然,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唐末五代之前的礼教(儒家思想统治制度)还没有腐朽到那种程度。

在那个时代它是起进步作用的,毕竟这么大一个国家,总要有一套制度来约束,否则那不就乱套了吗。

五代时期就是乱了套的一段时期。

这时候礼教没了,约束没了,底线没了,人心也就野了,杀人、吃人、乱-伦、兄弟父子相残的一幕幕接连上演。

这一段历史时期的无义之战太多太多,最遭殃的总是黎民百姓。

俗话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时候的兴与亡又太频繁了一些,而且在兴与亡的间隙里也在打仗,你说苦不苦!

要想终结这个乱世,那就需要有非常之武力,非常之文治,两者缺一不可。

只可惜从朱温开始,历代统治者往往武力有余(有的还不足),文治却很是不足(或者为零)。结果只能是以暴制暴,暴乱无穷。

直到后周乃至赵宋时期,大家总算是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一点经验,开始立规矩,并加大对武将的控制。

怎么控制他们呢,用文官,用文官制定的制度,用根植于人心的儒家思想。(所以说,宋代理学的兴起也是有一定基础的,这是刚需。)

谁若是不服,不想接受这个制度,好吧,我另一只手里可提着刀呢,你要试试?

正所谓雷霆手段,菩提心肠是也。

所以说像后周太祖郭威、世宗柴荣,以及宋太祖赵匡胤,这些人都是文治武功顶尖的人物。

乱世中他们能够镇得住穷凶极恶的武将,又能通过施行建设性的制度来开辟太平,真的很不容易。

正因为历史对乱世终结者的标准要求太高,所以在前期积累经验的过程就很痛苦了。

朱温,他也正在用实际行动为后世统一积累经验。

主要经验就是对待藩镇的态度上。

在他统治时期,大梁已经渐渐开始从各大藩镇收权,换句话说:大梁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力相比于晚唐时期有所加强。

这一点可以从上面的两个例子中看出来。

但是,朱温并没有为后世开太平的自觉意识,他这样做的目的仅仅为了维护其自身统治而已。

正因为站位不高,所以也就没有形成制度,罗绍威跟他关系好,对方就能做节度使;冯行袭尾大不掉,所以要加强控制。

所有的一切还是为了老朱家的政权能够延续下去。

随后朱温连这点工作都不想做了,做皇帝毕竟是很累的,他开始纵情享乐,不再尽做皇帝的义务,专门享受做皇帝的福利,然后大梁政权也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走下坡路的表现在于一名绝世武将的崛起。

他,就是杨师厚。?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盛唐风云记拥兵百万,世子自立为帝三国:我能趋吉避凶被退婚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炼气五千年方羽唐小柔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大明匹夫神话历史,一人独得五帝传承皇宫太监:我能召唤影子军团!功高震主要杀我,兵临城下你哭啥?开局在大唐迎娶长乐锦衣春秋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北宋末年的风流王爷三十六计之三国群雄争霸我在现代留过学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德意志风暴豆一与媚灵军陛下实在太强硬了家族式造反爆兵:我爆兵吊打列强很合理吧重文轻武,我的唐诗宋词杀疯了商末三国志奇门医圣在都市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烽火连城水浒:李世民一统江山妾色天才纨绔大周:我家公主太可爱了相公是只狐狸精一剑破道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江山战图穿越错误,我直接创建一个王朝东汉末年之谋定天下一宠成婚:萌妻乖乖入怀抗战之太行山上极品皇太子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我是纨绔啊,为什么让我当将军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大明:我为天下师从亡国公主到第一高手开局:败家子遭未婚妻上门退婚穿越之农家小憨娃大志向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穿越异时空的幸福生活女尊之倾城王女乱天下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紫鸾记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什么!越娶妻越强穿越三国做将军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红楼:玩主天下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穿越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穿书太子被猜忌陷害,我当场发癫大明之超级帝王系统三国:家父潘凤笑傲天下庶子逆袭:萧逸尘的权谋征途与爱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穿越白虎之洪荒弃婿崛起之路三国之我是正经人伏羲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