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历朝历代的朝廷都讲究一个“大一统”的思想,在君臣们的眼里,整个天下的所有权应该属于皇帝,属于以皇帝为代表的朝廷,于是自古便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说法,当然,这种说法有点不要脸,不过当这种不要脸的说法建立在以国家暴力机器为后盾的基础上,一切便合理合法而且天经地义了。

地方藩王与朝廷的关系历来最为敏感,看在同是一家人的面子上,朝廷不能不封王,但封了王又担心藩王造反,而藩王们也不是个个都有那么强烈的上进心,绝大部分还是很本分,顶多只能算一个鱼肉乡里欺男霸女的善良王爷,这样一来皇帝也纠结,藩王也纠结,一旦朝廷有什么风吹草动,藩王们自己便吓得半死。

比如太祖皇帝第八子潭王朱梓,由于宰相胡惟庸的倒台,其中案子牵扯到潭王的岳父和妻弟,潭王坐立不安惶恐万分,锦衣卫如实奏报太祖皇帝,太祖皇帝心疼儿子,于是下旨命潭王来南京应天,本意是为了温言安慰这个被吓坏了的儿子,告诉他胡惟庸的事儿跟他八竿子打不着,结果潭王接到圣旨后吓得魂飞魄散,当天夜里便与正妃二人于王府自焚而亡,死得可谓轻如鸿毛,冤枉之极······

这件往事告诉我们一个很深刻的道理,—圣旨写得太简洁不好,很容易造成巨大且无法弥补的误会······

百多年后,正德朝的宁王也不得不面对同样的遭遇,不同的是,他确有反意,人家布政副使只是说了实话。

“礼乐刑政渐不自朝廷出矣…···”

江西布政司副使胡世宁的这句话性质很严重,也就是说,宁王几乎已在南昌自成一国,不再尊奉朝廷,其性质等于独立于大明朝廷系统之外几乎可以与谋逆划上等号了。

秦堪将奏疏从头到尾仔细看了一遍,然后默默地递还给张永。

张永叹气道:“这份奏疏可真正要了杂家的命啊,事涉藩王,杂家真不知该如何奏报报上去吧,怕陛下怀疑杂家故意而为,这顶‘离间天家,的帽子我可戴不起,隐瞒不报吧,宁王若真有反意,将来事发之后陛下究责,杂家便是第一个倒霉……”

秦堪神情很镇定他绝不会告诉张永,锦衣卫很早以前便派出探子奔赴南昌刺探消息了,只不过一直隐而未报他和张永的担心是一样的,藩王造反这事太敏感,一旦禀奏上去,必然落得里外不是人,以前安化王造反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刘瑾仗着自己得宠,不假思索便将此事禀奏了朱厚照,结果在朱厚照心里埋下了猜忌的种子,也成为了刘瑾覆灭的诱因之一。

“宁王是陛下的皇叔藩王嘛,在封地里偶有欺男霸女鱼肉乡里之事也是很正常的,如今咱们大明的哪个藩王不是如此?这位胡副使恐怕是言过其实小题大做了。”秦堪故意装着漫不经心,将这件事淡化,其中亦不乏试探之意。

张永连连摇头:“这份奏疏恐怕没那么简单秦公爷,你可知这份奏疏如何送进京师的吗?从南昌到京师千里之遥,为了这份奏疏,已死了两名地方官员,三位驿站驿丞,这些人全都是接触过奏疏,随即莫名其妙死于非命这份奏疏几乎是一路着鲜血送进京师的啊,若说奏疏小题大做怎会搭上这么多条人命?秦公爷您信吗?”

秦堪英眉一挑:“此事背后竟如此曲折?看来胡副使所奏宁王事应该不假,这个宁王,该派锦衣卫下去查一查了······”

张永点头道:“正该如此,不过,秦公爷您帮杂家拿个主意呀,这份东西杂家到底该不该禀奏上去?”

“张公公怕挨打吗?”秦堪悠悠问道,见张永脸色突变,急忙补充道:“当然,对外的官方说法是,张公公的脑袋怕被门夹吗?”

