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山里的路实在是难走。

江南的丘陵地形给行军带来了很多的麻烦。

从千百年来北方的口音,大略都听得懂,江南之地翻了个山头,可能就难以交流可以看出来,山山水水的地形给百姓带来多少不便。

周泰和董袭身先士卒,带着三万多兵马前行。

深一脚浅一脚的踩踏在这山沟里堆积的枯枝败叶上。

他们两个虽然是身先士卒,但并不是最前面行走的人。

陈武带着千余人拿着柴刀,斧头在前面开路。

常常有人不理解,为什么古代人打仗一定要攻城,而不是从旁边绕过去。

除了因为需要物资的补给,城池作为驻点对地区的掌控,以及防止自己绕过去之后被城池的驻军偷袭之外,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没有路。

城池是人类的聚居地。

聚集的人多了,走的人多了,自然就有了路。

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起来后,在城市的周围,为了更好的生活需要,则会被组织起来继续的修整道路。

北方地区还好一点。

平地较多,大多是树林和野草。

荒草低矮一点,辛苦一些,还能行走。

如果有在乡村生活过的人,应该会有这种体验。

村子周边的树林里,只要一年半载没什么人在树林里常常玩耍,树林里就会被密密的荒草,藤蔓,荆棘所覆盖纠缠。

除非是好好的清理一遍,或者喷洒一些农药,否则是非常的难以通过。

北方尚且如此,更不用说是在南方。

整个江南地区属于丘陵地形,处处是山头。

坎坷的道路,陡峭的山坡,常年无人进入的深山老林,积水形成的沼泽,不知多少年堆积下来的厚厚的枯枝败叶。

这都是客观条件上的难以行走。

而暗处的毒蛇猛兽则是最行走路人的生命威胁。

因此,想要从一地直达到另一地是十分困难的。

打仗的时候就必须需要攻下中间的城市作为中转。

并且在城池与城池之间相连接的道路上行军。

想要绕开城池,就不得不面对上面那些威胁。

非战斗减员将会成为军队一个重大的负担。

因为道路崎岖不平,山间狭窄。

董袭这三万人马不知道绵延了多少里地。

长长的一条崎岖的细线,首尾不能相顾。

这样是非常危险的。

一旦遇到敌人,无论是从前面、从中间或者从后面任何一个地方进攻,三万人马都形同虚设,根本形成不了合力。

单独的一个交叉面,说不定几十人都没有。

若敌军着重甲,布精锐,随便一个路口一堵,就是万夫莫开。

“幼平,这样下去可不行啊。”

董袭斜坐在路边的树根上,山坡两边生长的古树树根已经暴露在了外面。

行走了很久,大家停下来休息。

董袭也不用坐下,只是半靠在树根上。

灌了两口水,解解渴。

忧愁地对着周泰说道。

“队伍拉的太长,这样太危险了。”

周泰坐在地上。

松松垮垮半披的铠甲,上身的铠甲被他解开,自然垂落,垂在腰间。

褐色的里衣也半开着。

露出半边胸膛,一些狰狞的伤疤还隐隐可见。

他解开左手的袖子,不停的扇风。

苦着一张脸,嘴巴喘着粗气,大胡子上面沾着点儿白沫。

听见东西这样说,他也皱着眉头看着董袭,等他下命令。

周泰自己是没有什么好办法。

让他带兵打仗也行,但它往往是充当冲锋的角色。

或者护卫在主将身侧以命相拼。

但是你要问他的行军路上需要怎么做,如何调遣兵马?

他其实并不是行家。

只不过他的资历老,威望大。所以在黟县由他带领一万五千兵马。

周瑜也正是考虑到他个人的军事才能不足,才让陈武来帮助他,做他的助手。

董袭这个时候我和他讨论,只是看见它是另一路兵马主将的面子上。

这是出于对地位相等的人的尊重。

但是,他也其实并没有指望周泰能给出什么更好的建议。

“元代,你直接说要怎么做吧。”

果不其然,董袭从周泰的口中听到了自己意料中的回答。

“嗯。”

董袭嗯了一声,接着说道。

“兵马开三路而行,齐头并进。”

“我自领一路,你与陈武领一路,贺齐与朱桓一路。”

“不要离开太远。你去东侧山岭外行军,贺齐去西侧,我居中。”

“三路兵马,互相策应。”

“若遇敌情,我于中路抵抗,你们立刻东西包抄。”

“如此一来,则不怕山路崎岖大军顾首不顾尾之忧患。”

让周泰出主意不容易,但是他也能分得清什么是好的部署。

董袭想得周密,周泰自然满口答应。

“好,就这样干。”

周泰猛呼了一口气,手扶着膝盖,站起身来。

“你们两个去将部署告诉其他三位将军。”

“是!”

