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了一天,上午,吴国公府来了贵客,恩国公老夫妻到府上作客,吴国公府上下一顿忙活,恩国公夫人进了后院,恩国公和吴老国公宋洪在书房聊天。
恩国公夫人进了内院,看到几十年的老姊妹,亲切地拉着手道:“人老了,都是晚辈在互相走动,我们见面的日子真是太少了。”
老夫人道:“一把老骨头,走不动了。”
恩国公夫人道:“老姐姐,我这次来,理国公家的陈姐姐托我,想与你宋姐姐结个亲家,让我来保个媒。”
老夫人道:“那陈家姐姐看中了我的那个孙儿。”
因为理国公家的女儿多,自家大儿还有一个儿子没有定亲,二房一个女儿没有定亲。
恩国公夫人道:“是想与你的宝贝孙女,宝儿。”
老夫人心里一下子明了,原来是理国公夫妻视若珍宝的钦儿,两家倒也般配。
老夫人自谦道:“宝儿还小,自是在家要多留几年的,何况她前面还有几个哥哥未完婚。”
恩国公夫人笑道:“这个是自然的,先定下这门亲,自是要等着宝儿哥哥们先成亲。”
两人坐下来后,下人奉了茶上来,都退了出去,只留下两个老人叙话。
恩国公夫人道:“陈姐姐托我走一趟,两孩子年龄正相当,又是熟识的,两家相隔得又不远,孩子们有缘,真真是天作之合。”
老夫人道:“宝儿在西北呆的久,如果在京城,十三四岁我就要相看了,只是她刚回到京城,这么快定下来,如果陈姐姐要人,我是如何推辞。”
三家都是当今圣上的重臣,为圣上立了汗马功劳。三家走动得亲,晚辈之间的关系非常好。
恩国公夫人道:“陈姐姐说好了的,一切都听宋姐姐你的。”
按说宋灵宝去年已及笄,像京城的贵女这个年纪已嫁人,在宋家人眼里,他们的宝儿还小得很呢。
今年宋灵宝的生辰,因为刚回来,吴国公府没有大办,再加上宋灵宝身体的原因,老夫人按照老祖宗传下来的迷信,任何仪式不办,叫借寿,以求宋灵宝身体能好起来。
虽然宋灵宝的生辰任何仪式没有,但家人的礼物还是备得厚厚的,以各种名义送到了宋灵宝的手中。
恩国公夫人道:“老姐姐,按说这话不该我说,即使钦儿不袭爵,也是不差的,你看晔儿与瑜儿都是边境大员,身上有军功也是不差的。”
老夫人知道这些,道:“只是不知宁娘是如何想的。”
恩国公夫人道:“不如叫宁娘过来,探探她的口风,毕竟她是为娘的人。”
老夫人叫了下人去瑜宁院,唤二儿媳过来。
老姐妹讲着悄悄话,没过多久,赵婉宁走了进来,看着恩国公夫人和自己的公婆在那里低声讲话,忙上前拜了恩国公夫人和自己的公婆。
老夫人示意儿媳坐下,道:“你李姨过来,是给宝儿提亲的。”
赵婉宁面上平静,心里一惊道:“哪家的。”
恩国公夫人道:“理国公府的。”
赵婉宁一下子明了,理国公的大孙子陈子钦,自己见过,也听丈夫多次提起过,说那个孩子是可造之材。
赵婉宁看了一下自己的公婆,看公婆没有什么回应,道:“一切听娘的安排。”
恩国公夫人又看着坐在旁边的老夫人,道:“宁娘听大姐姐拿主意。”老夫人又问了一次赵婉宁,意思就是如果你觉得不好,我就不同意。
老夫人道:“两家世交,瑜儿和晔儿从小一起玩到大,如果两家结成亲家,也是亲上加亲。”
恩国公夫人笑道:“两个孩子是好的,我们做老人的,都是希望自家的孩子过得幸福不是。”
赵婉宁觉得家世倒是门当户对的,自己的宝贝女嫁过去倒不会吃亏的,于是点了点头。
老夫人也暗自考虑了许多,也觉得这门亲事可以。
书房里,恩国公正与吴老国公宋洪谈着这事,当宋洪听到理国公陈老头的孙子想娶自己的 宝贝时,一时瞪胡子跳脚。冷静坐下来后,细想过又觉得是门不错的姻缘。
世家就是姻亲加利益,全都捆绑在一起,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
两个老头在一起,老哥俩说着隐私的话题,具体说的什么,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在恩国公夫妻面见了吴国公府老夫妻后,宋灵宝的亲事基本就定了下来。
得到了吴国公府老夫妻的同意后,吴国公老夫妻热情地招待了他们。
下行,恩国公夫妻才离去,直接去了理国公府,与理国公夫人回了话,又定了去下聘的日子了,恩国公夫妻才回了家去。
在路上,恩国公夫人道:“两家都是好人家,孩子又生得齐整,可惜我家没有孙儿与宝儿的年纪相当,不然,我也得去争一争,凑个热闹,看宋大姐怎么办。”
恩国公宠溺地看了老妻一眼道:“你看热闹不嫌事大,喜欢凑热闹,这门亲,我看结得好。”
恩国公夫妻哪有不明白,朝堂上另一派人,一直在皇上眼前,上眼药。
说几个世家,家大权大,削了皇上的权,皇上心里正不舒服着呢,不然老吴国公也不会退下来,让位给自己的大儿。
当陈子钦从祖母那里得知,吴国公府同意了这门亲事,心里乐开了花,自己的心都开兴得要飞了起来。
老太太看着这样的孙儿,也替他高兴,从一天到晚不想着家,直想去吴国公府,就知道孙儿的心在宝儿的身上了。
理国公知道宝儿在去年边境大战立了功,当时也是大为赞赏,能有几个女子有这样的豪爽,何况他们家是武将世家,就是需要这样的女子持家,所以对这门亲事很是满意。
老妻与他商量孙儿的亲事时,听到是宋灵宝时,满口答应,生怕别人跟自己抢似的,要立即定下来,所以才有恩国公夫妻媒公亲自出马。
理国公打趣老妻道:“如果李老弟家有正当年纪的孙儿,说不得还与我家争一争呢。”
这句话真与恩国公夫妻的话一样的,可见宋灵宝在京城的名头确很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