“怕。”张永老老实实回答,秦堪是熟人,而且大家身份相仿,没什么好隐瞒的。

秦堪呵呵笑了两声:“怕也没办法,这事报不报上去你都会挨打。”

张永脸色又变。

“不过呢,晚报不如早报,早点报上去,挨打可能轻一点,若等宁王做出什么大逆不道的事再报,等着你的也许就不止是挨打了·……”

张永的苦瓜脸愈发拧巴了。

“张公公,做人要懂得变通,你一个人风风火火进豹房禀报,陛下一肚子的火气自然只能撒在你身上,若你跟内阁三位大学士通个气,拉上他们三人一起禀奏,陛下就不会向你发火了······”

张永眼睛大亮,确实是个好办法,这叫铁锁连舟,跟火烧赤壁一样,起火了要死大家一起死,总好过自己一个人死。

“秦公爷也跟杂家一起禀奏如何?”张永很懂得举一反三,立马便拖上秦堪陪葬。

秦堪仰天冷笑两声:“哈哈,你脑袋被门夹了吗?本国公很忙的!”

豹房。

朱厚照果然大发雷霆,当着张永和三位大学士面摔了好几个花瓶。

“下旨!削宁王三卫,令其闭门思过,若敢再犯,削其王爵,贬为庶民!”

“陛下不可!”李东阳急忙阻止道:“陛下,宁王封地远离京师千里,朝廷旨意太严厉,又削了宁王府三卫,恐怕会愈发激起宁王的不臣之心,老臣以为圣意当安抚为上。”

“宁王都快公然造反了,朕难道还得给他陪笑脸递软话么?”朱厚照大怒道。

“陛下,这不是陪笑脸递软话,这是策略······”

三位大学士里唯杨廷和脸色微变,此时他不得不出来说话了:“张公公说这份奏疏上沾了许多条人命,则说明江西布政司胡副使说言不虚,甚至有可能比他说的更严重,如此,朝廷当须做两手准备一则下旨申饬,但语气不可太过严厉,二则派厂卫火速奔赴南昌打听刺探,将奏疏上所言之事核!实最后再做计较。”!

李东阳神情不变,却仿佛不经意地瞥了杨廷和一眼,眸中带着一丝费解。

内阁三老的性格各不相同,李东阳说以安抚为上很正常,老头儿一辈子习惯了和稀泥,喜欢一团和气,但杨廷和素来嫉恶如仇脾气火爆刚烈,今日竟也说出这番和稀泥般的见解,委实奇怪得很。

杨廷和面色如常心中的苦涩却唯有自知。

虽然嫉恶如仇,但杨廷和跟银子没仇,一个被圈养在千里之外小城里的藩王送来银子,有何理由不笑纳?打死他也想不到那个和气豪迈的王爷竟有如此可怕的上进心,而他堂堂内阁大学士竟糊里糊涂跟一位有上进心的藩王交上了朋友,实在是一件很头疼很麻烦的事,不止麻烦,而且很要命。

所以杨廷和今日选择了和稀泥,当然世上没有纯粹的好人,也没有纯粹的坏人,私受宁王贿赂是杨廷和这辈子无法抹去的污点但身为内阁大学士,执宰整座大明江山的一代名臣,杨廷和的立场还是非常坚定的哪怕自己真的受了牵连,危害大明江山社稷的人也决计不能放过,所以杨廷和提出让厂卫彻查。

其实他知道,锦衣卫针对宁王的彻查早已开始了。

至于请朱厚照下旨申饬,则是杨廷和对宁王抱有的最后一丝幻想,他只希望圣旨到了南昌后,宁王或能有所畏惧即而悬崖勒马,从此老老实实待在南昌当他的太平逍遥王爷。

朱厚照比较粗心倒是没细想杨廷和的态度差异问题,闻言思索半晌,终于不甘地咬咬牙:“就按杨先生说的办,下旨先警告他一下,再让秦堪和谷大用尽遣厂卫探子奔赴南昌,宁王在江西到底干了些什么,他还想干什么,给朕查个究竟。

殿中四人急忙躬身领旨,杨廷和无声苦笑了一下。

眼看这个盖子越来越捂不住了,将来东窗事发,他的仕途大约也该走到尽头了吧······

江西南昌。

宁王府。

唐寅无比悲伤,他觉得自己的生命快走到尽头了······

被宁王强行绑架入府后,唐大才子确实受到了最高级别的款待,宁王客气得不像话,将唐寅奉为上宾,终日设宴,席间推杯换盏,各种国色天香的名妓歌伎舞女频送秋波自荐枕席,这样的待遇,大抵可以跟宁王府祠堂里历代受供奉的宁王先祖相媲美了。

可是唐寅却越来越绝望。

几日的接触,他渐渐对这位号称“礼贤下士”的王爷有了一定的了解,越了解唐寅便越觉得心惊肉跳。

这该死的王爷居然想造反?!

