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毫无意外。

李恪怎么可能是黑齿常之的对手?

轻松就被黑齿常之击败。

只能退回洛阳迎兵自守。

接着九月初一噩耗传来,武后已命左豹韬大将军麴崇裕为中军大总管、内史岑长倩为后军大总管,并以兵部侍郎、同三品张光辅诸军节度,发凉州兵而来。

黑齿常之顺便去扫荡齐州等地去了。

朝廷以两位宰相、二员悍将、十多万大军来剿,自己这点儿兵哪是对手?

失败已成定局。

李恪此刻已心灰意冷,打算遣散兵马,自缚至朝廷请罪。自己这条老命可以不要,但求太后开一条生路,能将儿孙饶恕,哪怕披枷戴锁放逐云南,总不至于断了他这一支的血脉。

可是李英早已血灌瞳仁,置生死于度外,坚决不同意:“事已至此何能苟活?不若拼此性命以报国仇家恨,纵然身死有始有终。齐有田横,汉有翟义,晋有麹允,隋有沈光,功虽不成亦堪万古忠烈!且事不成,还可以向五叔求援。”

李恪犹豫不决,毕竟投降李佑比杀了他还难受。

正在这时。

却听闻新蔡县令傅延庆赶来投奔,还带着招募来的两千多勇士。李贞见此情景泪如涌泉。

谁言李氏无恩于天下?

在此危难之际还有人甘心赴死报效国恩!

我身为凤子龙孙焉能顾一己之私?无国便无家,还管什么儿孙血脉?都拼了吧!纵然玉石俱焚满门皆灭,也算对得起列祖列宗,对得起大唐社稷!

李恪就此下定决心,要与社稷共存亡。

不过到这个时候稍有见识之人都能预料到结果如何,傅延庆之辈只是少数,那些原本跟随他起兵之人也渐渐动摇,多有弃官逃亡者,唯李知十忠贞不改,自请担任先锋与官军一战。

李恪甚是感动,当即将许配其为妻。兵力过少,他索性把附近州县所有兵马带回洛阳,公开宣称:“琅琊王已攻破魏、相诸州,拥兵二十万,不日将抵达洛阳我等只须奋勇一战,暂将武氏之兵击退,待援军到来必能大获全胜!”

李冲早就跑到了洛阳,怎么可能来援?他编造这等谎言既为提振士气,也是对宗室亲友们抱有一线期望。希望自己能侥幸打赢一仗,鼓舞大家纷纷行动,到那时就算自己深陷重围必死无疑,大唐社稷总还有几分生机。

作轻松地说出这番谎言之后,他又抓紧时间做了两件事。

先是僭越封官,不过五六万的军队九品以上官员竟封了二千多人,皆版授其职,许诺推翻武氏之日就让他们上任。

然后又召集洛阳内外的和尚道士诵经作法,祈求旗开得胜,并给每个士兵都发了一张杏黄的护身符,据说把它带在身上可以刀枪不入遇难成祥。

李恪不是一个无道滥封之人,也从来不迷信,这样做纯属无奈。

他将面对的是多自己二三倍的大军而且即便侥幸获胜,朝廷的后续部队还会接踵而至,现在除了功名富贵和虚幻的神力,还有什么能笼络住这些兵,让他们效忠尽命呢。

五天后,朝廷前锋部队已到达洛阳城北四十里,统兵的是前军大总管麴崇裕。

此人乃高昌麴氏之后,末代高昌王麴智盛的亲侄子。

自贞观十四年高昌国灭亡,麴氏满门被迁往中原,麴崇裕之父麴智湛效力大唐,终于安西都护之任,麴崇裕则一直在长安为质,与李多祚身世颇为相似。

如今武后掌控朝政,故意扶植与关陇士人关系不深的将领,因而将其越级提拔为大将。

凉州十万大军若尽数开来,势必兵困洛阳。

断无生机可言,此时李恪唯有一战,也不必让李知十充当先锋了,索性连同李英傅延庆等人尽数派出,他本人登上城楼擂鼓助阵,生死在此一役。

破家为家,拼命保命!

李知十等人确实拿出了勇气,面对气势汹汹的官军,毫不畏惧直突阵中。

然而这注定是场绝望的战争,虽然后军黑齿常之未至,此时官军人数仍是他们的两倍。

麴崇裕也非泛泛之辈,又受太后之恩欲加回报,故而作战亦甚骁勇。

李恪军无论人数、装备都远不及官军,所依靠的只是无畏的勇气,而勇气能维持多久?

心向李氏的将领固然豁得出去性命,士兵们可就不然了。

在经历了短暂的奋勇拼杀之后,大家发现所谓的护身符不过是废纸,大刀砍来身首异处、长枪刺来血如箭喷,他们哪是凉州边军的对手?

