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南昌城内的万寿宫原是一座香火鼎盛的道观,很幸运地躲过了明末清初的大乱,观内的各种建筑都保养得不错,比朱和墭居住的宁王府可强多了。

所以朱和墭这个大孝子就把好房子留给了老爹,自己住进了荒废已久的宁王府。

而这会儿,就在朱和墭和诸葛三和、万斯大二人讨论《明夷待访录》和“康熙变法”的时候,朱三太子和他刚刚相认的姐姐长平公主,正在万寿宫中的一间偏殿里面把酒言欢。

偌大的偏殿当中,只有姐弟二人和一个娇艳婀娜的杨美人儿。这杨美人真是对了朱天王的胃口,知书达理会武艺,大家闺秀好身段。身段虽然不能和大波玲比,但也相当可观了。现在又特意穿了一身白狐皮镶边的紧身小袄儿,将身段勒得特别浮凸,看着就让人想入非非。

朱天王都有点等不及了......

长平公主看着朱天王一脸好色的模样儿,心里也是蛮得意的。

这个女弟子是她从小养大的,和她的亲女儿玉冰又是情同姐妹......只要这两个丫头都能有了极好的归宿,将来还能同气连枝,就不怕争不到大好前程了。而她自己的后半辈子,也不怕没有富贵荣华。对那些冒着大风险出钱出力,照顾她们娘仨,还在北京周围搞反清复明的义士,也能有个交代。

和金大侠笔下那位看破红尘的九难师太不同,这位长平公主可没有一点看破的意思——凭什么看破?帝王之家的富贵荣华,还有亲哥哥朱慈烺被多尔衮凌迟处死的血腥场面,她怎么可能忘记?她要真有进出紫禁城如履平地的本事,早把布木布泰和康熙皇帝这对祖孙砍死了。

另外,这么多年来,长平公主也不是一个人躲着,她和杨起龙是一伙儿的,背后还一群潜伏在北京周围的大明朝的遗老遗少......虽然已经很凋零了,但还是吊着最后一口气,还能拿出一点财物供养和保护长平公主母女。

而在原本的历史上,杨起龙能在三藩之乱时发动北京起义,而且还能在失败后成功逃脱,靠得就是这些人的鼎力支持。

但是那场北京起义其实是没有成功希望的,最好的结果就是趁乱抢下北京内城的一门,然后引入一批城外的乱民进城起烧杀抢掠一番......不求拿下北京城,只求尽可能多的杀死八旗兵的家眷。

如果有可能的话,再救出被扣的吴应熊。这样他们这些人就能保着吴应熊逃到南方去投吴三桂了。

但是现在,长平公主已经有了一个更大的计划。

就在朱天王和杨小淇眉目传情,快要发展到“牵手聊天”的程度时,长平公主忽然一声嗯咳,将朱天王的心思硬拉了回来。

“啊,二姐,您是不是着凉了?你不要担心,我那个衰仔钻研出了一种大蒜神仙药,包治百病的!”

大蒜素当然不可能包治百病,但是抗菌抑菌作用还是很明显的,而且还能缓解心血管疾病,搁在17世纪的确是“神药”级别的。

“是吗?”长平公主蹙了下秀眉,她从小不爱吃大蒜,不过现在也不是讨论大蒜好不好吃的时候,“三弟,姐姐没事儿,姐姐只是想和你说说北伐中原,夺取北京的事儿。”

“哦,”朱天王笑道,“这事儿回头和我那衰仔说吧......实不相瞒,如今我新大明的事业,都是他努力经营出来的,我这个当爹的好福气,就等着坐享其成了。”

“三弟,你就不怕变成唐高祖第二?”长平公主似乎是喝多了,居然当着朱天王的面问出这样的问题。

“不怕,”朱天王却笑着摇摇头,坦然道,“我就他一个嫡子,而且我也没有李渊的能耐,有什么好怕的?”

长平公主笑着点点头,道:“三弟,既然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

她说的是实话——她就放心把自己的爱徒许给朱三太子了。如果刚才朱天王稍有那么点犹豫,或是没有那么坦然,那她就得在父子二人间选边。

现在当然没有必要了,完全可以两头下注——虽然朱天王、朱三太孙之间没有问题,但是天数谁知道?现在朱三太孙只有一个儿子,朱三太子则只有一个嫡子,所以把自己的爱徒押在朱三太子身上,让爱女去陪朱三太孙,是很好的安排。

不过这位长平公主问话的方式,的确有点突兀......她这个公主,野惯了,还不大适应宫廷。要不然她也不会那么不矜持,一见面就把自己爱徒和女儿送出去了。

好在朱三太子、朱三太孙也是才从山上下来没多久,直来直去的反而和他们的胃口。

明白了朱三太子的心思,长平公主就给自己的爱徒打了个眼色。

“大王!”一个娇滴滴的声音开口了,“您是男儿伟丈夫,又生逢乱世,还背负国仇家恨,怎么就不想直捣黄龙,建立不世之功业,为死于鞑虏之手的至爱亲朋报仇雪恨呢?”