被宁王强行绑架入府,但看在人家终日设宴款待的份上,唐寅本来已不怎么生气了,可是请我喝酒吃肉完全没问题,陪你造反那就不能奉陪了,大家不太熟,还是保持这种纯洁的酒肉朋友的关系比较好······

唐寅想跑,跑得越远越好,这种掉脑袋而且是掉全家九族脑袋的事他是万万不敢掺和的。

但是他跑不了,宁王府戒备森严,守卫如林,唐寅好不容易逮住一次机会逃跑,逃跑的过程很顺利,几乎没碰到任何王府守卫,唐寅沾沾自喜,自觉马上要逃出这座华丽的牢笼时,却非常悲哀地发现·……他在王府内迷路了,绝望的唐大才子最后不得不高声呼救引来了王府侍卫,把他押回了厢房。

失败的逃跑经历给了唐寅两个很深刻的人生教训。

第一,权贵把房子建得如此浮夸,不是毫无用意的,以后讥权贵蔑王侯之类的诗词作品尽量少作,人家没自己想象的那么蠢。

第二,自己也没自己想象中那么聪明。逃跑连人家的家门都没跨出去,结果竟迷了路,若被好友秦堪知道,一定会强制性的在他脖子上挂一块“千古第一蠢货”的牌子游街。

宁王对唐寅的逃跑举动感到很失望,很痛心,他觉得唐大才子辜负了他的信任,更辜负了他对才子的一片敬仰之心,除了唐寅屋子周围的守卫增加了许多之外,宁王还三不五时亲自上门给唐寅洗脑。

洗脑的过程用四个字可概括,“忆苦思甜”。

忆苦,宁王对唐寅声泪涕下,哭诉朝廷对宁王一脉多么多么不公,从永乐皇帝欺负第一代宁王脑子不灵光,骗他上了恶当开始,一直到他这一代宁王多么的忍气吞声,皇帝多么的昏庸无道等等。

思甜,宁王对唐寅眉飞色舞,为他徐徐展现了一幅将来篡位成功后的唯美画卷,画卷上宁王登基为帝,唐大才子必封内阁首辅大学士,从此扬眉吐气光宗耀祖,而且可以一洗当初被人陷害牵连进科考舞弊案而致多年受人白眼被人误解的耻辱……

宁王的描述十分生动,可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字字珠玑,句句血泪。唐寅听后十分感动,内心最强烈的想法便是······必须赶紧逃离宁王府,逃离南昌城,面前这个疯子他一刻都不想再见了!

但宁王对唐寅越来越满意,从唐寅的角度来说,自己是流年不利,命犯太岁,本打算像个文艺青年一样游历天下,用祖国江山的诗情画意来治疗自己失恋的伤痛,结果自己的表现却像个二货青年,不偏不倚地撞进一个欲造反的王爷怀里。

显然宁王与唐寅的想法不一样,一位名满天下的大才子若加入了自己轰轰烈烈的革命队伍,对整个天下的士子来说将是一个多么鼓舞人心的消息,在宁王心里,造反并不难,难的是如何收天下士子之心,谁知上天垂怜眷顾,正在发愁这件事时,唐大才子便像一只傻狍子似的一头撞进了怀里,这简直是天意昭昭啊。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盛唐风云记拥兵百万,世子自立为帝三国:我能趋吉避凶被退婚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小军阀炼气五千年方羽唐小柔重生之桃李满天下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大明匹夫神话历史,一人独得五帝传承皇宫太监:我能召唤影子军团!功高震主要杀我,兵临城下你哭啥?开局在大唐迎娶长乐锦衣春秋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北宋末年的风流王爷三十六计之三国群雄争霸我在现代留过学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德意志风暴豆一与媚灵军陛下实在太强硬了家族式造反爆兵:我爆兵吊打列强很合理吧重文轻武,我的唐诗宋词杀疯了商末三国志奇门医圣在都市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烽火连城水浒:李世民一统江山妾色天才纨绔大周:我家公主太可爱了相公是只狐狸精一剑破道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江山战图穿越错误,我直接创建一个王朝东汉末年之谋定天下一宠成婚:萌妻乖乖入怀抗战之太行山上极品皇太子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我是纨绔啊,为什么让我当将军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大明:我为天下师从亡国公主到第一高手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穿越异时空的幸福生活女尊之倾城王女乱天下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