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败如山倒,幽州军这一败,战局便再难以挽回,王颀可不想步弓遵和刘茂的后尘,所以他逃得最快,甚至把几乎所有的幽州兵都甩在了身后。
幽州军群龙无首,斗志全失,根本就无心恋战,这个时候,除了拼了命的逃跑之外,再没有什么别的念头了。
这个时候的逃跑,拼得就是速度了,如果说幽州军的整体速度,那是完全拼不过骁骑营的,骁骑营人轻马快,速度是所有骑兵之中最快的,幽州军如果单纯地和骁骑营比速度的话,完全是处于下风的。
不过对于幽州军来说,和骁骑营比不过,但是能胜过自己这边的人就可以了,落在后面的幽州兵肯定是会遭到并州军的斩杀,而斩杀这些人并州军也是要花费一些时间的,也就说,只要有人垫背,逃在前面的人,还是有机会逃生的。
所以这场大逃亡,成为了幽州军内部速度的大比拼,众军士你逐我赶,挤破头也要冲到前面去。
甚至为了多找几个垫背的,不惜来暗算自己的袍泽,有人跑着跑着,就无缘无故地马失前蹄掉了下去,有人跑着跑着,战马突然就倒毙于路,暗算的花招是层出不穷,整个的逃亡过程,不断的有人莫名其妙地掉队。
并州军的三支骑兵都参与到了追击作战之中,而且收获颇丰,一路不断地蚕食着幽州军,幽州军的人数也是越来越少。
王颀现在都顾不得去计算到底折损了多少人,他拼命狂逃,只有逃回幽州城,才会安心下来,并州的骑兵太恐怖了,这次的出城作战,看来就是一个天大的失误。
终于看到了蓟县的城郭,王颀的心情才算是稍微的平复了一些,他下令手下的军队赶紧地入城,也只有城墙的辟佑,才有可能逃得过并州军的追杀。
刚到城下,就瞧见了城内的军队正在浩浩荡荡地出城,想必正是卫瓘率领的接应部队,王颀立刻是打马上前,高声地喊道:“卫都督,快快入城,并州军杀过来了!”
卫瓘此刻出城,要比原定的时间晚了几个时辰,一方面,卫瓘确实不是治军的好手,在统帅军队方面,能力上还稍有欠缺,而且,这些军队都是毋丘俭的旧部,虽然他们不一定死忠于毋丘俭,但对卫瓘终究是暗生怨言的,不敢明面上反抗,暗底下消极怠战却是寻常的事,卫瓘想要整合这支军队,还得花费一些大力气。
另一方面,王颀临行之前有交待,作战的事就交给他就行了,让卫瓘率领两万步兵出城接应,也就是负责打扫一下战场,其余的事,还真不用他操心。
所以卫瓘还真没着急,反正步兵就算是走得再快,也不可能追得上骑兵,等他们赶到战场,估计战斗早就结束了。
至于打扫战场嘛,迟一点也没关系,而在幽州城之中,卫瓘还有更为重要的事情要做。
这件事远比打扫战场重要的多,卫瓘必须要优先地来解决。
毋丘俭虽然死了,但是他有幽州的影响力却远未消除,那些忠于毋丘俭的党羽还数次策划了对卫瓘的暗杀行动,虽然卫瓘有惊无险的避过了,但这些潜藏在暗处的毋丘俭余孽,却成为了卫瓘寝食难安的心头大患。
卫瓘深知,这些毋丘俭的余党树大根深,极难铲除,而随着并州军的犯境,毋丘秀的回归,这些余党必定会蠢蠢欲动,内外勾结,成为幽州城安危的最大隐患,不除掉他们,幽州城极难保全。
所以卫瓘在集结起军队之后,第一时间并没有下令出城,而是在幽州城内大肆搜捕,将那些有嫌疑的或者是有诛连的,统统抓捕,而且这些人连半点申辩的机会也没有,验明正身之后,立刻斩首示众。
以前卫瓘在处治毋丘俭余党的时候,多少还有些遮遮掩掩,都是暗中进行,就是为了避免影响,激化矛盾,但现在并州军来犯,让他再也不得许多了,什么形象面子都不重要了,只有用铁腕的手段,才能消除这些潜在危险。
短短一两个时辰之内,幽州街头就已经是血流成河,人头滚滚了,至少上千人被突然地抓捕而后被处决,甚至都无需关到监狱之中,直接地就在闹市口行刑。
这其中虽然确实是有毋丘俭的余党的,但更多的却是无辜百姓,只不过或多或少的受到了些牵连,就稀里糊涂地枉送了性命。
一时间,幽州城里是鸡飞狗跳,人人自危,“卫屠夫”的名号是不胫而走,不过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也只是敢怒不敢言,毕竟在这种血腥恐怖之中,往往是祸从口出,一句话稍不留神,很可能就遭来杀身之祸了。
老百姓是噤若寒蝉,但卫瓘却对自己的举动深感满意,斩杀了上千人之后,虽然说不可能完全地根除掉了毋丘俭的余孽,但至少也极大地削弱了他们的势力,剩下的一些人,也就不足为患了。
大清洗之后,卫瓘总算是长舒了一口气,这才下令军队出城,准备去接应王颀。
按卫瓘的估算,这个时候,良乡的战斗也差不多该结束了,如果王颀大获全胜的话,也是该他出城帮忙打扫战场,清缴战利品的时候了,出城之时,卫瓘还特意地吩咐手下的士兵多准备几辆空的辎重车,他相信,这次出城,必将会是满载而归。
不过卫瓘刚出蓟县的城门,就瞧见南面尘烟滚滚,无数的战马向着这边奔驰而来,场面是极为的混乱。
卫瓘不禁是大感诧异,这究竟是什么状况?
不是说好了王颀率兵去袭击并州军的先头部队,而地点就在距离幽州城不远的良乡,可怎么战场突然就摆到了幽州城外呢,而且看这架式,王颀的人马并没有占到任何的便宜,这分明是他们打了败仗回来了,卫瓘出城,是给他们打扫战场,还是去收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