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杨杰一直有个猜想,那就是在后金有高级卧底,或是直属镇抚司直接指挥,甚至是皇帝亲自过问。

而万岁所透露的刘爱塔可能反正的消息,也正是这个高级卧底传回来的,或者是他在暗中做的工作。

所以,对于金生魁所说的有秘事,要面见登莱巡抚袁可立,杨杰很自然地想到了一直惦记谋划的、皇帝交代的任务。

当然,现在他还不能确定,也没轻易动刑审讯。万一真是高级卧底,岂不是要得罪人?

审视着金生魁良久,杨杰沉声说道:“袁大人固然是帝师,位高言重,但杨某乃镇抚司派驻此地的锦衣卫千户,亦是能直达天听的人物。你若真有秘事,便请相告。如是为保命而谎言相欺......”

听着杨杰发出的冷哼,金生魁垂下头,思虑良久,还是决定全说出来。

一来是杨杰的身份,锦衣卫千户,坐镇此地,那就相当于皇帝的耳目,能上达天听不是吹嘘。

其次则是落到这个地步,想不说,逼得人家细搜刑讯,一样保不住秘密。

金生魁抬起头,拱手道:“杨大人既如此说,小人岂敢不说出实情?之前言辞闪烁,实是有难言之隐,还望杨大人多多见谅。”

杨杰的脸上又恢复到了人畜无害的笑意,淡淡地说道:“某明白。想通过袁大人得到什么保证或承诺嘛。但在某这里也是一样,兴许比袁大人更能令人信服。”

金生魁点了点头,向杨杰借了把小刀,将鞋底割开,包着油纸的书信便藏于此。

杨杰抿了下嘴角,这种小儿科的秘藏,对于他来说,根本没有躲过的可能。别说藏在鞋底,就是藏在肉里皮下,也能给你挖出来。

但接下来,却是金生魁的惊讶。

面前的这位锦衣卫千户只是刚看信时露出有些震惊的神情,但很快就恢复了神态,好象他早就有所预料似的。

其实,金生魁并没有全猜对。杨杰起初的震惊是因为皇帝交代的事情果然发生了,尽管他一直有些将信将疑。

至于之后的早有预料,那倒是真实的反应。

杨杰确实早就领到了任务,他还知道,登、津、辽镇,乃至东江镇,皇帝都安排了后备力量随时待命调拔,也正是为了策应刘爱塔的南三卫反正。

表面上看起来这样提前布置,安排周细,会令人震惊。但杨杰已经先入为主,认为这都是高级卧底的功劳,也就没那么惊讶了。

看过书信后,杨杰沉思半晌,又向金生魁询问复、盖等州的情况,结合着他打探到的情报作着比较。

终于问询完毕,杨杰也得出了初步的判断。金生魁说的不是假话,但刘爱塔的反正是否真实可靠,他不好轻下结论。

可这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上报万岁,由万岁定夺。既然有高级卧底,是真是假,由镇抚司或万岁亲自决定就行了。

想到这里,杨杰突然心中一惊。难道这个高级卧底是由万岁亲自掌握,否则怎么会由自己直接密奏,而不是走镇抚司?

压下心中疑惑,杨杰又若有所思地看了金生魁一眼,脸上恢复了笑眯眯的表情,客气地说道:“金先生是暂住几日,还是先回去,咱们约个时间地点再联络?”

金生魁拱手道:“小人临行前已然安排妥当,十天半月不回,亦是无妨。”

杨杰点了点头,说道:“这样便好,省得来回折腾。嗯,半月时间也差不多够了,金先生便安心住下吧!”

