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李白,不得无礼,寿王乃国之重臣,天潢贵胄,岂容你亵渎。”

李瑁还没说话,倒是高力士率先呵斥起了李白。

李白酒还未醒,仗着醉态指了指李瑁,悠然笑道:“摆砚磨墨本是文人风雅之事,你们内宦自然不懂。寿王文采斐然,诗作天成,芙蓉园中尝能七步成诗,草民这才要请殿下磨墨,若是他人,不要也罢,殿下,你以为呢?”

李白以酒中仙人自居,两杯美酒入腹傲气更甚,言下之意李瑁能为他研磨还是李瑁的荣幸了。

旁人兴许不知李白要李瑁研磨的原因,但与李白“关系匪浅”的玉真公主却是知道的。

去年年初,曲江春宴上李瑁七步成诗,李隆基曾与百官面前夸耀:“十八郎真乃我家麒麟儿。世人皆言李太白有谪仙之才,出口成章,不知他能如我儿一般七步成诗否?”

皇帝言下之意就是李白诗才比不得李瑁了。

李白诗才出众,少年成名,文坛中人对他有多赞誉,已然成为其中翘楚。但偏偏李隆基却在百官面前大肆夸耀李瑁,直言李瑁犹在李白之上,这叫向来恃才傲物的李白如何能够接受。

李白今日之举多半也是意气为之。

高力士是内臣,不涉朝堂,就算他想要对付李白也没有直接的手段,但李瑁不同,李瑁是朝臣,又颇有党羽,他想要对付李白一个白身文人却是简单地多。

玉真公主和李白关系不同一般,担心李瑁因此迁怒李白,站在李瑁的身旁,低声劝道:“十八郎勿怒,李白只是一时意气,绝非有意羞辱。”

自古文人相轻,尤其是李白这样名动一方的大才子,这些道理李瑁还是明白的。

李瑁给了玉真公主一个放心的眼神,放声一笑:“太白先生之名李瑁早有耳闻,太白先生之才李瑁也景仰已久,能为先生研磨是李瑁的荣幸,焉有推辞之理?”

说完,李瑁亲自从宫女的手中拿过墨锭和烟台,放在桌案上,当真就在众人面前认认真真地研起墨来。

此时的李白并无功名,还只是一个颇有诗名的才子,这样的人物在大唐不算少见,不说别的,就在如今的长安城中,王维、贺知章和王昌龄等人的名气就不在他之下,可从前也没见李瑁对这些人有多敬重,怎么偏偏就就如此纵容李白?

李瑁的心思旁人自然不懂,在别人的眼中,李白只是一个善于写诗的浪荡才子,不过徒有几分虚名罢了,但在李瑁的眼中,他可是象征着大唐诗歌的巅峰,“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诗仙李白。

李瑁研磨非仅为李白,而是在向辉耀千年的大唐诗歌致敬。

“太白先生,墨已研好,可以动笔了。”过了片刻,一砚浓黑的好墨已经磨成,李瑁将它推到李白的手边,一脸郑重道。

李白看了看砚台中的墨,又看了看李瑁满脸认真的模样,他的脸上顿时烧地滚烫。

李白虽然自傲,但却不是刻薄之人。他今日在人前这般折辱李瑁,但李瑁却不见丝毫动怒,反倒对他礼敬非常,不见丝毫的不耐烦,李白不禁自己反省了起来,面色变得愈发地通红了。

“李白谢殿下赐墨,李白之前多有冒犯之处,还望殿下见谅。”

李白为人坦荡,亦是赤诚君子,心中想了也就做了,双手作揖,朝着李瑁便是一拜。

笔墨纸砚俱已齐备,李白本就早有腹稿,手执兔毫,一边言辞刚正的复渤海国书行云流水般现于纸上。

“大唐开元皇帝,诏渝渤海可毒,向昔石卵不敌。蛇龙不斗。本翰应运开天,抚有四海,将勇卒精,甲坚兵锐。颔利背盟而被擒,弄赞铸鹅而纳誓;新罗奏织锦之颂,天竺致能言之鸟,波斯献捕鼠之蛇,拂蒜进曳马之狗;白鹦鹉来自坷陵,夜光珠贡于林邑;骨利于有名马之纳,泥婆罗有良醉之献。无非畏威怀德,买静求安。高丽拒命,天讨再加,传世九百,一朝殆灭,岂非边天之咎徽,衡大之明鉴与!况尔海外小邦,高丽附国,比之中国,不过一郡,士马刍粮,万分不及。若螳怒是逞,鹅骄不逊,天兵一下,千里流血,君同频利之俘,国为高丽之续。方今圣度汪洋,恕尔狂悻,急宜悔祸,勤修岁事,毋取诛俗,为四夷笑。尔其三思哉!故谕。”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李瑁来唐三载有余,但先前因为要替李成器守孝的缘故,所以一直没有热热闹闹地过过新年,今年还是他的头一遭。

从宫中出来,李瑁便向李隆基请了旨意,绕道熏风殿,准备将太华公主李婉一起接到寿王府。

李瑁来到熏风殿时,太华公主正和江采萍在内室下棋。

“阿兄,你可算来了。”李瑁刚一跨进熏风殿,太华公主穿着一身粉绒绣花的袄子,外面披着一件大红缎绣氅衣,俏生生的模样,迎面扑到了李瑁的怀里。

李瑁轻轻捏了捏她粉嫩的脸颊,眼中露出对小妹独有的疼爱,宠溺地笑道:“你呀,今年都已经十四了,马上都到嫁人的年纪了,还是这般长不大,我看以后谁敢娶你。”

“我还小,谁说我要嫁人了。”太华公主一听李瑁提到她要嫁人的话,立即反驳道。

“不嫁人?不嫁人你好端端地学什么针线?”