随着官军的强势反击,部队彻底崩溃了。

战马嘶鸣铁蹄纷纷,踏出一条条令人目眩的血路,被砍翻在地的尸体被踩成肉泥,李恪的兵士奔跑着、呼喊着、逃亡着,却挣不脱背后的追兵,仿佛一条条残破飘零的小船被巨浪吞没……

此一战豫州兵死走逃亡折损大半,傅延庆战死在阵中,李英李知十负伤而回。

但麴崇裕的大军紧追不舍,真正回到城中的不足两千人。

李恪惨笑一声,抛下了鼓槌,如失了魂魄一样木然屹立在城头,看着儿子女婿浑身血迹逃回城中,看着守城士卒仓促关闭大门,看着朝廷追兵把困在城外的败兵斩尽杀绝,看着麴崇裕黑压压的大军滚滚而来,把城池围得水泄不通。

“反贼李恪。”城下传来嘈杂的呼喊声,“你背叛朝廷穷途末路,还不开门投降更待何时?”

投降?!事到如今投降还能活吗?李贞面无表情地望着城下那些自诩王师的军队,胸中涌起无尽的悲凉。

为什么?为什么在自家的国土上保护自家社稷会变成叛贼?高祖、太宗、高宗三代英灵未远,我大唐李氏何罪之有?苍天为何不佑?这才六十年啊!

麴崇裕见李贞不答,情知他绝不会投降,转而命将士喊嚷:“吴王谋反,罪不容诛!洛阳官吏士卒听真,及早归降可免一死,否则皆与李恪父子同罪论处!”

此言一出,城上顿时纷乱。

对那些寻常小兵而言行刺城主、杀关落锁风险极大,但想保住脑袋还是不难的,于是许多动摇之人也不管会不会摔伤了,立刻逾城跳落,向官军投降。

李英李知十气喘吁吁登上城楼,身上的创口仍在汩汩流血,却早已忘了伤痛,呆呆望着这混乱的一幕。

城内官员也纷纷赶来,簇拥到李恪身边:“殿下,事到如今您……”

“什么?”李恪茫然回过头。

官员们话说一半都顿住了,每个人眼中都流露出为难不忍之色,隔了好半天才有一人低声道:“洛阳安危事小,可殿下乃帝王之裔,高贵无极,岂能……岂能坐待戮辱?”

的确,对于他这等身份的人,遭受刑戮身首异处确是奇耻大辱,那言下之意呢?

李恪凝然注视着这几名官员,见他们个个低头,故意闪躲自己的目光。

是啊!

他们于心有愧,平日我待他们不薄,现在他们想顾全身家性命,逼我自行了断,他们好献出城池免去祸劫,却又难以启齿。

虽明知众人心思,李恪并没憎恶他们。世人谁不贪生?

谁无妻儿老小?

这本来就是李家与武家之争,又与其他人何干?

怪就怪他们老李家自己不争气!怪苍天无眼吧……

想到此李恪提了一口气,倏然挺起胸膛,又展现出贤王的风度,甚至还露出一丝微笑,对众人道:“我父子在洛阳四年,未能为百姓多谋好处,到最后还闹出这等乱子,实在愧对苍生。事已至此不能再连累大家,你们好歹追随我一场,也实在是辛苦,本王感恩不尽!”

说着抱拳拱手微施一礼,又指了指城下道,“有劳你们告知麴崇裕,叫他等候一个时辰……”

说罢左手拉住李英,右手拉住李知十,在众人惭愧而钦佩的目光中从容离去。

三人手挽着手,脚步坚定走下城楼,沿着大街径自回到唐王府,一路上谁都没说话,这一行的终点究竟是哪儿,彼此心照不宣。

踏入府门之际,里面早就空空如也,侍卫宦官都已从军,有的殒命沙场,有的仍在城楼坚守,侍女也都赏给将士了,只剩十几个户奴老婢看守院落,有的见势不妙,唯恐事败之际官兵杀戮,早已逃得无影无踪。

李恪依旧无言,继续往里走,方至堂前见一衣着华丽的妇人迎面而来。

正是他的侧妃、李英之母。

王妃见李贞还倒犹可,一见李英浑身是血,当即泪水涟涟扑至近前:“我的儿!你怎么伤成这……啊!”

话未说完便是一声惨叫。

李英陡然而惊,低头一看,父王已抽出佩剑刺入母亲腹内!

