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早朝。
早朝一开始,房玄龄便是出列:“启奏陛下,今年所需度支,已经大致列出,请陛下过目。”
房玄龄取出一份奏折,太监递交了上去,李世民一看,也是不由点头。
这就是贞观元年大概的财政预算表了,是由中书门下还有户部度支郎中、员外郎,省议后给的财政预算表。
看完之后,大致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根据往年需要花费用钱的地方,划定了一定的范围。
“房爱卿辛苦了。”
再接下来,便是朝政处理,各地的奏折也是比较重要的念了出来。
随后又是吏部尚书出列,已经开始筹备今年的科举考试,目前士子几乎已经到了长安。
随后,李世民也是颁布了自己的圣旨,那就是在长安,再度开设一家拥有盐引的商家,准备售卖食盐。
这件事让朝中大臣有些莫名其妙,魏征也没反对,毕竟和天下大事比起来,这的确算是小事。
没人反对,直接通过。
而后李世民又是说道:“工部尚书。”
张亮出列:“臣在。”
“你抽调一批工匠出来,朕需要建一些工坊。”
“是。”
早朝很顺利,朝堂之上的世家官员,只要李世民不找世家麻烦,他们自然不会跳出来。
早朝结束之后,李世民开始吃早饭。
御膳房已经是做了一碗面,李世民尝了一口,直接皱眉:“这面,还没有赵公子的面好吃。”
赵尘之前的面,李世民尝过了,味道真的极好。
等吃过饭,前往御书房,房玄龄他们赫然也在。
“陛下。”
房玄龄他们行礼。
“陛下,今年的科举即将开始,还请陛下出题。”
李世民哈哈一笑:“你们先出,出好了等朕瞧瞧,看看有没有需要修改的便是。”
闲着没事,政务也有臣子帮着处理,李世民便是准备开溜,前去找赵尘。
一个是已经定下来的盐引,可以方便赵尘建设制盐工坊,提纯细盐,如此一来,就能方便长安百姓!
第二个就是,今年的科举制马上要开始了,李世民想要去劝赵尘参加。
只要赵尘参加,无论赵尘的科举成绩多烂,他都会直接将赵尘弄进朝堂。
如此人才,不可错过!
杜如晦见到李世民离开,不由用手肘捅了捅房玄龄。
房玄龄一看,也是心中会意,与杜如晦找了个出恭的借口,也是一起溜了,直接追了上去。
“陛下。”
李世民见到两人,不由有些无语:“你们二人,怎么又跟着来了?”
房玄龄两人嘿嘿一笑:“这不跟着陛下,再去找赵公子嘛,臣觉得,有必要去赵公子那里弄一册数学过来,近日六部在推广这数字与统计表,尚有一些疑问。”
李世民看向杜如晦:“你呢?”
杜如晦当即说道:“陛下,臣也一样。”
“行了行了,你们两个跟过来吧。”
房玄龄两人,跟着李世民,乔装打扮之后,直接前往太平村。
来到太平村外,却是见到在太平村不远处,耿护院正在指挥村民,在开垦土地。
李世民下了车,不由喊了一声:“耿护院,你们在干吗?”
耿护院抬头:“忙着建工坊呢,你找我家少爷?少爷在房里呢。”
现场足足有几十名村民在一起忙活,李世民点点头,直接进赵府大院。
赵尘懒洋洋地坐在门口,丫鬟在给他捏脚,太阳晒得暖洋洋的。
“汪!”
大黄叫了一声,赵尘抬头:“哟,老李,你这三天两头往我这里跑,是不是又有什么好事啊?”
旁边的丫鬟有去拿椅子的,李世民笑道:“赵公子,这不没事,自然而然就来了嘛,还是赵公子这里好,这里自在。”
赵尘笑眯眯的:“老李你倒是有眼光,今日留下来,一起吃牛肉。”
“又吃牛肉?”
李世民脸色一僵。
“那自然了,老李我告诉你,牛肉补肾,对男人好。”
李世民哭笑不得。
“赵公子,今日来呢,主要是有好事,盐引这个事,我哥在朝堂上奏后,陛下当即就给批了,快不快?”
赵尘有些诧异:“这意思是,我也有盐引了?”
“那是自然,赵公子以后,也可以贩卖食盐了。”
“好。”
赵尘笑眯眯的:“老李你还真是人脉广泛,那就再签一个合同,将食盐工坊也弄起来,不过目前的人手也是一个问题。”
“无妨,陛下还特意批复了,可以安排工匠过来。”
赵尘摇摇头:“我说的不是这个,而是种植温室大棚,这些不仅仅要工匠,还要更为重要的村民才行,太平村人数不算多,还有自己的地要种植,所以,必须要吸收新的百姓到来,发展壮大太平村才行。”
李世民也是微微一愣:“那要怎么做?”
“老李,你不是人脉广嘛,最好再给陛下说说,就说太平村,最好能进行扩张发展,作为一个庄园存在。”
“这没问题。”
聊了一番后,李世民又是聊到了科举制上面。
“赵公子啊,以你之才,不入朝为官,当真是浪费才华,今年科举制马上就要开始,赵公子,有什么想法没有?”
李世民笑着说道。
“科举?没事我考那玩意干嘛?”
李世民一阵错愕:“赵公子,那可是科举啊,无数士子都想要考的科举,考上科举,就能入朝为官了!”
赵尘哈哈一笑:“那然后呢,入朝为官做什么?你说李二那小子的官,是吃得比我好,还是睡得比我好?”
李世民脸色一滞,都不知说什么好。
李二这个词,被他自动忽略了。
旁边给赵尘捏腿的香儿笑道:“我家少爷不喜欢做官的,做官哪有在这里逍遥自在?”
“没错,还是香儿聪明。”
赵尘用手揉了揉香儿的脑袋。
旁边的杜如晦当即说道:“赵公子,当官除了这些,还有为天下百姓做事,让大唐国力强盛,造福整个大唐,这才做官的理由,不知赵公子,可有心系天下百姓的想法?”
赵尘笑眯眯看向杜如晦:“我说杜酒囊,这高尚的帽子少扣给我,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你看,我不需要担心天下百姓,反正李二那小子,也算是个明君,大唐在他手里,自然会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