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桐庐县城,距离临安一百余里,三江穿过,奇山异水,与世隔绝,风景独秀。镇上一处宅院,正门牌匾上书“赵府”,门楣挑檐,门口一对石狮子,一看就知此宅为官宦人家。

正堂内,戴表元坐在右侧,左侧则坐着一名年约二十余岁的年轻人,两人正在品茶论道。

“好茶,好茶,此茶芽叶细嫩、芽色带紫、芽形如笋,冲泡后茶色绿润、香气清高、汤色清亮,入口则鲜醇回甘,难道是传说中的紫笋茶?”戴表元赞不绝口。

“兄长见多识广,此茶正是紫笋。”年轻人道。

戴表元再小啜一口,闭目品味,不住点头,随后却神态黯然道:“唉,江南富庶,恐怕要尽毁蒙元之手。愚兄不才,只愿有生能教授弟子,为我朝保留些许希望。”

年轻人也脸现郁色,“兄长心意,松雪代我赵家感激不尽。兄长尽管安心在此开办学堂,东进院落已收拾妥当,今日配些桌椅,明日即可招收学子。”年轻人道。

这个叫赵松雪的年轻人本名赵孟頫,即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元代书法家,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赵孟頫乃赵匡胤十一世孙,赵德芳嫡子孙,于宋理宗宝佑二年生于湖州,为赵与訔第七子,他十一岁时,父亲去世,由生母督学,后以萌补官,出任真州司户参军。由于赵宋后代多散佚于民间,很多致仕的宗室也都是从底层做起,皇室早已自顾不暇,他也无甚期许,因此元军围攻真州之前,赵孟頫就趁早开溜,到桐庐富春江边过上了隐居生活。

“贤弟在此从流飘荡,逍遥自在,但时日尚长,怎能追求闲云野鹤之境?不知贤弟可有打算?”戴表元道。

“唉,现今我赵家江山能延续几日尚且不知,如若蒙元取代我宋,弟苟且活命已是最好,何敢他求?”

“为兄从太平村来此之前,文丞相部将朱华亲口说,舟山军寨来了个祖王爷,多次打败元军,近日已开始了临安城防守,为兄本来是要长住太平村的,但是为了不给祖王爷挂念子民,只好遣散民众。这个祖王爷,贤弟可否听说?”

“也有耳闻,但这个祖王爷之说尚无凭据,更需宗亲确认,唉!也不知是真是假,是哪一个祖王爷?”赵孟頫叹道。

“这个祖王爷传言甚多,为兄一路走来听了一路,有的越传越神,不合常理,但有的却有根有据,令人不得不信。”戴表元道。

“可有具体事情?”赵孟頫好奇道。

“听说祖王爷教授了一个计数法,要求舟山渡人人必须学会,如今已传至临安和温州,民间也已开始使用了。”

“是那个阿拉伯数字吧,前日我那慕客在温州采办回来,与小弟说与此事,兄长看看是否这些?”赵孟頫拿出一张草纸,上边正是列出来的一串数字,一一对应着汉字数字。

“为兄尚未见过,不过听说简便易记,适于运算,呵呵!”戴表元道,“也是奇了。”

“还有呢?”赵孟頫继续问道。

“还有,听说这个祖王爷经常宣讲一些民贵君轻的道理,他曾经说过,得民心者得天下,兵民是胜利之本,这些话,为兄也只敢在你这里说说,走出这个门就忘了它吧。”

“竟还有这样的传言?”赵孟頫不由得吃惊,如真是祖王爷所说,那这个祖王爷的想法可是异于常人且胆大了。

两人一边喝茶一边聊,越来越觉得这个祖王爷不一般。

正当二人交谈时,一名小厮进来禀告:“老爷,门外来了几个自称县衙的人,要求见老爷。”

“县衙的人?”赵孟頫和戴表元相视一看,不明就里,两人赶紧迎出来。

“桐庐县县丞汪顺见过大人。”汪顺远远作揖。

“汪顺?汪大人,到本府有何贵干?”

“大人,下官是来传太皇太后诏谕的,请大人听诏。”

“我那司职真州已陷入元军之手,朝廷让我等各自顾命,此时因何诏谕?”赵孟頫有点疑惑,但还是掸了掸衣袖,拱手肃立,竖耳恭听。

“太皇太后诏谕:着真州司户参军赵孟頫转迁桐庐,权知县职,即刻赴任。此诏!”汪顺高声宣诏。

“赵孟頫接诏。”赵孟頫躬身接下诏书,从头至尾看了一遍,其上有太皇太后印签,也有吴坚、贾余庆、家铉翁的印签,还有中书舍人高应松的印签,但是这也不合常规啊。

汪顺看两人还在懵圈中,赶紧上前道:“恭贺大人迁升本县,临安行在已多次传书,政事堂吴坚丞相、枢密院家铉翁大人亲自主导此事,凡散佚之官身,当原地用职,为皇上效命,事急从权,待秩序安定后再行正式任命程序。”

