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牧刘虞再是担心朝廷之事,突闻汉灵帝刘宏驾崩,他也是无暇幽州的政事,恨不得自己亲自赶往京都洛阳。只不过他心知大汉风雨飘摇,自己被汉灵帝派来幽州是干什么的,现在自己如果冲动赶往洛阳,这幽州境内再出现暴乱,他的罪过可就大了。
他只得派遣最信任的事从田畴和自己的儿子刘和,一起前往洛阳打探消息,好确认汉室到底由谁即位,还有汉灵帝的具体死因。无论如果自己都是大汉的忠臣,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要维护好,大汉朝疆土的完整性,更要避免生灵涂炭,和再次被有些人利用这个时候,再祸乱北疆。
自从儿子刘和离开蓟城,再加上事从田畴离开了自己,刘虞大人不管干什么事情,都感觉如同缺少了什么似的。他不由得想起汉灵帝对自己的照拂来,那个时候自己同样是在幽州,只不过官职是幽州刺史……
刘虞字伯安,乃东汉宗室大臣,东海郡郯县人,东海恭王之后。其祖父刘嘉做到了光禄勋一职,位列九卿之一,地位十分显赫。其父刘舒,曾任丹阳太守。刘虞凭借其宗室的身份,在获举孝廉后,曾先为东海郡一小吏。由于其勤勉肯干,得到郡守的赏识。
很快刘伯安就平步青云,一步一个脚印,做到了幽州刺史的职位。幽州实乃穷州,虽然辖郡、国十一,县、邑、侯国九十,但地处北方,且与少数民族接壤,根本就是一个苦差事。
但刘虞没有嫌弃,来到幽州后他广施仁政,笼络外族,幽州百姓都在歌颂刘虞的功德。而在处理鲜卑、乌桓、夫余、秽貊等外族间的争斗,刘虞都凭借他高超的政治素养,和勤恳实干的精神,得到了这些少数民族单于、大人们的信任,在少数民族中间的威望极高。
也因为刘虞的勤政,和对这些少数民族百姓的爱戴,以至于这些少数民族都随时朝贡,无有敢扰我大汉边境者。使得幽州境内的百姓都安居乐业,世家豪族都与之交好,幽州一副欣欣向荣之向。
可是正在刘虞事业蒸蒸日上之时,凉州叛乱,朝廷大肆征召兵马。刘虞为了不使幽州境内的少数民族负担过重,而没有达到朝廷征召兵马之数,因而自己因公事不利,而被罢免了官职,回归东海郡郯县祖籍。
直到黄巾之乱爆发,其才又重新受到重用。中平元年,震惊东汉朝野的黄巾起义爆发,以张角为首的起义军很快便攻破了冀州诸郡。而在仅仅一个月内,全国八州二十八郡都发生了战事。黄巾军势如破竹,威震京师。
汉灵帝刘宏一面组织名臣良将前去平叛,一面组织朝臣前去安抚因黄巾军之乱后的百姓。因此刘虞则被重新任命为甘陵国相,到冀州安抚救助受灾的百姓,希望他们能够尽快安定下来。
刘虞到了破败不堪的冀州后,坚持从自身做起,。他每顿饭不过一两道素食,穿着破旧的衣衫,以俭朴为下属树立榜样。也因此使得甘陵属国很快就得到了平复,百姓们均开始春耕,国内再无偷鸡摸狗,敢触犯法律之事。
不久后刘虞就因为政事再次被升迁,汉灵帝刘宏感其一心为公,遂加封刘伯安为宗正,列为九卿之一。
黄巾之乱平定后没多久,前中山国相张纯、前泰山太守张举,与乌桓辽西郡丘力居结盟,发动叛变,战火再度席卷整个北方疆土。
乌桓校尉箕稠、右北平太守刘政、辽东太守阳终等人相继殉职,叛军很快达到了数十万人。后来张举自号为“天子”,传书到各州郡处诏书,说自己要取代汉朝,还指示辽西丘力居等五万人部队,进入青、冀二州作乱。
因为刘虞在北方的威望很高,汉灵帝刘宏再度任命刘虞为幽州牧,让他前去幽州平乱。这时的汉灵帝刘宏还亲自接见了刘虞,向他阐述了自己心中的抱负,只是因为朝堂派系林立,自己不是不勤政,而是只能借助这种伪装,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啊。
刘虞感其不易,遂领命愿意誓死守护好幽州之地,不让这里再起战事。刘虞到达蓟城后,便“罢省屯兵,务广恩信”,还派使者离间一时上头的乌桓丘力居等人,悬赏通缉张举、张纯二人,很快就靠自己的威望,而将这场叛乱平定下来了。
携大胜而归的刘虞被拜为太尉,但他推辞不受,接连推荐了卫尉赵谟、益州牧刘焉、豫州牧黄琬、南阳太守羊续,然而汉灵帝刘宏却铁了心意表彰刘虞的功勋,还是拜其为大司马。令平乱之后的刘虞,继续坐镇幽州,为其守护大汉北疆之地。
在任期间,刘虞务存宽政,劝督农植,开上谷胡市之利,通渔阳盐铁之饶,民悦年登,谷石三十,刘虞将幽州打造成了一方乐土。就连青州、徐州百姓都逃难至此,刘虞也一视同仁,收视温恤,“为安立生业,流民皆忘其迁徙”。
百姓安居乐业,但刘虞始终不忘节俭,常常粗茶淡饭,穿着朴素破旧的衣服,“远近豪俊夙僭奢者,莫不改操而归心焉”。秉持一颗初心的刘虞,也不曾辜负汉灵帝刘宏的重托,为他守护着大汉边疆。
不曾想刘虞还想着有朝一日,再回到朝堂之上,得见天颜,与汉灵帝刘宏再话别当日之情。可是自己却突闻汉灵帝刘宏驾崩的噩耗,又怎么不令大司马刘虞心内感伤呢他真的是感激汉灵帝刘宏的知遇之恩,可是自己却没办法再与之相见一面了。
现在朝堂之上,一定是乱做一团,自己当务之急,就是替皇帝守卫好北疆之地,这才是汉灵帝刘宏托福自己的初衷。因此刘虞心内不管再伤感,他一样是不忘初心,而一心扑在幽州的政务之上,期待着朝堂之上,更确切的消息!
