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啊!”
“嘭!”
“嘭嘭!”
“冲!为了儿孙的富贵荣华!”
“嘭嘭嘭!”
“啊!前...前进!”
“嘭嘭嘭!”
奉天门外,豆大的雨滴又落,倒下的战士,受伤的人和马,其伤口都在这场大雨之中,变得更加严重。
冲刷下来的鲜血,在中间高两边低的设计下,顺着道路两侧流淌,从宫门口较高的地势向下,混合着雨水的血水,染红整条朱雀大街!
那些躲在暗处,想着伺机而动的投机者们,在脚下的雨水变成红色时,已经吓得转身就跑,回到自己府中,说什么也不出来了。
而有些倒霉催的,跑的慢一些,已经被押下,送往张玉军中,以待他用。
“头儿!不行!对面的火力太猛!根本没有空隙!”
“头儿!!!”
张玉此时的左臂上已经中了一箭,正在忍受着痛楚。
可恶的宁王军!
不单单是火铳攻击,还有火枪、弩机,三段式连击,根本没有一丝空隙!
张玉恨恨的咬牙,深深的望了一眼墙头。
“后退!”
现在的处境也管不了以后,看看能否突破,才是正事!
发狠之后,心中闪过几分犹豫,他如是押百官在前......
这样的举动,对以后太过恶劣,恐怕就算燕王赢到最后,他也没什么好下场。
想到这里,他后背不禁泛出一阵冷汗。
刚刚只想到逃命的问题,却一时来不及想以后他的处境,想若是万一胜利了,他将如何自处......
遗祸子孙之事,万不能做啊。
“后撤!护送诸位大人出城!”
想到这里,张玉喊出另外的一句口号。
本来他想做的是,大人开道,小人随后!
现在还是变变吧,小命重要,子孙后辈的出路更重要!
“护送诸位大人出城!”
“护送诸位大人出城!”
“护送.....”
张玉的队伍,后队变前队,开始有条不紊的后撤。
准备以‘押送诸位大人在前’的方式,护送诸位忠义之士去往靖难战场!
“公主!燕王军已经脱离我军射程范围,且......刑部侍郎樊大人,兵部尚书沈大人,兵部侍郎杨大人,户部侍郎方大人.....皆在其对阵前列。”
停顿片刻,待对方消化反应之后,胡海国才继续。
“我军是否追击?”
是否追击?
是否能够击杀叛逆之臣?
胡海国早已不是那个什么都不懂的底层百户。
熟读兵法谋略之后,对于朝堂之事,仿佛也开了窍一般,不再那般不懂得分寸大小。
燕军携带这么多‘重臣’作为护身符,即使他已经在心中为他们判了死刑,可击杀他们的命令,自己绝对是没有资格下的。
还好。
此刻,他也不用做两难的选择,还好南康公主亲临现场,他可以立马相询。
“......”
南康公主没有着急回答,而是走到宫墙垛口,向外张望。
可豆大的雨幕下,漆黑的深夜中,什么都看不清。
“跟着,伺机而动!”
她眼中流露出的是一种名叫‘无情’的东西。
心中有没有一种叫做良心的东西又在隐隐作痛。
毕竟放任了这么多,做了这么多,或许就是为了等待这一刻!
瓢泼的大雨中,张玉的军队就这样,在敌人的注视下,一点一点的移向北城门!
这是他们进来的大门,也将由这个大门出去!
雨势磅礴!
这样的天气,即使是穿着单衣在雨中走上一条街,都算辛苦。
如今他们八千人的队伍,从入夜出发,赶到京城,又一番厮杀之后,赶到皇宫!
再经一番厮杀之后,撤回去!
这样一路下来,燕军的疲惫已经写在他们的步伐之中!
“燕军此时的速度比入侵时,多耗一刻半钟!”
刘大的声音在耳旁响起,提醒着脸色惨白冰冷的徐妙锦。
她点点头,没有说话。
只是抬起手,五指张开。
这个手势大家伙都明白,要准备!
他们早就在刚刚的时间内,重新夺回北门!
如今重兵守卫!
而孤注一掷,想着尽快攻下皇宫的张玉,此时已成为瓮中之鳖!
若是以此刻的眼光来看张玉,他却有些过于愚蠢!
北门不派遣重兵看守,以给自己留条后路。
以至到得现在,竟然成为一只将要被闷死的鳖!
太过不智!
此时挎在战马上的张玉,也不由露出一丝苦笑,他已经看到北门的城墙,相信上面的宁王军也已看到他了!
没想到今日短短的两道墙,将要截断他所有的生路。
那些投降的许多内应在他进入京城之后,就再无建树,燕王给予的情报,不管是会在奉天门有人开门,还是在东华门有人开门,还是宁王的军力部署,都错了!
以至有如今的败退!
本来按照预演,他现在应该站在太和殿内,处理宁王的死忠,接受百官的投靠。
可预演,始终是预演。
失败,却是真实的。
他轻轻抖出两枪,振奋一番精神。
“去!喊话!兵部尚书沈溍在此!速速打开城门!”
“还有范文从,本将听说他的名声也不小,人间正道范文从!也喊出来!”
只有拿大臣开道。
到时没有拿下京城,也可以将大臣带过去交差,顺带狠狠打击宁王的气焰!
“是!”
接下来,就在漫天的大雨中,整齐划一的叫门声响起。
“兵部尚书沈溍,人间正道范文从在此!速开城门!”
“兵部尚书沈溍,人间正道范文从.....”
“兵部尚书沈溍.....”
声音穿过厚厚的雨幕。
北城门城楼上的徐妙锦所军听得清清楚楚。
后面坠着的大军也不露一字。
此时的胡海国亲自带领大军,尾随着燕军,准备伺机而动。
可是听着这样的威胁声,就连他心中也不由露出一丝苦笑。
人间正道范文从啊。
没想到这个家伙也在其中。
那就更加棘手。
当他从大宁府回到京城之中时,有两个人的名气最大!
他一个刚刚回京的军戎之人,也时常能够听到这二人的议论之声。
一是刘三吾刘大儒,士人说他是儒家最坚守的护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