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些城下,唐军营地如月牙一般将逻些城三面包围,营地之中,众军正在操练,樊梨花身穿银甲白斗篷,在一旁巡阅,范水还有飞鹰紧跟在樊梨花身后。
“报——”忽见一个斥候冲了过来,高声疾呼,到了近前,朝樊梨花行礼,急声道,“报樊副总管,有五百羽林军从东北方向而来!”
“羽林军?”樊梨花闻言一愣,随即双眉蹙起,羽林军这个时候来这里,定是有重要皇命传达,眼下乃是攻克吐蕃的重要时机,忽然传来皇命,这不是好事。
樊梨花沉默了片刻后,说了声:“去看看!”说罢大步朝北营口走去。
走到北营口,樊梨花用望远镜朝东北方向观看,果然看到五百羽林军真策马扬尘朝这边奔来,速度好快,樊梨花顿时放下望远镜,双眉紧蹙,不知道在想什么。
过了约有十几分钟,李元忠带着五百羽林军靠近大营,沿途巡逻的青海卫见到他们后,上前阻拦,但李元忠似乎是出示了什么证件,这些巡逻青海卫纷纷放行,樊梨花看到后,更加确认这群羽林军来者不善。
很快,李元忠带着羽林军来到北营口,李元忠下马走到樊梨花面前,拱手行礼:“见过樊总管。”
樊梨花还礼:“李将军,忽带羽林军来这里,不知有何要事?”
李元忠跟樊梨花并不是太熟,自然也不会像跟李浩那么客气,板着脸道:“李某特地来此,自然是有皇命传达,请樊总管准备香案,迎接圣旨。”
樊梨花心中不祥之感越发强烈,但李元忠说有圣旨,她暂时也不能多想,转头对范水和飞鹰道:“快去牙帐准备香案,请各路行军总管去我牙帐,迎接圣旨!”
“是!”二人转身飞速而去。
樊梨花给李元忠让道,做了个请的姿势:“李将军,请来牙帐宣旨。”
李元忠点了点头,从部众手中接过圣旨和兵部公文,随樊梨花走进了大营。
北营口距离牙帐有四里多远,二人走得不快,等他们来到牙帐,范水和飞鹰已经在牙帐之中备好了香案,各路行军总管站在牙帐前,等候樊梨花。
本来听说有圣旨,秦怀玉等人感到很诧异,当他们看到是李元忠来宣旨,顿时都吃惊不已,樊梨花投唐不久,与李元忠不熟,但秦怀玉程处弼他们认识李元忠不是一天两天了,程处弼瞪眼惊呼:“李将军,怎会是你来宣旨?”
秦怀玉紧蹙眉头问:“李将军,是不是……朝中有何变故?”
李元忠职责在身,暂时不好回答他们,只淡淡道:“先宣旨吧,等会你们便知道了。”
众人无奈,进入牙帐之中,以樊梨花为首,整齐地站在香案前,迎接圣旨。
这封圣旨内容很短,只说卸去李浩和樊梨花军权,由李元忠带大军回青海,交给青海卫,并未提到押李浩回长安受审的事情。
圣旨宣读结束,众人全都惊呆了,樊梨花秀目瞪得滚圆,满面怒容大喝:“岂有此理,逻些城中已经粮绝,只需再静候十日,本总管便可带兵一举拿下逻些城,朝廷竟要在此刻撤军!岂有此理!”
李元忠闻言双眉一拧,冷然道:“樊将军,请注意你的言行,你面前的,是圣旨!”
“圣旨又如何!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樊梨花依旧愤慨道,“朝廷对我军攻打吐蕃之事不甚清楚,自然无法做出正确决断,樊梨花拒接圣旨,待十日之后,樊梨花攻下逻些城时!再来接旨!”
若换做其他人,李元忠定然发飙,居然扬言拒接圣旨,这是要造反啊,然而李元忠忍了,为了李浩,他忍了,因为樊梨花是李浩的麾下,倘若给樊梨花扣上谋反的帽子,那么李浩也难逃罪责,朝中以长孙无忌为首的那帮人就等着李浩犯错呢,而若将樊梨花拒接圣旨之事传出去,那么李浩这次真的死定了。
一旁的秦怀玉和程处亮偷偷拉扯樊梨花的袖甲,朝她使眼色,但樊梨花却视若不见。
李元忠无奈,果然如李浩所说,樊梨花的脾气不大好,还真的拒接圣旨,于是他从怀里取出一封信,递给樊梨花道:“这是琼南王给你的信,他说若是你不肯接旨,可以先看看他的信。”
樊梨花接过信,撕开信封,展开信纸,只见上面写着一句话:“你若抗旨,全军皆死。”
看到这行字,樊梨花浑身一震,愣在了那里,一双明眸之中,泪水晃动,顺着脸颊留下,滴在信纸之上,泪水之中满含了辛酸愤怒和委屈。
李元忠并不知李浩在信中写了什么,但看樊梨花如此反应,知道李浩的信起作用了,等了片刻,他缓缓递上圣旨,慨然道:“樊将军,请接旨吧。”
樊梨花将信纸攥成纸团,塞入怀中,上前一步接过圣旨。
樊梨花天生神力,然而捧着这一卷圣旨,却觉沉重如山,这么一卷小小的圣旨,就让青海卫数月来的辛苦付诸东流,让征讨吐蕃的行动功亏一篑,她不知道该如何向账外正在兴奋操练的众军解释,她今早刚跟众军说过,十日之后,一举攻下逻些城,从此将吐蕃变为唐土,众将士听后尽都振奋不已,操练得更加卖力,有人甚至已经开始考虑攻下逻些城后,朝廷该如何奖赏他们了,她这辈子向来说话算话,从未放过一句虚言,然而今日,她却要向七万大军食言了。
看到樊梨花伤心愤怒而又委屈的模样,李元忠心里也不好过,静默了片刻,李元忠道:“樊将军,待会我便要接手三军,你现在若有任何疑问,尽请问,能回答的,我都会答你。”
樊梨花拭去泪水,抬眼望着李元忠,问道:“好,我问你,你已经见过李浩了,对于此事,他怎么说?”
