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在众多宰相纷纷落马、同僚御史纷纷外调的情况下,宋璟就像一个不屈的死士,单枪匹马孤军奋战,这份执着实在令人钦佩!

一直没表态的崔玄暐、桓彦范也为之动容,斗胆来劝女皇,恳请将二张下狱赴审,飞书之事市井皆知,总得给天下一个交代吧?

在众人反复劝说下,女皇总算同意了。

张昌宗终于老老实实来到肃政台,宋璟当即升堂审讯,哪知刚问了两个问题,宦官高金刚手捧敕书而来:“圣上有旨,张昌宗之罪一概赦免!”

皇帝口含天宪高于一切,哪怕有天大之罪只要皇帝下诏赦免,有司定罪也不能执行。

只是这招有悖法理,若不是特别重要之人不会轻易用,然而女皇还是迈出这一步。

谋反罪都可特赦,天下还有公理吗?

张昌宗谢过圣恩,一溜烟就跑了。宋璟气得拍案大骂:“早知如此何必推鞠,带上堂来乱棍打死不就了结啦!”

观审的崔玄暐、桓彦范见他大骂,唯恐其说出过激之言反给自身招祸,忙过来安慰。

宋璟怒不可遏,回手指着桓彦范鼻子厉声质问:“你我分列左右台中丞之位,当同心戮力为国锄奸,前番唐公、姚崇在时你犹敢直言,他们被黜你就怕了吗?怎不与我一同弹劾?”

“我、我……”桓彦范满心委屈,他并非畏缩怯懦之辈,实有难言之隐。此刻见宋璟愤恨到了极点,想要把话说破,刚一张口却觉崔玄暐从背后死死掐住他的肩膀!

“惭愧……惭愧……”桓彦范把话强忍了回去,无奈而退。

只要女皇在一日,二张就不可能被扳倒!

宋璟乃是直性之人,况且入仕以来受女皇青睐,此案闹到这个地步他都未被贬谪,足见圣眷之深!有些事还是不要让他知道的好……

就在张昌宗被赦免的当晚,术士李弘泰莫名其妙地死在狱中,此案不了了之,随着这一案落幕,朝中正义之士对二张的弹劾彻底失败。

难道这真是天意?

东城有有一座格外耀眼的府邸,张灯结彩、披锦挂红,好一番气派景象。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相王、梁王之流的王府呢!

其实那是张氏兄弟的豪宅。此时张同休、张昌仪都在府中,饮酒作乐歌姬相伴。

贬为县丞?开玩笑!他们才不去偏远小县受苦呢!

万事有他们兄弟罩着,赖在京城不走谁能把他们如何?

不过他家大门上突然出现一行字。

一日丝能作几日络?

张家人发现后很生气,这明显是戏弄之意,忙派家丁调查是何人所为。

可查了半天毫无线索,只得把墨迹擦去。哪知隔了一晚这行字再度出现在门上,为此张家又折腾一番,这次连家丁都挨个审问,依旧没半点儿头绪。

如此六七日,清晨起来这行字总会出现在门上,张昌仪似乎明白了。

京师之地卧虎藏龙,这不知是哪位见识广远之人对他们的质问,甚至还有一丝规劝的意味,擦掉也只是掩耳盗铃。

其实张氏兄弟何尝不晓得自己的处境?一日丝能作几日络?

他们的富贵仅止于女皇在位时,即便现在使尽浑身解数拉拢臣僚,又能苟延几日性命?

害死武重润、武延基之事,武贤能忘吗?武三思能释怀吗?

放逐高戬,太平公主能罢休吗?找

术士相面正是忧惧使然。

莫看李武两家现在对他们笑脸相迎,可那笑容背后可隐藏了一把屠刀!就算李武两家能原谅他们,得罪那么多的宰相大臣,那些人岂能不报复?

就连百姓何尝不厌恶他们的富贵骄纵?未来不可设想,虽说与他们有姻亲关系的武重福成为东宫第一顺位继承人,可连武贤这一关都闯不过,能活到武重福继位那天?

就算再能活,武曌也不可能活一百岁。

到时候末日不远啦!

此时的张昌仪已不是刚入仕的毛头小子,祸福利害一切都明白,他望着那句刺眼的质问出神半晌,最终长叹一声,命家仆取来笔墨。

在那行字下面补了四个字:一日亦足。

事到如今早已身不由己,就算他们肯诚心悔过,天下人能原谅他们吗?

况且女皇她老人家还没玩够呢!

她还要继续享受生活,岂是他们想收手就能收手?

这是一场末日狂欢,不死不休!

一日丝能作几日络?

