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当然,他绝对想不到,十几年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寒门子弟都参与到科举中去,浩浩荡荡,前仆后继。

此时众人计议停当,又誊抄了下来,挂起来逐字逐句抠了一遍,修改了一些用词不当的地方,这才交付给袁盱。

一番忙碌,已经快天黑了,袁盱赶紧将拟好的诏书交给中常侍徐璜,让他用最快速度拿给天子用玺。

此时刘志正在千秋万岁殿宴请皇亲宗室,看到徐璜呈上来的诏书,仔细看了看,没什么大问题,便立刻用了印。

尚书台以最快的速度将诏书发布下去了,于是入夜之后,各世家都得到了消息。

科举制度横空出世,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之前众人便有所估计,知道大考改革以定。

但却没有预计到,会完全取代推荐制度,这对家族中的精英子弟没有影响,但那些学业不佳的,也大有人在。

以后岂不是就断了仕途?

虽说从军也是条路子,但他们都是身娇肉贵的,根本吃不得苦,如今陛下对各军的管控也越来越严格,混时度日已经行不通了。

别到时候花了钱,人还被踢了出来,徒惹笑话。

科举制度已是大势所趋,关键是得到了朝廷多位重臣的支持,他们背后一样有庞大的家族。

其余的家族哪怕有一肚子的意见,也只能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吞,谁让自家子弟不争气呢,怪的了谁。

大汉的所有顶级世家,在此事上难得的保持了统一,按照目前的形势,科举制度其实对他们更有利。

因为他们深知,家族中若能捧出一名精英,胜过几十上百个纨绔子弟,数百年来,有多少家族是靠在朝公卿撑起来的。

只要家族屹立不倒,其余的族人们就能跟着吃香喝辣,家族的荣耀也能继续延续下去。

何况科举还能带来危机感,鞭策和激励家族子弟奋发图强,举荐制度再好,却让家族子弟不劳而获,长此以往,失了进取之心,终不是长久之计。

当然,有这般思想境界的毕竟是少数,大部分的中流世家,都对此满腹牢骚。

而城郭那些普通的士子们,却在奔走相告,新年的这第一道诏书,让他们看到了曙光。

从前,他们发愤图强,哪怕书读得再好,也只能依附于世家豪族,做个一辈子混迹于官场底层的文吏。

偶尔有特别优秀的,能正式跻身官场,却一辈子都被打上了主家的烙印,沦为附庸。

到现在,这一切都已成为过去,甚至有些聪明的世家,立刻开始资助那种读书不错的旁支子弟,或者网罗一批寒门学子。

将来他们中如果能有几个出息的,始终都撇不开这份恩情,那他们就赚了。

身在宫中的刘志,趁着皇族家宴的机会,宣布将册封郾明为皇太后。

梁太后已经不在了,作为天子生母,登上太后之位顺理成章,谁也不可能有意见。

一片恭贺声中,第一次正式出席皇家宴会的郾明,终于松了口气。

元日之后,朝廷暂停了常规朝会,除紧急大事之外,其余一概不理。

但太尉府吏曹却一天假没休,两百多名进士的任命,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进士们只能迁延京都,住在客栈里等候消息,正常情况下,需要先汇总各地空缺职务,再慢慢安排。

