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司马当真妙计,如此双管齐下,那窦仪就是有三条命都逃不脱了!”

李延庆对韩伦的夸赞,并非全是假话。

韩伦能想到双管齐下的法子,用窦仪在洛阳的怠政,以及窦仪过去在淮南的失职为武器,可见他确实有点政治斗争的头脑。

但窦仪上次在淮南征粮失败,郭荣真的对窦仪动了杀心吗?

李延庆认为答案是否定的。

这事情发生在今年五月。

当时郭荣亲帅十几万大军南下,包围南唐的寿州城近半年,却依旧难以撼动寿州坚城。

五月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周朝在去年储存的粮草接近告罄,夏收却还在地里种着,伐唐大军时刻面临断粮的风险。

窦仪临时出任权三司使,负责在淮南就地征收粮米,以补给军用。

结果,受阻于驻守各地的武将,特别是驻守扬州的韩令坤的阻挠,窦仪在淮南没能征到几车粮草。

窦仪两手空空回到寿州大营后,郭荣大怒,当即就要将窦仪处斩,以平兵怨。

后来,在首相范质以及一帮大臣的劝阻下,郭荣勉强饶了窦仪一命,只是剥夺了窦仪的官职。

在李延庆看来,郭荣要将窦仪处斩,无非是曹操当年“借汝项上人头一用”的翻版。

区别是曹操当年真砍了筹粮官的头,而窦仪地位很高,他的头郭荣实在是砍不动。

而且郭荣就真的想砍窦仪的头么?

不见得。

李延庆认为那只是一场戏罢了,郭荣只是做给寿州大营的将士们看看,待到六月夏粮便能续上。

所以,韩伦这双管齐下的法子,也不见得会有什么成效。

李延庆当然是看破不说破,尽捡好话说。

韩伦闻言,抚着高耸的肚皮哈哈大笑道:“那就承御史吉言了,那窦仪此番必死无疑!”

......

三天后的上午,李延庆正在家中习射。

李延庆租住的这处府邸,本来并无校场,不过有一片闲置的长草空地,李延庆便将这块空地整理了一番,立了几个箭靶,用于练习射术。

正当李延庆射完一箭袋弓矢,坐在马扎上休憩之际,仆役来报,说是洛阳县尉高锡来访。

李延庆吩咐仆役将高锡迎到客厅,而后不紧不慢地清洗一番,换了身清爽衣服方才来见高锡。

“高县尉,许久不见。”李延庆笑着走进客厅。

高锡等了有一阵了,杯中的茶水也已见底。

见李延庆终于来了,高锡当即从椅上起身,拱手行礼:“下官见过李衙内。”

李延庆径直走到主位上坐下,悠悠问道:“这大上午的,高县尉何事来访啊?”

“三日前,衙内派人给下官送了肉脯,下官此番是来回礼的。”高锡拿起身侧茶几上的深蓝色布包,起身呈到李延庆面前。

“几块肉脯罢了,还回礼做甚?”

话虽如此,李延庆还是伸手接过了布包并掂了掂分量。

布包入手较轻,李延庆当即会意。

高锡低着头回道:“肉脯贵重,下官有些过意不去,些许薄礼,还请衙内切莫推辞。”

这理由倒也合理,此时肉确实较为昂贵,不是一般人家吃得起的。

李延庆微微一笑:“那我就收下了。”

两人又闲聊了几句,高锡便告辞离去。

李延庆不紧不慢地提着蓝色布包,进到自己的书房,阖上房门,坐到书桌前,方才打开蓝色布包。

布包里是一小包白色饴糖,以及一个白色信封。

信封上空无一字,和李延庆给窦仪的那个封信如出一辙。

看来,是窦仪的回信...李延庆将糖放到一旁,拿起信封撕开,取出信纸。

窦仪这封信很是简短,但其中内容对李延庆意义甚重。

看罢信,李延庆陷入深思:自己对千里脚店那两帮人的猜测,果然是对的。

那两名信使确实是窦仪派出去的人,往开封送的东西,是韩伦的罪证以及针对韩伦的谋划,怪不得韩伦对窦仪的恨意简直是深入骨髓......

那两名信使至今杳无音信,这也就是说,韩伦确确实实截杀了那两名信使.......

放下手中的信,李延庆回想起在去偃师的官道上,对李石许下的承诺:

若是那两名信使不幸惨遭韩伦毒手,自己会替他们报仇。

报仇么...李延庆心中叹道:报仇,不止是替那两名信使,还有穆家,还有许许多多因韩伦而枉死的人,但要想帮他们真正报得血仇,绝非易事......

