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十二月九日,紫宸殿日常召开朝参,朝堂上多了几个新面孔。

李隆基可能是感觉对李亨有愧疚,遂允许太子宾客,东宫詹事等三人参与内朝。这样素来单薄的太子在朝堂上的话语权又增添了许多。

韦见素先是奏报了东征元帅荣王李琬在军中病重的事情,又汇报了高仙芝在陕郡进军受挫的消息。

李隆基揉着愁眉摇摇头,这种坏消息他已经听够了。

李亨见状,连忙给东宫詹事卢徇使了个眼色。卢徇手捧着笏板上前半步说道:“陛下,值此动乱之际,正是朝廷人尽其用的时刻,陛下夺情起复郭子仪,又不拘一格起用李光弼,此二人皆将才。但若想迅速平叛,恢复社稷于清平,非调李嗣业带兵入关中不可。”

杨国忠一听,连忙跳出来上前叉手反对:“不可,李嗣业素来居功自傲,执掌三镇期间霸商路以敛财,用私库犒赏士兵,使三军只感其恩德,却不知皇恩浩荡。别忘了之前长安的流言,空穴怎么可能会来风?他的心是忠是奸谁能分辨?挟带十万陇右西凉兵入关中,其势谁能制。若他效法东汉董卓,社稷岂不危矣?”

卢徇立刻反驳道:“右相所言甚是可笑,李嗣业执掌陇右不过四载,素来赏罚严明不偏不倚,开辟商道不过是为了减轻朝廷负担。李大夫听闻安禄山叛乱后,立刻命人将粮草分配至各守捉城,严备吐蕃之外积极准备入朝平叛。陛下召李光弼率军入河东,他立刻调拨赤水军两万五千人为其援助。试问右相,陛下在圣旨中并未言明让李光弼带多少兵,李大夫却给他拨去了河西第一军七成人马,这是拥兵自重之人所能为?”

杨国忠词穷,指着他恼道:“你狡辩……你……”

“别争了!”李隆基威严地挥起袖子说道:“关于召李嗣业率军入关中一事,延后再议。退朝!”

……

十六王宅太子行宫中,李亨与左相韦见素盘膝对坐在暖阁中手谈围棋。两名宫婢蹲在铜炉旁,用火筷拨弄炉中的竹炭。

李亨心神恍惚,接连输了韦见素两局,等两人摆子到第三局,韦见素一子断双阵,屠了白子一条大龙。他收捡棋子的同时,讲棋局也是在讲政局:“殿下操之以急了,岂不闻欲速则不达?”

太子心领神会颦眉说道:“可这棋盘之上情势危机,如何缓缓图之?”

“今日在朝堂之上,你使卢徇谏言命李嗣业带兵入朝,不单单是为了平叛,更是为了对付杨国忠。昔日西域商会胡椒案在长安城传得沸沸扬扬,朝中谁不知杨李二人矛盾加深,陛下岂能不知。他若铁了心要保杨国忠,势必会迟迟不准李嗣业带兵入关中。如今殿下又提前插了一手,圣人他岂能看不出您的意图?”

李亨面色微微发白,连忙叉手上前求教:“韦相洞若观火,还请赐教于李亨。”

韦见素放下棋子淡然笑道:“我也不过是旁观者清而已,如今形势已经逐渐对殿下有利,您不做什么,比做点什么更有用处。”

李亨意味深长地点了点头。

第二日朝参,太子诸人没有再提起召李嗣业带兵入朝的事情,只是探讨东都防守事务。如今元帅荣王李琬病重,东征军就只是高仙芝说了算,李隆基让中书省给他下旨,让他带兵火速驰援洛阳。

散朝后李隆基让高力士把杨国忠留了下来,言明让他到紫宸殿的后殿书房来见朕。

杨国忠最近谨小慎微了许多,虽然他的感觉不是很敏锐,也能够察觉到周遭的敌意越来越多。

他来到皇帝的书房中,李隆基正盘膝坐在案几前阅览奏疏,抬头扫了杨国忠一眼,将手中的纸张倒扣在案几上,免得使他透过纸背看到奏疏中的内容。

“国忠,坐。”

他局促地叉了一下手,才坐在斜对面的胡床上,但不敢将整个人躺进去,只将屁股挨着边缘坐着。

皇帝看着他的眼睛,语调缓慢地说道:“如今安贼进逼荥阳,荥阳若陷落,东都则危在旦夕。值此国难之际,朕确实需要一位能挑大梁的将帅,实际上李嗣业带兵入关中,是迟早的事情。”

