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徐晃和张辽的到来,可真是把王旭给乐坏了。当然,所有的喜悦都压在了心里,表面上还是很沉稳。作为统帅,当着众人的面,怎能表露出情绪来?微笑着勉励两人一番,任命为帐前将,随侍在左右后,便下令众将各回本位,大军起行。

而随着之后的闲谈,王旭也终于了解到此事的前因后果,内心颇受震动。

原来,高顺与徐晃并没有通过信。当年王旭被抓,众人散去之时,他们就已经定下承诺。徐晃虽然不得不回家娶妻,完成父母之命,但等王旭需要的时候,也会出山追随。

如今王旭兴起义兵,广招豪杰,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高顺坚信徐晃定然会来,不会忘记当年的承诺。所以,这才直到最后也希望能拖延三天,并且,还是这么多年来,唯一一次对王旭提出请求。

而徐晃也没有辜负当年的情谊,虽然最后才赶来,但也是事出有因。

他当年回家之后,娶了云姬,生了个儿子,总算完成了父母之命。但心里却没有忘记当年的恩情,始终坚信王旭有一天会再次崛起。为了弥补心中的愧疚,不能像高顺那样忠诚侍奉,所以便趁着在家乡做县吏的机会,广交豪杰,希望能给王旭物色到出类拔萃的人才,作为补偿。

可惜,朋友倒是交了不少,但满意的没有几个。因为他知道王旭眼光很高,所以挑得也是极为慎重。直到有一次去雁门郡公干。结识了同样身为县吏的青年俊杰——张辽。

当时张辽虽然年轻,还不满20岁,但已是文武双全,略有薄名。两人切磋交谈之后。惺惺相惜,自此结为了知交好友。后来,随着感情愈深,徐晃更是说服张辽,让其与他一起等待时机,追随王旭建功立业。

张辽早已听说过王旭的才德名望,再加上有好友劝说作保,所以也是点头答应。辞去官职,举家迁到了徐晃老家,等待徐晃所说的时机。为此。还曾拒绝过已故并州刺史丁原的盛邀。

而随着皇帝死。董卓入京。天下大乱之际,两人也是渐感时机成熟。等听闻王旭起兵讨董之后,便再无犹豫。当即收拾细软,带着家人南迁投奔。

可惜,时下河东郡南部有白波贼肆虐,便只能往东,绕道走并州上党郡。随后为避黑山群贼,又辗转往南,绕过黑山,从南边的河内郡东行,直至冀州魏郡后,才能带着家人渡过黄河。途经兖州、荆北,南下零陵。

可世事弄人,等来到零陵郡之后,因为荆南这边多丘陵山脉,两人路线也不熟,所以又在泉陵北边的分岔口走错了路,绕到了泉陵西南边。直到抵达洮阳县境内,寻到村落询问之后,这才赶忙沿着村民所指引的小路,回身奔赴泉陵。

今晨,好不容易赶到泉陵南城外,还来不及高兴,却又听闻百姓谈论起王旭带兵出征的事儿。刹那间,脸色一变,也顾不得许多,让家人带着钱财先去寻找客栈安顿。他和张辽二人则是拿着自己的兵器,快马追来。

这么拖家带口,辗转数千里南下,途中还要躲避盗贼,其中辛苦可想而知。众将在听闻这些之后,虽然彼此不熟,但也不由升起一抹敬意,对徐晃张辽二人好感大增。

王旭更是感动不已,望着徐晃和张辽,久久都说不出话来。想到二人的家眷还没能安置,当即便派出一名传令兵,火速赶回泉陵,让郭嘉务必寻到两人家眷,妥善安顿……

军中陡添这两员虎将,王旭真是说不出的开心,路途中竭力帮助二人融入,加深将领间的了解。

只是,在经过刘表地盘的时候,倒是耽误了一些时间。那刘表似乎颇为顾及,担心他有可能会假借讨董之机,突然夺其城池。但他又不敢阻拦王旭的大军,毕竟王旭是以讨董为旗号,如果阻拦,必然遭到天下诸侯的厌恶。不但威望扫地,更会遭到天下人的责骂和反对。

结果,本来没打算出兵的他,竟然亲自带领一万精兵出征,并且还等着王旭的军队一起北上。

对此,王旭当然是一笑而过,假作不知其中奥妙。反正本就不打算在这种时候打刘表,争一城一地的得失有什么用?失去天下人的支持,就算地盘再多都没有意义……

公元190年正月初六,随着姗姗来迟的王旭和刘表,更路英雄齐聚一堂,会盟酸枣。应约而至的诸侯,更是让王旭非常意外,除开他这个多出来的,竟然不多不少,正好十八路。比历史记载多了五路,而且与演义所描写也略有不同。