过一天算一天吧。

摆烂。

不过朝廷的事情,却让百姓困惑了。

武曌为袒护二张把所有宰相都换了,甚至涉嫌谋反都能赦免。

难道女皇已被莲花六郎迷惑心智,打算把天下社稷让与张家?

这种猜测未免离奇,可在远离朝堂的老百姓看来不无可能。

女皇一生特立独行,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她老人家做不到的!

还有些人揣测女皇有更换储君之意,而今武三思的权势并不亚于当年的武承嗣,据说女皇几度驾幸梁王府,御史大夫李承嘉、鸾台舍人唐奉一、侍御史周利贞乃至曾担任宰相的韦巨源等人都与武三思相交甚厚,连二张不也将武三思吹捧为“十八高士”之首吗?

如果女皇反悔,不想还政李氏,那除了武三思还有承继天下的更好人选吗?

种种捕风捉影的猜测莫衷一是,有些年迈积古的老人抚须感叹:“太正常了,这是我朝的传统。昔高祖、太宗、天皇末年皆有纷争,恐怕这便是脱不开的魔咒,如今又至多事之秋。”

不过寻常小民终究难以逾越九重天阙,蔬食者操那些心有什么用?

很快百姓的注意力就被另一件事吸引。

佛舍利入京。

武曌把佛教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意识形态与道家划清界限,依然是有他的目的。

《智度论》有云“供养佛舍利,其福报无边。”

传说天竺阿育王崇信佛法,曾受灌顶之礼,大力推行佛教。

释门弟子以佛祖火化后形成的遗骨舍利作为圣物,向周边各国传法。

至东汉永平年间,佛教经西域传入中土,汉明帝在扶风郡敕建阿育王寺,筑造宝塔珍藏舍利。

东汉以后天下战乱,舍利藏于塔下石室之内,一直没有引人关注,至北魏太武帝灭佛之际阿育王寺毁于大火,舍利就此埋没于废墟之下。

直到隋文帝一统天下,阿育王寺得以重建,号曰“成实道场”,又名法门寺,佛舍利也得以重见天日再得供奉。

其实这是佛舍利第二次来到首都。

第一次是在高宗显庆四年。

那时候还在洛阳。

那一年法门寺的僧人入京觐见,说舍利塔年久朽坏恳求皇家出资修缮。

其时李治刚刚收归皇权心情大好,武曌也急于树立母仪天下的慈爱形象,于是大发善心,赐钱五千缗、绢五千匹为修塔之资,并将舍利迎至洛阳供奉三载之久。

那次圣物入京真可谓盛况空前,不仅玄奘、善导等高僧大德奉迎膜拜,二圣以及太子李弘也瞻仰圣物,还特意打造金棺银椁盛放舍利,经历过的人都记忆犹新。

据说就在那时天皇定了个不成文的规矩,每隔二十年年佛骨入京一次,一者彰显皇家对神佛的礼遇,再者可趁机修缮宝塔。

算来至今舍利封存已二十多年年,早已逾期,因而女皇下令开塔,命宰相崔玄暐、国师法藏前往法门寺主持开塔仪式,先奉佛骨至崇福寺供沙门弟子膜拜,再迎至汉中由皇家供奉。

消息传出百姓之沸腾,尤其那些年轻的善男信女。

早听说过显庆年间旧事,今朝有望亲睹圣物,何等幸事?

唐天命二十六年,武周神龙元年。

四月。

舍利在法藏为首的高僧护持下到达汉中城。

女皇虽没有出宫,却命王公以下大臣出城迎接,并设九部乐、明堂乐以及各种佛乐,旛盖、旌旗、宝车、佛像数不胜数,真比大驾卤簿还热闹。

神舆所过之处百姓夹道观瞻,那些虔诚的信徒甚至跪在雪中焚香燃顶,不住地诵经叩拜。

此等盛景无疑冲淡了民间对时局的忧虑,殊不知文武百官表面一脸虔诚,心里却越发忧虑。

此番奉迎佛骨绝非因为二十年之期,是别有隐情,女皇又病啦!

女皇得了什么病?

没人知道,甚至韦慈藏为首的御医也搞不清,只是说她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四肢无力,具体病症谁也诊断不出,服药不见丝毫好转,还耽误了好几次朝会,这才命崔玄暐和法藏迎请佛骨以求功德。

舍利入宫后供奉在明堂,女皇斋戒一番,于四月十五日率群臣叩拜佛骨,祈求长生不老、风调雨顺,翌日宫中传谕,圣躬违和需要静养,朝会奏议暂停,公卿群臣皆不得请见,军国要务一概奏章上奏。

自此圣驾不出内宫,更令人担忧的是连武贤和武三思不得入见,女皇究竟想干什么?