“陛下!”杨国忠开口谏道:“李嗣业拥兵太盛,望陛下深以为虑!臣以为要召河西军入关中,不必非召李嗣业不可,陛下可以绕过他给麾下的各军军使下旨,让他们带兵渡过黄河,独留李嗣业在河西守土。”

李隆基皱眉摇了摇头,从案几前站起来在书房中踱步,杨国忠也连忙站起,躬身候在一旁。

“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打仗也不像你说的那样简单,随便把几万人交到谁手里就能够取胜。军队中最重要的就是将帅……罢了。”他盯着杨国忠说道:“你应当明白,李嗣业并无异心。长安城里的那些流言,不过是逆胡安贼施展的奸计而已。他肯让李光弼几乎带走整个赤水军,足以向朕证明了他的公心。不过,朕依然没有下旨召他入关中,你应该明白是怎么回事。”

杨国忠听罢,眼泪扑簌簌地流淌下来,跪倒在地膝行到皇帝身前痛哭流涕道:“陛下,臣与李嗣业有过节,若他带兵人关中,势必不能容臣,臣当如之奈何?”

李隆基转身过去,从御案上抄起刚才覆盖在上面的奏疏握在手中说道:“他把李光弼打发到河东之后,又给朕上了一道奏疏,名为平贼六策。首当其冲第一策便是让朕杀了你,以断逆胡出师之名。他还举用了汉景帝杀晁错的例子。昔日汉景帝重用晁错削藩,触及诸侯国的利益引发八王之乱,叛军打着‘诛晁错,清君侧’旗号进攻朝廷。晁错主持削藩有什么罪,有罪的是行叛乱的七王、但景帝为了分化叛军之同盟,使其师出无名,还是忍痛下旨腰斩了晁错。”

杨国忠尚未听完这故事,全身早已冷汗连连,跪在皇帝面前连连叩首,把头上都磕出了青肿哭诉道:“陛下!臣对陛下忠心耿耿,若陛下要取臣性命,国忠岂敢不以头颅相呈。可怜我衷心侍奉陛下多年份儿上,请给我留一个全尸,也切莫将此事告知娘娘,免得使她徒生伤悲,可怜我再也无法在君前聆听教诲!陛下啊……”

“起来吧。”李隆基将这封奏疏在手中揉搓成了纸团:“朕岂能是那汉景帝,为了安抚叛军而诬杀贤臣?”

杨国忠感激地连连叩首:“陛下圣恩,国忠永世难忘,这辈子不能报答,下辈子也要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朕只需你好好做你的宰相,下去吧。”

杨国忠退去之后,李隆基将揉成纸团的平贼六策又抻展仔细看了看,其余几策皆触及要害,他已记了个大概,但第一策实在是与他本心相悖,所以弃之不用,遂将揉搓成团的奏疏扔进了燃烧的铜炉之中。

其实李嗣业在平贼六策中有许多隐晦的暗示和预言,比如说杀国忠一人可救天下人,这句话在奏疏中出现了两次,只是将救改为了赎,把天下改为了长安,杀国忠一人可赎长安人。这里面长安人是不是包括开化坊的杨家两位夫人?是不是包括承欢君前的杨贵妃。

可惜皇帝没有看明白李嗣业的暗示,明明杀一个男人就能办到的事情,为何非要等被逼到马嵬驿使得三四个女人香消玉殒,皇帝越下不了狠心往后拖延,杨家最终的结果也越凄惨。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盛唐风云记拥兵百万,世子自立为帝三国:我能趋吉避凶被退婚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小军阀炼气五千年方羽唐小柔重生之桃李满天下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大明匹夫神话历史,一人独得五帝传承皇宫太监:我能召唤影子军团!功高震主要杀我,兵临城下你哭啥?开局在大唐迎娶长乐锦衣春秋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北宋末年的风流王爷三十六计之三国群雄争霸我在现代留过学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德意志风暴豆一与媚灵军陛下实在太强硬了家族式造反爆兵:我爆兵吊打列强很合理吧重文轻武,我的唐诗宋词杀疯了商末三国志奇门医圣在都市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烽火连城水浒:李世民一统江山妾色天才纨绔大周:我家公主太可爱了相公是只狐狸精一剑破道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江山战图穿越错误,我直接创建一个王朝东汉末年之谋定天下一宠成婚:萌妻乖乖入怀抗战之太行山上极品皇太子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我是纨绔啊,为什么让我当将军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大明:我为天下师从亡国公主到第一高手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穿越异时空的幸福生活女尊之倾城王女乱天下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