第一镇,洮阳侯、征南将军,荆南都督王旭。第二镇,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第三镇,冀州牧韩馥。第四镇,豫州刺史孔伷。第五镇,兖州刺史刘岱。第六镇,河内太守王匡。第七镇,陈留太守张邈。第八镇,东郡太守桥冒。第九镇,山阳太守袁遗。第十镇,济北相鲍信。第十一镇,广陵太守张超。第十二镇,徐州牧陶谦。第十三镇,蓟侯、奋武将军、右北平太守公孙瓒。第十四镇,上党太守张杨。第十五镇,乌程侯、中郎将、吴郡太守孙坚。第十六镇,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第十七镇,荆州刺史刘表。第十八镇,平原相刘备。第十九镇,奋武将军曹操。

对此,王旭也是暗暗好笑,想不到历史的些许变化,竟然反而凑了个巧。不过,说是诸侯,但这之中却有好几个都是暴发户。

刘备因为历史的改变,提前做了平原相,说是一方诸侯倒不为过。但那个上党太守张杨,本是丁原属下将领。丁原被董卓干掉后。就自己带兵逃回并州,起兵攻下已经依附于董卓的上党太守,然后自领的太守之位。本来,他这样是无法被各路诸侯认同的。但他很聪明,暗中向袁绍这个袁家公子投诚依附,所以众人也就不好说什么。

至于公孙瓒和曹操就更好笑,公孙瓒本与刘虞一起平定叛乱有功,又镇守边塞异族,所以董卓入京后保奏朝廷,任命他为奋武将军,封蓟侯,作为拉拢。可是,曹操刺杀董卓失败。逃回陈留后也是无官无职。此次起事便被袁绍等人推举为奋武将军。

所以。两人这官职就冲突了。不过这种事儿,众人都是心里明白,表面上可不露声色。就连曹操本人和公孙瓒都是客客气气的。反正全当同僚来对待。公孙瓒不好拿董卓的任命来说事儿,曹操也不能用没经过朝廷批准的官职来说事儿。

傍晚时分,当众人商议好明日登坛会盟之事后,曹操更是主动奉献出自己的补给,杀鸡宰羊,设下宴席款待各方英雄。王旭作为官职最高的人,又是先帝亲自任命,所以还被众人推坐首席。本来他不想当这个出头鸟,可却推脱不过,被一心团结众人的曹操给架到了座位上。

但即便如此。在宴会中,王旭也是非常低调,一一敬过酒后,就再不多话,只是含笑看着众人夸夸其谈。最多就是与袁绍、袁术、孙坚、曹操他们这些关系比较好的,小声问候几句,聊聊毫不相关的事情。偶尔也应付一下其它诸侯,但却绝对不当众发言。

好在明天一早要登坛结盟,诸将都必须回去准备,所以这场宴会的时间并不长,吃饱喝足之后,便各自散去。

次日,辰时三刻……

酸枣城外的平原上,旌旗遍布,战鼓轰鸣,绵延的营帐一眼望不到尽头。各路诸侯身披战甲,引着自己的亲信部曲,齐聚盟坛之下。因军士走动带起的烟尘,更是遮天蔽日,盛况空前!如此浩大的声势,就连王旭也不由自主地升起一抹激动。

随着轰鸣的战鼓,各部兵士也是各自就位。广陵太守张超帐下功曹臧洪,因名望学识甚高,又得多位诸侯推举,所以最终接受了重托,宣读盟誓。

这臧洪是广陵射阳人,同时也是当年同讨黄巾,孙坚的老上级臧旻的儿子。十五岁时,便因他父亲功劳卓著,而拜童子郎,闻名于太学。后被推举孝廉为郎,曾任县令。因不满时政混乱,官员结党营私,所以辞官回到了广陵老家,从而被张超请为功曹掾。

本来他父亲臧旻这次也响应了号召,可惜他现在身为太原太守,紧挨着黑山山脉,受黑山贼威胁,不敢带兵离开。

臧洪受托,倒也不推辞,慨然上坛,焚香祭拜之后。仿似根本不用思考,张口便辞气慷慨地大呼:“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吾等惧社稷沦丧,纠合义兵,并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必无二志。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

一席话说完,臧洪二话不说,当即挥刀割破手掌,任由血滴到祭坛之上。那帮诸侯受此气氛感染,也是涕泗横流,纷纷登上祭坛,歃血为盟。

王旭倒没那么假,有必要这么做作吗?在场之人,除了曹操和孙坚现在有振兴汉室之心,铁了心要打进洛阳外,哪个是好东西?