两个小兵乖乖的听令,一个向前,一个向后。

从山路边正在休息的袍泽身边挤过去。

不一会儿,三位将军也都来到。

各自按照东西的安排,带领属于自己的部队换方向。

“走了走了。”

“你们这一队,跟我往这里走。”

下层军官们则各自按照吩咐,管理着自己手下的士兵,跟随着将军前行。

山间愈发热闹起来。

周泰要向东侧,贺齐要向西侧。

两个人带队各自找到一处较为平缓的山坡。

翻越到山坡的那一头。

在另外相邻的两座山坡之间的鞍部里行军。

平缓的山坡也不好爬。

但是为了保证战争的胜利,只能先苦一苦士兵了。

就这大热天里,吭哧吭哧地爬着小山坡。

本来就是满头大汗,中午休息的那一会儿,阴干的衣服又开始湿了。

前面的人用布包住脸和手脚,免得被荆棘和藤蔓划伤。

然后用斧子和柴刀将挡路的东西砍倒。

时不时还要被绊倒的士兵秃噜噜地滑了下去。

不过也滑不了多远。

滑了十来步,就被藤蔓,野草扯住。

带着一身草叶站起身来,继续往上爬。

爬上去倒也不算难,但是到了另一边要下坡的时候,确实非常困难。

开路的士兵要弯着腰去砍那些杂草。

一不小心,重心不稳,就会一头栽下去。

他们脚步沙沙的,砍刀沙沙的声音,不停的与枝叶所碰撞。

时不时的,草丛里一阵急促的抖动。

也是一阵沙沙的声音,不知什么东西就窜出去了。

这是人类打扰了动物的生活环境。

当然是少不了毒蛇的。

却有心急手快的,或是手起刀落,或是直接空手下去。

就拿住一条条长虫的七寸。

或者摔死了,砍去脑袋,挂在腰间,等着做备用粮,晚上补一补。

也有奢侈的或者当场刨开蛇腹,取出蛇胆,吞入腹中,将剩下的蛇尸随手抛弃。

这半天的行军时间是彻底浪费了。

一直忙活到了晚上,才开辟了三条道路。

众将军也不打算抹黑行军,只是就这样过去吧。

休息一夜,第二天继续出发。

……

于禁在襄阳施展的计策,似乎没有掀起什么波浪。

也许这就是气运所在,不仅仅是赵子龙技高一筹,也是运气好,恰巧让赵子龙的士兵碰上于禁的奸细。

如果赵子龙的士兵去的晚了,说不定真的能让于禁的计策得逞。

于禁遣返调粮的士兵回到了随县。

将被赵云劫掠之事尽皆告诉随县守军将官。

虽有心用军法惩治失职兵败之人,但如今正是用人之时,随县留守的夏侯惇的副将也不擅作主张,只是依旧收拢了一些粮草,交于运粮者。

也不节外生枝,只是乖乖听于禁的要求,叫他们戴罪立功,依旧将粮草运往于禁处。

只是如此一来,随县县内粮草便不充裕。

随县内便出二支小队,一大队分三个方向而行。

随县守关将撤回的运粮败兵千余人派去东南运粮,有多拨五百兵马护卫粮草,此乃一大队。

另有一小队往西南而行,不过区区数人,将西陵县情报带与夏侯惇得知。

又中规中矩地告诉夏侯惇,随县粮草已经不多,已经派人往新野催粮。

剩余的一小队,自然就是往新野催粮的这一队。

运粮的大队一路小心忐忑的东南而行,却有惊无险并未遇到阻截,顺顺利利的将粮草交付到了于禁处。

至于往新野催粮的这一队,五六人纵马驰骋于平原之上,自然是被潜伏在新野以南的赵云等人发现。

身披上等铠甲,刚刚归队的报信小兵正踌躇满志。

“将军,看我擒之。”

说着就要从林间杀出,将这传令的小兵生擒。

赵云一把按住了这个士兵的肩膀。

“莫要心急,且放他们过去。”

赵云低声安排道。

“将军,这是为何?”

众人都大惑不解。

“于禁军粮被我等所断,必然要回随县继续调粮。”

“随县区区一县之力焉能供应这上万兵马?谁能将粮草拨给于禁,供他使用几日,但随县粮草必然不多。”

“而夏侯惇所率上万兵马,在襄阳周边已经足够使用,所以,此报信者必不是求援增兵,而是前往新野催粮。”

“我等潜伏于荒原之上,身边并未带许多粮草,只能以战养战。”

“此番将这区区几个小兵杀掉并无益处,反而暴露我们的行踪。”

“且放他们过去,待其运送粮草归来,我等再从此间杀出,带走部分粮草,其余全部焚烧。”

“这时候,夏侯惇就会知道他后路被断,而新野周边,到底能力有限,每次断粮都能让他们伤筋动骨。”

“待其无粮草可用,无论夏侯惇手下有多少兵马,我等只要避而不战,曹兵自退,襄阳之围可解。”

赵子龙自信微笑,对着手下士兵们解释道。

身边这些骑兵也算是他的铁杆,是刘备手下为数不多的骑兵的一大部分。

算得上是军中精英,也是可造之材。

多多提携后辈,一个团队才不会面临没有人才可用的窘境。赵云希望这些士兵可以从自己身边学到一些什么。

众士兵听完赵云一番解释,也都若有所思。

尤其是那个身披上等铠甲的士兵,也对自己的冲动感到有些不好意思。

手指忍不住抠了抠自己的脸皮。

“我以为在襄阳城外杀死曹兵,精细识破他们的计谋,也算得上是聪明了。”