听着杨小淇有点轻视自己的言语,朱天王就有点不能忍了,眼珠子一瞪:“直捣黄龙?说得轻巧,怎么才能做到?吾儿有项籍之勇,有气吞万里之雄,如今也只敢按部就班,先江南,后江北,再徐图北方。你个女流懂什么?怎敢胡言乱语?”

被朱天王一训,杨小美人也不生气,而是甜甜一笑,“大王息怒,奴家知错了,奴家以后再不敢了。不过奴家这次却还是劝一劝大王......哪怕以后被大王狠狠地责罚。家师和奴家的叔父杨军师,其实一直谋划着在北直隶起事。只是过去清妖大兵都云集京畿,起事极难成功。而如今康熙妖头到了南京,且又在河南、安徽、陕西等处布勒重兵。京师已经空虚,正是以大王之名起事的时候!大王也不必亲冒奇险,只需要泛海北上,可先在塘沽等候消息。奴家自会一路伺候,绝不会让大王吃苦。

事情若成,奴家就陪着大王直入京师,报仇雪恨,若不成......大王坐船就走,也伤不了分毫。而且康妖头一旦得知京师大乱,一定无心再战于江南。这样三太孙就能全取江南了。大王以为如何?”

朱天王一听,马上就心动了。因为杨小淇说的方案,好像还是个“躺赢方案”啊!

朱天王别的不行,躺赢还不会吗?

而且还有一个娇艳婀娜的美人一路陪躺......这如果都不敢上,那他就不是朱三太子,而是朱三太怂了!

“这事儿孤家得和世子商量一下,”朱天王皱眉道,“就怕他不答应啊!”

长平公主笑道:“他会答应的,现在杨军师和他的玉冰表妹正在劝说呢!”

......

同一个傍晚,在宁王府破败的后花园中,一处刚刚修缮了一番的楼阁之中,朱和墭正和杨起龙一块儿在品尝着周玉冰亲手烹制的“北京菜”......有北京盐水鸭、北京卤鸭肫肝、北京烩鸭掌、北京炒鸭心,还有北京鸭血粉丝汤,最后还有北京小笼包。

味道还真不错,不过这个北京菜看着就不大正宗,和朱和墭上辈子在北京吃到的北京菜不大一样。

酒足菜饱之后,朱和墭刚想和玉冰表妹讨论一下诗词,杨起龙却很不知趣地开口了:“世子爷,您真的相信吴三桂已经没有混同天下的志向了?他现在虽然年老,但是身体还很不错,而且又后继有人。建阳水之战中又虏获了许多战马,现在未必就没有奋力一击,为子孙打下一副锦绣江山的心思!”

!”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姜先生的团宠小嗲精太娇了我成了大明勋戚隋唐之乱世召唤夺宋:水浒也称王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黜龙极品大昏君全家战死你退婚,我逆势崛起你别哭啊三国:征战汉末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镇国少将军红楼梦中人:贾环要翻身三国:杨卓来了演武令生死狙杀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重生之傲仕三国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公子上朝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穿越之横扫三国校花的贴身狂少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锦衣春秋手握召唤系统闯不一样的三国重生皇太子,召唤武将争霸天下沙雕网友援北伐三国:开局打跑刘备,强抢糜贞带着骑砍系统在中世纪创建帝国飞刀神枪素手倾天,邪君的宠妃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人在隋唐:从合成词条开始无敌笙书传明末混日子老子传奇:大道至简奥特曼之成为光后就无敌了风流俏佳人携手狐仙共修真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水浒风云大宋头条好汉医妃火辣辣王朝权宦包拯历险记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宋歌声声慢我的空间有座军工厂大唐钓鱼人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红楼:战神贾芸我只手镇天下九霄魂录对不住了爹,我是锦衣卫纨绔世子的一生烛影迷局皇子无双三国争霸之无限兵力穿越三国,开局宣布大秦复国大秦:偷听心声,祖龙该喝药了大明伪君子稗宋反骨仔合鸣心相之天界唐史穿越秦末,打造寡妇村特种部队逼我去和亲,国库空了你哭啥?开局官府发老婆?我卖肾宝赢天下!三国:偷听我心声,蜀汉杀疯了穿越古代被士兵抽,我掏出了手枪都穿越了,谁还循规蹈矩?!逐我北上和亲?我南下擒龙你哭什么天命逍遥王大秦:我助始皇成就万古帝业主和爹,好战妻,只想当咸鱼的他三国刘禅为相父加寿自己却想躺平大明:劈出来的皇长孙大周第一纨绔李隆基的纨绔皇孙回到古代积功德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三国开局觉醒无双神力我乱世杀神穿越红楼,开启与美人的羁绊我的外卖通万朝寒门人杰特种女兵王回到大唐做女帝身为镇北王,我为女帝稳江山开局十颗中子弹,抢夺联合舰队异界风云之君临天下我,贾蓉,不做绿帽王穿越大唐重整山河谋定天下:从一首诗震惊长安开始仓库通明末,我在明末当知县三国:开局触发被动自爆系统哎!天道推着你发展幼帝传奇以捕快之名孤岛的崛起:穿越中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