田畴和刘和二人,晓行夜宿,一路向着京师洛阳行进。这一路之上两人也不敢再住驿站,生怕路上再有什么变故。那事从田畴保护着公子刘和,真的是不辞辛苦,这一日两人终于到达了京都洛阳。此时正是九月初,两人连八月十五中秋佳节都是在路上过的。
当二人进入洛阳城,正看到一片缟素,二人听闻太后新亡,不由得悲从中来。两位外乡人,一入京城就痛哭流涕,又怎么可能不被有些人惦记事从田畴警戒,想劝刘和止住悲声,可是已为时已晚。两人被旁边闪出的一哨人马截获,要被押走。
那事从田畴便当街大声喊道:“吾乃大司马刘虞的事从,这位公子乃是刘伯安刘大人的公子刘和,尔等是何人手下又焉敢动用私行,私自拿人”
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人来,来到二人面前说道:“吾乃董太尉座下谋臣李儒李文优也,听闻这位兄台之言,小公子乃是大司马刘虞的公子刘和此言当真否此乃天子重地,胡言乱语可是要吃官司的!”
田畴心知不好,他也曾有耳闻,那李儒李文优乃董卓身边的谋事,看此人尖嘴猴腮,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难道董卓已经进入京城不成可是现如今为了公子刘和的安危,自己也不得不表明身份。无论如何,我田畴必定会保全小公子的安危。
田畴说道:“正是,这位公子正是我家主公刘虞大人的公子刘和。我家主公听闻汉灵帝刘宏驾崩,寝食难安,恨不得亲来京师一探究竟。可是幽州新定,政务繁忙,不得有暇。便派小人与公子一起前来京城,打探消息。”
那李儒笑着说道:“原来是大司马刘虞的小公子啊失敬失敬!我家主公董太尉正挂念刘虞刘大人呢即是如此,田事从就和刘公子和我一起,前去拜会董太尉吧。一会儿我家太尉还会带刘公子一起觐见当今天子呢”
刘和说道:“文优兄,敢问京城因何缟素小侄听说太后新亡,我想先去太后灵前祭拜,不知可否先行此事,祭拜太后呢”
李儒说道:“祭拜太后不急这一会儿,而且我李儒也无权带小公子前往灵堂,祭拜太后啊你们二人还是先随我觐见我家主公董太尉后,再做定夺吧。放心吧,我家主公定能满足两位一切要求的。
而且我家主公一会儿就要去见当今天子,小公子初来京城,又怎么可能不先见天子呢太后之事,容后再去不迟。两位就随我一起前行吧。”
说着话,只见李儒已经翻身上马,田畴伺候着公子刘和先行上马,自己才飞身上马,跟随在公子刘和身后。公子刘和与李儒并驾齐驱,李儒身边跟随着数十名校尉,裹随着二人,一起奔赴太尉府而去。
众人来到一座金碧辉煌的大宅院前面,这院子竟然被兵马包围。那庭院前一位身高九尺开外的将军,那真是威风凛凛,相貌堂堂啊。那位将军胯下一匹赤红色宝马,那马通身赤红,没有一根杂毛。在众位军马中,真如鹤立鸡群一般的存在。
不管是田畴还是刘和,目光都不由自主的注视起那马上之将来。再看那人,束发金冠,身穿百花战袍,唐猊铠甲,腰悬狮蛮宝带,头戴雉鸡翎,手持一杆方天画戟!
那李儒看到那位将军开口说道:“吕温候,我家主公董太尉可在府内我在京城偶遇大司马刘虞大人的公子刘和,特意带他前来拜会主公。”
那吕温侯看见李儒,马上就面带微笑说道:“文优兄台真是董太尉的智囊,主公正在大堂之上等候兄台多时了,你就不要客气了。兄台带人进府,不需要查看,你们速速进府吧!”
李儒与吕温侯拱手相让,然后带着刘和田畴二人一起,进入府邸。这董太尉府邸就如兵营一般,遍地都可以看到往来的将官。府内更是五步一岗,十步一哨,想潜入其中,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两人来到大厅之上,正看到一位身材粗犷的凶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