制裁罪魁祸首韩伦,说实话,李延庆并没有多大把握。

确实,韩伦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以及色欲,在洛阳作恶多端,手上血债累累。

但此时是五代乱世,并非什么健全的法治社会。

犯罪者,特别是有权势的犯罪者,很难受到法律的严惩。

若是四步走战略能够完美施行,李延庆有八成把握能将韩伦扳倒。

但也仅仅只是扳倒韩伦,让他失去权势罢了。

要想让韩伦彻底伏诛,这几率实在有些渺茫。

韩伦的身份太过特殊,就算郭荣到时候真想砍他的头,出来劝阻的官员怕是能从紫宸殿一路排到皇宫门口。

劝阻的官员里兴许就有当朝首相范质,以及李延庆的父亲李重进。

为独掌侍卫亲军,李重进确实极想将韩令坤逐出侍卫亲军司,韩伦遭殃他当然乐见其成。

但李重进是武将之首,韩伦身为勋贵阶层的一员,他的特权、他的生命安危,都与李重进息息相关。

在其位谋其职,李重进有义务维护韩伦的生命安危,这同时也是在维护他自己的地位。

世情如此,李延庆拿韩伦可能确实没什么特别好的办法。

但对那些直接参与杀害两名信使的狗腿子,李延庆却有十足的把握。

只要能剥夺韩伦的权势,他的那些狗腿子就是一捏就死的蚂蚁。

到时候,就用韩伦的那些走狗来祭奠两名信使,祭奠穆家十余口人,祭奠那些因韩伦而枉死的人......

一念至此,李延庆目光又回到了信上。

在信末,窦仪表示想与李延庆当面商讨,希望李延庆能有个两人见面的完全之策。

书信交流局限太大,李延庆也想与窦仪当面谈谈。

这万全之策,李延庆也正好有一个。

李延庆转头望向窗外,暗道:递交给朝廷的那封弹章,也该有回应了。

......

午后,窦仪正在午睡。

人到中年,精气神愈来愈差,每天中午不睡上两刻钟,窦仪整个下午都会昏昏沉沉。

窦仪盖着薄被,在躺椅上熟睡之际。

仆役轻轻推开房门,轻手轻脚入内,将一个黄色信封放在窦仪身侧的矮几上,又轻手轻脚而出。

一刻多钟后,窦仪悠悠转醒,揉了揉眼角,转头就看见了矮几上的信封。

窦仪拿起信封,见上边有范质的署名,连忙起身来到桌前,用裁纸刀划开封口,取出信纸。

“啊?这是怎么回事?”

只看了一眼,窦仪就忍不住惊呼出声。

范质在信中告诉窦仪,李延庆通过御史留台上了封弹章,弹劾窦仪怠政懒政,对西京政务不甚上心,致使洛阳境内民心动荡、各地盗匪丛出不穷。

怠政懒政也就罢了,窦仪承认自己确实有那么点怠惰。

各地盗匪层出不穷?当窦仪看到这里,有些丈二摸不着头脑。

不是就偃师县一起么?还是韩伦那厮的走狗干的,这各地盗匪是怎么回事?这不是在往我窦仪头上泼脏水么?

窦仪暂且按下疑惑,接着往后边看。

范质声称自己会将这封弹章暂且压下,并询问窦仪在洛阳对付十阿父的进展,又问窦仪对这弹章是否知情,若是知情,其中又有何内情?李延庆又为何会上这封弹章?并希望窦仪能尽早回信。

窦仪看罢,将信丢在桌上,往椅上一靠,心中赌气道:你还问我呢?我要知道怎么回事就好了,谁知道那李延庆是怎么个想法?

瞪着桌上的信,窦仪瞥到了方才被他疏忽的信末日期,突然有所觉察。

嗯?不对!

窦仪板着指头算了算日子,李延庆那封弹章从洛阳发出的日子,不正是高锡送信的那天么?

他李延庆是怎么想的?一边让高锡给我送信,告诉我他只是与十阿父虚与委蛇,一边又向朝廷递我的弹章?

李延庆难道脑子出了问题?

这年头没有精神分裂这种说法,窦仪现在只觉得李延庆脑子出了问题。

正常人哪会有这种前后矛盾的举动?

但窦仪转瞬又想到:那李延庆上门拜访时,挺正常的,不像是个脑子出问题的人,总不可能这几天突然就傻了吧?

既然如此,李延庆递给朝廷的弹章,和他让高锡送来的信中,必然有一个是违背他本意的......窦仪很快有了结论。

那违背他本意的,是弹章,还是信?

窦仪心中仿佛有千只蚂蚁在挠痒,他现在只想当面问问李延庆:你小子到底站在哪边?!

咦?

窦仪的视线再度停留到信上,突然发现,自己有理由去亲自见李延庆了。

桌上这封信不就是现成的理由吗?

