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阁守军的增加,对于邓艾来说,绝对算不上什么好消息,虽然说魏军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兵力,但受到了剑阁的地形影响,这些优势兵力根本就发挥不出来。
如果说蜀军没有增加兵马的话,魏军或许还有一些强攻的机会,但蜀军现在兵力提高了近一倍,达到了四万多人,用四万人来守如此险要的地方,这分明就是不给魏军任何机会啊!
魏军在剑阁找不到绕过去从背后发起攻击的机会,所以想要攻打剑阁,只有从正面发起强攻了,来不得半点投机取巧。
但正面想要攻下剑阁的难度是非常大的,饶是邓艾身经百战,他也没有必胜的把握,毕竟面对剑阁这样的险关要隘,没有一点别的手段,还真是没办法拿得下来的。
如果说是别的将领镇守剑阁,或许邓艾还能利用对付阳平关的法子去对付剑阁,但想想现在镇守剑阁的,是司马伦,那邓艾想想还是算了吧,就算派人过去,也只是白费唇舌,甚至是枉送一条性命。
诺大的司马家族全都覆灭在了曹亮的手中,司马伦应当算是司马家族最后的遗珠了——除了消失在西域沙漠之中的司马攸,不过在浩瀚的沙漠之中,司马攸能否活着走出去,也是一个谜,至少曹亮曾派人多次到西域各地搜寻,都没有找到司马攸的下落,此时的司马攸,已经是彻底地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现在唯一在世的,也只剩下了司马懿的少子司马伦,他投降了蜀国,至少还混得是风声水起,在蜀国受到了重用,被封为了骠骑将军,还抱得公主归。
但他和曹亮之间的仇怨,却永远也不可能消弭,这种国仇家恨,那完全是刻骨铭心的,这种不共戴天之仇,又怎么可能化解得了。
而且曹亮对几乎所有依附于司马家的臣民都采用了宽容的态度,只要他们肯真心实意地归降归顺,曹亮都可以做到继往不咎,量才而用,所以那些曾经死心塌地追随司马家的文臣武将,大多数在新朝廷之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混得还挺不错的。
唯一例外的就是司马家族的人了,但凡是姓这个姓氏的人,都成为了阶下囚,这也算是曹亮的仁慈了,虽然没有了下一代的希望,但至少还能让他们活在这个世界上,换作是司马懿,对待政敌,可谓是铁血铁腕,灭人三族,几乎是家常便饭。
但对于司马伦来说,他是不可能让自己落到这步田地的,就如同司马伷一样,宁可自杀赴死,也不想在屈辱中度过下半生。
所以司马伦死守的决心比任何人都要坚决,其他人或许还能胁之以迫,诱之以利,但对于司马伦来说,这些招数统统没有用,他是吃了秤砣铁了心,无论如何都要顽抗到底的。
打消了劝降的这个念头之后,邓艾还真有些一愁莫展。
这次南征伐蜀以来,邓艾这一路打得还是顺风顺水,东路军生擒阎宇,阵斩傅佥,夺了阳平关,西路军虽然在歼敌上面差强人意,只吃掉了蜀军断后的五千人马,但也顺利地拿下了阴平武都二郡,战果也是比较理想的。
但现在问题看来就是出现在西路军这边,由于牵弘所率的左卫营未能在阴平桥头截住钟会,导致钟会的人马从阴平桥逃逸到了剑阁,才使得蜀军有兵力来防守剑阁,为司马伦的到来赢得了喘息之机。
如果当时牵弘没有上钟会的当,没有被钟会疑兵所诈,铁了心地一路奔袭阴平桥头,那么至少到现在钟会是没有机会逃出阴平的,那么只有一千守军驻守剑阁必然空虚之至,魏军完全可以轻易地拿下。
只可惜这世上真没有如果这么一说,机会错过了,那就真得是永远错过了,一时的失误,造就了难以挽回的损失。
当然,邓艾也并没有准备要去追究牵弘的责任,战场上的形势本来就是千变万化的,牵弘当时做出那样的决定,也并不一定就是错误的,而且战场之上,那有常胜之将军,有这么一点失误,还是正常的情况。
而且就算是剑阁拿不下来,邓艾其实还是有一个备选计划的,那就是利用阴平小道绕过剑阁偷袭蜀国都城。
这个计划并非是邓艾的心血来潮,而是他事先进行过周密的勘察和反复的论证,才制定下的这么一个计划和路线的。
当然邓艾也清楚阴平小道的险峻,那几乎是七百里的无人区,道路艰险之至,甚至可以说许多的地段,根本就没有路,想要走出这七百里的阴平小道,付出的艰辛和代价可想而知。
如果能从大道进军,拿下剑阁,直取成都的话,邓艾当然也不会考虑去走这么一条险路的。
但现在魏军在剑阁受阻,打通剑阁的希望现在看来是十分渺茫的,所以邓艾考虑再三,准备重启备用计划。
从阴平小道进军的计划,邓艾准备交给牵弘来实施,终究牵弘在这件事的上面,是有着相当的过错的,这个机会给牵弘,也算是将功折过吧。
牵弘还一直因为放跑钟会这件事愧疚不已呢,看到现在魏军强攻不下剑阁,牵弘觉得这完全就是自己的错误,他不禁陷入到了深深的自责之中,如果不是自己这一次失误,魏军攻打剑阁又何需如此地费力呀。
牵弘越想越惭愧,自己的错误凭什么叫别人去买单,所以牵弘直接去找邓艾,希望邓艾可以将主攻剑阁的任务交给他,牵弘不惜拼了性命,也要拿下剑阁来,也算是将功赎罪吧。
但邓艾却微微一笑,他没有让牵弘去攻打剑阁,而是让他担负起另一项的任务,那就是前往阴平小道,从阴平小道进军,袭取江油,而且杀向成都。
牵弘不禁愣了一下,瞪圆了眼珠子,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阴平小道?他之前怎么从来也没有听说过有这么一条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