“听完将军这么一说,才知道我目光之短浅。那刘州牧将我夸得天花乱坠,却不知道我只是小聪明,将军才真是大智慧啊。”

赵云温柔一笑,伸出双手,帮这个士兵正了正他的头盔。

“为将者,要谋全局,不可只着眼于一时一域。”

“想要成为大将军,岂可有勇无谋?你小子还有的学呢。”

……

夏侯惇在宜城外立寨,将宜城北门堵住。

每日佯攻威吓,声威大作。

虽除本寨之外,也四处散出探马,却从来不将宜城彻底封锁。

任由敌军四处求援。

尤其是放任宜城和襄阳之间的联系。

这个于禁放掉西陵前往襄阳送信的士兵一个意思。

孙子兵法里说过,打仗攻心为上,攻城实在是下下之选。

夏侯惇这些兵其实根本打不下来宜城。

但是架不住曹兵凶名赫赫。

每天做出的佯攻也是非常的凶恶。

宜城等地也来不及坚壁清野,城池周边许多村子被夏侯惇劫掠一空。

这也是夏侯惇数日没有往随县催粮的原因。

大肆烧杀一番杀伤了许多百姓。

聚集了人头,尸首都扔在宜城外。

毕竟夏侯惇不愿牺牲太多士兵在这区区宜城。

但是要只佯攻不见血,时间长了也容易让别人看出破绽。

被残杀的这些百姓的尸体就起到了很大的恐吓作用。

夏侯惇眯着自己的独眼,看着随县送来的战报。

对于禁在西陵县外的战绩心里很不满意。

但是心里并没有过多的苛责的意思,只是觉得看来于禁真的碰到了强敌。

毕竟,夏侯惇已经不是初出茅庐莽撞人了。自己也曾多遇失败,对于于禁自然也有同理心。

出于谨慎,夏侯惇有点想退兵的意思。

但想了想这大好局面,还是不舍得放弃。

当即修书一封令随县继续往新野催粮,命令李典护卫粮队,小心应对。

本想再嘱咐于禁稳扎稳打,但是,想想于禁本人的治军作风,也就没有再多此一举。

……

(我本来以为防盗对于我这样的扑街没有影响,因为谁会为了盗版不能看夜不能寐的去正版支持我呢,毕竟说实话我的书算不上十分优秀,只能说一般,感谢很多朋友花钱支持我。

但是我没想到居然真有,前段时间起点防盗,看不到最新章节,天天五六百新增订阅,我以为很快就可以达到五百均订。结果这几天天天只有两百多了,腰斩……我只能说,求防盗再爱我一次,??*(?o?╰?╯?o??)??)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封州王围棋传奇抗日之全能兵王抗战之烽火燃血姜先生的团宠小嗲精太娇了我成了大明勋戚都市夜战魔法少男(库洛牌的魔法使)隋唐之乱世召唤抗日之陆战狂花夺宋:水浒也称王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黜龙极品大昏君存储诸天三国:征战汉末销冠变身天才言官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从某科学开始的日常生活名门镇国少将军红楼梦中人:贾环要翻身三国:杨卓来了演武令生死狙杀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重生之傲仕三国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被遗忘的角落:太平天国往事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公子上朝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穿越之横扫三国校花的贴身狂少刑名小师爷凤帝九倾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锦衣春秋重生皇太子,召唤武将争霸天下沙雕网友援北伐三国:开局打跑刘备,强抢糜贞史上最强纨绔,被迫一统天下带着骑砍系统在中世纪创建帝国三国之绝望皇帝路飞刀神枪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穿越异时空的幸福生活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星汉西流夜未央满门忠烈:重铸将门荣光大乾六皇子,开局遇上昏迷嫂嫂!说好流放,怎么都跪求我称帝大明!风起土木堡无双毒士:女帝劝我善良除恶务尽,我才是最恶的那一个?大隋:二世浮沉安史之乱:我成了太子李亨他是废物世子?女帝直呼离谱殿下无双嚣张小侯爷红楼:逐出家门后,上演龙王归来本世子天姿无双,勾栏听曲怎么了?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三国:戟镇八荒,我的系统能屠龙摆烂后,李二求我当皇帝双穿古代:开局拐骗公主当老婆!大明万历极度叛逆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1951之大国重器伪装者:明镜老婆带我杀穿谍战界三国:穿越孙策,劝老爹放弃玉玺落魄皇子:开局暴揍父皇宠妃穿越知否,我为襄阳侯隋唐:我转投杨广,李二你哭啥烽火淞沪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阿姐,我中举了!天命缉凶录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百万铁骑踏龙城,你管这叫疯癫王?边军:从将门奴仆杀到九五至尊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穿越后,我靠种田称霸天下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听闻我要退婚,娘子瞬间红温穿越弃子: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长生:我在大唐当土豪的那些年都贬为庶人了,再搞事我就反杀了!宋辽争霸:御虚门传奇千门36天局大秦:始皇帝,我真不吃软饭啊!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三国:开局一个碗,看吾三造大汉起兵谋反!你们真当朕沉迷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