他小子区区一介检查御史,竟胆敢弹劾三品西京留守,身为西京留守的自己找到留台或者他府上去,将他痛骂一顿,理由很充分啊!十阿父也没理由对这事情起疑心。

窦仪也是个行动派,有了念头,当即就要动身。

但他很快又觉得有些不妥。

自己身为西京留守,亲自去找一个监察御史理论,岂不是很丢面子?

应该将那李延庆直接叫到留守府来,当面痛批,这样才对。

窦仪当即叫来方才送信的仆役,高声吩咐道:“立刻去御史留台,告诉侍御史贾玭,就说他手下的李延庆上弹章污蔑本官,再将那监察御史李延庆给我叫来!要快!”

......

李延庆吃过午饭,就在屋中静静地读书。

读的是成都邹氏书坊最新刊印的一册大藏经,也就是一册佛经。

此时民间雕版印刷盛行,尤以后蜀与吴越国最为成熟。

因民间佛教盛行,民间书坊,甚至地方割据势力控制的官方书坊,都只会刊印容易贩卖的佛经或者日历。

唯有开封国子监,背靠财力雄厚的中原王朝,才会做刊印九经、诗词集这样的赔本买卖。

邹氏书坊虽在成都,但其刊印的佛经行销天下,洛阳当然也能买到。

李延庆对佛经其实兴致不大,但他喜欢收集这时候的刊印书籍,佛教书籍也是他探究这个时代的工具。

雕版印刷成本高昂,民营书坊以营利至上,刊印贩售的佛经必然都是在民间极受欢迎的那种。

李延庆手头这册大藏经,乃是当年玄奘法师自天竺取回经卷译本的一册。

其中生僻字不少,但既然能刊印贩卖,自然是市场广阔有利可图。

这佛教在后蜀到底有多盛行?对后蜀政权的影响力又有多少?李延庆看着手中佛经,眉头不自觉地有些紧皱。

正当李延庆钻研佛经之际,李石敲响了房门。

“郎君,留台的侍御史贾玭派来胥吏,说是有急事,要郎君立刻去一趟留台。”

“终于是来了。”李延庆合上佛经,起身道:“你去告诉那胥吏,就说我马上去留台。”

很快,李延庆打马来到御史留台,刚进到贾玭的公廨,就见到了一张臭脸。

贾玭板着脸端坐在公案后,身边是一名李延庆在窦仪府上见过的仆役。

“李延庆,你那弹章惹大祸了!”贾玭怒视李延庆。

李延庆轻松地笑了笑:“大祸?哪来的大祸?”

“你还有脸笑!”贾玭一巴掌拍在案上:“你可知本官身旁这位是谁?”

李延庆不慌不忙道:“不劳贾员外介绍,这位是窦留守的亲信,下官见过。”

贾玭刚想说“你小子肯定没见过吧”,却没想到李延庆竟会来这么一出。

“你如何认识的他?”贾玭惊了。

李延庆不再理会贾玭,转头看向仆役,笑着问道:“不知窦留守有何吩咐?”

仆役却没给李延庆好脸色,黑着脸回道:“我家阿郎知道李御史上书弹劾他,怒不可遏,要李御史立刻去留守府一趟。”

贾玭臭着张脸,在旁帮衬道:“哼,我当初就要你别上那弹章,你非上不可,现在你知道你闯多大祸了吧?”

李延庆脸上闪过一丝慌乱:“既是窦留守召见,那下官绝不推辞,这就去向留守请罪。”

当然,李延庆的慌乱是装的。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盛唐风云记拥兵百万,世子自立为帝三国:我能趋吉避凶被退婚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小军阀炼气五千年方羽唐小柔重生之桃李满天下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大明匹夫神话历史,一人独得五帝传承皇宫太监:我能召唤影子军团!功高震主要杀我,兵临城下你哭啥?开局在大唐迎娶长乐锦衣春秋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北宋末年的风流王爷三十六计之三国群雄争霸我在现代留过学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德意志风暴豆一与媚灵军陛下实在太强硬了家族式造反爆兵:我爆兵吊打列强很合理吧重文轻武,我的唐诗宋词杀疯了商末三国志奇门医圣在都市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烽火连城水浒:李世民一统江山妾色天才纨绔大周:我家公主太可爱了相公是只狐狸精一剑破道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江山战图穿越错误,我直接创建一个王朝东汉末年之谋定天下一宠成婚:萌妻乖乖入怀抗战之太行山上极品皇太子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我是纨绔啊,为什么让我当将军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大明:我为天下师从亡国公主到第一高手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穿越异时空的幸福生活女尊之倾城王女乱天下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