李元忠道:“琼南王的心情,和樊将军你差不多,不过琼南王并未表露出来而已,他什么也没说,只是说让李某来找你宣旨,他说你脾气刚烈,不一定听旨,便让李某带了这封信给你。”
樊梨花沉默了片刻,又问:“朝廷说李浩有谋反之嫌,难道只是夺去我和李浩的军权这么简单?”
李元忠道:“自然不会这么简单,给琼南王的圣旨中言明,由我押解李浩回长安受审。”
“什么!”秦怀玉和程处亮闻言齐声惊呼,“大总管什么都没做错,朝廷为何要如此待他!”
李元忠无奈道:“这都是朝廷决议,恕李某不便多言。”
樊梨花想了想,又问:“此次之事,定有妖人作祟,李将军还请告知,是何人所为。”
李元忠摇头道:“此事恕李某无法相告,樊将军若当真想知道,见到琼南王的时候,一问便知。”
樊梨花点了点头,冷冷道:“我的问题问完了。”
李元忠道:“那么,事不宜迟,请樊将军将兵权交于李某吧。”他说罢拿出了自己的兵部公文。
下午一点多,众军士刚吃完午饭没多久,正在午休,忽然各路行军总管通知所有人于校场集合。
然后,樊梨花当着七万多大军的面,宣布将兵权交于羽林军大将军金吾卫大将军李元忠,并交出了调兵鱼符,所有将士看得一阵懵逼,攻城在即,此刻却忽然调换领军主将,这让他们想不通。
然而,这还不算什么,当李元忠接了兵权之后,当众宣读最后一道圣旨,那就是放弃攻打吐蕃,由李元忠带领大军返回青海卫,将大军交给青海卫大将军彭海,所有行军将领,届时自动离职,返回长安述职。
这封圣旨一宣读,顿时整个大军炸开了锅,青海卫虽然纪律严明,但他们都是一帮悍勇而又高傲的战士,这样的士兵,最敬佩英明勇武的领导,最厌恶愚蠢而又荒唐的决策,在场的没有一个傻子,有脑子的人都看得出来,这封圣旨是一封傻币圣旨,他们都怒了。
数月来辛苦征战,一两年来在青海地域般的训练,近万同袍战友的牺牲,为的是什么,就是为了攻克吐蕃,消除大唐最大最后的隐患,这是他们身为青海卫最大的荣耀和使命,而如今,朝廷发来的一封傻毕圣旨,要将他们的一切尽都抹杀,而且是在即将迎来胜利的时刻,这种事情,换做谁都不可能接受的了。李浩接受不了,但他城府深,深知隐忍,他忍了;樊梨花也接受不了,但为了青海卫,她也忍了;可这七万青海卫他们只是一帮武夫,他们不懂什么大局,也不懂什么城府和隐忍,他们在接受魔鬼训练的时候就接受了一个思想,他们是为了灭吐蕃而生的,逻些城中昨日射出两支响箭,这是他们的探子在报信,说明逻些城已然粮绝了,胜利在望了,只需十日,吐蕃就不复存在了,现在要他们放弃?不可能!
七万青海卫群情激愤,一向严密的纪律瞬间土崩瓦解,有人吵嚷,有人怒吼,有人双眼赤红,扬言要上去一枪搠死李元忠……
李元忠在出发之前就知道这次的任务不是个好差事,青海卫大军必定会有情绪的,这一点就连李治都料到了,但他没想到,青海卫听到撤军的消息后会如此激动,此刻若是有图谋不轨之人登高一呼,大旗一举,绝对能把大唐最精锐的青海卫收入囊中,占为私有,李元忠的额头流下了冷汗。
好久没有发作者话了,今天说两句吧,最近的章节或许各位会感觉看得憋屈,愤怒。很好,说明我写的内容已经调动了各位的情绪,这是一种肯定,憋屈和愤怒只是暂时的,李浩在大唐混迹至今,何时吃过亏,吐蕃早已不是大唐最强大的敌人了,因为西边的阿拉伯帝国正在崛起,那才是大唐最终的敌人,灭吐蕃已经不是紧要之事了,花间保证,此次李浩回长安,会让各位扬眉吐气的。最后,花间透露,新书剧情已在筹备中,因为有了这本书的经验,已经在新书中扫除了大部分毒点,剧情将会更加精彩,请拭目以待。哦,对了,好久没求打赏了,能求个打赏吗,还有,给个五星点赞好评吧,这对一本书来说也很重要呢,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