往年殿试之后,背景不硬的学子,甚至一两年都等不到实缺,只能一直以郎的名义实习。

幸好青州等地去年查办了一大批贪官污吏,一下子腾出了许多空缺,涉及四个州,十几个郡,把现有的人安排进去,还不一定够数。

当然了,朝廷也会遴选能吏调过去,不可能全用没有经验的新人,毕竟那边百废待兴,情况比较复杂。

作为魁首的陈寔,第一个拿到了任命文书,他被分配到青州泰山郡东平阳为县令。

那里曾经是匪患最严重的地区,也是匪首公孙举的老巢所在地,民风极其彪悍。

啧啧,这种地方,要出政绩比登天还难,一个不好,还有可能丢了官帽。

就说嘛,他一介寒士,就算拿到了殿试魁首又如何,还不是没背景,只能分到这样吃力不讨好的地方去做县令。

在一片幸灾乐祸的眼光中,陈寔依旧如平日般沉稳,不,应该说有些隐隐的期待。

泰山郡啊,他神交已久的名士李膺,不就是泰山太守吗,这次,他终于能一尝夙愿,追随其左右了。

等不及路上化冰,陈寔便迫不及待地踏上了旅途,哪怕寒风呼啸,可他的心中却怀揣着一把火,熊熊燃烧。

却说宫中的刘志,也放下堆积如山的奏疏,难得清闲了几日,陪着母亲一起安安静静地过年。

元日那天,刘志虽然下诏册封郾夫人为皇太后,但正式的册封仪式还没有举行,不过宫中上下都已经改了称呼。

母子俩就册封仪式起了争执,刘志觉得母亲含辛茹苦抚养他成人,于情于理都应该有个盛大的册封仪式,让这份尊荣天下皆知。

可郾太后却不愿意,她为人低调,恪守礼仪,也不希望因为此事铺张浪费。

两人辩论了一下午,到底还是刘志拗不过母亲,只好同意了,虽然他的出发点是为了母亲好,可若是因此让她不开心,岂不是得不偿失了。

到了初六日,平原王刘硕参加完郾太后的册封仪式,便匆匆告辞上路了。

因天气严寒,郾太后和马夫人都万分担心,刘志承诺派出龙麟卫护送,这才让她们勉强同意。

马夫人将儿子送到洛阳郊外,直到车队渐渐远去,看不见踪影了,这才神色怅惘地回宫。

刘悝本来也随母亲一起去送别兄长,回到城内,想着皇帝这些天也长在永安宫,搞得自己浑身不自在,于是眼珠一转笑道。

“母亲大人,国傅说让我从明日起开始读书,恕孩儿不能去永安宫陪伴您了。”

刘悝性子惫懒顽劣,最讨厌读书了,此时突然主动提起,马夫人自然喜出望外,连声答应。

“好好好,你去吧,记着可要听国傅的话。”

“知道了,母亲,孩儿定会苦心研读的。”

刘悝随口敷衍了两句,便不耐烦地跳下了马车,这几个月他认识了不少世家子弟,只是一直找不到机会相约出去游玩。

趁着过年,再不尽兴玩耍,岂不是白来了京师一场。

刘志见马夫人独自回来,不用问也知道那小子半路上跑掉了,想着拘束了他那么久,过年就当放个假吧,于是也没怎么理会。

如此清闲自在地过到了正月十五,此时还没有元宵节的称呼,称为灯日。因汉明帝笃信佛教,为了弘扬佛法,于是下令正月十五日宫中和寺院需“燃灯表佛”。

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然成为一个传统节日,家家户户悬挂灯笼庆贺,整个洛阳城都陷入了璀璨的灯光中,美轮美奂。

刘志一时兴起,让人煮了糯米汤团,一家人吃着汤团看灯。

汉代的宫灯虽然也够精致,种类却不如后世繁多,刘志悄悄让人扎了些孔明灯,准备给母亲一个惊喜。

吃完汤团,众人便到廊下来看灯,忽然见得后面树丛中一盏明灯晃晃悠悠飞了起来。

长社公主眼尖,最先看到,不由得惊呼出声,“快看,有盏灯飞起来了。”

话音未落,更多的明灯缓缓升起,在空中形成了一道美丽的星河,此情此景,美得如梦似幻。

“母亲,这是许愿灯,可以保佑天下风调雨顺,母亲福寿安康。”

郾太后仰头看着漫天飞舞的明灯,眼眶微微的湿润了,这一生,她是幸运的,夫君宠爱,夫人温柔,儿子也这般贴心。

“好,我们都来许愿吧,祝今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一时间,永安宫的大殿前,所有人都垂首许愿,刘志轻轻叹了口气,前生种种,仿如隔世,从此后他只是皇帝刘志。

飘飘扬扬的孔明灯越来越远,仿佛颗颗明星消失在天际。

“皇帝哥哥,这个许愿灯好神奇啊,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

长社公主拍着手好奇地问道,众人也都觉得十分不解,想不通其中的奥妙。

“这个嘛,不能说也,说出来就不好玩了,哈哈。”

孔明灯的飞翔原理,说穿了很简单,但说出来却有些煞风景,不如保持着一种神秘感,惹人遐思。

正月十六日,本年第一次常规朝会正式召开,今日基本上没什么正事,各地州牧和郡国计掾吏上交的政绩和账册,已经清点完毕。

按规矩今日就是个总结大会,去岁的功过得失,都必须有个说法了。

很显然,建和二年是个跌宕起伏的年份,从年初的雷霆出击除掉权臣梁冀,到与逆贼赵戒斗智斗勇,刘志几番与死神擦肩而过。

不得不承认,他还是有些运气的,果然上天都偏爱穿越者。

但运气总有用完的那一天,所以励精图治富国强民,同时想办法集中君权和兵权,就是他如今最大的目标。

大汉帝国十三州,去岁有多达一半的州,卷入了战火,凉州和益州的羌人叛乱,青州、豫州、徐州、兖州的匪患,还有荆州和扬州都有小股流寇。

即便是司隶校尉部都经历了一番刀兵之祸,形势严峻啊。

目前为止,明面上所有的叛乱都已经弹压下去了,可暗地里矛盾却没有得到解决,就如一座外表平静的活火山,谁也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爆发。