李恪扭身抱住爱妃颓然的身躯,轻轻放倒在地,哽咽道:“谢谢你,给我养了个忠孝两全的好儿子。李唐社稷已败,咱们一家到那边团圆吧。”

也不知王妃听没听清这番话,她那失去神采的双眸茫然地转了连转,貌似点了点头,随即向上一翻,断气身亡。

“娘啊……”李英伏在母亲身上大放悲声。

李恪却浑浑噩噩起身,一脸淡淡道:“早去早好。你俩也把妻妾都杀了吧。倘落入官军之手,不但辱没家门,只怕她们受的罪更多,还不如死了干净痛快。”

两人噙着眼泪遵令而行,裴守德提剑奔入侧院。

没走几步恰与县主撞见。

其实李知十已年近四旬,原有妻室已病故,若非遭遇奇变,焉能得尚县主?

而且他俩十天前才定亲,根本未合卺,连面也只见过一次,只是挂名夫妻,此刻才有机会细细打量这位王室之女。

见县主尚在碧玉年华,五官清秀、肌肤白皙,身段婀娜、步履轻盈,倥偬之际未及妆扮,微微蹙着眉,却越发显得美丽动人。

面对这个根本与自己没什么关系的青春少女,李知十怎忍动手?

但诚如唐王所言,倘若此女落入太后之手,不是明正典刑,就是没入掖庭终生为奴,更不幸的话可能沦为官妓。

与其名花落尘受尽凌辱,还不如现在就死了呢!

他想下手,却觉掌中佩剑似乎变得千钧沉重,就是举不起来。

不过出乎意料的是,县主却很坦然,目光交错间她已明白发生了什么,笑道:“莫非大势已去?”

虽然那是一抹无奈的惨笑,却显得格外粲然。

李知十越发不忍,浑身气力全没了,佩剑竟失落于地。

嗟叹片刻,走到他身边不无遗憾道:“枉我年年七夕穿针拜月,父王竟把我许配你这半大老头子……唉!”

“我、我……”裴知十无言可对,脸都羞红了。

“也罢!”县主叹了口气,转而又道,“你可是我夫君,至今还没亲过我呢……来,亲一下。”

李知十又悲又痛又紧张,怔怔愣在当场,哪还动得了半分。

县主见状也不管那么多了,猛然踮起脚尖在他挂着血迹的脸颊上亲了一口,既而嫣然一笑,转身进入内室。

只留下他呆愣在那里,回味着这一丝温存……

好久好久,李知十才渐渐缓过神来,狠狠心拾起掉在地下的佩剑,鼓足勇气冲进内室,却见这位美丽的少女已悬梁自尽。

与此同时李英也含泪缢死自己的妻子,又提着剑在内宅一通乱斩,把父王和自己的所有姬妾都杀尽了。

李恪检视了那满院的尸体,在正堂之上端然落座,整了整褶皱的袍服,

又扶正头上的乌纱,从怀中取出一只小瓷瓶。

从举兵那天他就给自己预备了。时至此刻仍没有其他宗室起兵的消息,也不可能再接到消息了,此时就算他们行动也晚了。李恪心如明镜,李唐的社稷没救了,一切辉煌荣耀已成往昔,这天下快要改姓武了……

算了,他已经竭尽全力,没什么遗憾的。以他和媚娘的关系本可不必如此,但他还是为了大义拼到今天,这足以名垂青史,足以令那些贪生怕死、懦弱不前的人羞愧汗颜!

在坦然的心境下李恪仰面饮了鸩酒,很快毒发身亡。

儿子李英,女婿李知十满脸凝重地向他拜了三拜,既而就在他一左一右的房梁上投缳自尽……

天命二十三年九月十一日,唐王李恪举兵失败,全家殉国。

英勇倒是很英勇。

不过对于赶到江北扬州,准备救援三哥的李佑来说。

就很失望。

传说中李世民说李恪“英果类我”。

可这次也太拉了。

起兵到失败,不过二十来天。

自己想救也来不及啊。

只能去收收尸了。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盛唐风云记拥兵百万,世子自立为帝三国:我能趋吉避凶被退婚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小军阀炼气五千年方羽唐小柔重生之桃李满天下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大明匹夫神话历史,一人独得五帝传承皇宫太监:我能召唤影子军团!功高震主要杀我,兵临城下你哭啥?开局在大唐迎娶长乐锦衣春秋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北宋末年的风流王爷三十六计之三国群雄争霸我在现代留过学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德意志风暴豆一与媚灵军陛下实在太强硬了家族式造反爆兵:我爆兵吊打列强很合理吧重文轻武,我的唐诗宋词杀疯了商末三国志奇门医圣在都市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烽火连城水浒:李世民一统江山妾色天才纨绔大周:我家公主太可爱了相公是只狐狸精一剑破道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江山战图穿越错误,我直接创建一个王朝东汉末年之谋定天下一宠成婚:萌妻乖乖入怀抗战之太行山上极品皇太子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我是纨绔啊,为什么让我当将军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大明:我为天下师从亡国公主到第一高手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穿越异时空的幸福生活女尊之倾城王女乱天下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大明抄家王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