说着,他安排了随行人员,便转身而去。

...........……

皮岛。

李倧基本稳定了局势,便立刻派出了奏请使李庆全前往明廷请封。

李庆全先至皮岛,拜见毛文龙,陈述朝鲜政变经过,自然是美化李倧,贬低李珲。李倧也极聪明,知道现在明廷最为意的是建奴,便给李珲安上了“通奴”的罪名。

要说李珲“通奴”,也不算全冤枉他。对于建奴,他采取的是不激怒、不交结的策略,与努尔哈赤确有少量书信来往。

如果从朝鲜的实力出发,这种策略是明智的,避免了建奴对朝鲜发动攻击;但从明廷来说,作为大明的属国,却是肯定不会接受的。

李倧不仅给李珲安上“通奴”罪名,还表示出了改弦更张的热情,甚至“亲提大兵,剿攻东虏”。

对于这种积极的表示,谁都知道是嘴上说得漂亮,根本不可能实现。但人家能说出这话,能表示出这样的心意,就很不错,比李珲要强得多。

而且,奏请使李庆全能空着爪子来嘛,不仅给东江军带来了一批粮草,还携带着不少金银财宝,准备贿赂明朝官员,完成请封大事,以使李倧能名正言顺当上朝鲜国王。

这样的举动又比李珲高明了不少,李珲可是不情不愿地,还老嫌东江军对建奴的袭扰,给朝鲜惹来了很多麻烦。

毛文龙早有倾向,包括苟真怀等人也是如此。只要有利于东江军,有利于攻灭建奴,都是姓李的,谁管他是反正,还是篡位。

但毛文龙多奸滑,拖延了数日,待李庆全又拿出不少财物,才召他来,当面说出决定:“某与苟将军商议已毕,会向朝廷上奏,说明朝鲜情况,以及新王继位的真相。”

抬手阻住了李庆全要施礼道谢的举动,毛文龙继续说道:“我等为新王向朝廷说明原委,是为灭奴大计着想。但此事能否成功,登莱巡抚袁大人,亦是关键。”

李庆全用力点头,谦卑地拱手,说道:“多谢毛大帅指教。吾王亦知袁大人乃帝师,位高权重,在天朝皇帝那里说的话极有分量。”

“知道就好。”毛文龙沉吟了一下,说道:“就现下而言,袁大人的主张可不利于你国。去到登莱拜见,你可要好自为之。”

李庆全苦笑了一下,颌首道:“相信袁大人了解情况后,与毛大帅一样,都会顾全大局,不会固执己见。”

毛文龙笑了笑,不对袁可立做评价,转而向京师方向拱了拱手,说道:“万岁英明神武,你若在袁大人那里碰壁,到了京师好生陈说,事情也有转圜之机。”

李庆全连连点头,也是谦卑景仰地拱手道:“天朝皇帝英明,定会与我国作主。”

其实,毛文龙也不知道皇帝的倾向,但从一年多来的施政和行为来看,肯定不是迂腐之辈。今年又是万岁定下的反攻之年,破坏大局想必是不可能的。

又说了几句闲话,毛文龙便送走李庆全,并安排水师大船送他去登莱。

按照大明和藩属国的关系,袁可立持节铖,既节制东江,对朝鲜也有很大的权力。

所以,奏请使李庆全得按程序来,先通过毛文龙说好话,再争取袁可立的支持。等到了大明京城再走些门路,请封之事也差不多就完成了。

李庆全等人乘坐水师大船,怀着忐忑心情来到了登州城外的庙岛。

袁老师得到传报,心中来气,吩咐下去,不准朝鲜使者进水城门,并检查朝鲜人所携军器,尽收贮船中,不准随身携带。

吃了闭门羹的朝鲜使者只能静候袁老爷消气,在庙岛老老实实地等着。

朝鲜使团的书状官李民宬也是个奇葩,不仅不郁闷担心,还观望登州水城门胜景,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一番。

“水城门乃外北城舟楫出入之门也,粉郭矗立,水漱城趾。飞阁据增厓,俯临沧海,实一胜槩也。”

所被软禁之地的庙岛,在李民宬眼中也是美不胜收,“峰恋萦于,围抱左右。其间沙汀横亘数十里……峰顶通望处,逐设烟墩。屯田农幕,处处相望。商船战舰之抛泊近岸者,不知其数。”

别说,这个家伙还是很有文化素养的。起码,大明皇帝朱由校是自愧不如。

晾了朝鲜使者三天,袁老师才接见了朝鲜国使团。主使李庆全异常恭敬,态度谦卑,拜了再拜,口称老爷,才向袁老师“呈申文”递交国书。

袁老师面沉似水,神情并没有因使团的礼数和态度而有所变化,马上就开门见山地问道:“你国旧王尚在吗?”

李庆全赶忙躬身答道:“小国旧王安在。”

袁老师鼻中微不可闻地哼了一声,问道:“旧王有子吗?在哪里?”

“有一子,现与旧王同住一起。”

“听说旧王已死,尔等敢虚言相欺?”袁可立目光咄咄,直视李庆全。

李庆全连忙辩解道:“哪有这样的道理?望大人勿信谣传,亦可派人入小国查察究竟。”

袁可立看李庆全不似作伪,不由得沉吟了一下,说道:“然动兵却是真的,难道还是旧王自己退位不成?”

