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首先,得让兀良哈那边拿出诚意来!”

“不然大明一而再,再而三的容忍他们,他们又死活听不懂人话,不但让朝廷丢了脸面,还让其他蛮夷小觑了我大明。”

“告诉沙不丹,让他们部族里面的人都给自己取一个汉人名字,此后要给孤学汉话,写汉字!”

“别告诉孤,说什么兀良哈三卫他一个人做不了主,别以为孤不知道他的底细!他此前不还杀了女婿脱脱不花吗?怎么可能没有一锤定音的本事?”

“他们在草原上该做什么做什么,可到了我大明直辖之地,便要学会懂规矩!”

景泰帝摸着小胡子,倒是明白了儿子的话中深意,“青哥儿是想对蒙古玩一手当年北魏孝文帝做过的,移风易俗?”

“可当年蒙元立足中原尽百年之久,也没有学会我华夏传统,元帝之中还有不会说汉话的……此时这般行事,能成吗?”

别说蒙元了,即便是孝文帝改革后,鲜卑一族的守旧势力仍然庞大,新旧两派的权利争夺没过多少年就把北魏搞崩溃了。

而鲜卑族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还得等到隋唐之后。

由此可见,移风易俗对于一个有自我认知的民族来说有多么困难。

景泰帝有些担心儿子这个计策行不通,白费了功夫。

朱见济安抚好爸爸,“此一时彼一时了。”

“当初蒙元蹂躏中原,那是他强我弱,形势那样,蒙古人怎么肯学我华夏文明?”

更何况在元朝的四等人制下,蒙古人和汉人之间还差了两个阶级,是很难跨过如此巨大的差距去搞什么文化交融的。

以蒙元统治者的本意,他们恨不得治下的所有人都守着自己的传统,永远都不混在一块。

因为只有搞大了双方差距,才有利于作为少数群体的蒙古在其中浑水摸鱼。

“如今我强他弱,对方还有求于我大明,让他们改个名字又能如何?而且儿子说了,让他们在外面用汉名,草原上任其自由,算是大度了!”

“可这么一看,不还是没什么用吗?”景泰帝持续疑惑。

朱见济笑了,“眼下是这样,可等以后就不一定了!过个几年,说不定蒙古还要求着咱们教他读书识字呢!”

“到时候朝堂上的诸位臣公,也能落个教化蛮夷的好名声。”

他给李秉发过去的小册子上面说了一些关于“经济支援”的问题,相信以后者实干派大明朝精英的身份,能够明白其中深意。

而且等纺织厂建立起来后,经济往来频繁,为了方便过好日子,人数较少的蒙古人必然会被汉民吸引进而同化。

这是煌煌大势!

谁也改变不了!

朱见济现在提出这个要求,只是为了日后蒙古人民主动学习中原文化时做准备,给他们减少点负担和压力——

毕竟只要有了一个汉名,再接受起其他方面的东西,心里的阻碍就会小很多了。

“此外还有其他要求的,”

“兀良哈三卫需要安排部族中不满六岁的孩童入城居住……大宁城以后会建立起来一个专门的学校,就让他们在那里学习!”

“双方开市通商后,也不能随意欺辱我大明商人,必须要心平气和的跟咱们做生意!”

过去就发生过不少类似的事件,

大明商队过去收购草原土特产,结果被人当肥羊和宰了。

只是由于中原王朝“重农抑商”的传统,而且不能“轻启边械”,并没有把这种小事放在眼里,对蒙古人提出交涉,于是严重打击了大明商人前往草原做生意的热情。

而官方之间的贸易往来,也常常停留在“你出马子我给盐”的阶段,收益并不是很显着。

不能通过这种事获得利益,也无法把双方正常的关系维持下去,那么双方间分分合合也是常事。

朱见济是不能容忍这种事情发生的!

“这个为父不懂,”景泰帝没能理解儿子的话,但秉持着“我儿最好”的态度,还是认可了朱见济的主意。

“青哥儿比为父能干,那就听青哥儿的!”

“你们给沙不丹回旨吧,就按照太子的意思讲……只要他答应了,他们的要求朕就准一半!”