建和二年,除了人祸,天灾也不断,地震、冰雹、洪灾、旱灾、蝗灾……轮番上阵。

让本来就风雨飘摇的大汉帝国,岌岌可危。

看起来,他似乎已经做了很多改革,可要么是治标不治本的权宜之计,要么就是宏观规划,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见到成效。

若是今年异常天气继续降临,或者变本加厉更甚去年,估计揭竿而起的百姓会更多,而他几乎没有任何办法能彻底解决困难。

当家难,当一国之主更是难上加难啊,刘志面瘫着脸,一边听臣子们连篇累牍地念着奏疏,一边思考着对策。

这些奏疏相当于后世的年终报告,基本上都是些套话,没什么可关注的。

忽然一封来自凉州的奏疏,终于引起了他的注意力。

在这封奏疏里,州牧种暠力陈边境之弊端,羌人反复无常,乌桓虎视眈眈,而匈奴又不时趁火打劫,可谓是群狼环饲。

但边关常规兵力布置得太少,长期以羌制羌,调动各归义军压制,并不是长久之计。

因此,种州牧上书建言,希望能够增加边境的常规兵力,此要时可主动出击,收服周边的异族,消除隐患。

并且让归顺的羌族分散居住,改游牧为农耕,教习汉家文字。

这个种暠,有意思,别的州牧都在拼命的粉饰太平,歌功颂德,可他偏偏却把总结写成了建言献策。

说起凉州兵马,段颎支援青州至今未归,而冀州兵马和幽州兵马,都已经回归本部。

如今的凉州,在防护力度上,确实差了点,使得那些异族个个都蠢蠢欲动,全靠几个能征善战的猛将在那里镇着,否则恐怕早就马踏中原了。

看来,是该好好考虑一下种暠的建议了。

不过,无论是打仗还是增加守军,都是朝廷大事,此时提出来还不是时候。

因此刘志并未表现出多少兴趣,令得凉州长使甘淮十分失望,种州牧冒险借此机会进言,也是迫不得已。

当初还在顺帝时,他就多次给皇帝上书,要求重视边关问题,结果却屡次三番被罢免。

要不是种暠有勇有谋,打仗有一套,估计早就被踢出朝廷了。

去年凉州动乱,种暠好不容易被晋升为州牧,忧心如焚的他,不顾属下苦劝,执意再次向皇帝建言。

太尉黄琼与种暠同朝为官多年,自然了解他的脾性,听到他的奏疏,顿时神色莫明。

虽然在军事上二人观念背道而驰,但黄琼依然十分佩服种暠的为人和毅力。

抬眼看了看岿然不动的刘志,也不知道天子听进去多少,大汉乃礼仪之邦,以仁德服人,这般穷兵黩武之策,绝不可取。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无敌逍遥帝君王牌悍妃,萌夫养成盛唐风云记一品女状元拥兵百万,世子自立为帝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徐怀全集小说阅读免费穿越之温僖贵妃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穿越三国,我的二叔是赵云大唐超时空:小兕子说我是她哒!庶女妖娆被退婚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小军阀炼气五千年方羽唐小柔漫威世界中的幽灵重生之嫡女不善重生之微雨双飞毒妃重生之杀伐重生之桃李满天下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侯府嫡女上位手札重生水浒我是西门庆大明匹夫一天一袋大米,灾年收留千万美人神话历史,一人独得五帝传承天风皇宫太监:我能召唤影子军团!功高震主要杀我,兵临城下你哭啥?开局在大唐迎娶长乐锦衣春秋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三十六计之三国群雄争霸我在现代留过学大汉兵王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德意志风暴豆一与媚灵军陛下实在太强硬了家族式造反我就造几把枪,真没想过造反啊爆兵:我爆兵吊打列强很合理吧重文轻武,我的唐诗宋词杀疯了商末三国志我启动了因果律朕让你监军,你反手灭了六国?东汉末年:黄巾军他不长这样啊!奇门医圣在都市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穿越异时空的幸福生活女尊之倾城王女乱天下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黑魔法三国传水源王烽火燃情山河虹重生逆袭:智谋登峰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穿越古代卷入皇室梦回春秋当大王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秦始皇荡平六国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我不叫谢石头穿越大明朱雄英班超传奇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成州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我教原始人搞建设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星落门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水浒英雄传说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穿越大明做女皇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戏说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