历史上,一个个都缩着脑袋不敢打过去,最后还迫使曹操独自打到荥阳,被徐荣伏击而逃往扬州。作诗一首后,对汉朝彻底失望,从而导致雄心爆发,走上奸雄之路,完成了能臣到奸雄的转变。虽说以曹操的性格,在汉末乱世走上这条路是迟早的事,可不得不说,这群各怀心思的诸侯,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虽然心里不屑,但面子还是要给的,同样是满脸严肃地走上了盟坛,割破手掌,歃血盟誓。只不过心中却骂了个半死,这是何苦呢?都没有那份心,做个秀不就行了,还割破手掌,搞得煞有其事的样子。

一番慷慨激昂的起誓后,众人也迅速回到了现实中来。升帐议事之时,却发现还没立盟主,也不知该如何入座。

刹那间,刚刚还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诸侯们,便为此争执起来。有的说袁绍威望卓著,袁家四世三公,当为盟主。有的则说王旭少年英雄,功勋彪炳,王家世代公卿,当为盟主。

本来还有推举平原相刘备这个皇室宗亲的,可声音“很小”,陶谦刚说出口,直接被众人无视。虽然刘备是皇亲,但却是隔了多代的远亲,就连平原相这个官职还是公孙瓒保举的。公孙瓒尚且没有资格,他刘备哪里说得上话!再说,论起血缘,刘表与现在的正统皇帝,比刘备可亲多了,他还悄悄躲在众人身后,沉默着不发言呢。

不过刘备也不是简单的人物,知道事不可为,自己也是连连推辞。而且眼见众人扯回王旭和袁绍身上,便一言不发,也不说支持谁,沉默地退到了后边。

另外还有一个沉默的,则是曹操!他一心团结众人,最不愿发生这种分歧,可袁绍和王旭,他都不想得罪,此刻两边争执,也是感到为难。

其实王旭才不愿当这个出头鸟,这些诸侯没个省油的灯,不怎么听使唤,挂个虚名有什么用?不但得罪袁绍,而且失败之后还要承担责任,根本没必要。至于剿灭董卓,那是不可能的,不说群雄各怀算计,难成大事。即便可以灭掉董卓,也不可能去灭,一旦救得皇帝,诸侯势必仗着兵力争权。而王旭的根基远在荆南,离司隶隔着万水千山,要权不要命吗?

不过他倒不急,争一下也有好处,静静地听了许久,觉得时机差不多地时候。这才微微一笑,也没有直接表态,反而缓缓走向了笑得极为勉强的袁绍……(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盛唐风云记拥兵百万,世子自立为帝三国:我能趋吉避凶被退婚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小军阀炼气五千年方羽唐小柔重生之桃李满天下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大明匹夫神话历史,一人独得五帝传承皇宫太监:我能召唤影子军团!功高震主要杀我,兵临城下你哭啥?开局在大唐迎娶长乐锦衣春秋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北宋末年的风流王爷三十六计之三国群雄争霸我在现代留过学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德意志风暴豆一与媚灵军陛下实在太强硬了家族式造反爆兵:我爆兵吊打列强很合理吧重文轻武,我的唐诗宋词杀疯了商末三国志奇门医圣在都市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烽火连城水浒:李世民一统江山妾色天才纨绔大周:我家公主太可爱了相公是只狐狸精一剑破道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江山战图穿越错误,我直接创建一个王朝东汉末年之谋定天下一宠成婚:萌妻乖乖入怀抗战之太行山上极品皇太子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我是纨绔啊,为什么让我当将军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大明:我为天下师从亡国公主到第一高手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穿越异时空的幸福生活女尊之倾城王女乱天下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宋终:一拳镇关西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秦始皇锦绣商途:权色逆袭之风华再世我的女皇老婆我这等人,也能称帝古今名人记一统大宋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清末:拥有具现系统争霸全世界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从小县令到主宰万界探索未知:科学与神秘的交界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开局惨死全家:我当厂卫翻身逆袭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情牵盛世恋歌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史记白话文版秦朝历险记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明朝皇帝往事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大明抄家王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