太华公主出身极贵,从来都不曾接触过针线活,上次她将江采萍做的紫貂大氅交给李瑁,也并未说明是谁缝制的,李瑁自然就以为是她自己做的了。

太华公主一听李瑁这么一说,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阿兄,枉别人还说你是大才子,你可真笨,这紫貂氅可不是我做的,而是另有其人。”

太华公主一边说着,一边将眼睛瞥向了一旁的江采萍,意思不言自明。

李瑁顿时明白了过来,原来自家小妹送衣是受人所托。

“李瑁多谢江姑娘赠衣。”李瑁走到江采萍的身边,拱手谢道。

江采萍没想到太华公主会告知李瑁此事,更没想到李瑁会当面道谢。

江采萍羞的面色通红,屈膝拜倒:“殿下于奴婢有数度回护之恩,奴婢为殿下缝见大氅也是应该的。”

李瑁伸手将江采萍扶起,笑道:“釆萍姑娘志趣高洁,又是小妹之师,李瑁从不曾将姑娘视作婢子,姑娘不必以奴婢自居。”

“如此,釆萍便谢过殿下了。”江采萍轻声说着,但言语中却有着丝丝的埋怨。

从未将她当做奴婢,那又将她当做什么?朋友?亦或是太华公主一般的小妹?

唐朝风气开放,虽不似往朝那边保守,但女子缝衣相赠,在时人眼中依算是出格的举动,算是赤裸裸的示爱了。

江采萍已经这般明示,但李瑁还是这般不近不远的模样,这叫江采萍心中如何想?难道在他心中自己就是轻薄莽撞,不知自爱的女子吧。

江采萍的心里一下如刀割一般。

可是江采萍又怎知道李瑁的难处。

李瑁志在帝位,不知多少双眼睛死死地盯着他,江采萍虽是宫女,但也是皇宫中的人,李瑁若是感动她一分一毫,势必会被人抓住把柄,大肆发挥。

常行于断崖之边,岂敢迎风捕蝶。李瑁倘若脚下稍有不慎都是整个寿王府的灭顶之灾。

此时的李瑁已经不是一个人了,美人恩重,也只能暂且辜负。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花田喜嫁,狼王宠妃无度!我成了大明勋戚隋唐之乱世召唤夺宋:水浒也称王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龙血战神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黜龙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极品大昏君全家战死你退婚,我逆势崛起你别哭啊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马谡别传镇国少将军三国:杨卓来了演武令生死狙杀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重生之傲仕三国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公子上朝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穿越之横扫三国校花的贴身狂少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锦衣春秋重生皇太子,召唤武将争霸天下沙雕网友援北伐三国:开局打跑刘备,强抢糜贞带着骑砍系统在中世纪创建帝国执戟战红楼一天一袋大米,灾年收留千万美人素手倾天,邪君的宠妃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人在隋唐:从合成词条开始无敌笙书传老子传奇:大道至简奥特曼之成为光后就无敌了携手狐仙共修真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医妃火辣辣包拯历险记路过漫威的骑士穿越大明:懿文太子成皇之路楚韵最强炊事兵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娘化三国双穿门:开局创飞刘备魂穿历代老祖宗,我打造了传奇世家!纨绔世子,以谋夺天下乱世郎中,开局领对千金小姐当媳妇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千古一帝,从九个老婆开始人在古代,开局送我七个老婆眼睛一闭一睁,继承七个杀手女仆和亲皇子:女帝逼我去北荒,屯粮练兵我称皇特战队长穿越抗战之风云再起凤凰交错,逆命妖妃寒门布衣,我从打猎到黄袍加身大秦:开局暴揍胡亥,攮死赵高互穿才知道有人图谋我武松的嫂嫂汉水东流我,最牛毒士,群臣骂我太无耻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庶民崛起俄罗斯风云录大唐:请陛下称太子!三国马通之是兄弟就来砍我国舅凶猛镇北小卒:开局满级霸王枪边荒枭龙皇朝才百万兵,六皇子他私兵千万水浒:灌口李二郎传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完颜阿骨打传神话三国:刘备谋主,火烧洛阳乱世饥荒:我打猎娇养妻女弃子无双:我助女帝一统天下我去明末救义士开局捡媳妇: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纨绔世子觉醒大秦,我在天宗修仙的日子大唐储君请摄政王赴死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让你修长城,你反手灭了匈奴?大梁逍遥王爷洪武笑谈:智渊闹大明仙秦:祖龙觉醒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开局送老婆:从打猎开始发家致富明风再起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