赵孟頫知道,官家早已朝不保夕,朝堂无序,三衙停摆,确实是事急从权了。他将汪顺让至堂内,三人相见就座。

汪顺拱手道:“大人,下官听闻临安城已经入驻官军防守,朝堂正在恢复运转,皆因出了个祖王爷,带领官军打了几次胜仗,今日更是传来消息,前日在盐官海上打败元军四万余,生擒水师元帅刘深,此乃大捷,我大宋可期啊。”

赵孟頫和戴表元听闻,当真是惊如炸雷,茶水烫在手上竟浑然不觉,在当前时势下,宋军竟能如此大捷,看来那朱华所说是确有此事了。

赵孟頫从家丁口里得知,前些日桐庐知县李友仁欲带领众位官员投降蒙元,汪顺等人不愿投降,暗报朝廷,事情泄露,未等朝廷罢官,李友仁自行带了府库的钱粮布帛和几十名家丁投降了阿剌罕,桐庐知县位置空缺下来。

但赵孟頫疑问,临安周边既有很多宗室待诏,又有一些如他一样赋闲在家的官员,朝堂为何选他接任知县,他与那家铉翁也不熟识,哪怕这个知县是暂代,毕竟也是一县之主,他这小小的司户参军可从未管过这样一大摊子事情。

他哪里能知道,这背后可是家铉翁的功劳,家铉翁知道赵孟頫乃赵德芳一脉,他要提前把这个事情布局好,对他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因此他利用太庙祭祖前谢太后与大臣们议定的“隐退官员就地复职”一事,立即亲手办妥了此事。

送走汪顺一行,二人继续喝茶。

“看来贤弟,奥,赵知县该出山了,继续为我大宋子民,为这一方百姓操心。”戴表元道。

“我本已无心再给官家做事,奈何我乃赵家,这个祖王爷,还连打了这么多胜仗!”赵孟頫道。

“贤弟,如今朝堂正是用人之际,贤弟年轻有为,当为朝堂做事,这个祖王爷能够扶国之将倾,令大宋再燃起希望,贤弟何不为桐庐数千户子民着想,为祖王爷分忧呢?”

“兄长言之有理,兄长教诲小弟铭记于心,明日即前往县衙。”赵孟頫道,“只是那李友仁刚投降元军,小弟此间无信任之人可用,兄长可否帮助小弟?”

“为兄倾心于讲学,不想其他了,但可推荐一人,吴兴管伸管直夫,乃为兄好友,任侠仗义,乡人尊其为‘管公’,或可辅佐与你,为兄即刻修书一封,劝其来助。”戴表元道,当即招呼袁桷准备纸笔。

“有劳兄长!”赵孟頫拱手致谢,此一去,不知是福还是祸啊。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封州王围棋传奇抗日之全能兵王抗战之烽火燃血姜先生的团宠小嗲精太娇了我成了大明勋戚都市夜战魔法少男(库洛牌的魔法使)隋唐之乱世召唤抗日之陆战狂花夺宋:水浒也称王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黜龙极品大昏君存储诸天三国:征战汉末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从某科学开始的日常生活镇国少将军红楼梦中人:贾环要翻身三国:杨卓来了演武令生死狙杀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重生之傲仕三国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被遗忘的角落:太平天国往事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公子上朝农女当家:捡个妖孽做夫君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穿越之横扫三国校花的贴身狂少刑名小师爷凤帝九倾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锦衣春秋重生皇太子,召唤武将争霸天下沙雕网友援北伐三国:开局打跑刘备,强抢糜贞史上最强纨绔,被迫一统天下带着骑砍系统在中世纪创建帝国三国之绝望皇帝路飞刀神枪绝世风华,废柴狂妃惹不起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穿越异时空的幸福生活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被妖后强迫和亲后,我一统草原成为天可汗无敌皇子:我真不想登基啊!重生刘协,打造日不落大汉三国:老曹,我真不想架空你啊!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天崩开局:从天牢死囚杀成摄政王从败家子到天下共主本世子摆烂躺平后,竟然天下无敌了!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一心求死,怎么功成名就了?穿越异界,我能召唤游戏玩家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甄嬛:让你安慰后宫,你造反了?三国:开局被何进献给何太后穿越,从深山打猎开始疯批世子:开局狂怼满朝文武逍遥小王爷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大明:我天天摆烂,却被老朱拉去加班汉官二炮小海之大闹天宫星汉西流夜未央满门忠烈:重铸将门荣光大乾六皇子,开局遇上昏迷嫂嫂!说好流放,怎么都跪求我称帝大明!风起土木堡无双毒士:女帝劝我善良除恶务尽,我才是最恶的那一个?大隋:二世浮沉安史之乱:我成了太子李亨他是废物世子?女帝直呼离谱殿下无双嚣张小侯爷红楼:逐出家门后,上演龙王归来本世子天姿无双,勾栏听曲怎么了?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三国:戟镇八荒,我的系统能屠龙摆烂后,李二求我当皇帝双穿古代:开局拐骗公主当老婆!大明万历极度叛逆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1951之大国重器伪装者:明镜老婆带我杀穿谍战界三国:穿越孙策,劝老爹放弃玉玺落魄皇子:开局暴揍父皇宠妃穿越知否,我为襄阳侯隋唐:我转投杨广,李二你哭啥烽火淞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