大宁城是绝对不可能给兀良哈的。

朝廷剩下的钱基本都投资进去了,如果转手给了这群人,那就跟傻子拿钱打水漂玩似的。

景泰帝不觉得自己有这么好哄。

“他们可以在各关附近放牧,但一定不能欺凌我大明子民!”

瓦剌压着兀良哈打的时候,后者敢和前者动怒,跑过去砍人家部落的人?

现在大明都把瓦剌给干了,自然也不能让兀良哈继续在自个儿当白嫖党。

史书上不是有句话说的好吗,叫什么“夷狄畏威而不怀德”。

只对人好而不给他们大嘴巴子,草原上的饿狼是听不懂人话的。

“臣等……”陈循还想说话。

“就这么定了!”

景泰帝挥挥手,结束了这个话题。

“朝鲜有使者到来,恭贺天朝击溃瓦剌之大胜。”

“女真那边也有人请求入京,自述土木堡之后,受制于也先,与朝廷隔绝……如今大明收服边城,重新打通了辽东通道,所以想要把往年未能及时送给朝廷的贡品补上,以表忠于我大明之意。”

“此外,还有另外藩国送过来的贺表……”

之后,阁臣萧滋将这些事情一一告知。

景泰帝和朱见济对此都不怎么关心。

前者是已经习惯了世界各地的孝子们时不时朝贡,后者则是由于还没到需要关心这些地方的时间。

朝鲜这等“大明头号狗腿子”无需担忧,女真方面,等大宁、开平诸卫重建完毕,迎接他们的必然是浩荡天威。

所以在朱见济眼里,他不需要跟一个死人过多的接触。

和通古斯野人有什么好交涉的?

难道自己会因为他给朝廷送来了一些野山参和兽皮子,就放弃对这群家伙的降维打击了?

有这个功夫,还不如抓紧时间去培训各地农庄的管理人员呢!

像农庄这种集体化的组织,是需要不少人手进行事务调度的,不然一处乱便容易引起处处乱。

想要建立起朱见济规划中的农会,就必须把基层管理给做好!

特别是小太子还要求农会做好日常记录,不准落下分配下去的一点一滴,这种过分的“员工守则”,放在封建时代粗放式的管理体系中,是非常少见的。

如果不是有昌平皇庄的例子在,底下人难免抱怨太子爷是给自己没事找事。

区区几个种田的,就要高贵的读书人去给他们做事?

没有多少清高的知识分子想去下地,被铺满了肥料的庄稼气息熏陶。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直隶建设新农庄的时候,朱见济还要求每个地方派两三个人来参加“入职培训”,安排专门的人手教导他们。

能读书认字的诱惑,终究是让那些人咬牙撑了下来。

虽然都是些简单的字,还要学小太子口里的“字母拼音”,可这意义很重大——

要是读的好了,脸皮再厚一点,他家就能自称“耕读之家”了!

再把下一代养好,指不定就能出个举人老爷呢?

他们非常积极的学习着后世小学生的知识,并且将之视为瑰宝。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我成了大明勋戚隋唐之乱世召唤夺宋:水浒也称王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极品大昏君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镇国少将军三国:杨卓来了演武令生死狙杀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凤帝九倾三国:开局被刘大耳逼出山重生之傲仕三国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公子上朝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穿越之横扫三国校花的贴身狂少大唐:我能搞钱,多娶公主合理吧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锦衣春秋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重生皇太子,召唤武将争霸天下沙雕网友援北伐大乾暴君三国:开局打跑刘备,强抢糜贞带着骑砍系统在中世纪创建帝国执戟战红楼马谡别传素手倾天,邪君的宠妃异世枭雄传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人在隋唐:从合成词条开始无敌笙书传老子传奇:大道至简奥特曼之成为光后就无敌了携手狐仙共修真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医妃火辣辣千山记开局当兵发媳妇,我激活了斩首系统路过漫威的骑士楚韵最强炊事兵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穿越古代儿孙满堂白话三国志穿越大乾:从打猎喂饱老婆开始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东周策侯府庶子:最强锦衣卫,只手遮天!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守史人:三千年归墟纪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重生大乾:深山打猎爆宠小娇妻让你猎山赶海,你咋就黄袍加身了?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重生之项羽崛起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