虽说十五日那天见她气色尚好,但是年岁不饶人,万一她在没有人侍奉的情况下病入膏肓,或是临终乱命,或被二张之辈挟持,突然更改后嗣岂不天下大乱?

对武贤这不也关乎自身安危存亡,他大着胆子请求入侍汤药,却遭女皇拒绝。

武三思素来谨慎,唯恐招惹李氏猜疑,不敢独自请见女皇,可此时禁宫内外音讯都快断了,他也只好去碰碰运气。

或许赶上女皇心情好,竟准他进入寝宫,留了一炷香的工夫被打发出来,说女皇并无大碍,只是身心倦怠不愿见人,二张兄弟日夜守候在圣驾旁。

不过这次入见并未消除大家的忧虑,反而使气氛更加紧张。

不见李氏皇子,却见武家人,这是什么意思?

难道武家人与二张有串通?

次日崔玄暐上书:“东宫仁明孝友,足可亲侍汤药。宫禁事重,伏愿勿令异姓出入。”

他所说的“异姓”不仅是武家人,更是指二张。

奏疏通过宦官递入后宫,女皇答复得倒很快,上官婉儿亲自出来告知崔玄暐:“圣上览奏深以为然,感念崔公厚意。”

群臣略感宽心,这便准备送武显入宫居住,哪知晚些时候上谕正式对外公布,所有人都大失所望。

女皇未准允太子入宫,而是下令武三思也不准入见。

武三思反倒松了口气,这样也好,省得大伙怀疑他图谋皇位,恭恭敬敬接了圣旨,自此回到府里闭门不出。可群臣都有些慌神儿了,女皇是何情状完全不知,这该怎么办?

杨再思替二张开脱罪名时甚是精明,到这会儿全无主见韦承庆、房融也只知乘风顺旨,关键时刻八十老翁张柬之站出来,说出一个可以沟通内外之人。

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既是李氏之女又是武家之妇,且作为公主无干皇权,由她入侍汤药应该不会被拒吧?

张柬之说干就干,舍出一张老脸亲赴公主府请太平公主帮忙,具体怎么谈的旁人皆不得知,总之当日公主便入宫请见,并顺利获准。

自此她成了沟通内外之人,每日入寝宫探病,傍晚出来将女皇和二张的情况告知宰相,以安朝廷人心……

殿内一片宁静,武曌身盖锦被卧于榻上。这样躺着并不是因为病重,而是百无聊赖不愿意动,她甚至命宦官敞开殿门,能够让她躺着看到殿外的情景。

殿外又有什么可看的呢?

数十盏长明灯日夜不停地燃着,点点火焰照在佛像上映射出一片金光,甚至映入殿内,透过纱帐照在武曌迷茫的脸上。

求佛祛病管用吗?

武曌自己都不信,其实她心里很清楚,自己根本没有病,只是倦怠了想放个假,武曌还不到七十岁。

对于武曌来说还真年轻。

她就不想见人,想一个人待着。

她主要是心灰意冷。

不知为何近来她经常做梦,梦见李治、梦见母亲,梦见那些久远的事,在梦境中她误以为自己还是为人妻、为人子,梦醒时分才重拾衰老之身。

而且她还时常想起母亲说过的话,人这一辈子没有受不了的罪,只有享不了的福。这话真的有道理,昔日在感业寺苦苦等待希望之时,与长孙无忌斗法之际、与李治争权夺势之际,乃至篡位的危急时刻她都不曾感到空虚,现在却觉得一切都很无趣。

用一句矫情的话说。

她玉玉了(抑郁了)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盛唐风云记拥兵百万,世子自立为帝三国:我能趋吉避凶被退婚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小军阀炼气五千年方羽唐小柔重生之桃李满天下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大明匹夫神话历史,一人独得五帝传承皇宫太监:我能召唤影子军团!功高震主要杀我,兵临城下你哭啥?开局在大唐迎娶长乐锦衣春秋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北宋末年的风流王爷三十六计之三国群雄争霸我在现代留过学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德意志风暴豆一与媚灵军陛下实在太强硬了家族式造反爆兵:我爆兵吊打列强很合理吧重文轻武,我的唐诗宋词杀疯了商末三国志奇门医圣在都市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烽火连城水浒:李世民一统江山妾色天才纨绔大周:我家公主太可爱了相公是只狐狸精一剑破道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江山战图穿越错误,我直接创建一个王朝东汉末年之谋定天下一宠成婚:萌妻乖乖入怀抗战之太行山上极品皇太子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我是纨绔啊,为什么让我当将军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大明:我为天下师从亡国公主到第一高手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穿越异时空的幸福生活女尊之倾城王女乱天下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