李庆全解释道:“旧王失德,方有此变。详情皆在申文中,老爷阅看后便可详细了解。现我国大小臣民,皆推戴新君。又有昭敬王妃令新王权署国事,乃天命人归,从容正位。”

袁可立心中无奈,知道现在出兵干涉有些晚了,但还抱着一丝希望问道:“你国已经安定?”

“反正之日,市不易肆,朝野晏然。且总镇毛帅驻扎敝邦,如有可疑之处,又岂有掩护小邦,欺瞒朝廷之理?”

李庆全也不傻,早就商议多次,统一了口径,更不能给天朝兴兵问罪的借口。抬出毛文龙,也是委婉告诉袁可立,东江镇是倾向于俺们的。

袁可立垂下眼帘,思虑半晌,轻轻点了点头,说道:“本官知道了,尔等可暂退候命。”

李庆全等人躬身再拜,恭谨地退了下去。

袁可立目送使者退去,拿起申文和国书阅看一番,不由得摇头叹息。他知道事已至此,从大局出发,也只好捏着鼻子认了。

登镇总兵张可大随在袁可立身旁,见袁大人心有不甘,不由得开口说道:“东江镇正袭扰建奴,恐是难以抽兵。登镇倒还有两协人马,可前往援助。”

袁可立再度摇头,缓缓说道:“今观来文,其效顺之诚,既不异于畴昔。优待之礼,应不减于从前。万岁平辽心切,本官为圣上分忧,从大局出发,亦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平辽心切?!张可大对这个评语有些疑惑,他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哪里知道朱由校已经把五年平辽的目标,告知了袁老师。

袁可立向京师方向拱了拱手,说道:“本官当上奏万岁,请正词质责之,以济师助剿为券。这样的话,也不会让万岁为难。”

廷议纷扰,皇帝迟迟未作决断,袁可立认为是因为他的原因。如果他退一步,皇帝也就好做,十有八九会为了尽快平辽,而承认李倧继位的正统性。

苦笑了一下,袁可立起身道:“本官这便去写奏疏,赶在朝鲜使者到京前上呈御览。”

张可大躬身相送,到了厅堂门口,又请示道:“两协人马已经候命多时,不知何时才有调动?”

袁可立停下脚步,略微沉吟了一下,说道:“此乃皇命,你要耐心等待。”

张可大心中一惊,赶忙答应道:“卑职遵命。”

对于这两个协的人马随时待命出发,张可大很是不解。可一听到是皇命,他也就不敢多问。

………………….

朝鲜更换国主,本来是国家的内政。但却要跑到中国来解释游说,以求得大明的承认,在朱由校的思维来看,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而就在朝鲜使团刚刚离开登州、前往京城时,毛文龙、苟真怀的密奏也送到了朱由校的御案上。

在毛文龙、苟真怀看来是很严重的问题,在袁可立等文官看来涉及到纲常伦理的大事大非,朱由校却有些不太在意。

从实用主义的思维出发,平辽是第一位的,最重要的。只要有利于尽快达到这个目的,还跟人家的内政较什么真呀!

当然,借着这个机会,把朝鲜变成铁杆小弟,成为封锁围困建奴的可靠一环,在表面上就必须做出廷议纷纷,难以决断的样子。

袁可立的义正言辞,则更有利于实现朱由校的目的。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师生二人并没有商议,却自然而然地演了一场好戏。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盛唐风云记拥兵百万,世子自立为帝三国:我能趋吉避凶被退婚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小军阀炼气五千年方羽唐小柔重生之桃李满天下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大明匹夫神话历史,一人独得五帝传承皇宫太监:我能召唤影子军团!功高震主要杀我,兵临城下你哭啥?开局在大唐迎娶长乐锦衣春秋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北宋末年的风流王爷三十六计之三国群雄争霸我在现代留过学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德意志风暴豆一与媚灵军陛下实在太强硬了家族式造反爆兵:我爆兵吊打列强很合理吧重文轻武,我的唐诗宋词杀疯了商末三国志奇门医圣在都市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烽火连城水浒:李世民一统江山妾色天才纨绔大周:我家公主太可爱了相公是只狐狸精一剑破道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江山战图穿越错误,我直接创建一个王朝东汉末年之谋定天下一宠成婚:萌妻乖乖入怀抗战之太行山上极品皇太子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我是纨绔啊,为什么让我当将军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大明:我为天下师从亡国公主到第一高手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穿越异时空的幸福生活女尊之倾城王女乱天下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